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 8 章 ...

  •   《江湖志》第二十六卷的扉页,是那艘商船水手们糊的纸船剪影。纸船上叠着各族孩子的心愿,船帆上印着行字:「故事是会导航的风。」

      这年春天,非洲沙枣花结出了小小的果实。土著孩子们把果子分给路过的商队,每个果子上都用朱砂点了个小点——是跟着货郎学的,说这是「江湖的印章」。有个商队带着果子抵达波斯,波斯少女的后代发现,果子里的核竟带着淡淡的墨香,「原来沙枣花真的把中原的墨,当成了养分。」

      埃及尼罗河的「故事台」旁,长出了片新的芦苇。编筐妇人的孙女学着祖母的样子,用芦苇编了只巨大的「故事筏」,筏子上铺满了从各地收集的故事纸。每当河水上涨,筏子就顺着水流漂动,路过的渔船都会取下一张纸,再换上自己的新故事,「这样,尼罗河就成了会走的书。」

      西罗马的面包炉旁,「故事酵母」的秘方传遍了街巷。有个糕点师把《江湖志》里的故事刻在糖人上,孩子们舔着糖人,就能尝到「瘸腿乞丐的饼」里的暖,「红衣小侠」的甜。去东方求学的学生带着这些糖人回到长安,糖人在路途上化了些,糖汁在包裹的纸上留下淡淡的痕迹,竟像幅流动的画,画里秦淮河的灯与台伯河的浪融在了一起。

      沙州的沙枣花与椰枣树长得一般高了。捡朱砂先生的曾孙们在两棵树之间搭了个秋千,秋千绳上缠着红绳与贝壳串。孩子们荡着秋千,嘴里念着各族的故事,说这样能让故事顺着风,传到树的年轮里,「等树老了,锯开的时候,就能看到一圈圈的字。」

      秦淮河畔的故事树洞里,「时光盒」第一次被打开。当年提议藏信物的孩子已经长成少年,他带着新的孩子们,把里面的信物一一取出:埃及纸莎草纸的边缘已经泛黄,却依旧能看清尼罗河的浪;西罗马的面包碎屑早已干透,却仿佛还带着麦香;极北的鹿骨笔被摩挲得发亮,红绳末端的非洲贝壳,竟比当年更光洁了。

      「你们看,」少年指着这些信物,「故事不会老,它们只是换了种样子活着。」孩子们似懂非懂,却纷纷把自己新写的故事塞进盒里,有个孩子还放了片故事树的叶子,「让它也学学怎么当故事的信物。」

      这年夏天,那艘经历过风暴的商船,在船身刻满了新的故事。水手们说,要让船变成「会航行的《江湖志》」。当船再次抵达非洲时,土著孩子们围着船身认字,突然发现有个中原字的刻痕里,长出了棵小小的沙枣苗——是去年掉落的果实,在海风与故事的滋养下,悄悄扎了根。

      深秋时节,极北的驯鹿人带着兽皮上的「春」字拓片,第一次南下。他们在秦淮河畔看到了故事树,看到了画舫上的「故事灯」,最让他们着迷的,是书坊里那幅苏砚之画的破庙图。驯鹿人的后代指着画里的老和尚,用生硬的汉话说:「我们的萨满说,所有讲故事的人,最后都会在同一个火堆旁相遇。」

      秦淮河的画舫上,新主人收到了封来自美洲的信。信是个航海家写的,用不太熟练的拉丁文夹杂着汉字,说他在新大陆发现了土著用羽毛笔写的故事,「他们的字像飞鸟,却和《江湖志》里的字一样,都在说『守护』与『分享』。」随信寄来的,还有根彩色的羽毛,笔尖沾着点美洲的红土,像极了中原的朱砂。

      新主人把羽毛插进墨台,对孩子们说:「看,江湖又长了新的笔画。」

      远处的海面上,商船的新帆正迎着朝阳升起,帆上写着《江湖志》第二十七卷的征集语:「每个角落的心跳,都是江湖的韵脚。」风把帆吹得鼓鼓的,像要把这句话,送到地图上还没被标注的地方。

      故事树的叶子又落了一片,飘落在刚装订好的《江湖志》上。叶子上的脉络更清晰了,像无数条正在延伸的路。风里的声音依旧温柔:

      写吧,写吧。

      江湖没有地图,却永远有方向。
      江湖没有终点,却永远在出发。

      而那些正在被写下的字,正像沙枣花的种子,在所有有光的地方,悄悄——
      发芽。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