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打死不离婚的女人7 ...

  •   刘雨叫住人,猛得把胳膊往前一伸,木楞楞的把伞递到东耳跟前,既不说话,也不看她。

      东耳看着眼前紧抿嘴唇的刘雨,汗珠在黝黑的脸庞滚动,叹息一声,接过雨伞,问道:“你怎么来了?家里不要你帮忙吗?”父母刚打过架,理应在家里照应啊。

      刘雨沉默了一会儿,可能觉得自己是来道歉的,态度自然应该好一些,磕磕绊绊道:“都习惯了……他们不管我……”

      东耳突然就释怀了,自己觉得天大地大的事情,在小少年眼中不过是日常生活。他爸妈哪天不打架他才觉得稀奇呢,也许那不是冷漠,只是习以为常后的麻木。

      “你本来打算去哪儿,回去?还是去图书馆。”刚下班,东耳估计他没吃饭。

      “……图书馆。”

      饭点去图书馆,现在连回家吃饭都需要考虑了?东耳想了想,问道:“我看见你家周围有种玉米,那是你家的吗?”

      “嗯。”

      “那你能摘吗?现在城里的玉米都是外地运过来的,不新鲜,我想吃点新鲜玉米,但找不到买主。我就认识你们一家种玉米的,我又要不了多少,隔三差五的一两根。你能帮我带点儿吗?反正你每天都要到镇上来。”

      刘雨这才抬起头诧异的看了她一眼,不知想了什么,道:“能摘,屋后的玉米是我种的。”

      “什么?你种的!”东耳惊讶极了,刘雨才几岁?八九岁?反正不到十岁,十岁已经能种玉米了?

      “种玉米又不费事儿,那块地是爷爷在的时候开的荒,薄薄一层土,种什么都不行。他们不耐烦,我自己捡来种的。”

      苍天,难道自己还发现了一个农业天才不成?

      “你太厉害了,太厉害了,你怎么会想到种玉米呢?对啊,玉米是最耐贫瘠的,你真是太厉害了。”东耳连续用了几个厉害,对于一个连仙人球都养死几盆的人来说,种玉米,那是专业人士的专业技能。

      刘雨谦虚道:“不难,先两年种豌豆,到能收的时候连藤带苗的翻到地下积肥,我爷爷已经养了两年,我接手就能种。玉米贱,好养活。”

      “种地也是你爷爷教的?”

      “我爷爷才厉害,那时候还能开荒,家里山脚下的地都是他开的荒。”刘雨对去世的爷爷十分濡慕,说起来眼睛都在闪光。

      “玉米你是种来自己吃的吗?”东耳想到一个可能。

      “等到长老了,也卖。”

      果然如此,县城藏族人聚居,嫩玉米能做特色饮品“玉米团团”,老玉米也能做玉米饼,是十分畅销的东西。刘雨如此频繁的进出县城,应该知道行情。

      “为什么不卖嫩玉米?嫩玉米价格更好吧?”

      刘雨又抿嘴不说话,在东耳的催促下,半响才道:“我没时间看摊子,批发利太薄。”

      懂了,刘雨虽种玉米补贴自己,可从没把自己定位成小贩,看他每天坚持去图书馆就知道,他向往知识,坚信知识改变命运。

      东耳不禁想到了自己的父亲,自己是十分幸运的人,虽然生在农村,可父母十分疼爱他,总说只要你考上大学,砸锅卖铁都供你。东耳想到小时候,学校调查户口的时候,需要些父母的职业,东耳写下“农民”两个字。父亲看到却搽干净重新写下“粮农”二字。并且十分自豪道:“种粮食的农民,靠卖粮食为生的人,两个字就能概括,是不是很准确。”末了,还要抚摸着东耳的头道:“这就是学问哪,多读书好。”

      读书已经成为农村人脱离原生环境、改变命运的康庄大道。

      东耳看着眼前奋力向前的刘雨,仿佛看到以前的自己。刘雨脚上穿的发白的凉鞋,也不那么让人心酸了。

      东耳问他玉米的事情,原本以为玉米是他家的,他能摘一两个,自己也有理由补贴他坐公交,总不能这至少五公里的路,让一个小孩儿一天走四次吧,没想到刘雨给了她更大的惊喜。

      “我们机构也有很多喜欢吃玉米的人,这样吧,你明天先帮我带一两个过来,我买了请同事们尝一尝,如果好吃的话,我们就长期在你那儿定。价格就定三块一个怎么样?”

      “不行。”

      “嗯?”哪儿不好,东耳惊讶道。

      “两块五就是,行情价。”刘雨小小年纪,却不愿占人便宜。

      “两块五不好给,万一有只买一个的,也不好给钱啊。”东耳有帮忙的心,自然不在乎那一块两块的,可见刘雨板着脸,坚持的模样,无奈道:“那你说这怎么办?”

      “行情价,大的两块五,小的两块,我每天给你们送。”

      “行,那我回去统计一下。估计一天就是二十个左右,你坐公交带过来挺方便的。对了,你有公交卡吗?我们机构办公交卡有优惠,如果没有,我帮你办一个吧。”

      “谢谢东耳姐,先冲二十块吧。”

      东耳笑了,终于听到一声“东耳姐”,没白费心。

      东耳接过他从裤兜里掏出皱巴巴的二十块钱,笑道:“咱们也算谈成了一单生意,我请你吃饭庆祝庆祝!”看他还有些犹豫,拍着他的背道:“走吧,等你以后赚大钱了,再回请。”

      在路边的小餐馆点了几个小炒,看刘雨爱惜的把菜全部吃光,送他上了去图书馆的公交车,东耳才另外搭车去了公交公司。

      在充值点交了两百块钱,按照公交公司优惠,反现到卡里是二百二十块。东耳骗了刘雨,他们机构不过是小机构,公交公司怎么可能专门照顾。

      东耳拿出笔记本,再次翻看了刘雪华一案的具体情况,村委会求助的时候,说最重要的问题是家暴,可从现在看来,两个大人的观念根深蒂固,难以改变,也许能从刘雨入手。

      和督导徐涛报备一声,下午东耳没去上班,而是去了图书馆。

      图书馆里,刘雨没在一楼的少儿区,东耳看了半天没找到,只能去前台问工作人员。

      “瘦瘦小小的,有点儿黑,穿蓝色校服短袖……”

      “你说刘雨吧。”工作人员笑道。

      “对,对,看来刘雨是常客啊,你们对他挺熟悉的。”

      “是啊,读书的时候每个星期天都来,现在放假了,几乎每天都来,怎么可能不熟。”工作人员热心说了些刘雨的情况,道:“刘雨聪明得很,少儿区的书他都看的差不多了,你肯定找不到他。去二楼,靠窗的阅读区,肯定有他。”

      东耳谢过工作人员,轻手轻脚上了二楼,果然在阅读区找到了他。

      县城的人们对看书并没有多大的欲望,除了一楼少儿区和玩具区人比较多,二楼没几个人。

      东耳缓步走近,看刘雨在快速书写什么,伸头过去看,原来是摘抄笔记。他的字,不像少年人的结构松散,笨拙可爱,反而透着一股规范劲儿,一看就是练过的。

      东耳以为小小年纪就会做生意的刘雨,会看一些如何学会种玉米,三十天简笔画速成之类的用“HOW”开头,实用性的书籍。再不然就是成功的99个奥秘之流的成功学,自己小时候也被少被这些书籍硬上歧途,对一个身处逆境的少年,这些似乎是他改变命运的捷径。

      没想到摆在刘雨身边的居然是《红高粱家族》,文学书籍!

      东耳笑了,文学是世上最无用的书籍,它不能让人大富大贵;可它又最有价值,他能指导你的行为、丰富你的思想,腹有诗书气自华不是虚言。

      东耳发现自己一次次被年幼的刘雨震撼,从种玉米卖钱开始,到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再到每天坚持的毅力。东耳曾经担心的急功近利,也没有出现,如此聪慧,如此理智,让人忍不住赞叹。

      “小雨,你喜欢文学?”

      “嗯。”

      “你的本子上都是摘抄吗?有你自己写的吗?”东耳萌生出一个想法,现在需要看看刘雨写作的质量。

      刘雨把笔记本推到东耳面前,东耳认认真真看了起来。

      突然,手机响了起来。

      糟糕,忘了把手机调静音,东耳赶紧抓起电话往走廊跑,确定出了阅读区才接起电话。

      东耳回到阅览室,看着安静认真的少年,不忍心告诉他坏消息,但又不得不说:

      “小雨,你妈进医院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章 打死不离婚的女人7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