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蝗灾 ...
-
到宴会都快要结束,皇上来过一次很快便走了,爹爹还是没来,太子也不知去了何处。
“我家老头明明说来找我,这陛下都来过,怎么不见我爹爹”
“舒姑娘莫急,大抵是归德一带蝗灾在殿前商讨救治方案”
殿前
“儿臣有一人可推荐”
“尚书府舒大人千金舒月黎”
众人看向舒大人
“老臣惶恐”
“这太子都没说话,你紧张吗?”
“舒家小姐,博学多才又古灵精怪,或许她有更好的法子得以救治”
“臣有话要说”“这闺阁女子何以见得,我等在此商量多时,之前派往救治也未得又道”
“臣有时要请奏”“贺大人请讲”
“小儿万寿宴的辩驳之论便是这舒家小姐给提点,想来这舒家小姐,既能观这朝局之势又能问题本源,或许当真有法可以一试,在或不然提些建议有多些思考方向也是极好”
“王大人,既然你也说我们商量多时未有其效,何不依孤之言,一试方知”
“陛下不知,我这女儿,你若是说哪家粉好哪家香好哪家新进了云锦丝绸,她倒是能说的头头是道,这治理之事实在是太难,且自有体弱,走两步便累今年也就第一次出了趟远门,回来都休息半余月,哪里知道天灾人祸何异连蝗虫边也是见都没见过”
“舒大人,这是舍不得女儿操劳半分”
“这样,今日已经四五时辰,现宴席未散,请了去”
“遮”
“陛下”
“舒大人这是何故,我们这尚书大人何故如此”
“臣就这么一个女儿”
“朕不就是过来问问吗?你这是?”
“臣这女儿,平日里娇惯了些,松散无知,刁蛮任性,若是庭前失仪,言语有撞,还望陛下宽恕”
“你呀”
“朕今儿就要瞧瞧,我们这舒大人捧在手上的千金,如何刁蛮”
“哎,赶紧起来,与你说笑罢了,朕还真能跟她计较?”
“把小贺大人也叫来”“让年轻人也参与,怎么就朕的儿子操劳”
“遵旨”
“舒小姐,陛下有请?”
“陛下?”
“陛下还是殿下?”
“陛下?”
“我陪你去”“我也去”“我也去”
“我也去,算了,月黎,我还是不去了,我害怕”
“小贺公子,本就要一起”
“小侯爷,少将军,莫要为难小人”
“你不用管我们”“我们跟在后面就行”
—
“怎么还没到啊”
“公公,快到了吗”
“舒姑娘莫急,这边快到了”
“不是我着急,是我真快走不动了”
“那”
霍天牧还没发声被谢子睿制止,这是皇宫不比其他。
“公公可否休息片刻”
“小侯爷,这,皇上还等着呢”
“公公通融通融,这舒姑娘体弱了些,待会要是出事,这也不好交待”
“小贺大人所言极是,休息会吧”
半刻后
“舒姑娘,咱走吧”
“好”
殿前
“看看,看看”“朕这是洪水猛兽,还带两武士”
“陛下说笑了”
“微臣”“臣女”“参见皇上”
“起来吧”
“这是重华宫到正殿,这一刻半的路你们三刻才到”
“是臣女的错,烦请陛下赎罪,臣女走累了便休息了会”
“看来,这丫头身子是弱了”
“既然都来了,便一起想想吧”
······
“舒丫头可有见解”
“臣女惶恐”
“跪着干嘛,赶紧起来”“在贵,你这老父亲下次又要驳了朕的提议”
“陛下,您是明君,父亲才敢谏言;要说父亲敢驳您言,那是万万不该的,想那定是陛下身居高位,所言所行皆万般周全有利却不是能被层层下达后的执权者所理解,父亲定是想到如此...”
“哈哈哈哈哈,你这女儿,巧言善辩”
“快快起来吧”
爹爹扶起我,“老头,怎么回事”
“说说你的看法”
“臣女能问几个问题吗?”“还有,如有冒犯...”
“问”
“大胆问,你父亲在你来之前便求了恩赐,朕断不予计较,现在说吧”
“首先,我想确定下蝗虫波及的范围,程度如何,有无核心受灾区比如五个县受灾是全部非常严重还是某一个区域;该地是是何地貌;何时发现,目前已采哪些方法治理分别又和效果是否有详细记录;再则是治理流程如何如?从勘测上报到目前的治理环节是否有监督这一类的文书记载有没有。”
“户部你来回答”
“朝廷下令后户部统筹、地方监管,期间有工部协助垦荒排水御史台前些日子去了人监察”“礼部在初期也主持一些祭祀”
“那从灾情上报,资源调度,人力组织,到监督考核,有一套完整应急流程”
“你这姑娘,还真不错,太子所言非虚”“又比过朕一局”
皇帝小声跟爹爹说着什么,听不清
这已经是非常成熟的官僚体系
“我还得好好想想才行”
先前不理解、不抱希望、抱着看戏念头的官员皆被眼前这年轻的闺阁女子视以青眼
“那你好好想想,这些东西,你拿回去好好看”
“?这不是很着急吗”“应该吧”“臣女失仪请陛下赎罪”
“爹”“别拉我”
别待会两人都拖出去了。
“朕这般吓人吗?”“太子可是大为称赞舒家姑娘是个很有气节的女子,你这般..”见皇帝面露不悦
“殿下赎罪”
“月黎他”
“你两也跟着瞎闹”
“行了,赶紧起”“莫要再跪”“再跪你这老父亲下棋又要赢朕了”
哈哈哈
哎,伴君如伴虎,太累了。
“说说吧,是很着急,说出你的想法”
“我的意思是”见他们都满怀期待的看着我“我的意思是,那就都不回去了,人都在这有问题方便直接沟通,效率也高些,如果有好的思路还可以讨论,集思广益”
“行,这丫头不错”
有了皇上首肯,所有人都忙碌了起来
“为什么说大水之后必有大灾!”
“主要是像黄河等河流的决口、泛滥或改道,会留下大面积的滩涂和沼泽地,之后若遇干旱,这些地方就迅速成为蝗虫的繁殖。”
“这片区域便是地处黄河下游冲积形成的黄淮海平原之上”
“这个位置十分重要,这还要保障大运河漕运顺通”
“那所谓大水之后必有大灾,核心问题其实主要还是水利工程问题!”
“下官便是这样以为”“要治灾先治水!”
“现在“归德大蝗”人心惶惶,每日成群,不利民生也不利地区稳定,先治灾后治水”
“怎么了”
“我终于知道他们为什么能吵这么久了”
我出去冷静冷静。
“暂时没办法也无碍,先回去休息,陛下不会对你怎么样”
“子睿,你知道吗我有点病”
“怎么了,哪里病了”
说着他便上前“我想一个问题,如果一直毫无头绪,变会焦虑,回去我也是睡不着”
“而且,这么久了,感觉,好像自己还是能做些事,用已有得智识去改变现状,或许更多人能因此受益”
“说的感觉自己好有用啊!”
“怎么了,月黎可是太吵”
“太吵了,出来静静”“他们每天都这般吗?”
“要是累了先休息”
“我可是刚刚才给自己打了气”
太子疑惑看着我,又看向谢子睿,谢子睿无奈摊手。
见我异常精神,“是有新的思路?”
“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陛下,夜深了,望陛下保重龙体”
“你看看”“叫朕如何能安寝”
“不过这舒家丫头倒是让朕刮目相看”
“哦,能被陛下赏识,定是有过人之处”
“不管她能不能想出来这治蝗之术,就这见地还能急朕所急急民生所急,这大局观已是许多男子所不及”
“来来来,各位”
我拍着手示意他们停下来
“请原谅小女冒犯,实在是太乱了!”我诚挚鞠躬后,便紧接着
“现在我们一条一条过,文书何在?”
“我在,就你一个?”“还有我”
“那你们负责记录”
“我们,理一下逻辑,先从原因,为何会发生,再说现状如何处理,最后说预防治理,这样行不行,有没有问题,有没有人有问题?”
“没问题,朕同意”
见到殿最前面龙椅上坐着皇上,皇后也在那,向权利重新鞠了一躬。
便不再看向那边
“现在说原因,一条一条来”
“好,现在汇总就是,目前其高发区与蝗虫的繁殖习性,尤其是飞蝗,密切相关。”
针对这点:有以下
第一点,干旱地区的湖泊滩地、河泛区及内涝区,这些地方旱涝交替,植被稀疏,土壤湿度适宜产卵。
第二点,干旱使水位下降,暴露出大面积的滩地;
并且之前的洪水又带来了丰富的泥沙和一些物质
那么从目前现有的情况来看这些物质,促进了芦苇、杂草等是蝗虫喜食植物的生长。这条也要记上”
“再记了舒小姐”
“我有个疑问,刚刚说的荒土,它多吗?有没有具体数据?就是多少亩”
“那就是说这里还存在耕作问题,这个问题是不是实际上可以归结到管理上,因为管理粗放导致,这些地区存在大量撂荒地、盐碱地,蝗虫有了非常稳定的栖息地。”
“被这孩子一说,这思路清晰多了”贺大人感慨。
“现在我们讨论实际救治,防是救之根本,但是现在将救”
“扑杀法什么更好用,现场用了哪些?还有哪些是想过没有做的?用过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 夜间在田边点燃篝火,蝗虫具有趋光性,会纷纷扑火而死。官兵府衙的人还有民众会在一旁挖设土坑,飞来的蝗虫落入坑中后集中掩埋或焚烧。”
“篝火诱杀”
“这是第一个,文书记上了吗,这是大规模灭杀飞蝗的有效手段。”
“本在记舒小姐”
“ 用颜色鲜艳的布或纸,常用红色,红色是郡县文书上写的效果最好,做成数十丈长的围幔,多人手持向前推进,将跳跃阶段的蝗蝻驱赶至预先挖好的深沟中,然后进行土埋或火烧。
“布围式捕杀,这是第二个 ,记得备注好物料清单,就是所需物品,这个是用纸或鲜艳的布做成10米的帷幔”
“是,舒小姐,记下了”
“利用声响惊吓蝗虫,将其驱赶到特定区域再进行集中处理,防止其降落啃食庄稼。”
“鸣锣驱赶,制造噪音,这是第三个,所需物品铜锣。”
“还有挖沟这是对付地上跳跃蝗蝻的主流方法。在蝗区挖掘深宽各约二尺的长沟,众人手持扫帚、树枝等从三面将蝗蝻驱赶入沟中,然后迅速用土掩埋压实。
“这个方法对于处理来说,这个方法效率高,成本低。需要人力配合”
“这是第四个”
“是,舒小姐”
因为中间隔了人群,我与他几乎是对吼,好处便是其他人都能听见,所有人的思维都在这条线上进行发散,很难有偏离争吵。
“刚刚说到蝗蝻,我想最好的方式应该是从幼虫便开始扑杀,这样会降低成蝗以后的难度”
“的确如此”,“但太小了,这到处都是”
“我们不能组织民众一起吗?”
“开始还有好多人参与,后面就没啥人了”“地方乡绅,土地多的人还乐意干,这普通百姓..”“哎”
“那我们能不能想把没法调动民众积极性,比如让他们去用蝗虫直接换取粮食,由官府统一收发”
“这”“这”“这的奏请陛下”
“我们先不管他”
我看他们惊恐的神情
“我们现在是来想办法的!”“不是我们都能做决策去盖棺定论,我们在这说的是有效治理的办法,只需要写上原因方法,把前因后果写清楚,把该考虑的问题考虑到位,如何实施,是否能确定,最终统一由陛下裁决便是”
“对对对,舒小姐说的也有道理”
“蝗虫是不是还能做成饲料,就是动物的食物”
“民间确实也有,焯水烘干,喂养家禽”
“既然真是存在,便是变废为宝可广而告之,民众可以选择换粮,可以选择自行抓捕喂养家禽”
“文书,扑杀幼虫单独写,以蝗换粮与变废为宝,合成一条”
“一共几条”
“舒小姐,一共六条”
“那个家禽,在江南一带,也有百姓饲养鸡鸭,他们也会去抓虫”
“这个确实也是一个方法,但是我感觉这个方法可以放在预防防治里面”
“不对,也可以,刚刚那是直接灭,现在这是生物防治”
“对了是不是鸟也会吃蝗虫”
“但是鸟也会啄百姓作物”
“那我们可以选择不去放鸟捕,但是要禁止蝗区捕鸟,以此让当地自然发展生态平衡”
“家禽治蝗,大规模放养鸡、鸭等家禽到田间啄食蝗蝻。这值得推广得看实际”
“牧鸭除蝗”“这在南方有广泛推行”
“哦,可有相关经验官员在京”
“得查查”“查这类是有实际经验的官员可以派去现场更好的帮助到百姓”
“好!”“说得真好”“你这闺女,朕越看越喜欢”
“这是目前直接灭蝗的方法,现在可在说防治方法结合前面的问题根本”
“消除滋生地,垦荒除蝗,这是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
“蝗虫主要在“涸泽”、干涸的湖滩、沼泽地?产卵。因此,通过兴修水利、灌溉农田、开垦荒地,改变蝗虫的产卵环境,从根本上减少其滋生。
“那么这系统的改进方案,可是由工部还是哪里负责。”
“工部”
“针对土地本身,农业防治,秋季深耕暴晒,将土壤下的蝗卵翻出,经日晒或鸟啄而消灭,“除虫不如除蝻,除蝻不如除卵”。
“这样是否能够从根本上解决”
“理论上是这样”
“对,理论”“现在说的很多都是理论,从理论到实践便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舒小姐请言明”
“刚刚说了那么多”
“蝗灾治理能取得成效的根本。单靠一家一户只靠朝廷官员都无法应对大规模的蝗灾。”
“要广而告之信息,要组织群众,还要推行政策那这一定是由朝廷主导与蝗区百姓动员,这是有组织的,且严格执行,理论与实际不符合我们可以调整,但是理论都没有实践就等于没有没做没用,对不对”
“所以,我们应该?”
“如果要做便要立法,这样各部官员警惕,相关人员才会”“要有人监督才会落到实处”
“建立有效的责任体,有法可依便要先立法”
“如,立法与问责,首次将捕蝗提升到国家法律层面,要求地方政府组织人力捕蝗,并将治绩纳入官员考核。此后各朝各代均便可借鉴,对捕蝗不力的官员予以降职、罢官甚至治罪。
同时也可建立责任制推行“以田养户”原则,要求地主和农民按田亩出人出力,参与官方组织的集体捕蝗行动。”
“我能想到的就是这些,目前有六条直接扑杀法,都涉及到官府组织,其中两条用于调动群众力量,涉及到相应朝廷政策颁布法令这类,两条生物防治法其中就有,像需要人百姓都认识到鸟类,如麻雀、燕子、灰椋鸟等是捕蝗能手,禁止在蝗灾地区捕鸟和两条预防根本的防治法,需要各部配合,尤其是关于水利这块还涉及到河道治理植树防沙,这里面便有许多朝廷政策支持,便是你们需要思考的了”
“另外,祭祀禳灾既然是官方礼仪的一部分,地方官会举行祭祀仪式,祈求神灵驱蝗,以此安抚民心可以在适当时候做”
“现在汇总完毕,请各位继续讨论细节”
鞠躬便走向前,爹爹迎了过来
“黎儿”“累了吧”
“看来已经有方法了?”
“启禀陛下,臣女有以下总结
先说一下结论,臣女归结为:治、防、效,三个字”臣女个人更偏重“防重于治” 的想法,特别是通过垦荒和水利来改造蝗虫滋生地。
通过现实捕杀,在幼虫阶段进行高效、大规模的物理扑杀,这样防止成年后形成蝗虫难以扑灭
同时可以用经济激励和资源化利用以换粮、饲用、食用手段,形成正向循环。
与此同时还需要做的并需要持续大规模治理,改造蝗区、兴修水利、植树造林,不光能有效控制飞蝗灾害,让大规模蝗群起飞的场景不复存在,同时改善生态环境。
这部分是功在千秋,陛下定当万古流程”
“你这丫头,嘴甜的很,这个生态环境朕很是喜欢”
古代的生态主要指生态状况和生计情况,可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其实也很好理解,生态环境改善。
“可是很多需要实践,比如,尤其是在组织动员、生态防治,养鸭除蝗和改造滋生环境方面的实践”
“还有许多需要配套的法案和要求,都需要各位大人整理给陛下”
“好好好,你已经做的很好了”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实践就难有收获,理论也难以支撑”
“朕听到了”“你可还有其他想法”
“臣女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