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第二十六章 ...


  •   月考结束后的校园,像是经历了一场激烈战役后的短暂休整期。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疲惫、期待与些许不安的微妙气息。阳光依旧明媚,透过高大的窗户,在走廊上切割出明亮的光斑,但穿行其间的学生们,脚步似乎都带着一份等待审判的沉重。

      各科试卷正被老师们紧锣密鼓地批阅着。课间,关于试题难度和可能分数的窃窃私语,如同背景噪音,萦绕在教室的每个角落。陆予婷尽量让自己保持平静,像往常一样预习新课,整理笔记,但指尖偶尔的微颤,还是泄露了她内心的不平静。这次数学考得确实不尽如人意,一道大题完全偏离了方向,她知道那将会拉低不少分数。

      果然,在成绩汇总后的第二天下午,最后一节自习课刚开始,班长就在门口喊了一声:“陆予婷,赵老师让你去一下办公室。”

      心脏猛地一跳。该来的还是来了。她深吸一口气,放下笔,在苏晓投来的同情目光中,起身离开了教室。

      办公室所在的走廊安静了许多,只有老师们隐约的谈话声和键盘敲击声。她走到高一语文组办公室门口,门虚掩着。她正准备敲门,里面传来的对话声却让她抬起的手顿在了半空。

      是班主任赵老师的声音,语气里带着一丝难得的、毫不掩饰的赞赏:“……这次月考,我们班陆予婷的作文确实写得不错。题目是《通往远方的路》,她没写什么宏大的叙事,就写了自己初三转学后,从迷茫到慢慢找到节奏的心路历程,写那条每天上下学走过的、熟悉又陌生的路,如何在她笔下成了丈量成长脚步的标尺。情感很真挚,文笔也细腻,特别是那种在平凡中挖掘深意的能力,很难得。”

      陆予婷的脸颊瞬间有些发烫,心跳也加快了。被赵老师如此直接地肯定,尤其是在她因为数学失利而有些沮丧的时候,这突如其来的认可像一道暖流,瞬间冲散了不少阴霾。

      然而,另一个略显低沉、带着点思索意味的男声接过了话头,这声音不属于赵老师,似乎是另一位老师:“嗯,细腻沉静,观察入微,是她的特点。不过老赵,我们年级这次也有个学生写得挺有意思,跟你们班陆予婷完全是两种风格。”

      “哦?怎么说?”赵老师饶有兴致地问。

      “那孩子叫周晓楠,高二的。她也写了《通往远方的路》,好家伙,那叫一个天马行空!”那位老师的声音里带着笑意和惊叹,“她写的是想象力构筑的路。什么踩着云梯摘星星当路灯,骑着鲸鱼在时间河流里逆行,用萤火虫的光芒修补残缺的彩虹桥……文字华丽,想象力汪洋恣肆,跟你班上那个陆予婷的写实风格,一个地上,一个天上,截然不同。”

      周晓楠?

      这个名字像一道微弱的电流,轻轻击中了陆予婷的神经。很耳熟……好像在哪里听过?是了!昨天公交车上,那个叫醒她的学姐!她当时就觉得面熟,难道……

      就在这时,赵老师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提议的兴奋:“一个写实,一个写意,一个沉静内敛,一个飞扬灵动!老李,你看这样行不行?把这两篇作文放在一起,打印出来,就在我们年级传阅一下,让同学们看看,不同的风格,同样的精彩。写作没有定法,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这个主意好!”被称作李老师的高二老师立刻赞同,“我正愁怎么给学生们开阔一下思路呢!光是讲理论太枯燥,有这样鲜活的对比,效果肯定好!你把陆予婷的作文电子稿发我,我把周晓楠的一起打出来,就印在一张纸上,左边一篇,右边一篇,让他们自己品,自己喜欢哪种就借鉴哪种。”

      “没问题!我这就发你。”赵老师爽快地答应。

      门外的陆予婷,已经完全忘了自己来办公室的初衷。她的心被一种奇异的、混合着惊讶、欣喜和强烈好奇的情绪填满了。周晓楠!真的是那个学姐!她们不仅同乘一辆车,同站下车,现在,她们的作文竟然要被放在一起,作为两种不同写作风格的范本,供全年级传阅!

      这奇妙的缘分,让她一时间有些恍惚。她定了定神,这才轻轻敲了敲门。

      “请进。”

      她推门进去,办公室里弥漫着茶叶和旧书的味道。赵老师正坐在电脑前,看到她,严肃的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缓和:“陆予婷,来了。正要跟你说,你这次月考的数学……”他顿了顿,大概是考虑到刚才的对话,语气放得更平缓了些,“……有几处不该错的地方,回头把卷子拿回去,好好分析一下错因。不过,你的语文作文写得非常出色!”

      他将一张刚刚打印出来的、还带着机器余温的A4纸递给她。

      陆予婷接过那张纸,指尖能感受到纸张的微热。她的目光首先落在左边,那是她自己的作文。《通往远方的路》,熟悉的标题,下面是她的名字——陆予婷。她快速扫过开头几行,是自己斟酌了许久的字句,关于初到新环境的不安,关于那条放学路上观察到的四季变化,关于内心从彷徨到坚定的细微转变。文字确实如赵老师所说,细腻,沉静,带着对日常生活的深度凝视。

      然后,她的目光,带着抑制不住的期待和好奇,缓缓移向了纸张的右侧。

      《通往远方的路》
      周晓楠

      看到这个名字被清晰地印在上面,与自己的名字并列,那种奇妙的联结感变得更加强烈了。她迫不及待地往下读:

      “如果路一定要有形状,那我的必然是彩虹糖融化后铺就的,踩上去软糯Q弹,还会根据心情变幻颜色。忧伤时是静谧的蓝,快乐时是跳跃的橙。路的两旁,没有沉闷的路灯,只有会发光的、打着哈欠的星星草,它们白天睡觉,夜晚便睁开惺忪的睡眼,为我照亮前方……”
      “我曾骑着一头拒绝长大的独角鲸,逆着时间瀑布向上遨游,去探望那个蹲在幼儿园沙坑里、为了丢失一颗玻璃珠而哭泣的小小的自己。我把海水凝固成的透明糖果送给她,告诉她,未来的路很远,但丢失的东西,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远方在哪里?它不在地图的终点,它在我每一次闭上眼睛,用想象力搭建的奇幻王国里。那里的路,由萤火虫的光轨编织,由风的絮语指引,由内心深处永不熄灭的好奇心点燃……”

      陆予婷几乎是屏着呼吸读完了这篇作文。与她自己的脚踏实地、于细微处见真章完全不同,周晓楠的文字像一场盛大而华丽的幻想狂欢,充满了瑰丽的意象、大胆的比喻和无拘无束的想象力。她仿佛能看到一个灵魂自由、思维奔放的女孩,正用语言的画笔,肆意挥洒出一个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世界。

      一个写实,一个写意。
      一个凝视内心,一个仰望星空。
      一个如涓涓细流,沉静深邃;一个如跌宕瀑布,飞扬热烈。

      截然不同,却同样充满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赵老师的声音在一旁响起,带着引导的意味:“看到了吧?这就是不同的写作风格。你的文章,扎根于生活,情感真挚,能引起很多同学的共鸣。周晓楠这篇,想象力丰富,语言有张力,能激发创造力。没有孰优孰劣,各有各的精彩。拿回去好好看看,也想想自己还可以在哪些方面尝试突破。”

      “谢谢赵老师。”陆予婷紧紧握着那张薄薄的纸,仿佛握着一段刚刚被文字具象化了的奇妙缘分。她之前的沮丧早已被这意外的发现冲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和激动。

      她拿着那张承载着两篇风格迥异却同样优秀作文的纸,以及自己的数学试卷,离开了办公室。走廊的光线似乎都变得格外明亮。她没有立刻回教室,而是走到走廊尽头的窗边,靠着冰凉的墙壁,再次仔细地阅读起周晓楠的那篇作文。

      越读,越觉得惊叹,也越觉得亲切。那个在公交车上笑容温暖、提醒她别坐过站的学姐,那个背着帆布包、步履轻快的女孩,原来内心藏着这样一个浩瀚、浪漫而有趣的宇宙!文字是不会骗人的,能写出这样文章的人,一定也是一个内心丰盈、热爱生活、充满善意的人。

      她想起昨天父母说的“有缘”,此刻才真正体会到这个词的含义。这不仅仅是同乘一车、同下一站的巧合,更是灵魂层面某种微妙的共鸣与呼应。她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远方”的向往,对成长的思考。

      回到教室,苏晓立刻凑过来,看到她手里的纸,好奇地问:“赵老师找你干嘛?这又是什么?”

      陆予婷把纸递给她,指着右边周晓楠的名字和作文,眼睛亮晶晶的:“苏晓,你看!这就是昨天我在公交车上遇到的那个学姐!她的作文和我的被老师印在一起了!”

      苏晓瞪大了眼睛,飞快地浏览了一遍,随即发出低低的惊呼:“哇塞!这学姐是个神仙吧!这想象力!跟你完全不是一个路数啊!不过都写得好好!天啊,这什么奇妙的缘分!”

      陆予婷用力点头,心里的喜悦像泡泡一样不断往上冒。她小心翼翼地将那张纸抚平,夹进了自己最珍视的那本笔记里。这不仅仅是一篇范文,更像是一个信物,一个连接她与那个名为周晓楠的、优秀而温暖的学姐的桥梁。

      放学铃声响起,她收拾好书包,脚步格外轻快。走出教学楼,夕阳将天空渲染得一片绚烂。她看着手中那张折叠整齐的作文纸,心里做了一个决定。

      她要找个机会,正式地去认识一下这位周晓楠学姐。不仅仅是因为那次善意的提醒,更是因为这篇作文,让她看到了一个如此有趣、如此值得欣赏的灵魂。

      文墨之缘,将两条原本平行的轨迹,巧妙地牵引到了一起。而一段新的、温暖的友谊,似乎正随着这弥漫着墨香的纸张,在初夏的微风里,悄然萌芽。前方的路,仿佛也因为这份不期而遇的共鸣,而变得更加宽阔和明亮起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