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回响廊 ...
-
林薇搬进这栋拥有百年历史的英式公寓,是因为她研究的课题——民国时期的都市传说。这栋名为“逸轩”的公寓,正是多个传说的事发地。她住在三楼,走廊的尽头。
公寓内部保留了当年的格局,深色的木质地板,高高的天花板上垂下老旧的水晶吊灯(虽然已不通电),墙壁下半部分镶嵌着护墙板。最特别的是那条悠长而昏暗的走廊,即使白天也需开着壁灯。走廊两边的房门都一模一样,深褐色,黄铜门牌。走廊似乎有某种吸音效果,脚步声在这里会变得沉闷而遥远,但有时,又会产生奇怪的回音。
管理员是个沉默寡言的老人,交给她钥匙时,意味深长地说了句:“林小姐,晚上尽量别在走廊逗留。特别是……听到什么奇怪的声音的时候。”
林薇只当是老人对独居女生的善意提醒,并未深想。她沉浸在故纸堆里,寻找与这栋公寓相关的只言片语。
传说一:在二十年代,一位名伶曾住在这里,后因情所困,在某夜于走廊尽头自缢身亡。据说此后,夜半时分常能听到幽怨的吊嗓声,如泣如诉。
传说二:四十年代,一位电报员在此离奇失踪,只留下一台持续发出杂乱信号的发报机。邻居们说,偶尔能在深夜听到走廊里传来“滴滴答答”的敲击声,像是摩斯电码。
林薇对此将信将疑,她是个理性至上的人,更倾向于这些都是人们心理作用下的以讹传讹。
直到住进来的第五天夜里。她熬夜整理资料,大概凌晨两点,正准备洗漱睡觉,忽然听到走廊传来清晰的脚步声。
“嗒……嗒……嗒……”
声音很慢,很有规律,像是高跟鞋敲击地板。这栋楼住户很少,而且多是老人,谁会在这个时间穿高跟鞋在走廊走动?林薇走到门边,透过猫眼向外看。
走廊壁灯昏暗,空无一人。但脚步声依旧在响,由远及近,仿佛正经过她的门口,然后……走向走廊尽头。
声音在尽头消失了。林薇屏息等待,几分钟后,脚步声再次响起,这次是由尽头往回走。就这样,来回走了三遍,最终归于沉寂。
林薇心跳加速,她告诉自己,可能是楼下的声音,或者是水管?老房子的管道有时会发出怪声。但那声音的质感和方向感,太真实了,就像在走廊里。
第二天,她询问邻居。隔壁住的是一对老夫妇,他们听了林薇的描述,面面相觑,老太太压低声音说:“姑娘,你听到的是‘回响’。”
“回响?”
“这走廊啊,不干净。”老头接过话,“以前死过人的地方,有时候会把过去的声音‘录’下来,像录音机一样,到了特定时候就放出来。我们住久了,都习惯了,晚上尽量不出门。”
林薇心里发毛,但研究者的好奇心反而被勾了起来。她开始有意识地记录这些异常声音出现的时间和特征。
又过了几天,她听到了第二种声音。那是一种极快的、有节奏的敲击声,确实很像电报按键。“滴滴答答……答答滴……”声音很轻,仿佛隔着一层墙壁,但在这寂静的深夜里格外清晰。它持续了大约一分钟,然后戛然而止。
林薇尝试用自己有限的摩斯电码知识去解读,但那节奏过于杂乱快速,无法分辨。
真正的恐惧发生在一个雨夜。雷声滚滚,林薇被一声巨大的雷鸣惊醒。她醒来后,发现屋子里停电了。她摸黑找到手机,打开手电筒功能。
就在这时,她听到了第三种声音。
不是脚步声,也不是电报声。而是一种……拖动重物的声音。嘶啦……嘶啦……声音缓慢,沉重,伴随着一种压抑的、仿佛被堵住嘴巴的呜咽。
声音从走廊尽头开始,一点点地向她的房门方向移动。林薇吓得缩在床上,用手电筒照着房门。她甚至能想象出,门外是不是正有一个东西,拖着一具尸体,或者……正在拖动什么?
拖动声在她的门口停住了。呜咽声也消失了。死一般的寂静,只有窗外的雨声和隐约的雷声。
林薇的心脏快要跳出胸腔。她死死盯着房门,生怕那东西会破门而入。
几秒钟后,她听到了极轻的、指甲刮擦门板的声音。嘶……嘶……从上到下,缓慢而执着。
然后,一个极其细微、仿佛贴着她门缝的声音响起,带着冰冷的湿气:
“开……门……我知道你在里面……让我看看……我的……新家……”
林薇几乎要晕过去。她捂住嘴,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刮擦声持续了几分钟,终于停止了。拖动声再次响起,嘶啦……嘶啦……慢慢地远离,消失在走廊的另一端。
电力在半小时后恢复。林薇一夜无眠,第二天一早,她就冲到管理员办公室,要求调看昨晚的监控(虽然她知道走廊监控可能只是个摆设)。
管理员老人看着她苍白的脸,叹了口气:“你看到了……或者说,听到了?”
“听到什么?那拖动的声音?那说话声?”林薇声音颤抖。
老人摇摇头:“那不是说话声。那也是‘回响’。不过是……最糟糕的一种。”
他告诉林薇,这栋公寓在战时曾被临时征用作为一处秘密设施的掩护。具体是什么,他也不知道。但传说,曾有一些“不该存在”的人被带到这里,然后就再也没出现过。那个拖动的声音和呜咽,可能就是某个不幸的灵魂留下的最后印记。而那个“开门”的声音,并非邀请,而是一种……模仿和诱惑,是残留的恶意在寻找新的依附体。
“这走廊就像一盘坏掉的录音带,”老人说,“它不仅录下了声音,有时候,还会把一些碎片化的‘意识’也录下来。这些意识会模仿它听到过的声音,甚至会……互动。你越是注意它,它就越清晰。”
林薇决定立刻搬家。她再也无法忍受这种无形的恐怖。在收拾行李时,她发现了一本前任房客遗落在书架顶层的旧笔记本。笔记本的主人似乎也对这栋公寓的传说感兴趣,上面记录了一些零散的观察和推测。
在最后一页,用红笔潦草地写着一行字,仿佛是在极度恐惧中写下的:
“它们不是回声,是陷阱!走廊在‘学习’!它在用我们的恐惧喂养自己!别回应!千万别回应!”
笔记本从林薇手中滑落。她终于明白,那天晚上她听到的“开门”声,或许并不仅仅是过去的声音。那是走廊“学会”的新把戏,是针对她的、活生生的恶意。她庆幸自己当时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没有“回应”那个陷阱。
她以最快的速度离开了逸轩公寓。但有时在深夜,当她独自走在空旷的街道上,听到自己的脚步声产生回音时,总会下意识地屏住呼吸,生怕那回音里,会突然掺杂进另一个不属于她的、充满恶意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