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天光像稀释了的蓝墨水,一点点洇透了东边的云层。白色电动车平稳地滑入服务区,轮胎碾压过减速带,发出沉闷而有节奏的“咯噔”声。
      服务区的灯光是那种惨白的、毫无人情味的LED光,照亮着寥寥无几的车辆和几个打着哈欠、步履匆匆的旅人。空气里漂浮着隔夜茶水、汽油和廉价香薰混合的沉闷气味。
      金胜昔几乎是在车停稳的瞬间就推开了车门,冷冽的、带着泥土和青草气息的晨风灌进来,让他打了个寒噤。
      他需要呼吸,需要离开这个狭小的、似乎还残留着他失败气息的空间。他快步走向洗手间的方向,背影僵硬,像一截被风吹得东倒西歪、却勉强维持着站姿的枯木。
      方知有看着他消失在玻璃门后,没有立刻下车。他熄了火,车内瞬间陷入一种更深的寂静。他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颈,目光落在副驾驶座上那个印着超市logo的塑料袋上。里面是他昨晚出发前买的矿泉水和几包压缩饼干,以备不时之需。
      他的手指在方向盘上轻轻敲击了两下,像是完成了某个内部运算。然后,他解开安全带,也下了车。
      清晨的服务区超市,货架琳琅满目却透着一种疏离感。方知有绕过那些色彩鲜艳的饮料和膨化食品,径直走向药品柜台。他的目光在几种润喉糖上掠过——薄荷的、枇杷的、金银花的。最后,他选了一种包装最朴素、成分表看起来最干净的枇杷糖。结账,找零,整个过程安静迅速。
      他回到车边,并没有立刻上车,而是靠在车门上,望着远处高速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灯洪流。那些光点移动着,像一条无声的、闪烁着金属冷光的河流,不知起点,不问归处。
      他想,我们开的不是路,是时间的另一种形态。这些飞驰的车辆,不过是时间洪流中短暂相遇又分离的粒子。
      金胜昔从洗手间出来时,脸色似乎比刚才更白了些,眼底下有着浓重的青黑。他用冷水扑了脸,头发湿了几缕,贴在额角,显得更加狼狈。
      他看到方知有靠在车边,脚步顿了一下,那种熟悉的、用于防御的尖刻几乎要脱口而出——
      比如调侃这司机是不是在欣赏什么“现代主义钢铁洪流艺术展”。
      但他太累了。累到连组织语言的力气都没有。
      他只是沉默地走过去,拉开车门。
      就在他准备弯腰坐进去的瞬间,方知有转过身,什么也没说,只是将那个小小的、装着润喉糖的塑料盒,递到了他面前。
      动作自然得像只是递一瓶水。
      金胜昔愣住了。他低头看着那盒糖,朴素的绿色包装,上面印着“枇杷润喉”几个字。他的喉咙确实又干又痛,像被砂纸打磨过。
      但这突如其来的、不带任何评判和目的的关怀,像一根细小的针,精准地刺破了他层层包裹的硬壳,触及到了里面最柔软、也最不堪一击的部分。
      他几乎是条件反射地想要拒绝,或者用一句玩笑话带过——“怎么,我看起来很像需要润喉的失败者?”
      但他抬起头,对上方知有的眼睛。那双眼睛很安静,没有好奇,没有怜悯,没有他习以为常的、来自陌生人的打量和评估。就像……就像他素描本里那些沉默的、只是存在着的事物本身。
      他喉结滚动了一下,那句刻薄的话终究没有说出口。他伸出手,接过了那盒糖,指尖碰到对方微凉的皮肤,像被细微的电流蛰了一下。
      “……谢谢。”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他坐进车里,拆开包装,取出一颗棕色的糖粒放进嘴里。清甜微凉的味道瞬间在口腔里弥漫开,带着枇杷叶特有的、一丝淡淡的苦涩,确实缓解了喉咙的不适。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感受着那点凉意顺着食道滑下去,奇异地,内心翻涌的焦躁和虚无感,似乎也被这小小的、具体的甜安抚了一瞬。
      方知有重新发动了车子,驶离服务区。他没有问“感觉好点了吗”,也没有试图开启任何话题。他只是打开了车载音响,调到一个音量很低的、播放着纯音乐的频道。舒缓的钢琴曲像溪水一样流淌在车内有限的空间里。
      金胜昔看着窗外。天色越来越亮,田野、村庄、远山的轮廓在晨曦中逐渐清晰。逃离北京后的第一个白天,到来了。他不再是那个被困在演播厅后台的囚徒,而是飞驰在华北平原上的一个匿名者。这种身份的转换,带来一种失重般的恍惚。
      他下意识地又摸了摸口袋,这次,他摸到了那个皮质笔记本。
      他把它掏出来,翻看着里面那些荒诞的笑脸。广告牌上咧到耳根的笑,石墩上歪歪扭扭的笑,咖啡渍晕开的、无心的笑……这些被他收集起来的“快乐”,此刻看起来,似乎都带着一种空洞的、程式化的悲哀。
      “你在画什么?”方知有的声音突然响起,打破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沉默。他的问题很直接,但没有侵略性,更像是一种基于观察的好奇。
      金胜昔手指一顿,合上笔记本。
      “没什么。一些……人类迷惑行为。”他用了封面上的词。
      方知有从后视镜里看了他一眼,没再追问。过了一会儿,他才说:“收集迷惑,本身也是一种对抗迷惑的方式。”
      金胜昔心头微微一震。这句话,近乎哲学式的点题,精准得可怕。他转过头,第一次真正认真地打量起前座这个沉默的司机。柔软的卷发,洗得发透的棉麻衬衫,腕骨上那三颗木珠……一种与这个喧嚣时代格格不入的“钝感”和安静。
      “你是学什么的?”金胜昔忍不住问。他很少对陌生人产生这样的探究欲。
      “哲学。”方知有回答,声音依旧平静。
      哲学。金胜昔在心里咀嚼着这个词。一个研究终极问题的专业,一个通常被认为“无用”的学科,一个……开网约车的毕业生。这本身就像是一个现成的、充满反讽的段子素材。但他没有笑。或许是那盒润喉糖的作用,或许是这漫长的、沉默的旅程软化了他,他只是觉得,这个答案放在这个人身上,有种奇异的和谐。
      “哲学……”金胜昔重复了一遍,带着点自嘲,“我倒是经常讽刺哲学。把那些高大上的概念,都变成笑话。”
      “能讽刺,说明你思考过。”方知有说,“笑声有时比论文更接近真相。”
      金胜昔再次感到意外。这个人,不简单。
      车子继续前行,路牌显示,他们即将进入邯郸地界。
      “下一个服务区休息?”方知有征询意见。
      金胜昔看着导航上那个熟悉的地名,心中一动。“不休息了。直接开……如果方便的话,能绕一点路,去个地方吗?”
      “哪里?”
      “邯郸。‘黄粱一梦’的那个遗址。”
      方知有从后视镜里看了他一眼,没有问为什么,只是平静地在导航上重新设定了目的地。“好。”
      “黄粱一梦”的遗址,比金胜昔想象的要小,要冷清。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院落,一棵据说是故事原型的古树,以及一些后人修建的亭台碑刻。游客寥寥,只有几个老人坐在亭子里下棋,棋子落在石盘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金胜昔站在那棵据说让卢生做了一场荣华富贵大梦的古树下,仰头看着虬结的枝干。阳光透过稀疏的叶片,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方知有站在他身边几步远的地方,看着碑上刻着的《枕中记》原文,默不作声。
      “一场梦的时间,小米饭还没煮熟。”金胜昔忽然开口,声音带着他惯有的戏谑,但底下却藏着更复杂的东西,“你说,卢生醒来,是庆幸那滔天权势只是一场空,还是怨恨这黄粱饭熟得太快,打断了他的好梦?”
      他转过头,看着方知有,单眼皮微眯,像在评估这个哲学系司机的答案能否入他的“人类迷惑行为实录”。
      方知有没有立刻回答。他走到树旁,手指轻轻拂过粗糙的树皮,仿佛在感受时间的质感。
      “或许都不是。”他抬起头,目光清朗,“他可能只是……饿了。梦里的珍馐美味,终究抵不过现实里一碗热腾腾的黄粱饭。”
      他的回答带着一种质朴,却击中了金胜昔。
      饿了。
      是啊,他解构父亲,解构权威,解构世界,用笑声编织华丽的梦境,站在舞台中央享受虚幻的拥戴。可当麦克风失声,灯光熄灭,他感受到的,不就是这种最原始的、灵魂深处的“饥饿”吗?
      对真实的饥饿,对安静的饥饿,对不被解构的、纯粹存在的饥饿。
      “真实与虚幻……”金胜昔喃喃,像是在对自己说,“有时候觉得,我讲的那些段子,那些被观众大笑的‘真实’,可能才是最大的虚幻。而现在的狼狈,沉默,甚至……这盒润喉糖,”他晃了晃手里的糖盒,“反而更接近真实。”
      方知有看着他,眼神里有一种了然的平静。“现象学说,‘回到事物本身’。也许真实不在宏大的叙事里,就在这棵树的粗糙,这碗饭的热气,和……”他顿了顿,目光落在金胜昔手里的糖盒上,“……和这颗糖的甜味里。”
      一阵风吹过,古树的枝叶簌簌作响,仿佛在回应这场关于真实与虚幻的机锋。
      金胜昔看着方知有,第一次,他尖锐的、用于解构的目光里,没有带上攻击性。他意识到,这个沉默的网约车司机,这个哲学的追问者,或许不是一个可以轻易被解构的对象。他的沉默,不是思想的匮乏,而是一种丰盈的、正在进行庞大内部运算的沉默。
      他们站在千年前的梦境遗址前,一个用笑声构筑防御工事,一个在沉默中追问意义。两个被生活逼到墙角的人,在这偶然的交汇点,第一次触及到了对方精神世界的边缘。
      “走吧。”金胜昔把糖盒塞回口袋,声音里少了些仓皇,多了点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饭点快到了,找个地方,吃碗真正的黄粱饭去。”
      方知有点了点头。
      白色的车子再次启动,驶离了这个关于梦境的地方。车后扬起细微的尘土,在午后的阳光里飞舞,像无数个微小而真实的瞬间,缓缓沉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