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八章 暴食 ...
-
接下来的抓捕工作有序进行,张獬翻看经理的供词,里面详细的说明了饭店牵扯的富商和某些政府官员,甚至还牵扯到了林业局局长。
拿到抓捕令后,张獬却没有在里面看到这位局长的的抓捕令。
咚咚咚。
张獬敲了敲局长办公室的门,推门走进去。
“陆局,是不是还少了一张抓捕令啊?”
陆局接过抓捕令翻看了一下,“不少啊,就这些。”
“林业局局长的呢?”
“他跟这件事没有关系。”陆局放下抓捕令,神色淡然的说。
“经理的供词里,他可算的上C位啊。”张獬心中涌起一股不详的预感。
陆局叹了口气说:“上面有人保他。”
一听这话,张獬被气笑了,“证词里面写的明明白白的,有人保他有什么……”
他声音越说越小,他想到一个可能,沐城能保下他的只有梧桐。
“是梧桐吗?”
看到陆局点点头,张獬沉默的拿起桌上的抓捕令,犹豫着开口问道:“一点办法都没有吗?”
“至少现在是。”
张獬握紧了手里的抓捕令,点点头说:“我明白了。”
说完就走出办公室,带人去抓人,至少要把能抓的这些先绳之以法。
张獬走后,陆启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一张逮捕令,如果张獬在,他会认出来,那逮捕令上就是他在找的那个局长。
叮铃铃,叮铃铃。
“喂,啊,宋局啊,你放心,嗯,嗯,嗐,说这话干嘛,我们不是一家人吗。”
陆启脸上笑着,看向抽屉里的徽章,徽章上是一棵被藤蔓缠绕的梧桐树。
局长被保这件事,让张獬更加坚定了心中彻底铲除组织的想法。这种无力感他不想再继续体会了,不把局长抓捕归案他还有什么脸面去面对那些女孩和她们的父母。如果正义不能被伸张,罪恶不能被清除,那他们这些警察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案件结束的第二天,沐城日报就打电话来准备采访,这本来应该是陆局的活,结果被推给了张獬,理由是张獬更能代表警局的新生代,有利于建设警局正面形象。
张獬坐在局长办公室听到这话没忍住翻了个白眼。
“陆局,我知道我长相帅气,气质非凡,但是我只是个队长,这事我出面级别不够吧。”
陆启嘴角嘴角微抽,放下手里的茶杯,以前咋没觉得这小子脸皮这么厚呢。
“小獬啊,你就放心去,有事我顶着。”
张獬见事情已成定局也不再挣扎,答应下来准备离开。
“等等,有件事我得提前跟你说。”陆局表情严肃的叫住张獬,“这次案件关于食人的事不能跟记者说。”
张獬沉默片刻,应下来,“我明白。”
半小时后,沐城日报的记者到了,张獬热情的把他迎进来,找了个安静的屋子开始采访。
除去不能说的部分,张獬可谓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所以采访很快就结束了,张獬把记者送出警局大门,揉着笑僵的脸心想这破活以后谁爱干谁干,反正他是不干了。
案子基本结束,警局也恢复朝九晚五的正常作息。
“喂”张獬一边歪着头接电话,一边在键盘上双手如飞的写案情总结,今晚下班前再不交上去,陆局就得提刀取他的项上人头了。
“什么?怎么可能有人知道。”张獬似乎是听到了很震惊的事情,停下手,拿起电话态度认真起来。
“好,我知道了,我来处理。”他挂断电话,食指敲了敲手机,拿起外套和车钥匙离开了警局。
张獬停下车,在他面前的赫然是沐城日报的办公大楼,他进了门向前台的工作人员出示了警官证。
“我要找你们安主编。”
“好的,请稍等。”工作人员确定好工作证后打电话请示了一下。
“您跟我来。”
张獬点点头跟上她的步伐,工作人员把他带到主编办公室门口便离开。
张獬敲敲门,在得到回应后推门进入。
屋子干净透亮,桌子后面坐着沐城日报的主编安艺。
“安主编您好,我是刑侦队张獬。”
安主编从椅子上站起来,和张獬握了握手,“您好,张队长请坐。”
张獬坐在安主编面前的椅子上,“我这次来,是关于少女失踪案的报道的。”
“报道有什么问题吗?内容都是根据上次采访写的。”
“我上次采访可没说,食人的事。”
听到食人两个字,安主编挑了下眉,她多年的经验和直觉告诉她,这事报道出去会引起多大的热度。
“那,张队长,食人的事是真的吗?”
“不管真假,这件事如果报道出去会引起多大的恐慌,我想安主编您应该比我更清楚。”
“可我们不就是要做群众的眼睛,报道真相吗?”
“真相当然重要,但有些时候善意的隐瞒也同样重要,这两年政府的公信力大不如前,如果再爆出这样的事情,难免会有有心人借着这股风做些什么。”
安主编自然明白张獬的话是什么意思,舆论可以左右沐城的风向,她可以放任风越吹越大,但摇摇欲坠的沐城还经得起这阵强风吗?
安主编打量起眼前的男人,张獬的名声他是略有耳闻的,好好的富二代不当,偏偏去当个出力不讨好的警察,这事在上层圈子里不是什么秘密,只是碍于张家的势力不会摆到明面上说罢了。
她虽然对此没什么意见,却仍然在心里觉得,不过是一时兴起,但是现在看来,他是在很认真的当好一名警察,并且相当出色。
安艺微微一笑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放心,我们会按照采访的内容进行报道。”
“麻烦您了,安主编,那我就不打扰了。”张獬站起来道了别,离开主编室,无视四周探究的目光,目不斜视的走过办公区域,在转弯时隐晦的朝角落看了一眼,走进了电梯。
第二天的沐城日报果然如郝主编所说,基本按照采访写了报道。
少女失踪案也算是告一段落,但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