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舍己为人? ...


  •   这几天,学生们总爱找童振业的助教刺探情报,想知道项目前景评估报告的排名。
      助教把锅甩给了陶如琢。
      陶如琢只是默默地整理资料,分析数据,无论谁来问结果,都守口如瓶。
      当报告完成,他先交给助教看。
      助教阅读后汗流浃背,找了个借口,让陶如琢独自提交评估报告。
      陶如琢独自去找导师。
      导师见陶如琢这么快完成报告,很是欣慰,顺口夸了几句。刚开始阅读报告,导师面带笑容,频频点头,然而读到结尾却愣住了,用质疑的眼光盯着陶如琢问:“你为什么把自己主要攻克的项目排在最后,而且什么也没写。”
      陶如琢:“我对自己钻研的项目投入大量精力与情感,恐怕无法客观理性地进行评估。”
      导师:“如琢啊,我带过这么多学生。就属你最聪明能干,对市场、对技术前景的了解最为深刻,最擅长数据分析。你应该知道,现在我们的财务状况捉襟见肘,必须有所取舍。老实说,你这份分析报告虽然数据详实,却没什么参考价值。你再回去好好评估一下。记住了,我不想再看到这样没有价值的报告。”
      陶如琢点头接过报告:“导师,您主持的每一个研发项目都有着美好的前景。必定能在人类与癌症的战斗中,添一份力。
      无论如何取舍都是科研界的损失。所以我决定了,找到合适的买家,就卖掉自己的专利和房子。用这几百万钱,来填补资金窟窿。
      导师童振业大为震惊。
      在旁人看来,他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学阀子弟。然而他对社会的残酷并非一无所知。
      至少在选择学生时,他十分在意其品性和能力,期待学生能光耀门楣。
      他看重陶如琢,不仅因其科研能力强,能够吃苦耐劳,亦看重陶如琢出身寒门却孤高桀骜。他看惯了科研圈急功进利的乌烟瘴气。
      可是,陶如琢虽然家境不够富裕,却能经受得住外界诱惑,一头扎入学海,刻苦钻研,这金子般闪闪发亮的品质,和顶尖的学术思维,实属罕见。将来必成大器。
      这样的好苗子,自然得悉心栽培。
      不过,他怎么也想不到,陶如琢居然能为了做成试验,牺牲到这种地步。
      对他来说,一套房子几个专利不算什么。
      但对陶如琢这样的学生说,有专利有房子才能娶到身份地位与之匹配的妻子。运气好的话,还能得到岳父助力。
      可陶如琢却愿卖了房子替自己解忧。童振业听后十分感动,叹气:“倒也不必如此。我想想办法,经费还是能批下来的。怎么能让你去卖专利卖房子了。那可是你安身立命,取妻生子的资本。回去休息吧,你肯定累了。”
      陶如琢点头离开。他早就预料到导师会这么说。
      导师让他去休息,他却直接去实验室。
      这一回所有人都知道他提交了报告,纷纷向他行“注目礼”
      同一个项目组的学长和学妹问他,“如琢,我们的项目不会暂停吧。”
      他们实在担心陶如琢大公无私牺牲自我。
      陶如琢:“你们放心,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把这项目进行下去。”
      陶如琢眸光闪闪,意志坚决,仍因他的话忧心忡忡。
      为了安抚他们,陶如琢立马掏出自己的积蓄开始采购。
      导师童振业找来助教,把报告给助教看,问他怎么看。
      助教见导师脸色尚可。知道导师接纳了陶如琢的说词。立马表示从没遇见陶如琢这样大公无私的人。这简直是电视剧里才会出现的剧情,当今社会,这样的年轻人实在太难能可贵了。
      童振业听了助教的话,又担心助教被陶如琢买通了,于是找熟人查一查陶如琢的情况。
      很快,他收到了好消息。陶如琢确实跟人协商卖专利,并且把钥匙给了中介,打算卖房。
      他找其它学生问了问陶如琢的近况,听到其它学生说,陶如琢开始当家教赚钱,不由得心痛起来。
      如此出众的才华,珍贵的时间,浪费在给高中生辅导功课上,实在可惜。
      童振业不由得怜惜起自己的得意门生。
      为此,他不得不撇下老脸,亲自去见审核人与赞助者。
      陶如琢知道一向清高自诩的导师终于动了起来。并没有因此中断与中介洽谈,同时认真地给杜朗朗补课。只补了两周,杜朗朗的成绩便有显著提高,他因此得到额外的奖金。
      有人欢喜,就有人郁闷。
      陶兰泽的数学成绩,永远在普通班的平均线上苦苦挣扎。听隔壁班同学说,杜少请了陶如琢教学后,成绩明显提高。
      同学们开始调侃他,怎么不近水楼台先得月。
      陶兰泽心里苦。这明月虽亮,却不照他这个角落。他只能振振有词自黑:“也许兄弟俩的数学细胞值是一个定量,哥哥多分了一些,弟弟就稀稀拉拉地几乎没有。怎么补课也木有用啊木有用。”
      王悦:“既然如此,只能请咱哥整容代考了。”王同学一向把陶兰泽的哥哥唤作咱哥。
      陶兰泽:“你这是准备倒逼高考监考办测考生的基因组吗。”
      王悦:“那你也不用怕。咱哥不是生物专家吗,什么低端的检测设备,居然敢班门弄斧。”
      陶兰泽:“栓Q,他学的是生物制药。”
      王悦:“真好,让他给咱俩弄点聪明药补补脑。”
      陶兰泽:“他要真有这项专利发明,我还读什么书,上什么大学,靠哥哥养就胜过人间无数。”
      王悦:“说好了,他养你,你养我。”
      陶兰泽:“那是自然的。我俩的咸鱼互助条约,永不过期。海枯石烂,情比金坚。”
      王悦:“说得好,我再去刺探一下咱哥的情报。”说着就掏出手表,在学习论坛中搜“玉美人”“学神如玉”。
      陶兰泽见状开始发贴,贴出哥哥写给他的解题步骤。
      不一会儿,他收到私信:“阿泽,你哥是不是准备卖房?”
      陶兰泽以为对方在开玩笑,也开玩笑回复:“是么?他这么帅,肯定有人愿意筑巢引凤。留着房子也用不上。”
      上课铃声响起,他不再关注这事。
      不课后,他接到对方发的信息。
      发信息者是他的初中同学,曾是他哥的一枚小迷妹。热衷收集他哥的解题笔记,立志要跟他哥考同一所大学。
      这位女生住的小区,正好是他哥那套房子所在的小区。见中介带人来看房,便起了疑心,所以看到他在网上发的学习笔记,便问起这件事。
      他从没听说哥哥要卖房,很是吃惊,想发信息问哥哥,信息编辑到一半,又撤了回来。
      既然哥哥没在家里提这件事,说明不想让人知道。之前哥哥一直忙于做试验。最近突然开始给人补习。
      补习再加上卖房,两件事叠加在一起,哥哥很可能急需用钱。
      哥哥有研究生补贴,爸妈给哥哥每个月五千的生活费。春节长辈仍给哥哥发压岁钱,每年约两三万。哥哥平日里又不怎么消费,理当存了好几十万。怎么会捉襟见肘到打算卖房?
      难道是哥哥的男友遇上了麻烦,还是哥哥索性筹备开一家GAY吧???
      到底是为什么啊。
      不能胡思乱想!得想正经的。就算哥哥性向有异于常人,也不会胡乱烧钱。定是有不得不花钱的理由。
      陶兰泽立马登陆哥哥所在大学的论坛。
      他想象中的大学论坛是学术氛围浓郁的地方,充满着不明觉厉的学术气息。
      然而进入才发现,此地个个都是语言大师,说话夹枪带棒、含沙射影。变着花样开骂,指责某些项目组弄虚作假,害得大家科研经费审批处处受阻。投稿要一审再审,耽误时间精力。
      陶兰泽越发不安,立马找哥哥的小学妹林珺了解情况。
      他跟林珺非常熟。
      他曾去哥哥的学校参观学习成果展,看到了有趣的生物制药漫画,了解之后,发现是哥哥的学妹林珺创作的,于是兴致勃勃地跟林珺加为好友,得空时,两人会聊漫画创作。
      林珺跟他抱怨起,因其它组科研道德败坏,连累他们导师受苦。
      这下他明白哥哥为什么要卖房了。先是松了口气,庆幸哥哥不是被什么来路不明的坏男人给骗了。
      然而很快又担心起来。
      科研烧起钱来,是个无底洞。如果哥哥把卖房的钱投入科研,也不知何时才能研究出个所以然来。要是哥哥劳心劳力到处打工,累坏了身体可怎么办。
      陶兰泽忧心忡忡地回家。父亲免不了又指责他学习不够努力。
      这回,他虚心听训,一直等到父亲发完脾气,才说:“我脑子不好使,要不请个一对一的家教吧。我们学校的同学,找了一对一家教后,成绩都提升得很快。”
      母亲应和:“也对。家长群的人都说,请一对一家教最有效果。马上要高三了,是该请个家教了。”
      父亲:“就怕这小子脑子笨,花了钱也是白搭。”
      陶兰泽:“不试一试看,怎么知道我究竟有没有潜力。”
      父亲:“你们学校成绩进步得快的同学,是请了哪位名师。”
      陶兰泽一字一顿地回答:“陶、如、琢。”
      父亲气笑了:“你在跟我开什么玩笑。”
      陶兰泽:“你关心哥哥吗。”
      父亲:“这不是废话吗。若不是我悉心栽培,他哪能这么优秀。只有你这种天性顽皮的娃子,怎么教也没用。”
      陶兰泽在心里吐槽,你悉心个屁咧,压根就没管的,好不好。
      可为了哥哥,他虚情假意地恭维父亲:“哥哥继承你的严谨认真,我继承你的自由浪漫,两种特质都有人继承,老爸你好幸福呀。”
      父亲:“少给我贫嘴,你还要不要请家教。”
      陶兰泽皱眉道:“爸,你知不知哥哥的学校是什么样的情况。”
      陶入海想象中的大学生活,要么是刻苦学习,力争上游,要么是天天游戏,期末冲刺。总之要么学习要么完。他不知道其中的弯弯绕绕、勾心斗角,甚至不输给职场。
      听了小儿子对实验室生活描述后,他本能地不相信,觉得这完全是漫画家的脑回路才能想象出的宫斗剧情。
      等到大儿子回家,他才扮演慈父,找大儿子谈谈心。
      陶入海:“阿琢啊,做实验辛不辛苦。”
      陶如琢:“虽然辛苦,但是很有趣。而且我大部分时间负责数据分析,搭建模型。”
      陶入海是完全想象不出成天重复那些枯燥的实验,分析令人头大的数据库究竟有何乐趣可言。因此他更加坚信自己的大儿子天赋异禀。
      陶入海:“爸爸给你的生活费还够不够花。”
      陶如琢:“你和妈妈给我的生活费,用于日常生活绰绰有余。”
      陶入海:“那你怎么还去给人当家教。”
      陶如琢如实回答:“我们学样其它科研小组数据造假,让我们学校的信誉遭到质疑,致使我们导师申报的项目经费没法及时审批下来,加上前期试验严重超支。现下经费不足,因此我想赚点钱贴补实验室。”
      陶入海知道新药研发要砸不少钱。否则进口药凭什么卖那么贵,“这事不是你们导师该考虑的吗?你是个学生,做好手头的事既可。哪能让你变卖家产”
      陶如琢:“爸爸,导师有可能中断某些项目。要是我的试验被迫中断,被分到其它组。今后署名很难排在前列。而且我们组的项目很有前程,只要有所突破,我就能在圈子里站稳脚跟。
      陶入海:“你不是很受导师器重么?他怎么会砍你的项目。”
      陶如琢:“正因为受器重,我才得主动为导师分忧。
      陶入海想反驳,却不知该说什么,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这是混入圈子必要的付出。可卖房的代价未免太大。最后他只得说:“量力而行吧。不要太勉强自己。这项目也不是你一个人的事对吧。”
      陶如琢点头:“受教了。”
      陶入海:“我要给阿泽找个家教。这里有一份备选名单。你帮我参谋参谋。”
      陶如琢先把名单研究一番,随后给弟弟发信息,向弟弟简单介绍了这几位家教的情况。
      陶兰泽收到信息后EMO了。他一点也不想要别的家教。只想让爸妈出钱请哥哥来辅导他。
      反正请家教这笔钱都是要花的嘛,把钱给自家哥哥,那叫把钱花在刀刃上。
      陶兰泽知道找爸爸说情没用,就去找母亲撒娇,说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蒋惜梦觉得小儿子说得有道理。又去找丈夫吹耳边风。
      陶入海反问:“那你觉得要给阿琢开多少时薪才合理。我这里一次给他三五百元钱。他到外面给别人补习至少能赚上千。这不是耽误他赚钱么。阿泽那小子,就是爱黏着哥哥。找个外人,更方便好好管教他。”
      陶兰泽从母亲那里得知了父亲的想法,忿忿地说:“那多给哥哥一点钱不就得了。一个月一万,老爸还是出得起的。
      蒋惜梦:“我们刚给你哥一万。你不懂,成年人花钱的地方多。还要赡养你那挑剔的爷爷奶奶。这一万元块钱不是说说就能拿出来的。”
      陶兰泽:“那你们俩准备花在家教上的预算究竟是多少。”
      蒋惜梦比了个数:“你爸说了,每个月不能超过五千。你平常上补习班已经花掉七八千,加上你的零花钱一千五,平常又买这买那的。一个月花在你身上的钱就快要两万了。”
      陶兰泽皱眉嘟囔,“我的压岁钱,大部分不是交给你保管了吗。”
      蒋惜梦哄道:“儿啊,又不是贵的辅导老师就一定好。重要的是适合自己。”
      陶兰泽:“我哥最适合我。老爸每天花天酒地,每个月至少花两三万。怎么就没钱给我补习。”
      蒋惜梦:“那都是必要的人情往来。小钱花出去,才能有办法赚大钱。”
      陶兰泽:“哼。就算爸爸把我当作弃子,也不能不管哥哥死活。哥可是全家的希望,把钱给哥哥,才是最有价值的人情往来。”
      蒋惜梦:“说什么傻话。你怎么可能是弃子。给哥哥钱怎么能叫人情往来。”
      陶兰泽知道自己说不动父母,都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人一旦习惯了大手大脚地花钱,就很难再收紧裤腰带。他咬了咬牙:“好,你们不给钱,我自己出。我自己请哥哥,除了他,其它讲师我都不要。”
      自从杜公子的数学成绩提升,配合着宣传,陶如琢的家教offer明显多了起来。
      连陶兰泽也来凑热闹。
      那天,他收到一条短信,发现帐上多了56855.66元钱。点开帐户一看,打款人陶*泽。很显然,这是他可爱的弟弟打来的汇款。随后,他又点开支付宝,收到树上的男爵(兰泽)打款1863.5元。总计收到58719.16,有零有整。估算了一下,弟弟大概把所有存款都打给他了。
      他算准了弟弟的放学时间,发信息问:“需要我为你做什么。”
      弟弟回复:“哥,我知道你困难。别卖房。我把零花钱都给你。”
      陶如琢皱眉,他弟怎么连他要卖房的事都知道了?难道他们小区的邻居说的。
      陶如琢问“你身上还有零花钱吗?”
      “有啊。”
      陶如琢不信,他的傻弟弟,为人热忱,至情至性,毫无保留。
      “别担心。我很好。”
      “你不要瞒着我,我知道你想卖房。我不会跟爸妈说的,有困难找我,我们共度难关。”
      “相较之下,还是你的处境比较困难。据我所知,你的数学成绩一直在原地踏步。”
      “哥哥,我把钱都给你。你来给我当家教好不好。”
      陶如琢自然愿意亲自辅导弟弟,然而现在他的家教收入看涨,
      且得在短时间内筹集一些钱,让导师看到自己的行动力。时间有限,自然没空辅导弟弟。再者兄弟俩相处时间久了,他必然会心猿意马,这可是弟弟高三的关键期。万一在关键时期不小心越了界,影响高考就不好了。
      陶如琢:“我没有能力管教你。”
      弟弟:“我听你的话,都听你的。”
      陶如琢:“那好。有什么问题发给我,实在不理解再视频。没有必要非要请我回家辅导你。
      弟弟:“哥。你放心,等着我。”
      陶如琢实在无法放心得,发信息叮嘱母亲看着弟弟别胡来。并且提到自己收到弟弟汇款的事。
      蒋惜梦没想到两个孩子感情这么好。
      他知道小儿子对大儿子既有依赖,亦颇有怨言。每次一生气就撒泼,你们就当没生我好了,反正有哥哥给你们俩养老。
      没想到真到哥哥遇上困难时,慷慨解囊,倾其所有。她不知该欣慰,还是担忧。
      虽然大儿子更明智果敢,可她在情感上更依赖小儿子。
      蒋惜梦刚生下大儿子不久,不幸碰上父亲被小人诬陷,被免去官职。自从娘家失了势,夫家那群势力眼亲戚,总是奚落嘲笑她。为了争口气,她到省城打工赚钱,把大儿子给母亲带。
      哥公公怕孙子受到不良影响,硬把娃要走。
      她公公是下乡的知青,出身没落的书香门第,自视甚高。总是吹嘘自身资质可以考上名牌大学。每次家宴都要写书法赠字,写了一堆规训,都是些假大空的屁话。
      偏偏镇上那些没见过市面的乡里乡亲很把公公当一回事。因此公公在家族里说一不二。
      可怜阿琢小小年纪,便要受到公公严苛的管束。
      直到她的事业已步上正轨,父亲也升了职,他有条件把孩子接到城里自己带。可她发现,大儿子对她的态度相当冷漠疏离,就像一台没有感情的学习机器,无欲无求,一心向学。张口闭口,就是书上怎么说,爷爷怎么说。
      她不知如何与这个早慧的孩子相处,因无力修复亲子关系,情感上倍受创伤。
      她渴望能够亲自带大孩子。恰好她家没有兄弟,只有姐妹。而且当年丈夫为了沾她父亲的光,落户她娘家。夫妻俩正好符合生二胎的条件。于是跟丈夫合计生了二胎。
      她偏爱从小带大的小儿子,对大儿子诸多歉意,想要靠近,却始终无法走进大儿子的内心,只能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大儿子。
      可惜大儿子过于独立,对他们夫妻俩没提什么要求。
      这一回大儿子遇到困难,她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帮一把,兼之她一向担心兄弟俩感情不睦,那没心没肺的小儿子,今后没有兄弟帮衬。若能花钱让大儿子给小儿子补课,实在一举多得。
      她是劝不动丈夫了,贱人还需恶人磨。
      老公是个不中用的,需要靠哥靠弟靠叔靠伯,必须给公公面子。他公公这个大魔王,是典型的封建大家长,不仅越老越爱管事儿,还极其好面子。小一辈里最有面的,就是她家大儿子。因此这件事儿公公肯定管。
      她不喜欢跟公公打交道,可她大嫂成天闲着不管娃,就爱管别人家的八卦,只要把事告诉大嫂,多多恭维大嫂驯夫有方,大嫂必定会“同情”她,把事情传到她公公耳朵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