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3、北风骤起,袁曹对峙 ...

  •   荀谌带着一丝不甘与满腹的忧虑离开了徐州。州牧府议事厅内,方才的争论声虽已平息,但空气中依然残留着凝重的思虑。吕布,或者说吕子乔,并未立刻散去众人,他深知,一个看似简单的决定,必须让核心层真正理解其深意,方能上下同欲,如臂使指。
      他缓缓踱步到厅堂中央那巨大的沙盘前。这沙盘是他根据记忆和“听风阁”情报,令人精心制作的微缩天下,山川河流,城池关隘,一目了然。他的目光落在黄河沿岸那标志性的“官渡”之地,手指轻轻点在上面。
      “公台。”吕子乔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知道你心中的担忧,与曹操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你的顾虑,百分百正确。”
      陈宫闻言,神色一肃,拱手道:“主公明鉴。曹操此人,奸诈胜于袁绍十倍。他今日许以共分河北,不过是权宜之计。一旦袁绍败亡,他下一个要对付的,必然是我徐州!届时,我军若在北伐中损耗过甚,如何抵挡挟大胜之威的曹军?”
      “说得对,但也不全对。”吕子乔转过身,脸上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淡然笑容,“你看这沙盘。曹操是虎,没错,但此刻,他被另一头看似更庞大的虎——袁绍,死死咬住了喉咙。而我们,”他的手指从官渡移开,稳稳落在徐州和青州的位置,“我们不是待宰的羔羊,我们是一条潜藏在侧,正在积蓄力量的龙!”
      他目光扫过张辽、高顺,以及厅内其他几位核心将领和文官,如刚刚被提拔重用的年轻参谋等人。
      “文远方才说,可虚与委蛇,静观其变。高顺认为,我军尚需时间整备。皆是有理之言。”他先肯定了部下的意见,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激昂而充满说服力,“但我们要看的,不仅仅是‘变’,而是要看清楚,如何才能让我们这条龙,获得最大的利益!”
      他拿起代表曹操和袁绍的小旗,将它们紧紧插在官渡两侧,几乎贴在一起。
      “曹操,枭雄也!善用奇谋,知人善任,麾下郭嘉、荀彧、程昱皆是不世出的奇才,夏侯惇、曹仁、许褚亦是万人敌。但他地狭兵少,粮草不济,此战对他而言,是生死存亡之战,他必须倾尽全力,甚至透支潜力。”
      接着,他又拿起代表袁绍的,那面更庞大的旗帜。
      “袁绍,纸虎也!”吕子乔嗤笑一声,“地广粮足,兵多将广?不错!但他外宽内忌,好谋无断。手下谋士分帮结派,郭图、审配、逢纪、沮授、田丰,几人一心?儿子袁谭、袁尚,各怀鬼胎!七十万大军?指挥不畅,号令不一,不过是土鸡瓦狗!我敢断言,此战一旦陷入僵持,袁绍内部必生乱象!”
      这番分析,结合了历史先知与现实的洞察,鞭辟入里,让陈宫等人都不禁微微颔首。
      “所以,诸位试想,”吕子乔双手一摊,做出一个碰撞的姿势,“一头陷入绝境的凶悍困虎,对上一头庞大却臃肿迟钝的纸虎,结果会如何?”
      他自问自答,声音斩钉截铁:“必然是两败俱伤!而且,是惨烈无比的两败俱伤!曹操即便能赢,也绝对是惨胜,元气大伤,没有数年时间,根本恢复不过来!而袁绍,很可能会因此一战而彻底崩溃!”
      说到这里,他眼中闪烁着名为野心的光芒,声音也陡然提高:“那么请问,此时此刻,我们为何要急着下场?为何要牺牲我们宝贵的儿郎,去帮曹操火中取栗?去替他承受袁绍大军的兵锋?我们此时介入,最好的结果,不过是加速袁绍的失败,然后得到一个虽然疲惫但依然强大的曹操,以及一个感激我们但更忌惮我们的‘盟友’。而我们自己,则损兵折将,浪费了宝贵的发育时间!”
      “这,是蠢材才会做的选择!”吕子乔毫不客气地定性。
      他再次指向沙盘,手指从徐州和青州,猛然向北,划过青州与冀州、幽州的边界。
      “我们的决断,应该是——静观其变,厉兵秣马!”他一字一顿,每一个字都仿佛有千钧之重。
      “让曹操和袁绍在官渡拼个你死我活!我们要做的,是趁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全力做好三件事!”
      他伸出三根手指:
      “第一,内政!青州新附,需全力消化。推广新式农具,兴修水利,鼓励工商,积攒粮草军资。鲁子敬长于内政,此事由你总揽,陈元龙辅之,我要在今年秋收时,看到青徐两州的粮仓,堆得比许都的皇宫还满!”
      鲁肃与陈登立刻起身,肃然领命:“遵命!”
      “第二,军备!”吕子乔看向高顺和张辽,“高顺,你的‘修罗营’要尽快完成扩编和换装,新的操典必须严格执行。我要的是一支不仅能陷阵,更能适应各种复杂地形和作战任务的全能精锐!文远,青州骑兵要加大训练强度,尤其是长途奔袭和协同作战。另外,‘神机营’的进展要绝对保密,同时加快‘那种新玩意儿’的试验进度。”他意味深长地看了高顺一眼,高顺重重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对“新玩意儿”威力的震撼与期待。张辽则抱拳应诺,眼神锐利如鹰。
      “第三,情报与时机!”吕子乔最后看向陈宫,“公台,你的‘听风阁’此刻至关重要!我要知道官渡每一天的战况,曹操还有多少存粮,袁绍军心士气如何,甚至他们内部有没有将领动摇!我们要像最耐心的猎人,紧紧盯着猎物,等待他们流尽最后一滴血,精疲力尽的那一刻!”
      他猛地一拳砸在沙盘的边缘,发出沉闷的响声,整个厅堂仿佛都为之一震。
      “那时,才是我等雷霆出击,收取渔利之时!”他的声音如同洪钟,回荡在每个人耳边,“曹操想让我们当刀?可笑!届时,整个河北,乃至中原,都将是我吕奉先的囊中之物!他曹操辛苦一场,不过是替我做了嫁衣!”
      这番描绘,格局宏大,思路清晰,将“静观其变”这一看似被动的策略,阐释为一种极具侵略性和前瞻性的主动布局。一种巨大的兴奋感和认同感,在厅内每一位文臣武将心中激荡。
      陈宫之前的所有疑虑,此刻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由衷的叹服。他深深一揖:“主公深谋远虑,洞若观火!宫,目光短浅,不及万一!静观其变,实乃上上之策!宫,必竭尽全力,助主公成就大业!”
      张辽虎目放光,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将来率领铁骑,在曹操与袁绍两败俱伤的战场上纵横驰骋的景象,激动道:“主公之见,方是真正霸主之道!辽,愿为先锋,待时而动!”
      高顺虽未多言,但那紧握的拳头和更加挺直的身躯,已表明了他内心的激荡与绝对的服从。
      吕子乔看着群情振奋的部下,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知道,思想的统一,比任何命令都更重要。他走到案前,提起笔,略一思索,便开始给曹操回信。言辞依旧客气,重申徐州面临的“实际困难”,但对曹操的“正义之举”表示“精神上的全力支持”,并再次承诺那五万石粮草会“尽快筹措送达”。
      笔落,他吹干墨迹,将信交给侍从。
      “好了,戏,总要演全套。”他轻松地笑了笑,仿佛刚才那个挥斥方遒的霸主只是幻觉,又变回了那个带点玩世不恭的吕子乔,“接下来,就看咱们的曹司空和袁本初,如何给我们上演这场年度大戏了。而我们……”
      他目光扫过窗外徐州城内开始升起的袅袅炊烟,以及更远处校场上隐约传来的操练声。
      “……就好生磨利我们的爪牙吧。”
      厅内众人相视一笑,一种默契与强大的自信,在无声中流淌。北方的战鼓震天,却仿佛成了这东南雄城最好的背景音,衬托着一条蛰伏的巨龙,正悄然积蓄着撕裂苍穹的力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