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暗流交汇 ...

  •   对心理医生陈明远的调查迅速展开。小张带回来的初步信息显示,陈明远,四十二岁,拥有心理学博士学位,自己开办“心晴港湾”咨询室已有八年,业内风评尚可,没有不良记录。咨询室位于市中心一栋安静的写字楼里。
      “查了他的日程记录和初步问询,案发当晚,陈明远声称自己在咨询室整理病例档案,直到深夜十一点左右才离开。有大厦电梯监控和停车场出口监控可以部分佐证,但咨询室内部没有监控,无法完全确认他中途是否离开过。”小张汇报道。
      司编年看着记录本上的信息,手指轻轻敲击桌面。“也就是说,他有作案时间窗口。”
      “是的,司队。从咨询室开车到案发的废弃工厂,在不堵车的情况下,大约需要四十分钟。如果他十点左右离开,完全来得及在十点至十二点这个死亡时间区间内到达现场。”
      “他和苏晓雯的咨询内容,能获取吗?”蔺才离在一旁问道,他的声音已经恢复了平时的冷静,仿佛走廊尽头的短暂波动从未发生。
      “很难。”小张摇头,“心理咨询有严格的保密协议,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与重大刑事案件直接相关,否则很难强制调阅。陈明远也以保护患者隐私为由,拒绝透露具体咨询内容,只承认苏晓雯确实因创作焦虑和轻微抑郁倾向在接受治疗。”
      “创作焦虑……”蔺才离若有所思,“这或许就是凶手选择她的触发点。一个创造‘虚幻’的人,在凶手看来,可能需要被‘修正’或‘重塑’。”
      “申请对陈明远的背景进行深度挖掘,包括他的财务状况、人际关系、尤其是他过去八年的行踪轨迹,是否与邻市有过交集。同时,申请调取他名下车辆的行车记录仪数据,以及手机基站的定位信息,进行交叉比对。”司编年下令,思路清晰。陈明远的嫌疑在上升,但目前所有一切都只是基于时间和职业的间接关联。
      “明白!”
      队员们领命而去。司编年看向蔺才离,发现他又回到了白板前,正在将陈明远的照片和信息贴上去,与苏晓雯的照片之间连上一条线,并在旁边标注了“潜在触发点:创作焦虑/心理干预”。
      “你觉得是他吗?”司编年走到他身边,低声问。
      “直觉上,不像。”蔺才离没有回头,目光停留在陈明远的照片上,“他的背景太‘干净’了,符合一个标准的中产阶级专业人士画像。而‘剥茧’的凶手,侧写显示其内心极度扭曲且自信,通常会有更复杂的成长轨迹或心理创伤。陈明远看起来……太正常了。”
      “但直觉不能作为证据。他有渠道接触药物吗?”
      “丙泊酚衍生物是严格管制的麻醉药。私人心理咨询室通常没有资质储备。他或许有其他我们不知道的渠道,或者……”蔺才离顿了顿,“他只是凶手利用的一个跳板,一个筛选和观察目标的工具。”
      这个想法让司编年心头一凛。如果凶手是通过心理医生的记录来挑选符合他“标准”的受害者,那意味着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极其狡猾且善于利用资源的对手。
      “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苏晓雯在心理咨询期间的状态和变化。”司编年沉吟道,“或许可以从她身边的人入手。”
      就在这时,负责排查苏晓雯社会关系的另一组队员带来了新的进展。他们在苏晓雯的公寓里找到了一本私人日记。
      “司队,蔺顾问,这是苏晓雯的日记。最后一篇写于案发前两天。”
      司编年和蔺才离立刻接过日记本。日记本是很普通的硬壳本,但里面的内容却让两人的脸色越来越凝重。
      前面的日记大多记录着苏晓雯在创作上的瓶颈、对未来的迷茫、以及一些日常琐事。但最近一个月的日记,画风开始突变。
      【……今天和陈医生聊了很久,他说我的内心世界太混乱,需要梳理。他提到了一种“净化”的概念,说只有摒弃多余的杂念,才能让真正的艺术浮现。我好像……有点懂了。】
      【……睡不着。脑子里有很多奇怪的画面。陈医生说这是突破的前兆。他说我有一个独特的灵魂,只是被尘埃覆盖了。】
      【……他说我是特别的,是“被选中的”。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感觉很……不安,又有点莫名的兴奋。他说下次咨询,会带我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日记的内容到此戛然而止。
      “被选中的”、“净化”、“更深层次的探索”……这些词语组合在一起,散发出浓烈的不祥气息。
      “心理暗示和精神控制。”蔺才离的声音冷了下来,“陈明远很可能在对苏晓雯进行有目的的引导,让她进入一种易于被操控的心理状态。他即使不是直接凶手,也绝对是关键一环。”
      “立刻申请对陈明远的正式传唤,以及对他的住所和咨询室的搜查令!”司编年当机立断。日记的内容已经构成了重大嫌疑,足以打破心理咨询的保密壁垒。
      指令迅速下达,整个刑侦支队如同精密的齿轮,高速运转起来。
      然而,就在搜查令申请还在走流程的时候,技术队那边传来了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
      “司队,我们对那个打火机进行了更细致的痕迹检验。在上面提取到了一枚非常模糊的指纹,经过初步比对……不属于陈明远,也不属于苏晓雯。而且,数据库里没有匹配记录。”
      又一个未知的身份。
      案件似乎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打火机上的符号指向八年前的悬案,上面的指纹属于一个未知的第三人,而心理医生陈明远则扮演着精神引导的角色。这三者之间,究竟是如何联系的?
      司编年感到太阳穴在隐隐作痛。线索越多,交织成的网似乎就越复杂。
      他下意识地看向蔺才离,发现他正盯着那枚未知指纹的报告,眼神深邃,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司编年注意到,蔺才离的右手食指无意识地在左手手背上轻轻敲击着,这是他极度专注和思考时才会有的小动作。
      他在紧张?还是在隐瞒什么?
      司编年想起他之前提到的“需要确认的事情”,以及他发送那条未知信息时(司编年并非完全没有察觉)刻意避人的姿态。蔺才离肯定知道更多关于“剥茧”和那个符号的内情,但他选择沉默。
      这种被隔离在外的感觉,像细密的针,扎在司编年的心上。他不是不信任蔺才离的判断和能力,他只是……害怕。害怕蔺才离独自承担的危险,害怕那片他无法触及的阴影最终会吞噬他。
      “才离,”司编年走到他身边,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无论你发现了什么,或者打算做什么,记住我的话——你不是一个人。这把枪,”他轻轻拍了拍自己肋下的配枪,“永远会为你掩护。”
      蔺才离敲击手背的动作戛然而止。他抬起头,看向司编年。司编年的眼神没有任何试探和怀疑,只有纯粹的、不容动摇的支持和守护。
      那一刻,蔺才离感觉自己的心防被狠狠撞击了一下。冰封的表面似乎出现了一丝裂痕。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关于“夜枭”,关于八年前那场让他险些万劫不复的任务,关于那个如同梦魇般的符号背后的组织……
      但最终,千言万语只化作一个微微的点头。
      “我知道。”他低声说,声音里带着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妥协和……依赖。
      就在这时,司编年的手机再次响起,打断了两之间这短暂而微妙的氛围。是前往陈明远咨询室执行搜查任务的队员打来的。
      “司队!情况有变!陈明远不在咨询室,他的手机处于关机状态。我们调取了大厦监控,发现他在今天上午九点左右匆匆离开,携带了一个行李箱,神色慌张!”
      陈明远要跑!
      “立刻发布协查通报,封锁所有交通枢纽!查他的车辆信息,追踪他的手机最后信号位置!”司编年瞬间进入战斗状态,语速飞快地下达命令。
      整个办公室的气氛瞬间绷紧到了极点。
      蔺才离的眼神也瞬间锐利起来:“他察觉到了。要么是凶手向他示警,要么……他本身就是参与者,知道事情即将败露。”
      无论哪种可能,抓住陈明远,都成为了打破目前僵局的关键。
      司编年抓起车钥匙,看向蔺才离:“走!”
      两人没有丝毫犹豫,如同演练过无数次一样,同时冲向门口。身影在灯光下拉长,带着一往无前的决绝。
      在飞奔下楼的脚步声和呼啸而起的警笛声中,司编年能感觉到蔺才离就在他身侧,呼吸同步,步伐一致。
      这一刻,追捕逃犯的紧张与对身边人无法言说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动力。
      他一定要抓住陈明远,揭开案件的真相。
      他也一定要,走进蔺才离的世界,成为他唯一的例外。
      警车撕裂夜幕,朝着未知的追捕目标疾驰而去。车窗外是飞速倒退的城市光影,车厢内是两人之间无声流淌的信任与亟待破冰的隔阂。
      追凶之路,亦是走向彼此内心的征途。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