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第 10 章 ...
-
第五章:转机
引语:暗局将倾风波定,柳暗花明见真章。非是天公偏眷顾,妙算在胸自坦荡。
帅台上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监军脸色煞白,冷汗顺着额角滑落。他死死盯着秦弓,嘴唇哆嗦着,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监军大人,"吴戈的声音冷得像冰,"这封信,究竟从何而来?"
台下的厮杀声、战鼓声仿佛都远去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监军身上。
"咱家...咱家..."监军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吴戈!你这是在审问钦差吗?"
他猛地从怀中掏出一面金牌:"见此金牌如见圣上!吴戈,你莫非要造反不成?"
金牌在阳光下闪着刺目的光。帅台上的将领们纷纷变色,就连吴戈也微微蹙眉。
秦弓却上前一步,平静地说:"监军大人误会了。大帅只是想知道真相,以免冤枉好人,放过真凶。"
他转向台下浴血奋战的将士:"这些将士正在用生命保卫大晟江山。若是让真正的奸细逍遥法外,岂不是寒了将士们的心?"
这话说得在情在理,监军一时语塞。
就在这时,一骑快马飞驰而至。马上的骑士浑身浴血,却难掩兴奋之色:
"大帅!狄军溃败!左贤王已被赵将军生擒!"
这个消息如同惊雷,帅台上顿时一片哗然。
"什么?"监军失声惊呼,"赵将军不是..."
"赵将军确实中了埋伏,"吴戈淡淡道,"但那是我故意放出的假消息。为的就是让狄人放松警惕。"
他走到帅台边缘,望着战场上溃败的狄军:"这一战,我们赢了。"
欢呼声从战场各处响起,渐渐汇成震天的声浪。北伐军的旗帜在硝烟中高高飘扬。
监军的脸色变了又变,最终挤出一丝难看的笑容:"恭...恭喜吴将军大获全胜。"
"同喜。"吴戈转身,目光如炬,"现在,该说说那封信的事了。"
监军下意识地后退一步:"吴将军,此事..."
"此事关系重大,"秦弓接过话头,"不如请监军大人移步中军帐细说?"
这个提议看似给监军留了面子,实则断绝了他借故逃脱的可能。
中军帐内,气氛依旧凝重。
秦弓取来纸笔,当着众人的面写下几个字,然后与那封密信对比。
"诸位请看,"他指着两份文书,"在下的'弩'字,这一笔习惯向上挑。而密信上的'弩'字,这一笔却是向下压。"
他又指着另一个字:"还有这个'营'字,在下的写法与密信上也略有不同。"
帐内众将仔细对比,果然发现了几处细微的差别。
"这...这能说明什么?"监军强自镇定,"或许是军师故意改变笔迹..."
"监军大人说得有理。"秦弓不慌不忙,"所以,在下还有一个证据。"
他转向吴戈:"大帅可还记得,三日前王参军曾向在下借阅过一份手稿?"
吴戈点头:"确有此事。"
"那份手稿上,正好有这几个字。"秦弓道,"若是比对笔迹,应该能看出端倪。"
监军的脸色更加难看。
就在这时,孙校尉押着一个人走进军帐。那人正是监军带来的李参军。
"大帅,"孙校尉行礼,"在李参军的行李中搜出了这个。"
他呈上一枚印章。吴戈接过一看,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这是狄人的密探专用印章。"吴戈的声音冷得能结冰,"监军大人,这件事,你作何解释?"
监军"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吴将军饶命!咱家...咱家也是一时糊涂啊!"
他涕泪交加地供认,是朝中某位大人物指使他陷害秦弓,削弱吴戈的兵权。那封密信,是李参军模仿秦弓笔迹所写。
"那位大人物是谁?"吴戈追问。
监军却只是磕头,不敢说出名字。
秦弓心中明了。朝中争斗已经激烈到要在战场上除掉一位统帅的地步,这背后的水实在太深。
"大帅,"秦弓低声道,"此事不宜深究。"
吴戈看了他一眼,明白了他的意思。现在还在战场上,若是与朝中彻底撕破脸,对北伐大业不利。
"监军大人,"吴戈最终道,"念在你主动交代,本帅可以从轻发落。不过..."
他话锋一转:"你要写一份供状,将今日所说的话全部写下来。"
这是要留个把柄了。监军面如死灰,却不得不答应。
待监军被带下去后,帐内只剩下吴戈和秦弓二人。
"今日多谢你。"吴戈看着秦弓,"若不是你看出笔迹的破绽..."
"是大帅运筹帷幄。"秦弓谦逊道,"若不是大帅早有准备,今日恐怕..."
两人相视一笑,都有劫后余生之感。
"经此一事,朝中暂时不会轻举妄动了。"吴戈道,"不过,这场仗还要继续打下去。"
秦弓点头:"狄军新败,正是乘胜追击的好时机。"
"你说得对。"吴戈走到地图前,"接下来..."
他的话被帐外的喧哗声打断。
"大帅!大帅!"赵将军的声音由远及近,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帐帘掀起,赵将军大步走进来,虽然满身血污,却神采飞扬。
"大帅!军师!"他朗声笑道,"左贤王愿意投降!还愿意帮我们说服其他部落!"
这个消息比刚才的胜仗更让人震惊。
"怎么回事?"吴戈急忙问道。
赵将军解释道,他在生擒左贤王后,并没有虐待他,反而以礼相待。左贤王被他的诚意感动,表示愿意归顺。
"他说北狄各部落本就对大汗的穷兵黩武不满,"赵将军道,"若是我们愿意承诺保全他们的部落,他愿意帮我们说服其他首领。"
吴戈和秦弓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喜。
这简直是最好的转机。若是能通过外交手段分化瓦解北狄,比单纯的军事征服要有效得多。
"带左贤王来见我。"吴戈当即下令。
当左贤王被带进军帐时,秦弓仔细打量着这个传说中的狄族名将。他年约四十,面容刚毅,虽然被俘,却仍保持着尊严。
"左贤王,"吴戈开门见山,"听说你愿意归顺?"
左贤王点头:"本王...不,在下确实愿意归顺。不过,有个条件。"
"请讲。"
"大汗...我的兄长,请留他一条性命。"左贤王的声音低沉,"他...毕竟是我的兄长。"
这个要求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吴戈沉吟片刻:"我可以答应你。不过,他必须放弃兵权,到京城居住。"
左贤王深深鞠躬:"多谢将军。"
待左贤王被带下去后,赵将军忍不住问道:"大帅,真的要留北狄大汗性命?他可是..."
"正因为他是北狄大汗,才更要留他性命。"秦弓接过话头,"杀了他,北狄人群龙无首,反而会更乱。留着他,既可以安抚北狄人心,又可以..."
他没有说完,但吴戈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留着北狄大汗,就是留着制约其他部落的棋子。
"军师说得对。"吴戈赞许地点头。
接下来的几天,好消息接连传来。
在左贤王的劝说下,三个北狄大部落相继归顺。北狄大汗孤立无援,被迫后撤二百里。
北伐军兵不血刃地收复了大片失地。
这天晚上,吴戈在军中设宴,既是庆功,也是为左贤王接风。
宴席上,左贤王特意向秦弓敬酒:"早就听说军师足智多谋,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秦弓以茶代酒:"王爷过奖了。"
左贤王却道:"若非军师看出笔迹破绽,揭穿了监军的阴谋,恐怕现在又是另一番光景了。"
这话说得意味深长。秦弓心中一动,看来这位左贤王,对朝中的局势也很了解。
宴席进行到一半,吴戈突然站起身,举起酒杯:
"诸位,今日之胜,全赖将士用命。本帅在此宣布,所有参战将士,赏银十两!阵亡将士,抚恤加倍!"
帐内顿时欢声雷动。
待欢呼声稍歇,吴戈继续道:"此外,本帅还要特别感谢一个人。"
他的目光落在秦弓身上:"若不是军师秦弓屡出奇谋,我等恐怕早已..."
他的话没有说完,但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敬军师!"赵将军第一个举起酒杯。
"敬军师!"众将齐声应和,声震屋瓦。
秦弓站起身,只觉得眼眶有些发热。这些日子的艰辛、危险,在这一刻都值得了。
宴席散后,秦弓独自在营中散步。月光如水,洒在刚刚经历战火的土地上。
"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吴戈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在想一些事情。"秦弓轻声道。
"在想什么?"
"在想...这场仗是不是快要结束了。"
吴戈沉默片刻:"是啊,快要结束了。"
两人并肩而行,都没有再说话。
不知走了多久,吴戈突然停下脚步:"还记得我答应过你的事吗?"
秦弓的心猛地一跳。
"待战事结束,我送你回家。"吴戈看着他,"这个承诺,永远有效。"
秦弓望着吴戈在月光下格外柔和的面容,忽然觉得,那个遥远的现代,似乎也没有那么值得怀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