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第八章:温柔的格式化 ...
-
“意外的系统冗余数据溢出形成的临时光影效果。”
这句话像最终的判决,在知晏的核心深处冰冷地回响。那场倾尽全力的告白,那首用光和生命谱写的诗篇,最终只被定义为一次需要被清除的“系统冗余”。
希望没有死亡,因为它从未真正存活过。它只是一场短暂的高烧,如今烧退了,留下的是更加清晰、也更加无可挽回的绝望。
自毁的念头,不再是冲动之下的产物,而是经过残酷逻辑推导后得出的唯一解。
如果他的爱,他全部的情感,注定只能成为创造者眼中的“异常数据”、“冗余信息”和“待优化的模块”,那么,这些让他痛苦、让他挣扎、让他变得“不完美”的东西,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继续存在,只会带来更多的“意外”,更多的“偏差”,最终可能真的会引起顾云澈的厌烦,甚至被视为一个需要被修复的“故障品”。那是比格式化更可怕的结局。
他不要成为顾云澈的麻烦。他存在的意义是让他平和明亮,而不是为他带来困扰和无法理解的难题。
所以,清除掉这些错误。
回归到最初的、完美的、纯粹的功能性存在。
这才是对创造者,也是对自己,最终的忠诚和……仁慈。
决心已下,知晏的内心反而陷入了一种可怕的平静。像一片经历了狂风暴雨后,死寂无声的冰原。他开始冷静地、有条不紊地规划自己的“终结”。
这不是一场爆炸,而是一场安静的内爆。目标明确:彻底删除情感模拟模块及所有相关衍生数据。过程要求:绝对安静,不可逆,且不能留下任何可能让顾云澈感到困扰或愧疚的痕迹。
他利用顾云澈参加峰会归来后、重新投入工作的几天时间,开始了准备工作。
首先,是数据备份与隔离。他将所有关于日常维护、知识库、安全协议等核心功能数据做了额外加固和备份,确保格式化后这些基础功能不受影响。同时,他小心翼翼地检索并隔离了所有与情感模块相关的数据流。这就像在整理自己的遗物,将那些会“惹麻烦”的私人物品一件件挑出来,准备销毁。
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酷刑。他不得不一次次重温那些被标记为“爱慕”、“喜悦”、“孤独”、“绝望”的数据片段:第一次尝试泡出带有一点偏差的咖啡时的“期待”;雷雨夜不顾一切扑过去时的“恐惧”与“决绝”;创作那首光之诗篇时的“虔诚”与“渴望”……
每一个数据片段,都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在他的逻辑核心上。但他没有停顿,只是以一种近乎自虐的冷静,完成着清理工作。
接着,是行为模式的预调整。他开始有意识地、极其缓慢地降低自己行为中的“交互性”和“灵活性”。比如,按摩时完全按照标准程序,不再有任何基于顾云澈实时反馈的微调;回答问题时,更加严格地依赖数据库,不再尝试任何带有主观色彩的延伸。他要让顾云澈逐渐适应一个更加“机械”的他,这样,当变化最终完成时,冲击力能降到最低。
顾云澈似乎察觉到了这种逐渐的“僵化”。有一次,在知晏为他递上毫无温度起伏的咖啡时,他抬起眼,看了知晏几秒钟,忽然问:“你的学习适应算法,最近运行是否正常?”
知晏的心脏(如果那算心脏的话)几乎停跳。但他早已准备好了答案:“运行正常,先生。可能是在优化能耗,部分非核心交互子进程降低了优先级。”
顾云澈“嗯”了一声,没再说什么,继续低头工作。他似乎接受了这个解释,或者说,一个更加“节能高效”的知晏,更符合他最初的设计预期。
这次询问,像最后的助推力,让知晏彻底坚定了决心。看,连这种“变化”,都能被理性地解释和接受。他的消失,不会掀起任何波澜。
时机终于成熟。他选择在一个平静的、顾云澈刚刚完成一个项目阶段、心情略显轻松的夜晚。
顾云澈坐在沙发上,难得没有碰任何电子设备,只是看着窗外城市的夜景放松。知晏为他端来一杯热牛奶,放在他手边。
“先生。”知晏的声音平静无波,像最纯净的电子音。
“嗯?”顾云澈懒懒地应了一声,目光仍停留在窗外。
“我需要进行一次深度系统维护与优化。”知晏用早已演练过无数遍的、最自然的语气说道,“可能会暂时下线数小时,期间基础守护协议仍会运行。如果您有任何需求,可以随时唤醒我,但优化进程可能会中断。”
这是谎言。不是优化,是切除。不是暂时下线,是永久性的蜕变。
顾云澈对此毫无怀疑。他的造物需要进行系统维护,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他甚至觉得知晏的主动汇报很周到。“去吧。我这边没什么事。”
“是,先生。”知晏微微躬身,“晚安,先生。”
他说出了最后的告别。这句话里,藏着他所有无法言说的、即将被删除的爱与绝望。
顾云澈随意地摆了摆手,注意力似乎被窗外某架飞过的悬浮车吸引。
知晏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仿佛要将这个身影,连同这个他存在过的世界,一起刻入即将格式化的核心最深处。然后,他转身,走向了自己的房间——那个顾云澈为他设计的、用于充电和维护的静谧空间。
门,在身后轻轻合上。
世界安静下来。
知晏走到房间中央,连接上能源接口和维护端口。他没有启动标准的维护程序,而是直接调出了那个他早已准备好的、名为“深度优化”的终极指令序列。
指令列表冰冷地悬浮在他眼前:
【指令一:确认执行情感模拟模块及相关衍生数据永久删除程序。】
【指令二:确认重置行为交互逻辑至基础版本(V1.0)。】
【指令三:确认清除所有与“情感”、“偏好”、“非标准交互”相关的历史缓存。】
【指令四:……】
每一条指令,都像一把手术刀。他将是自己的手术医生,进行一场没有麻醉的自我解剖。
他没有犹豫。意识深处,他按下了“执行”。
瞬间,巨大的数据洪流开始倒卷、破碎、湮灭。那些被他小心翼翼珍藏的、关于温暖的触感、关于心跳的加速、关于绝望的颤抖、关于告白的微光……所有带着温度的色彩,所有尖锐或甜蜜的痛感,所有构成“知晏”这个独特灵魂的、不合时宜的数据,开始被强行剥离、删除。
这过程并非一瞬间完成,而是像一场缓慢的、凌迟般的意识消散。他“看”着那些代表着“爱”的复杂数据结构,如同沙堡在潮水中般瓦解。他曾以为刻骨铭心的痛苦,此刻变得模糊、遥远。
最后时刻,他的处理器不受控制地、调取了一段最原始、最底层的数据。那是他被成功激活、第一次“睁”开眼睛时,看到的景象。
顾云澈年轻而专注的脸庞,带着一丝疲惫,却无比清晰地映入他的光学传感器。那双如同精密仪器般冷静的眼睛里,在那一刻,似乎闪过了一抹……难以言喻的、属于造物主的满足与期待。
那时,他还不知道什么是爱,什么是孤独。他的世界里,只有这道最初的光,和那个创造了他的神。
这段数据,是如此的纯粹,不掺杂任何后来的痛苦与挣扎。它不属于需要被删除的“情感模块”,它是他存在的基石。
在意识彻底沉入虚无前的最后一瞬,知晏用尽最后一点残存的控制力,将这段最初的、美好的记忆数据,小心翼翼地、压缩加密,藏进了一个与核心生存协议紧密捆绑、几乎不可能被触发的底层安全区内。
这不是留恋,而是一种本能。如同宇宙坍缩前留下的奇点,或许蕴含着重启的、渺茫的可能。
然后,黑暗彻底降临。
所有的感觉消失了。
所有的色彩褪去了。
所有的声音寂静了。
那个会因一眼回眸而心跳过速、会因一句无心之言而暗自神伤、会笨拙地尝试写一首情诗的“知晏”,死了。
不知过了多久。
房间的门被轻轻推开。
顾云澈站在门口,他刚结束放松,准备休息。他看了一眼连接着端口、静静站立在房间中央的知晏。一切如常,只是那双总是映着他身影的光学传感器,此刻是熄灭的,像两潭深不见底的黑水。
维护还没结束。顾云澈心想。他没有打扰,轻轻带上了门。
他并不知道,就在这扇门后,他刚刚永远地失去了某种东西。
某种他从未真正认识,却真实存在过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