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5、第四十五章 虚虚实实 ...
-
秦副总“暂停调查,等我通知”的指令,像一道无形的屏障,骤然落在了林薇面前。她心中那根因发现线索而紧绷的弦,不得不强行松弛下来,但警觉却并未消失,只是转入了更深的潜伏状态。
她不再主动挖掘任何与“星辉资本”或苏曼相关的信息,甚至刻意避免与张伟、李晓讨论之前那份“信息价值分析”的报告,仿佛那真的只是一次普通的数据分析练习。她将全部精力重新投入到“高端个性化定制”项目的实施方案细化中,每天开会、讨论、修改PPT,忙得像个高速旋转的陀螺。
表面看起来,一切恢复了正常。她依旧是那个备受期待、专注干练的新星项目经理。
但只有她自己知道,这种按兵不动的等待,某种程度上比主动调查更磨人。她就像站在雾霭弥漫的森林边缘,能感觉到深处有什么在移动,却看不清具体形态,也不能贸然踏入。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她正在和组员讨论渠道合作方案的具体细节,内线电话响了。是秦副总秘书的声音,通知她立刻去副总经理办公室一趟。
林薇心中微微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对组员说了声“会议暂停五分钟”,便起身前往。
走进秦副总办公室,他正站在窗前,背对着门口,望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河。听到脚步声,他转过身,脸上是惯常的严肃,但眼神比平时更加深沉难测。
“秦总,您找我?”
“把门关上。”秦建军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份量。
林薇依言关上门,走到办公桌前站定。
秦建军没有立刻说话,只是用那双锐利的眼睛审视着她,仿佛在评估她的状态和可靠性。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落针可闻。
半晌,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压得更低:“之前你发现的问题,我和更高层沟通了。”
林薇的心猛地提了起来,屏住呼吸,认真聆听。
“情况比想象的复杂。”秦建军语气凝重,“对方的触角可能比我们预想的更深,也更谨慎。常规的调查手段,很容易被察觉,甚至可能被反向利用。”
他走到办公桌后坐下,双手交叉放在桌上:“我们需要换一种方式。”
林薇没有插话,只是用眼神表示自己在认真听。
“他们不是对内部的非核心信息异常感兴趣吗?”秦建军的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弧度,“那我们就投其所好,送他们一份‘大礼’。”
林薇瞬间明白了他的意图:“您是说……设一个局?用假信息?”
“不是完全的假信息。”秦建军纠正道,眼中闪烁着老猎手般的光芒,“半真半假。真的部分,要足够有吸引力,能精准地戳中他们的‘痒处’,让他们相信这是窥探到了我们未来的核心方向之一。假的部分,要设置得巧妙,作为陷阱和诱饵,一旦他们据此采取行动,就会暴露自己,并且不会对集团造成实质性的损害。”
他看向林薇,目光灼灼:“这件事,需要绝对保密,也需要对集团战略和对手心理有精准把握。我思考再三,由你来负责起草这份‘高度机密’的项目构想草案,最为合适。”
林薇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骤然降临,但同时,一种被极度信任的使命感也油然而生。她深吸一口气,没有任何犹豫:“是,秦总。我需要怎么做?”
“很好。”秦建军对她果断的态度表示满意,“你需要构思一个关于集团未来进军‘超高端智能健康定制’领域的战略构想草案。这个概念要足够新颖、前沿,与我之前让你做的个性化定制报告有延续性,但要更尖端、更概念化。”
他详细指示:“真的部分,可以嵌入一些我们确实在实验室阶段探索、但距离商业化还很遥远的健康监测和干预技术概念,听起来唬人,但短期内无法被复制或验证。假的部分,是核心的商业化路径和关键合作伙伴选择——你要虚构一家极具实力但背景神秘的‘欧洲生物实验室’,将其列为技术核心来源和独家合作伙伴,并暗示我们将通过一项极其复杂、非标准的跨境协议与之深度绑定。”
“这份草案,要写得像一份真正的内部高层讨论稿,有战略愿景,有技术路线图,有初步的商业模式构想,甚至要有一些看似严谨实则经不起深究的数据推演。细节要丰满,逻辑要自洽,但要埋下几个只有内部人才能看出的、极其隐蔽的逻辑漏洞和矛盾点,作为未来的验证标识。”
“完成后,我会安排它通过一套特殊的、看似安全合规(会留下电子痕迹)实则会被特定人注意到的流程进行有限传阅。苏曼的权限,必然会在传阅名单上。”秦建军的声音冷静得近乎冷酷,“我们要看看,这份‘美味’的诱饵,能不能让隐藏的鱼忍不住咬钩。”
林薇迅速在脑中消化着这个庞大而精细的计划。这不仅考验她的商业构思能力,更考验她的编剧能力和心理揣摩能力。她需要 simultaneously 扮演战略家、骗术大师和钓鱼者。
“我明白了。”她目光沉静,语气坚定,“我会起草一份足以以假乱真、又能请君入瓮的草案。”
“时间很紧。”秦建军补充道,“三天之内,我需要看到初稿。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直接向我汇报,不要留下任何文字记录。”
“是。”
离开副总经理办公室,林薇感觉自己的手心微微出汗,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一种混合着紧张、兴奋和高度专注的情绪。这场无声的战争,终于从暗中的观察与试探,进入了主动设局的新阶段。
回到工位,她以需要闭关构思复杂方案为由,暂时推掉了部分不太紧急的会议,将自己埋首在电脑前。
接下来的三天,林薇仿佛人格分裂般,在两种状态间切换。
表面上,她依旧是那个忙碌的林组长,处理着项目组的日常事务,参加必要的会议,语气平和,思路清晰。
但当她独自一人时,便完全沉浸在了构建那个“虚虚实实”的陷阱之中。她查阅了大量关于前沿生物科技、健康监测设备、高端医疗服务的资料,将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概念术语巧妙地编织进她的草案中。她精心设计着那份虚构的“欧洲生物实验室”,为其赋予了辉煌的历史、顶尖的科学家团队和几项听起来足以改变世界的“突破性专利”。
她像一个最苛刻的导演,审视着草案中的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数据、每一个逻辑转折。这里嵌入一个真实但过度乐观的技术参数,那里设置一个看似合理实则矛盾的商业假设。她反复推敲,确保这份草案足够“香”,能吸引目标上钩,又确保它暗藏的“鱼钩”足够锋利,一旦咬实便难以挣脱。
这期间,陈默察觉到了她超乎寻常的忙碌和偶尔的走神,但在一次送夜宵时,看到她电脑屏幕上满是复杂的生物医学术语图表,只当她是在攻克新的专业难题,便没有过多打扰,只是默默将温热的汤盅放在她手边。
周子谦发来过几次信息,分享他新作的创意和有趣的见闻,林薇只能简短回复,抱歉地说最近在啃一个“硬骨头”。周子谦回了一个“加油,艺术家精神与你同在”的表情包。
陆远帆那边则毫无动静。林薇甚至不确定他是否知道,一场由他最初那句警告所间接引发的暗战,已经进展到了如此地步。
第三天傍晚,林薇将那份精心炮制、长达二十多页的《“御臻健康”超高端智能健康定制领域战略构想草案(内部讨论稿V0.5)》加密后,发给了秦副总。
邮件正文只有一句话:「秦总,草案初稿已完成,请您审阅。」
发送成功后,她靠在椅背上,感到一种极度的疲惫,但大脑却异常清醒。她走到窗边,夜幕已然降临,城市灯火通明。
她知道,诱饵已经精心制作完成,下一步,就是等待鱼儿游近,并将它精准地抛入水中。
一场考验耐心和智慧的心理博弈,即将进入最关键的阶段。而她,既是棋手,也是棋盘上那枚最关键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