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 5 章 ...

  •   自上次“垃圾转运站”风波以傅司寒用三倍价钱买回地块告终后,李锐安分了一段时间。但这种安分,像暴风雨前的宁静,更像猛兽舔舐爪牙、酝酿下一次更精准的扑杀。

      傅司寒并未放松警惕。他了解李锐,那笔三倍的地价款,与其说是安抚,不如说是往李锐骄傲的火苗上又浇了一勺油——一种用金钱施舍般的姿态掐灭了他精心策划的反抗,这比直接斥责更让李锐难以忍受。

      果然,几天后,一种更为精妙、也更膈应人的舆论风波,开始悄无声息地蔓延。

      起初是在几家颇具影响力的财经网络媒体上,出现了一些角度刁钻的分析文章。标题起得颇具煽动性:《是巨头碾压还是生态共荣?浅析傅氏模式下的中小企业生存困境》、《垄断阴影下的创新火花,谁在扼杀未来之星?》。文章看似客观探讨行业生态,字里行间却不断暗示傅氏集团利用其庞大体量和资源优势,在某些非核心但前景广阔的细分领域,对小型创新公司进行不正当挤压或“收割”。

      这些文章本身并未引起傅司寒太多注意,商海沉浮,此类议论在所难免。但很快,后续报道接踵而至,并且带上了明确的名字。

      一篇专访被高高顶起,专访对象是“星烁科技”的创始人,一个名叫赵哲的年轻人。这家公司傅司寒有印象,主攻某个非常细分的人工智能感知算法模块,技术有点意思,但远未到能威胁傅氏核心业务的程度,之前似乎因为资金问题寻求过傅氏旗下投资公司的融资,但最终因估值和前景问题未能谈拢。这在投资界本是家常便饭。

      专访里,赵哲一改往日技术男的木讷,侃侃而谈他的技术梦想和创业维艰,话里话外透露出曾遭遇“行业巨头的不公平对待”和“资本寒流”,险些让项目夭折。然后,话锋一转,他激动地宣布,星烁科技迎来了“真正具有远见和情怀的战略投资者”——前李氏集团少东家,李锐先生。

      报道详细描述了李锐如何“独具慧眼”,在星烁科技最困难的时期雪中送炭,注入一笔“关键资金”。李锐先生还公开表示,他此举旨在“扶持真正有潜力的小微企业”、“对抗某些固化的行业垄断格局”、“为市场注入更多活力与公平”。

      “李锐先生虽历经家族变故,但仍心怀商业正义,其眼光和魄力令人钦佩!”报道最后如此盛赞。

      这次甚至不是直接针对某个具体项目,而是玩起了更虚也更毒的一招——舆论战和形象绑架。

      他投了那点钱,对傅氏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甚至对星烁科技能否崛起也存疑。但他的目的根本不在投资获利,而在于“表态”,在于抢占“道德制高点”。

      “扶持小微企业”、“对抗垄断”…多么政治正确又容易引发共鸣的口号。再联系他“落魄少爷”的身份,一个家道中落、却依然保持“风骨”和“正义感”、敢于向巨头挥刀的悲情英雄形象,瞬间就被媒体塑造了出来。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在碰瓷,是在恶心傅司寒。但公众舆论往往不关心真相,只关心故事是否精彩、情绪是否到位。

      傅司寒放下平板,按下内部通话键:“让公关部总监和投资部负责星烁项目的人过来。”

      五分钟后,两人步履匆匆地走进办公室,面色凝重。

      “傅总,关于星烁科技和李少…李锐的报道,我们注意到了。”公关总监率先开口,语气谨慎,“目前舆论对我们有一定负面影响,主要集中在‘以大欺小’、‘垄断’这类敏感词上。虽然星烁体量小,但这件事被李锐…先生一炒作,象征意义很大,处理不好可能会影响集团公众形象,甚至引发不必要的监管关注。”

      投资部经理补充道:“傅总,我们当时评估星烁科技,其技术确有亮点,但商业化路径漫长,估值偏高,所以放弃了投资。李锐先生注入的资金额据我们了解并不大,大概在……这个数。”他比划了一个数字,确实对于傅李二人来说,都只是“零花钱”级别。“纯粹是为了制造动静。”

      傅司寒听完,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问:“星烁科技那边,什么反应?”

      “赵哲……”投资部经理语气有些无奈,“他之前求着我们投资时可不是这副嘴脸。现在拿到了李锐的投资和媒体曝光度,有点……忘乎所以,接受了不少采访,说话也越来越…飘,暗指我们傅氏有眼无珠、店大欺客。”

      傅司寒微微颔首,表示知道了。他沉默了片刻,办公室里的空气几乎要凝固起来。

      公关总监试探性地问:“傅总,我们需要准备回应声明吗?或者联系媒体降降温?也可以从技术层面分析星烁项目的风险,暗示李锐的投资并不理智……”

      “不用。”傅司寒打断他,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任何正式的回应,都会抬高这件事的身价,正中李锐下怀。他巴不得我们跳出来反驳,这样戏才好看。”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两人:“冷处理。对于外面的声音,不置评,不理会。集团一切运营照常。对于星烁科技……”他看向投资部经理,“之前既然评估过不行,那就继续观望。他们拿了这笔钱,如果能做起来,说明当初是我们看走了眼,市场会证明一切。如果做不起来,闹剧自然会收场。”

      “可是…傅总,现在的舆论对我们很不利……”公关总监还是有些担心。

      “舆论像风,刮一阵就会停。”傅司寒语气淡漠,“傅氏的根基,不是几句流言蜚语能动摇的。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是,傅总。”两人虽仍有疑虑,但不敢再多言,退了出去。

      办公室重归寂静。傅司寒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的城市繁华。李锐这一招,确实比建垃圾站更刁钻。它不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却像一只嗡嗡叫的蚊子,不断在耳边骚扰,试图激怒他,玷污傅氏光鲜形象的一角。

      他几乎能想象李锐此刻正窝在哪个地方,得意洋洋地刷着新闻和评论,看着那些吹捧他和质疑傅氏的言论,脸上挂着那种狡黠又欠揍的笑容,等着看他傅司寒如何气急败坏地出手打压,然后他好继续扮演那个被巨头打压的“正义勇士”。

      傅司寒不会让他得逞。

      晚上,傅司寒回到家。李锐正盘腿坐在客厅地毯上,对着超薄电视屏幕打游戏,音效开得震天响,一副沉浸其中的模样。但傅司寒注意到,他手边平板的屏幕亮着,页面赫然是那些吹捧他的新闻报道。

      傅司寒脱下西装外套,松了松领带,状似随意地走到吧台倒水。

      李锐眼角的余光一直瞥着他,见他如此平静,反而有些沉不住气了。一局游戏结束,他放下手柄,伸了个懒腰,语气夸张地开口:“哎呦,傅总日理万机,终于回来了?今天有没有看到什么有意思的新闻啊?比如某个青年才俊获赠‘天使投资’之类的?”

      傅司寒端着水杯,转过身,靠在吧台上,目光平静地看着他:“看了。”

      “哦?”李锐挑眉,等待着他的下文,比如质问、警告甚至发怒。

      但傅司寒只是淡淡地说:“投资有风险,你自己把握就好。别把棺材本赔光了。”

      李锐一噎,准备好的所有嘲讽和挑衅的话全都堵在了喉咙里。他预料了傅司寒的各种反应,唯独没料到这种近乎漠不关心的“提醒”。这种完全不被放在眼里的态度,比愤怒更让他难受。

      “不劳傅总费心!”李锐有些恼羞成怒,声音拔高了几分,“这点小钱我还亏得起!倒是傅总,集团形象被人这么摁在地上摩擦,还能这么稳坐钓鱼台?真是好气度啊!”

      傅司寒喝了口水,语气依旧平淡:“跳梁小丑,何必在意。”

      “跳梁小丑?”李锐猛地站起来,走到傅司寒面前,漂亮的眼睛里燃着怒火,“傅司寒!你少在这里装模作样!我告诉你,这只是开始!你一天不放我走,我就一天不让你安生!我看你能忍到什么时候!”

      傅司寒看着眼前气急败坏、像只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的李锐,终于微微勾了下唇角,那笑容里带着一丝玩味和洞悉:“我很期待你的…下一场表演。资金还够吗?不够可以跟我说。”
      这句话彻底点燃了李锐的炸点。

      “傅司寒!你混蛋!”他气得脸色发红,却又无计可施。他发现无论自己使出多么刁钻的手段,对方总是这样一副波澜不惊、仿佛在看戏的姿态!这种完全被掌控、被当作乐子的感觉,让他几乎要爆炸。

      他猛地转身,一脚踹翻了旁边的装饰花瓶,花瓶滚倒在地毯上,发出沉闷的响声,没碎。

      “你等着!”李锐扔下这句话,气冲冲地摔门回了自己房间,把门摔得震天响。

      傅司寒看着那扇紧闭的房门,又瞥了一眼地上无辜受累的花瓶,脸上的那丝笑意加深了些许。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