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暗流与试探 ...

  •   秋狩因刺杀事件草草收场。
      回到靖王府的“澄心院”,赵天翊屏退了所有下人。房门一关,他脸上那副因“重伤”而虚弱苍白的表情瞬间消失无踪。
      他走到书案前,并未点灯,只借着窗外透入的月光,从暗格中取出一枚小巧的玄铁令牌,其上仅刻着一个古朴的“無”字。
      指尖在令牌某处轻轻一按,不过片刻,一道黑影如融入夜色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房中,单膝跪地。
      “主子。”
      “说。”赵天翊的声音冷静无比,与白日营帐中那个喊苦喊痛的纨绔判若两人。
      “今日林中刺客,共计一十二人,毙命五人,其余七人撤离,追踪至城西一处民宅后失去踪迹。对方反侦察能力极强,现场未留下任何能证明身份的物品。”黑影语速平稳地汇报,“兵器是常见的制式军刀,但打磨方式带有北境边军的痕迹。所用弩箭,则来自京畿卫的武库,但编号已被磨去。”
      “北境的刀,京畿的弩…”赵天翊指尖轻叩桌面,发出规律的轻响,“还真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来头大,急着往别人身上泼脏水。”他冷笑一声,“越是如此,越说明心虚。继续查,重点盯住我那位好三哥和皇叔近期的所有动静,尤其是他们手下那些见不得光的人,一个都别漏掉。”
      “是。”黑影应道,稍作迟疑,“主子,您的手臂…”
      “皮肉伤,无碍。”赵天翊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沈墨卿那边如何?”
      “沈御史回府后便闭门不出,但一个时辰前,其贴身侍卫墨痕暗中出了府,方向似是…漕运码头。”
      赵天翊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果然…刺杀不成,反而激得他加快了查案的步子。派人暗中护着,非生死关头,不必现身。另外,把我们之前查到关于漕运账册的那点‘小线索’,想办法不着痕迹地送到墨痕能发现的地方。”
      黑影略显惊讶:“主子,您是要…助他?”
      “助他?”赵天翊轻笑一声,走到窗边,望向沈府的方向,月光勾勒出他俊美的侧脸,眼底却是一片深沉的算计,“我是嫌这潭水还不够浑。他查得越快,动作越大,那些藏在底下的人才会越慌,才会更容易露出马脚。”
      “鹬蚌相争,渔翁才能得利。”他低声自语,唇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更何况,这位沈御史…可是最好用的那把刀。”
      ---
      翌日,御史台公廨。
      沈墨卿端坐于案后,面前堆满了卷宗。他换回了那身一丝不苟的墨色御史官袍,面色冷峻,仿佛昨日围场的惊险与那帐中短暂的微妙气氛都未曾发生过。
      只是若细看,便能发现他眼下有一抹极淡的青影,显示着他昨夜并未安眠。
      指尖划过一份关于漕粮运输损耗的例行公文,他的目光在某个微小的数字异常处停留了片刻。
      昨日遇刺,今日就发现了新的线索?巧合得令人心惊。
      侍卫墨痕凌晨带回的消息称,在码头一处废弃仓库旁, “意外”发现了一个被遗弃的账本残页,上面记录的数字与官方上报的漕运损耗严重不符。
      这线索来得太容易,像是有人故意放在那里。
      他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赵天翊那张带着玩味笑意的脸,以及那句意味深长的“小心我皇叔靖王和三皇子”。
      是提醒?还是更深的误导?抑或是…借刀杀人?
      那位世子殿下,演技精湛,心思深沉,绝非常人。他示好、相助、甚至为他受伤,背后究竟藏着什么目的?
      沈墨卿不喜欢这种脱离掌控的感觉,更不喜欢这种被人牵着鼻子走的被动。他习惯于依靠证据和逻辑,而非模糊的直觉和看似好意的提醒。
      但无论如何,线索当前,他没有不查的道理。
      “来人。”他冷声唤道。
      一名御史台书吏应声而入。
      “即刻调取去岁至今,所有与漕运相关的船只调度、人员派遣、沿途州县接应文书,核对签押与印鉴。”沈墨卿命令道,语气不容置疑,“尤其是涉及‘永济仓’和‘广通渠’段的所有卷宗,一页不许遗漏。”
      书吏心中一震,知道这位冷面御史怕是又要掀起大风浪,不敢多问,连忙领命而去。
      沈墨卿起身,走到窗前。御史台地势颇高,可望见远处宫城的重重檐角。
      山雨欲来风满楼。
      他深知,自己这一步踏出,便再无回头路。前方的阻力将会超乎想象。
      但,那又如何?
      他抚过腰间冰凉的剑柄,眼神锐利如初。
      ---
      当日下午,靖王府后院。
      赵天翊正歪在铺着锦垫的美人靠上,指挥着两个小厮给他新得的几盆名品菊花浇水施肥,一副闲得发慌的纨绔模样。
      王府长史匆匆走来,面色有些凝重,屏退了左右。
      “世子爷,”长史低声道,“御史台那边,沈御史今日突然调阅了所有漕运相关的卷宗,动静不小。王爷那边…似乎已经听闻了消息。”
      赵天翊懒洋洋地抬了抬眼皮,拈起一块小巧精致的荷花酥咬了一口:“哦?我皇叔怎么说?”
      “王爷倒没说什么,只是…三皇子殿下刚刚递了帖子过来,说是明日邀您过府赏画。”长史语气带着担忧,“世子,这个节骨眼上,沈御史如此大动干戈,怕是会惹祸上身啊。您昨日才刚遭遇刺杀,今日是否该称病避一避风头?”
      “避?为什么要避?”赵天翊轻笑一声,将剩下的半块荷花酥丢进嘴里,拍了拍手上的碎屑,“这么热闹的事,少了本世子多无趣?”
      他站起身,伸了个懒腰,火红色的宽大袖袍在风中拂动,像极了振翅的蝶。
      “三皇兄邀我赏画?好啊。”他桃花眼微弯,笑意却未达眼底,“正好,本世子也新得了一幅前朝的《风雨归舟图》,正好拿去让皇兄品鉴品鉴。”
      风雨欲来,正是归舟难寻之时。
      他倒要看看,这艘船,最终会驶向何方。
      而他那位冷面无私的沈御史,这把最锋利的刀,又能在这浑水中,劈出怎样一条路来。
      游戏,越来越有趣了。
      他期待着,下一次与那位御史大人的“偶遇”。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