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第十三章 ...
-
就在睿王等人以为事情过去了时,它以他们最措不及防,又声势浩大的方式,引起了轩然大波。
春闱殿试钦点结束后,新科状元要御街夸官,由吏部和礼部的官员捧圣旨和‘状元及第‘’’鸣锣开道,带乐鼓仪仗,在京城御道上骑马夸耀而过,接受百姓朝贺跪迎。
百姓们都知道这一天要揭皇榜,都早早地手捧鲜红瓜果等物,等候在御道旁,一副万城空巷的热闹景象,都想看看今天的状元郎长得啥样。
锦衣卫以及兵马司的人都出动了,防止有激动的百姓跑到路中间来。
事情就是这时候出的,就在状元郎春风得意,满面风光地走到南城的御街上时,一个的老妪不知怎么地,冲到了御道中央,高举状纸,口中喊冤。
说南风倌绑架民男卖娼,如今生不见人,活不见尸,赎也赎不到人,她丈夫状告官府,却被官府关押。
一时之间,民众哗然。
那新科状元刚刚才在金銮殿上被授封了官职,屁股都还没热呢,就遇上了这种拦路喊冤的麻烦事,一时也有些慌乱,但新官上任,为了彰显自己的正直为民,还是接下了这份状子。
两旁的百姓见他这样,立即山呼他是青天大老爷等赞美之词。
这状元爷名叫冯有道,因为做得一手好文章,蛮受建文帝喜欢的,他接下这份状子的事,很快就被建文帝知道了,并任命他升为大理寺少卿,亲自督办此案。
新官上任三把火,冯有道很快就把南风倌翻了个底朝天,里头的老鸨龟公等人统统被抓了起来。
睿王听见后忧心忡忡,立即派人把杨启找了过来。
“你当时把尸体怎么处理的?”杨启一进入书房就被睿王抓住了手。
“还能怎么处理?当然是扔城外的乱葬岗了。”杨启说,他拉着睿王在靠着东墙,铺了锦绣软垫的黄梨木刻花木椅上坐下。
“这个你倒是不用担心,该担心的是那个被抓起来的老鸨和龟公,他们是见过我们的。”
“那现在该怎么办?决不能让他们供出我们啊,你当时不是说这个小玉儿是被父母卖进南风倌里的吗?怎么现在又变成人贩子拐卖了?”睿王问。
杨启快速思索着,说:“当初老鸨确实是这样跟我说的,我也没想到如今他人都死了,爹妈又冒了出来。”
“事情有点奇怪,因为我他根本就不是我杀的,我根本就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死的!”
杨启眼神一转,变得凌厉,“真不是你的杀的?”
睿王坚定道:“我什么时候在床上弄死过人?”
“那这就麻烦了。”杨启说。“这一切说不定都是一个圈套,有人故意安排他来接近我,让我送给你。当晚一定是有人偷偷潜入了你房里,把他杀了。”
“会是皇后吗?”睿王说。
杨启摇头,“不知道,但有可能。”
“那个潇潇你是怎么处理的?”睿王问。
“还在我府里,被我关着呢。”杨启说。
“杀了。”
“如果这真是有人刻意为之,那他一定在暗处盯着我们,等着我们露出马脚,这个时候杀恐怕不太方便。”杨启说,“还是得从源头上解决。”
“怎么说?”睿王问。
“买通狱承,杀了老鸨他们!大理寺卿何少谓是个软硬不吃的人,从不拉党结派,参与党争。”
杨启说着叹了口气,
“要是在督察院就好了,督察院有我们的人,能压得下来,起初那对夫妇就是在督察院鸣鼓喊冤的,被我的人拦了下来,谁也不知道,他们竟然会胆子这么大,敢在新科状元御街夸官的时候出来递状子。”
“要不,咱们去找找沈青,看看锦衣卫有没有法子把这案子接过去。”睿王看着他说。
在与东宫的争斗之中,沈青一直坚定地站在睿王这边,多次出谋划策,出手相助,是推倒东宫的最大功臣之一。
即便杨启瞧不上沈青,但也没有丝毫地怀疑他,迅速说道,“好。”
当晚,二人便去了沈府登门拜访。
对于这二人的来访,沈青没有丝毫意外,只是……
“这事有点难办。”沈青为难道。
书房里,三人坐在靠近窗台的红漆木椅上,两名婢女端来茶水,又悄悄退下了。
“怎么难办了?你们锦衣卫不是想接谁的案子就接谁的案子吗?”杨启不满道。
“杨大人,这件案子是皇上钦点给状元郎的,锦衣卫职权再大,那也是皇上的人,得听皇上的话呀,若是擅自做主夺了这案子,恐怕沈某不但乌纱保不住,人头也要落地的。”
沈青手拢在宽大的袍袖里,捧着青花茶盏,小口啜饮了口茶,轻飘飘地说。
睿王望着他白皙光洁的脸,想起母妃说的,父皇为了让沈青保持少年雌雄莫辨的样子,而给他吃的药。
即便如今已经停了,沈青也出落地俊秀雅致,但这身瓷白细腻的皮肤,依旧人间少有。
“这确实是,锦衣卫再厉害,也越不过父皇啊!”睿王说。
“其实,若这小玉真是小倌,大家倒也不会这么关注,可他是个良民,有父有母的良民,这才是群情激愤的关键。”沈青说。
“那你有何良策?”杨启问。
“买通老鸨,做一张卖身契,这事不就解决了?就不会有人深纠下去了。”沈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