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19 ...
-
“苏姐姐!”一大早,源月光就到玉府来了,人还没到,声音便先传了进来。
玉府众人都在大厅吃早饭。
“月光,你来得可真早啊!”玉老爷咬了一口蒸饼道,“吃过早饭没有?”
“特来玉府蹭饭。”月光笑嘻嘻地坐下,一旁的厨娘早就帮她摆好碗筷,笑着对月光道,“郡主,今日有你最喜欢的豆粥。”
“好的,周妈,我最喜欢你做的豆粥了!”月光笑眯眯地说道,“对了,也给我一个蒸饼。”
玉老爷看着月光吃得很欢的样子便问道:“月光,昨日你答应了陪你苏姐姐怎么还溜走了?”
月光嘻嘻地笑,喝了一口粥对玉老爷说道:“老爷子,作为补偿,我今日请苏姐姐到城里走走可好?”
“嗯,这才对嘛。”玉老爷子满意地笑道,“苏渺,你们俩年龄相仿,多亲近亲近。”
苏渺道:“外公说得是。”
“月光,你慢慢吃,我先走了。”
“老爷子,你不等等我吗?”月光问道。
“我可等不了你。我们走。”玉老爷子笑着让人推着轮椅走了。
“苏姐姐,你也吃完了?”月光看见苏渺放下碗筷便道,“一定要等我啊,不要像你外公一样,真是狠心!”
“好。”
“郡主,我这个狠心的人也要先走了。”玉君行也站起身: “我还有事情要忙,先去绸缎庄了。”
“行,你是大忙人嘛,我有苏姐姐陪我就好了!”
接着玉天辉一家子也陆续吃完走了,走时都对苏渺报以同情的眼神。
苏渺开始还不明所以,等看到月光一碗接一碗地喝着豆粥,才明白为何外公会说不等了。
“好饱阿!”月光终于心满意足地摊在椅上。
“郡主,你这次吃了六碗豆粥。三个蒸饼。”周妈一边收拾一边道。
“嗯,有进步。”月光看着苏渺惊讶的表情解释道,“苏姐姐,我一向都吃得很多的。”
苏渺打量着月光的身材道:“看你也不胖阿。”
月光满意的笑:“我怎么吃都不胖的。”
苏渺叹气道:“幸而你没生在穷苦之家。”
“那是。我命好嘛。”月光更是笑,“苏姐姐,我们走吧。”
“你要不要休息一下再走?”
“不用,苏姐姐,”月光站起来,“今天我想和你去一个地方。”
月光领着苏渺来到一条巷子,看样子已经凋敝很久了,大门早就破烂不堪。
苏渺疑惑地看着月光道:“月光,你就是要来这里?”
月光点头,小心地推开门:“我昨日听说这里原来是正北年幼时上学的地方,所以想来看看。”
“月光,你是不是喜欢上苏大人了?”苏渺恍然地问道。
月光有些脸红,却没有否认。
两人小心翼翼地穿过杂草丛生的走道,堂上桌椅虽然破烂,还是可以看出一排一排的痕迹。
“真奇怪,这么样的一个学堂怎么就废弃了呢?苏姐姐,我们走吧。我带你去一个好地方!”月光笑笑。
两人转过身准备出门,却赫然发现门口不知何时站了一个男子,正好奇地看着两人。
月光吓得猛地往后面一退,拍着胸口道:“哇,你这人怎么一声不响地站在后面阿?”
男子忙道歉:“阿,对不住,我没想到这里会有人来,看到外面门开着,还以为是哪个同窗故地重游呢。”
“同窗?你也是这个学堂的?”月光问道。
男子点头。
月光听着轻轻地扯了苏渺一下,苏渺知道她的意思,但是觉得不能那样单刀直入地问苏正北,还是要慢慢问,便对着月光轻轻摇摇头,问那男子道:“以前这个学堂是不是很有名?”
那男子听了兴致很高道:“以前这里的确很有名的,展先生很有学问,教书也非常好,那时很多达官贵人都将孩子送来。像现在的巡查使苏正北苏大人,闵正堂闵大人都曾是这里的学生呢。”
月光听了顿时高兴起来:“真的吗?那个苏正北大人是不是很有名?”
“那倒没有。苏大人那时不爱说话,而且又是新来学堂的,”男子微笑着解释,“他是因为父亲升迁来陇西才转来我们学堂,平时和谁都不亲近,而我们早就有了自己玩乐的圈子,对他的口音很是不惯,所以也没人和他讲话。只有老师的女儿和他玩得比较近。在这里学了半年左右,因为他父亲升迁就跟着家里一起去平城了。”
苏渺点头:“原来这样。那样说来,他在这里是属于默默无闻的那种吗?”
“原本我们是不会记得有他这个人,可是当时出了一件事,大家私下都认为是他做的,所以他一夕闻名,所有人都会记住了他!” 男子有些失笑道,“其实都是年少不懂事,现在想来根本不算什么大事。”
“那是什么事?”月光见他神秘的样子不由好奇。
“是这样,有一天,有人发现我们学堂的一棵大树上刻了一个名字,展兰雪——展兰雪就是老师的女儿。因为那时苏正北和展兰雪两个人很好,大家都肯定是苏正北刻的,那时我们小,都觉得这是件不要脸的事情,大家看到两个人在一起就起哄,苏正北只是沉着脸不说话,展兰雪更是气得哭了好几次,于是两个人因为这件事便绝交了。直到苏正北走了,两个人都没有再说过一句话,后来这件事才慢慢平息。”男子摇头,“现在想来,那时我们对他们俩做了一件多么残忍的事,让他们的年幼时光有了这样难堪的回忆。”
“那么后来呢?展兰雪怎么样了?”苏渺见月光脸色很不好,便忙问道。
“不知道,先生因为这件事也搬走了,想想展兰雪的年纪,应该嫁人了吧。”
“后来这个学堂就这样荒废了吗?怎么没有再做学堂呢?”
“倒是有一个先生,可是教得不好。很多同窗都退学去了别的学堂。”男子道,“这里比较偏僻,做旁的营生根本不行,所以就一直荒废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