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1、关键证词 ...
-
顾云深那突如其来、精准致命的技术补刀,如同在星耀资本看似坚固的辩护堤坝上炸开缺口。法庭气氛瞬间逆转,舆论天平随着数据包校验序列的公布彻底倾斜。旁听席上压抑的议论变为清晰愤慨,记者们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将战报迅速传遍网络。
被告席上,李总等人脸色难看如暴风雨前的天空,金牌律师团出现短暂慌乱,交头接耳紧急商议。首席辩护律师额头渗汗,意识到单纯否认和攻击信誉的策略已失效,必须采取更激进冒险的手段。
法官敲槌维持秩序,庭审进入最后搏杀的自由辩论与最终陈述。
公诉人首先总结陈词,声音沉痛有力:
“……这不是简单商业纠纷或技术越界!这是数字时代对个体尊严最赤裸的践踏!被告方利用技术伪装,将活生生的人视为可随意观察、采集、分析的数据小白鼠,以满足资本扩张和所谓‘技术探索’的无限贪婪!若此行为不被严惩,今天苏念女士的悲剧,明天就可能落在在座每一位身上!法律尊严,人性底线,不容挑衅!”
陈述掷地有声,引发旁听席强烈共鸣。
轮到被告方。首席辩护律师深吸气,起身放弃咄咄逼人,转而采取更“理性”阴险的策略——责任切割与后果恐吓。
“法官大人,各位陪审员,”语气异常“诚恳”,“我方承认,星耀资本在监管上存在失察之责,对顾云深个人违法行为未能及时制止,深表遗憾,愿承担相应管理责任和民事赔偿。”
以退为进后,话锋陡转:
“但我们必须清醒,这一切悲剧的根源和主要实施者,是顾云深!是他非法撬开蓝桥大门!是他出于扭曲欲望构建欺骗牢笼!是他直接对苏念女士造成最深切伤害!星耀资本,从某种意义说,也是被他蒙蔽利用的受害者!”
再次试图将顾云深塑造成唯一恶魔,将资本方描绘成监管不力的“次要责任人”。
“至于公诉方指控的‘生理数据监控’,”语调变得沉重,带上“忧国忧民”色彩,“我恳请法庭谨慎考虑。是的,我们追求技术进步必须坚守伦理。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情感计算、基于生理信号的情绪识别,是未来AI发展的重要方向,其在医疗健康、人机交互、甚至国家安全领域,都有不可估量的巨大潜力!”
偷换概念,将非法、针对特定个体的极端数据窃取,偷换成了具有广阔前景的“前沿技术研究”。
“如果因个案操作失当,就对此类技术研发全貌一刀切否定严惩,是否会扼杀科技创新?是否会让我们在未來全球科技竞争中自缚手脚?这究竟是维护正义,还是……因噎废食,阻碍整个社会进步?”
巧妙将具体恶劣犯罪行为拔高到“影响国家科技发展”的吓人高度,试图用宏大叙事绑架司法。狡猾而不负责任。
这番言论让公诉人皱眉,旁听席出现不同声音,有人被“大局观”迷惑。
苏念心沉下去。意识到对方正用另一种方式模糊焦点,为资本脱罪。
法官看向苏念:“原告方是否有最后陈述或补充?”
所有目光再次聚焦。她知道,这是最后机会,不仅为自己,也为所有可能被类似技术伤害的普通人,发出最清晰的声音。
她缓缓起身,走向法庭中央。不看被告席,不看顾云深方向,目光平静扫过法官和陪审团,最终落在虚空,仿佛对着整个时代发言。
“法官大人,各位陪审员,”声音初微颤,迅速稳定清晰,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刚才被告律师提到‘科技创新’,‘巨大潜力’,甚至‘国家竞争’。”
顿了顿,嘴角勾起微不可察的冰冷讽刺。
“我想请问,什么样的‘创新’,需要以秘密采集一个公民在遭受巨大欺骗背叛时,最痛苦、最不堪的生理反应数据为代价?什么样的‘潜力’,需要建立在如此彻底践踏一个人基本尊严和隐私之上?”
声音不高,却像锋利手术刀,精准剖开宏大叙事下的虚伪残酷。
“我不是科学家,不懂高深技术名词。但我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我懂得什么是痛苦,什么是尊严,什么是不能被交易、不能被研究的……人之为人的根本。”
目光锐利,直视被告席:
“被告方试图将一切归咎于个人疯狂,并用‘科技创新’大帽为自己的冷漠贪婪开脱。但我想说,技术本身无罪,罪在使用技术的人,以及驱动这些人漠视伦理的……系统性贪婪!”
“资本,在这里,不是无辜‘受害者’,而是这一切的催化剂和放大器!他们看到技术可能带来的利润,于是默许甚至推动技术边界不断突破,直至坠入伦理深渊!他们今天可以为‘情感计算’秘密采集我的痛苦;明天,就可以为其他目的,采集任何人的恐惧、弱点、乃至思想!当资本力量与不受约束的技术结合,并失去对人性最基本的敬畏时,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躺在数字解剖台上的……透明人!”
声音因激动微提,带着悲愤颤音,却异常坚定:
“我站在这里,不仅为我自己讨回公道。更为告诉那些隐藏在资本和技术背后、自以为可操控一切的力量:人,不是数据!人的尊严,不是你们可随意用来做实验、优化算法的燃料!”
“法律的存在,不仅为惩罚已发生的罪恶,更为划下不容逾越的红线,警示未来!如果今天,法庭不能对此种系统性、漠视人性的行为做出最严厉判决,那么明天,将不会有任何底线能约束资本与技术结合带来的……更大灾难!”
说完,法庭陷入长时间死寂。
没有慷慨激昂,只有冷静悲怆的控诉;没有个人恩怨纠缠,只有对时代症结的深刻洞察。
这番最终陈述,像一记无声惊雷,炸响在每个人心头。她成功剥离华丽科技外衣和宏大叙事陷阱,将问题核心拉回最基本的——人与人性尊严的捍卫。
她转身,向法官和陪审团微鞠一躬,平静走回原告席。
她的关键证词,不基于某条法律条文,而基于更本源、更能引发共鸣的——人性的证词。
这份证词的力量,远比任何技术证据或法律逻辑,更沉重,更无法反驳。
法官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最终评议。
所有人都知,判决天平,已因苏念这番关于“人”的证词,彻底倾斜。
星耀律师面色灰败,他知道,他们输了。不是输在证据,而是输在道义审判台。
苏念静静坐着,等待法律最终回响。
她知,无论判决如何,她都已赢得战争中最重要一役——她让所有人看清,在冰冷数据和资本逻辑之下,什么才是真正值得守护的、永恒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