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九章 ...
-
晨光透过纱帘洒在床上,程予乐睁开眼睛,一时间分不清梦境与现实。身边人的体温和均匀的呼吸声提醒他——这不是梦。苏瑾侧卧着,一只手搭在程予乐腰间,睫毛在晨光中投下细小的阴影。
程予乐轻轻转身,面对这个他爱了十年,却"重逢"仅几个月的男人。记忆已经完全恢复,但那种不真实感仍然存在,仿佛他同时生活在两个平行时空里。
苏瑾的眼皮颤动了几下,缓缓睁开。看到程予乐的一瞬,他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早。"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
"早。"程予乐回应,伸手触碰苏瑾的脸颊,确认这是真实的,"我做了个梦。梦见我们还在美院,你偷偷溜进我的宿舍,因为门禁过了。"
苏瑾抓住他的手,在掌心轻吻:"那不是梦。你真的不记得后来被宿舍管理员发现,我们光着脚从消防通道逃跑的事了?"
记忆的碎片在脑海中闪回——冰冷的金属楼梯,两人憋着笑的喘息,苏瑾的手紧紧抓着他的手腕……程予乐也跟着笑了:"现在想起来了。我的脚底沾满了灰。"
"值得。"苏瑾凑近,额头抵着他的,"为了和你多待一会儿。"
这个早晨如此平常,却又如此珍贵。简单的早餐后,苏瑾接了个电话,表情逐渐严肃。
"警方找到了更多证据。"挂断电话后,他告诉程予乐,"许彦的电脑里有十年前车祸的详细计划,还有……对你进行非法治疗的记录。"
程予乐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那些治疗……到底是什么?"
"药物诱导的记忆抑制和人格重塑。"苏瑾的声音紧绷,"他们给你注射的药物实验性很强,本该用于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但许彦的父亲通过医药公司的关系……”
"人格重塑?"程予乐打断他,胃部一阵绞痛,"所以他们不仅抹去了我的记忆,还试图……改变我是谁?"
苏瑾的眼中燃起冰冷的怒火:"许彦想要一个顺从的、依赖他的版本。但他失败了。"他伸手覆上程予乐的手,"无论他们怎么尝试,都无法真正改变你的本质。那个在拍卖会上对艺术侃侃而谈的人,那个在白空间坚持自己创作理念的人——那才是真正的你。"
程予乐想起那些年在许彦身边的感觉——总是隐约觉得自己像个旁观者,仿佛在扮演某个角色。现在他明白了,那确实不是真正的自己。
"我们需要做什么?"他问道,声音比自己预想的更坚定。
苏瑾略显惊讶:"你愿意公开这些?过程可能会很……”
"艰难?痛苦?"程予乐苦笑,"比起失去的十年,什么都不算。而且……”他直视苏瑾的眼睛,"我想看到许彦付出代价。为我们两个。"
接下来的日子忙碌而紧张。警方调查深入,记者会,律师咨询……程予乐第一次看到了完整的医疗记录——许彦如何在他车祸昏迷期间将他转移到私人诊所,如何用药物和催眠暗示重塑他的部分记忆,甚至植入虚假的初次见面场景。
最令人震惊的是一段录音,许彦向父亲吹嘘如何"完美解决"程予乐的问题:"车祸只是警告。如果他再接近苏瑾,下次就不会这么温和了。"
"这足够定他谋杀未遂了。"律师信心十足地说。
与此同时,许氏企业的财务丑闻也全面爆发。苏瑾提供的证据显示许彦挪用公款高达数亿元,用于高风险投资和个人奢侈消费。媒体一片哗然,许彦被警方正式逮捕的那天,财经新闻和娱乐版同时头条报道。
"感觉如何?"当晚,苏瑾在阳台上问程予乐。城市的灯火在远处闪烁,像一片星辰。
程予乐思索片刻:"奇怪的是,我并不觉得快乐。只是……松了口气。就像终于卸下了一个背了十年的重担。"
苏瑾点点头,理解无需言语。他们站在那里,肩并肩,让夜风吹散过去的阴影。
一个月后,程予乐收到林珊的邮件:"有个想法——你和苏瑾的联合展览。展出你们十年来的作品,主题可以是'记忆与重逢'。考虑一下?"
程予乐盯着屏幕,心跳加速。这个主意既大胆又完美——用艺术呈现他们的故事,从相爱到分离,从寻找到重逢。
"你觉得呢?"晚饭时他问苏瑾。
苏瑾放下叉子,眼睛亮了起来:"天才的想法。我们可以把白空间分成两部分——'寻找'与'被寻找'。我这些年在世界各地办展时,每到一个新城市都会创作一幅'寻人'主题的作品……”
"而我失忆期间的所有画作,"程予乐接上他的话,"都在无意识地寻找某种失去的东西。"
两人越聊越兴奋,餐巾纸上很快画满了展区设计草图。这个项目给了他们一种新的方式来处理过去的创伤——不是逃避,而是通过艺术重新诠释。
展览筹备期间,程予乐搬进了苏瑾的公寓。不是暂时借住,而是真正的共同生活。他的画具占据了书房一半空间,两人的牙刷并排放在浴室杯子里,冰箱上贴满了展览进度表和购物清单。
这种日常的亲密比任何轰轰烈烈的告白都更让程予乐确信——这就是他想要的生活。有时半夜醒来,看到苏瑾熟睡的侧脸,他会忍不住伸手确认这不是梦。而苏瑾总会迷迷糊糊地抓住那只手,拉到胸前,仿佛即使在睡梦中也要确保他不会再次消失。
《记忆与重逢》开幕当天,白空间门口排起了长队。媒体、评论家、艺术爱好者,甚至不少普通市民都被这个充满故事性的展览吸引。入口处的简介只有简单几行字:
"两个艺术家,十年分离,双向寻找。记忆会消失,但爱会留下痕迹。"
程予乐站在展厅中央,看着观众们在作品前驻足、思考、感动。他的《无意识系列》与苏瑾的《寻踪系列》交替展出,形成奇妙的对话。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展区——那里并排放着两幅新作:程予乐的《记忆的褶皱》和苏瑾的《重逢的纹理》,两幅画在构图上完美衔接,仿佛原本就是一体的。
"紧张吗?"苏瑾悄悄握住他的手。
程予乐摇摇头,微笑着回握:"骄傲。"
展览获得了超出预期的成功。《艺术论坛》称其为"年度最感人的艺术叙事",《城市文化》则评价"两位艺术家用视觉语言完成了一场关于记忆、失去与爱的深刻探讨"。
但对比外界的赞誉,对程予乐而言最重要的是每天闭馆后,他和苏瑾一起漫步回家的时光。他们谈论展览的反馈,讨论未来的计划,或者只是安静地享受彼此的陪伴。十年的空白正在被一点点填满。
闭幕夜,苏瑾安排了一个小型私人聚会,只邀请最亲密的朋友和合作伙伴。当香槟喝到一半时,他轻轻敲了敲酒杯,示意大家安静。
"我有话要说。"苏瑾转向程予乐,从口袋里取出那枚古董怀表,"十年前,我把这个送给你作为纪念。车祸后,它奇迹般地保存下来,却与我们一样经历了分离。"
他打开怀表,里面不再是空的——而是一张小小的合影,年轻的他们在美院门口的灿烂笑容。
"今天,我想重新送你一次。"苏瑾将怀表轻轻挂在程予乐脖子上,"不是作为纪念,而是作为承诺。无论未来如何,我们不会再失去彼此。"
程予乐低头看着胸前的怀表,银质表面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他想起古董店老人说的话——"等了十年,我以为你不会来了。"
但他来了。他们找到了彼此。
"我有个消息要宣布。"程予乐环顾众人,最后目光落在苏瑾脸上,"我接受了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的邀请,下个学期开始任教。"
苏瑾惊讶地睁大眼睛——这是他们之前没讨论过的事。
"同时,"程予乐继续道,"苏瑾也刚签下纽约现代艺术馆的策展人合约。我们会在布鲁克林找个带工作室的公寓,继续创作和生活。"
"你什么时候决定的?"苏瑾小声问,眼中闪烁着惊喜。
"上周。"程予乐微笑,"我想是时候开始新的冒险了。当然,前提是你……”
苏瑾用一个吻代替了回答,周围响起善意的笑声和掌声。
聚会结束后,他们最后走了一遍空荡的展厅。程予乐在一幅小画前停下——那是苏瑾五年前在巴黎创作的,画面中一个模糊的背影站在塞纳河畔,右眼角下有一颗若隐若现的泪痣。
"那天我确信在咖啡馆看到了你。"苏瑾从身后抱住他,"追了三条街,才发现是个陌生人。"
程予乐靠进那个温暖的怀抱:"现在我就在这里。不会再消失了。"
离开时,程予乐锁上画廊的门,将钥匙交给保安。夜空中繁星点点,如同他们一路走来的所有记忆——有些明亮,有些黯淡,但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星空。
苏瑾牵起他的手:"回家?"
程予乐点点头,十指紧扣:"回家。"
他们沿着路灯照亮的小道走去,影子在地上交织成一体的形状。怀表安静地贴在程予乐胸前,记录着重新开始跳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