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第 10 章 ...
-
第十章:不被定义的关系
新书发布会当天,北京的天空出奇地晴朗。
书名《与真实和解》,作者署名却并非简单的“言之 & 余蔓”,而是:
“言之 / 余蔓”
斜杠之下,是两个并肩走着却彼此独立的名字。
发布会现场人声鼎沸,媒体、读者、主持人,甚至还有业内某些不太友善的同行。
主持人是业内知名的“犀利哥”,从不按剧本走,提问时目光在两人之间转了转,笑着问:
“这本书的合著过程听说并不轻松?你们中间有没有谁删过对方写的段落?”
余蔓笑得很淡:“有删。”
台下一片哗然。
主持人兴奋了:“看来你们合作过程中矛盾不小啊?”
余蔓望向台下的言之。
她没等他接话,反而主动坦言:“我删掉的,是他写的关于我自己的部分。”
“理由?”
她直视镜头:“因为我不需要他来定义我。”
台下有粉丝发出一声低呼,也有人小声议论:“哇,好强势……”
但她毫不退缩,继续说道:
“我们合著,但我不是附属。我有我想说的话,也有不想被表达的自由。”
言之却笑了,像终于卸下一层厚重的面具。
“我承认,她删得对。”
主持人一愣:“你不介意?”
“当然介意。但这本书的意义不是表达一个完美的我们,而是让彼此在这段同行关系中都能保留完整的自我。”
他顿了顿,目光移向台下。
“我从前写的小说,从不会让主角犯错。但现实不同。”
“我犯过错。我曾误解她、误伤她、在舆论风暴中没有第一时间站出来澄清她的身份。”
台下安静下来。
有记者举手:“请问你们现在的关系是?”
这次,余蔓答得很快:
“我们没有必要用爱情、友情、合作、亲密关系来框定彼此。”
“有些人相遇,不是为了贴标签,而是为了拆掉那些标签。”
她的语气平稳,眼神像湖面一样深远。
“在一段平等的连接中,我们不必被定义,只需彼此理解。”
发布会结束,微博上的热搜立刻爆了:
#言之余蔓关系#
#她删掉了他写的她#
#言之道歉#
但余蔓没有回应任何炒作性话题,只转发了出版社的推文,配文如下:
【写给你,也写给我自己。写给所有曾在自我中迷失,又愿意寻找回程的人。】
几天后,网友在某文学采访视频号里发现了一个片段。
言之被问及:
“如果只能用一句话形容余蔓,你会说什么?”
他沉默了几秒,然后微笑:
“她是我人生里最清醒的一场误会。”
而画面另一头的余蔓,在同样一个访谈里被问到:
“有没有哪一位来访者,治愈了你?”
她答:“有的。”
“他是我唯一一个,从来没对我说谢谢的来访者。”
主持人一愣:“那你不介意吗?”
她笑笑:“不介意,因为他是第一个学会对自己说‘谢谢’的人。”
那晚,两人坐在出版社楼下的小咖啡馆。
外头寒风起,玻璃上结着一层雾气。
余蔓拿出一本书递给他,是他第一本出版的旧作——早已绝版。
“你怎么会有?”他诧异。
她淡淡:“十八岁那年买的,签售会上,你说了一句话——‘如果你不理解我没关系,只要你愿意靠近’。”
他怔住了。
“现在你还这样想吗?”她问。
他望着她,眼神安静而坚定。
“不。我现在觉得——理解,比靠近更重要。”
她笑:“那我们现在呢?”
他把书反过来,在扉页写下一行字:
“此书赠予那个始终走在自己道路上的你。”
然后望向她:
“愿意和我一起走吗?不贴标签、不定义,只同行。”
余蔓接过书,轻轻点头。
“愿意。”
“但我走得很慢。”
“那我就陪你慢慢走。”
那晚,他们在咖啡馆外合影,一张不露脸的照片,只是两只手,握在一起,背景是窗户反射出的光。
配文是:
【与真实和解,不必解释。】
(第十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