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危机四伏 ...
-
“嗯,有很大的突破”
“那真是太好了,在这个时代,人类若想生存下去,必须要有突破……”
“是的”
“以前在大众媒体当总编时,老张门下可是有不少学生的。他们在山顶,你就相当于在山底。但没想到精神力这么强大的人,智商也碾压旁人啊。短短几年,你就能够参与实验项目,而且还是至关重要的血型适配部分”
“冯所长谬赞,都是老师和您等的栽培”
“哈哈哈~”
车子停于一个十字路口的站台,下车后又沿着一条巷子走了大概五十米,corner餐馆映入眼帘。
招牌采用少有的天然木板,木板上篆刻着花体英文店名。未到门口,舒缓的音乐从店铺里飘出。
三人进去后,一位接待员躬身迎接:“欢迎光临,冯先生好久不见”
跟着服务生上楼,来到一间小包厢内。
接待员打开菜单,王池让冯骁生点菜。刚下完单,接待员吩咐厨房的厨师端来三分甜品:
“免费的餐前甜点,三位先生请慢用”
问着奶香浓郁的甜品,蓝桉的饥饿感上来了,他不禁吞了口唾沫。
看着精致的小蛋糕,蓝桉不禁想起袁梦玲精神视景,她能吃上一块儿已经是奢侈了。但在这里,只是免费的餐前甜点。
蓝桉拿起托盘上的小勺,挖一勺送进嘴里。奶油的醇香瞬间布满口腔。他忍不住第二勺第三勺。
不一会儿,甜品筒里就见了底。
抬头擦嘴时,忽而对上王池眼底的笑意。
接着,属于王池的那一份也推到了自己面前。
这时,冯骁生接了个电话,来人好像是王池的老师。
“老张啊!猜猜我和谁在一起?”
王池凑进问道:“吃饭了吗老师?”
“王池啊”
“嗯,我现在跟冯所长在一起。新来疗愈的学生被寄生的程度很轻,想去抚育园上班,正好给他搭个路”
“前天波密区域,身后跟着四个入侵者的那人吧……听说他现在住你那儿?”
“嗯,实在没住处了,基因溯源显示我们的祖先有些渊源,我那儿也正好还有一间房,顺手帮了下”
“嗯……冯所长最爱吃生鱼片了,你可知道?”
“呃我马上点!”
听张继聪这么说,王池哪敢有怠慢的意思,连忙又通知接待员加了道生鱼片。
包厢内的音乐立体环绕播放着,蓝桉吃完另一份甜品,正菜陆续上桌了。
黑椒金蒜牛肉、狮子头、酱烤鸭、鸡汤白菜。
王池给冯所长倒满茶水,提到了自己所写的那篇推论:
“冯所长,还有一事,是这样……我通过接触大量的精神寄生受害者,再结合旧时代古宗教的思想写了一篇关于抵抗寄生的文章……您以前是总编辑,能不能帮我看看,可以发到大众日报上吗?”
“好啊,玉京市唯一的精神疗愈师能看得起我,岂有拒绝的道理”
“您就别抬举我了,菜上来了,吃饭吧冯所长”
王池抬手又拿起汤匙,舀了半个拳头那么大的狮子头盛给冯骁生:“以前好像没这道菜,最近新上的吧?”
冯骁生接过咬了一口,模样餍足:“应该是……唉,记得把这小伙在警局的过检资料发我”
“这个没问题”
王池一边继续和冯骁生讨论着菜品,一边又给蓝桉盛了一个:“味道怎么样?”
蓝桉点点头:“挺好吃的”
食物短缺的年代,任谁也不会拒绝一桌精美的食物。
不一会儿,最后一道菜也上来了。
生腌鱼片。
为了保证活体食材的新鲜,餐馆用了干冰冷却食物。
端上桌时云雾缭绕,而云雾中间的盘碟上,正放着畸变成人鱼形状的鲵鱼。
那鱼头已经有八分像人的脸,鱼嘴正张着大口。身体则被切成一片一片摆成扇尾。刚切开不久,神经还未坏死,那白肉正小幅度抽动着。
“几位今天很幸运,这只鲵鱼是早上刚捕来的,肉质嫩的很……”
盯着那只空洞绝望的“鱼眼”,蓝桉脑海里一阵震颤。
自己在实验台上的经历闪过……
冰冷的利刺、无处逃脱的桎梏……还有那让人发狂的“药水”,光是回想那一幕,蓝桉便仿佛置身冰窟,失去了浑身力气……
像是置身海底,周围的环境音像是从远处传来。王池的呼唤也由远及近:
——“蓝桉?蓝桉!”
蓝桉反应过来时,意识到自己的手都有些颤抖。
王池正端着料碟,稍显焦急地问道:“怎么了?”
压下浑身的冷,蓝桉摇摇头:“可能昨天没睡好……”
王池猜着问:“刚来玉京市,还有些不习惯?”,另一手也把生鱼片往对面冯骁生面前推了推。
蓝桉:“嗯”
“美洲那儿确实乱,毕竟渗透到高层了”
“是啊,现在这里……倒成了人类唯一的庇护所”,冯骁生夹了一片生鱼,蘸了酱料送进嘴里,餍足地眯上眼。
“下周就要座谈会了,今年会怎么安排呢?”
“听消息说是要商策是否扩建基因检测设备”
“……扩建是容易,但不能永远躲在壳子里吧”
冯骁生叹口气:“不然那怎么办呢……”
蓝桉自始至终没怎么说话,一直听着旁边两人聊天。
他们聊的话题,或是追忆灾前的生活、或是关乎精神寄生的后怕、再或是哪里新开了玩乐的会所……
想留意是否会有首领之子的线索,但直到吃完饭走人也没有听到。
饭后王池付款,听着播报的收款金额,蓝桉计算下这都够普通人吃半个月了。
起身时,桌上的盘子都空了。
唯独那盘生鱼的鱼头还在盘中。
蓝桉看着它从人类盘中的食物,又变成盘中的垃圾……
想着它的命运,或许就是自己的命运吧……
蓝桉落在最后,王池慢一步等着蓝桉跟上。
不知为何……望着他那直挺挺的背影,心中闷闷的堵塞消散了些。
可能因为,王池也没有碰那盘生鱼片吧……
把冯骁生送回去后,蓝桉继续跟着王池回学校。中午的时间用来请客,他们也来不及回家了。
午间过后巴车上没几个人。蓝桉挨着王池坐在靠前的位置,犹豫几次还是硬着头皮开了口:
“王老师……我需要一部个人终端,但现在没有经济来源,能不能先借您一下”
被借钱的人正眯着眼小憩,听见蓝桉的话,慢慢睁开眼。
“你不说,我差点忘了,现在购物都用身份卡,你要是想买终端,那我给你转账过去”
问蓝桉的身份卡号。王池很快转过去。
蓝桉对他的慷慨真心感激:
“……谢谢!!”
王池则摇摇头:“都说不用跟我客气了”
收到转账,蓝桉对未来少了些惶恐,多了些底气。起码……买到终端后,能更多地了解人类世界。
下午的课程,既不是音乐,也不是情景模拟。而是学校组织全体人员筹备《寒林节》的街道布置。
玉京大学所在片区为玉虚区,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会抽时间跟着周围社区的网格员,一起装扮公共街道。
白板上投影了分配的表格,疗愈师(王池)一栏后,写的是碧水社区和花雨社区。
当然还有具体负责人,蓝桉、郭山、袁梦玲、常旭升等及陪护人。
确定了所负责的区域,几人便去社区办公室拿材料。其他动作快的学生,已经拿了红红绿绿的彩带,开始行动起来了。
和他们接头的是一位中年老太太,看样子是社区的网格员。见到王池,当即迎上灿烂的笑脸:
“王老师来啦!”
“是啊,达瓦嬷嬷”
被称作达瓦嬷嬷的老年女性,耳朵上带着一对彩色珠串耳坠,普通话也带着些口音。蓝桉猜测她应该是旧时远在藏区的牧民。之所以能安然活到现在,是因为寄生大面积爆发没有波及到这里。
嬷嬷一头黑白相间的发辫 ,扫一眼队伍中发现了新面孔。嬷嬷眼神透着慈祥,蓝桉被感染地也弯一弯嘴角。
达瓦嬷嬷掏出钥匙,去往仓库拿材料:“咱们先把灯笼套起来”
打开生锈的铁门,一股陈旧的味道散开来。
这些用于装扮街道的飘带、灯笼应该是重复使用的,看样子,也用了好几年了。
“灯笼需要一个一个安灯芯、套罩子,轻松的活就给这两个卓玛吧,街上的彩带就交给扎西们了”
“德勒德勒——”王池也用藏语应着。
把几箱装饰街道的绸带,搬上一辆类似超市运货的小推车后,几人出去就近开始布置。
街道的公共区域主要包括一些廊桥、路灯、空轨吊线、站台栏杆等。蓝桉所在的位置是碧水社区东A门的小廊桥,同他们一起布置的,还有碧水社区的居民。
隔壁廊桥上,是几个居民带着孩子在挂彩带。他们看见王池,很是激动。
毕竟精神寄生,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人逼到自杀。而疗愈师,能让人渐渐恢复。
几十年前,每日死亡的频率最高时达到10万。那时街上、河里到处猩红,弥散着浓浓的腥臭味,慌乱的惨叫声雅此起彼伏……
一切的医学手段、科学手段都无从救治,直到慢慢走向自杀。
人类的世界,可以说中了邪一般不正常。
甚至曾经猜测是什么巫蛊之术。
而精神疗愈师的出现,让人类如获圣光。
也让深海文明的族人们,出乎意料。
“快看!是精神疗愈师!!”
“好像是叫王池吧”
“就是就是”
“这就是能让被寄生的人,恢复正常的精神疗愈师!”
对面廊桥上,男女老少无一不将目光投射于王池所在位置,然而这时,一个带着黑色礼帽的男人,不知什么时候站出来,讥讽道:
“听说这位精神疗愈师、以前是扫焚化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