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2、第 92 章 ...
-
青英从屋里出来,两人对了个眼神,不再交流,默默地往大屋坪那边走。
上了车,青英小声问:“怎么办?”重要的东西都还没给她妈呢,本来还想着要劝她去看个中医,现在人都不好去见了。
师戴森琢磨了一下,说:“今天太晚了,明天再来。晚点我们打个电话到你邻居那,喊你妈妈来接个电话,明天你爸什么时候出门了,我们再来。”
“好。”这样安排会多耽误一天,他脸上没有一点为难,青英不说那些客套话来煞风景。
“我们到镇上找个饭馆吃点东西,你辛苦了一天。”
如果胡冬生不在家就好了,那她可以在家里做点菜给他吃,肉都买了一条带着,在留下的那袋子里,谁知道胡冬生是留在家里吃还是拿了出去。
“到县里去吧,镇上住宿不太好。”去年来的时候,他在买东西的那批发部问过一句,知道这里的招待所破旧得很。
青英有些愧疚地看着他,都到家门口了,还得让他辛苦,继续开车,换地方才能吃饭休息。
师戴森不愿意看她这样,把车靠边停了,伸过去在她额头上亲了一下,然后拉开皮包把大哥大拿给她,说:“现在打个电话试试,这个点,你妈妈她们应该已经回来了。”
青英拨了号码,托细蓉婶子喊一嗓子。等了一小会,电话那头传来洪秀梅还带着急喘的声音。
“青英啊,是不是你回来过了?”
青英愣了一下,马上问:“他没跟你说吗?”
“你爸吗?我一回来他就急着出去了,手里拎了一大包点心,说不在家吃饭,应该是去刘胡子那红砖厂打牌了,这一向他都在那。点心是你买的吗?青英,你……”
“妈,你现在回家去做饭,留意着点,我们这就回来。要是他突然跑回来,你就让丽英到马路边上来报信。”
“嗳,快点挂了电话吧,电话费贵。”
“嗯,妈,别跟其他人说我们回来的事。记得谢谢细蓉婶子。”
挂了电话,青英赶紧说:“我们回去,这里好调头吗?”
“嗯。”天黑开得慢,还没到镇上呢,开回去十分钟的事。
天已经完全黑了,提早熄了车灯减了速,凭前几次的记忆,就着月光把车停到了大屋坪里。两人把后备箱里所有东西都拎上,悄悄儿往家里走。路边没有丽英,所以胡冬生应该是专心打牌没回来的。
走到了家门口,看到丽英蹲在台阶上洗萝卜,青英小声喊她:“丽英,妈呢?声小点。”
洪秀梅一直尖着耳朵听呢,没等丽英答话自己就从灶房里跨出来,“丽英,过来看着菜。青儿,你们……”
“我们回来那会他在家,要是东西过了他的眼,那渣滓都留不下了。所以我们骗他要走了。”
洪秀梅满脸愧疚地看着跟在青英后面的师戴森,搓着手说:“师先生,真是对不住了,家里乱的,对不住啊!”
青英看她这样子,自己怪难受的,忙哄她:“妈,我们饿了,你先去弄菜,叫丽英过来倒茶。我们之前带了条肉回来的,你看看还在不,要在,就弄点坛子辣椒炒了。我们先进屋。”
“嗳,好。”有了任务,洪秀梅果然没那么拘谨,快步走回厨房把丽英换了出来。
丽英跟在她们后面进了屋,眼睛在地上几个大袋子上睃来睃去。
青英叹了口气,把那个蛇皮袋子打开,翻到要给她的那件黄色棉袄和两条牛仔裤,掏出来递给她。
“丽英,城里现在不流行那些花花绿绿的衣服,就这样简单点搭着穿,更好看。这是给你过年穿的,你别说是我带回来的,只说是寄回来的啊。”
丽英高兴地接了新衣服过去,问道:“我能现在去试一下吗?”
她姐身上穿的是个灰色,还没她的好看呢。
“去吧。”青英头大,从前两姐妹睡一个铺,道理没少讲,没能掰正过来。现在再讲这一句两句的,作用也不大,干脆叹口气,闭了嘴。
师戴森安慰道:“小女孩,爱漂亮正常,只要别有那小心思就行。”
他能理解丽英为什么这样:自家是村里条件最差的,父亲不重视,上面姐姐又优秀能干,她可不就只有在外表上找存在感。
青英也是这么想的,说到底还是家里条件太差,而且她觉得丽英的心结大概和小时候的一件事有关系。
“有一回过年,我们穿得破烂,我那堂弟骂我们是丑八怪,臭要饭的。那次丽英哭得很凶,大概和这个有关系,让她有了心结。”
尽管她多次安慰,但丽英心里这个结,大概是打不开了。
“只要性子没歪就好,爱漂亮给她多买两件新衣服就是了。”慢慢重建自信心吧。
“嗯。”从前没条件,青英现在想得明白了。所以等丽英穿了新衣服,高高兴兴地回这屋时,她好好地夸了一下:“好看,我们丽英也是漂亮的大姑娘了。你在家好好念书,等翻了年,我还给你买()春衫回来。”
师戴森也附和:“好看。”
丽英本来是笑着的,听了她们的话,瘪着嘴开始掉眼泪。
青英和师戴森对视一眼,自己上前一步,把手里的鞋子塞到丽英手里,说:“哭了就没那么好看了,快别哭了。喏,坐下来试试这皮鞋合不合适,我买大了一码。”
还有皮鞋呐!
丽英一只手抱着鞋,一只手往脸上胡乱地抹了把泪,在长凳上坐下来。因为心急,她坐在了长凳的当头,重心不对,翘起了另一头,差点摔了,还好青英及时扶了一把。
丽英有些不好意思地去看那位师先生,人家压根没往这边看。她立刻就放松了,重新坐好,脱了脚上的棉鞋,把皮鞋往脚上套,果然大了一点点。
青英说:“这样正好,这鞋里没加毛没絮棉,冬天穿上冷。你套双厚袜子,再垫个鞋垫,就刚好了。后头你脚再长长,就正合适。”
丽英只有十五岁,还有长的空间。
这皮鞋锃亮的,丽英爱得不得了,长一点有什么关系?她站起来,轻轻抬脚原地踏了几步,笑着说:“正好呢。”
要搁以往,新衣服上身,她铁定坐不住要出去显摆一番的。今天她倒是懂事地脱了皮鞋换回来,认真地对姐姐说:“姐,谢谢你。我去把衣服换下来,马上就来给你们倒茶水。”
青英看她小跑着回房,惊喜地说:“师戴森,她好像……懂事了。”
她高兴他就高兴,说:“嗯,她是个好孩子。”
虽然虚荣了些,可本性并不坏,两次回来,都看得到她在帮母亲干活。
丽英重新回到屋里,就再不往那些袋子上瞧了,认真给她们倒了茶水。看青英在掏袋子里的东西,她说:“姐,晚点再弄吧,我去端了饭菜过来,先吃饭。”
肉不知道被胡冬生弄哪去了,这么晚了再杀鸡也来不及,晚饭最好的菜就是一个炒蛋。
洪秀梅满脸歉意,师戴森却淡定地回应:“这些菜都好吃,城里的萝卜味道寡淡些,没这么清甜。”
青英也帮着说:“妈,菜都好吃咧。”
吃了饭,丽英手脚飞快地收碗筷。
师戴森帮着青英拆袋子,下午她们拿第一趟就碰上胡冬生在,所以给掉的只有吃食那两袋,大部分东西都还在。
青英先拿了一大袋的中药出来,塞给洪秀梅,认真地交代:“妈,老大夫给你开的调理的药,这里是十副,你要按时熬了吃。早晚各一次,一天一副。要是有用,下次就带你去大夫那把个脉,重新开个方子。”
她把母亲的症状仔细地描述了,老中医就给开了这调理的药,又反复叮嘱最好是把人带来这里探个脉。可是青英知道这事,现在难度太大,让洪秀梅出门都难,看医生这事她就更不愿意了。
“怎么浪费这么些钱!我挺好的。”
青英板了脸,说:“反正开都开回来了,你要不吃就扔了吧。”
洪秀梅赶紧说:“不扔,不扔,我吃。青英啊,你放心,我一定会记着吃的。”
她语气里有小心翼翼,还是不忘再叮嘱一句:“以后可别再去开了啊!”
青英无奈,所以老医生说的带她去把脉,只怕得把她打晕了扛着去才行。
“丽英,碗先别管,你也听着,帮我监督妈。这些是补身体的,你藏到房里去,记着提醒妈,每天都要吃一支。”
“妈,小毛病不及时治,拖成大病就糟了,那可不是几块几十块能治得了的。妈,什么都能省,治病不能省。”
洪秀梅抓着中药,没说话,眼里有泪。她心里满满都是愧疚,没有照顾好孩子,还让孩子为自己操心,她这个做母亲的真是……
青英看着衰老得很快的母亲,也在无声流泪。
师戴森不擅长处理这种场面,拍拍青英的肩膀说:“青英,你还没告诉婶子你要考试的事。”
青英用力眨掉眼里的泪,笑着对洪秀梅说:“妈,我现在在好好复习,明年我参加高考,争取考个好大学。你放心,我攒够钱了。”
洪秀梅又喜又惊,看看青英再看看师戴森,突然语气加重说:“青英,妈跟你说过的,不该拿的绝对不能拿。”
青英在外头做活,要往家里寄钱,还老给她们买东西,钱是哪来的?她教过孩子,宁可清清白白地穷,也不能肮脏地富。
师戴森忙开口帮青英解释:“婶子,青英能干,在外头不仅接了工作,还抽空做衣服买卖。她凭自己努力挣的钱,你看,这是她做生意卖的衣裳,这质量,可是实实在在的。”
方言里衣服是衣裳,他黑源话听得懂,却不会说,就尽量说得慢一点,接近一点,让洪秀梅听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