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4、初雪 ...
-
P大的初冬,空气里像是掺了细碎的冰晶,吸入肺腑带着凛冽的清醒。
梧桐树早已落尽了最后一片金黄,只剩下光秃的枝桠倔强地伸向灰白色的天空,像一幅遒劲的水墨画。
校园里的行人都裹紧了外套,步履匆匆,哈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迅速消散。
许昼抱着厚厚一叠刚从打印店取回来的文献资料,从生工院大楼走出来,冰冷的空气瞬间包裹了他。
他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将下巴更深地埋进柔软围巾的褶皱里。围巾是前几天顾未明塞给他的,深灰色,羊毛质地,带着顾未明身上那种清冽干净的皂角香气,将他牢牢地包裹在熟悉的气息里,驱散了外界的寒意。
他抬头看了一眼阴沉的天色,铅灰色的云层压得很低,沉甸甸的,仿佛酝酿着什么。距离和顾未明约好在图书馆见面的时间还有半个多小时,许昼决定先回一趟宿舍放东西。
推开宿舍门,一股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还混杂着一点淡淡的、刚冲泡开的咖啡香。顾未明竟然提前回来了。
他正背对着门口,站在窗边,手里拿着那个熟悉的白色马克杯,目光似乎落在窗外灰暗的天幕上。他穿着简单的黑色高领毛衣,肩背线条流畅而挺拔,在宿舍暖黄的灯光下勾勒出一道沉静的剪影。
听到开门声,顾未明转过身。他的目光落在许昼被冷风吹得微微泛红的脸颊和鼻尖上,眉头几不可查地蹙了一下。
“回来了?”他声音低沉,带着室内的暖意。
“嗯,打印了点资料。”许昼放下东西,搓了搓冻得有些发麻的手指,“你怎么提前回来了?实验结束了?”
“嗯,数据整理完了。”顾未明放下杯子,走到许昼面前。他没再多问,目光落在他脖子上那条被蹭得有些松垮的围巾上。“冷了?”
“还好。”许昼刚想说自己不冷,顾未明却已经伸出手。他的指尖带着刚刚握过温热杯子的余温,轻轻碰触到许昼微凉的颈侧皮肤,带来一阵细微的电流般的战栗。
顾未明没说话,只是极其自然地、动作甚至有些过于专注地,替许昼重新整理那条深灰色的围巾。
他的手指灵活地穿梭在柔软的羊毛织物间,将松垮的部分拉紧、抚平,动作细致得像在进行一项精密的实验操作。指腹偶尔不经意地擦过许昼的脖颈或下颌线,那微热的触感带着不容忽视的存在感,让许昼的心跳悄然加速。
围巾被重新系好,妥帖地包裹住他的脖颈和下巴,只露出冻得微红的鼻尖和一双清亮的眼睛。顾未明的手指似乎在他颈侧的围巾边缘停顿了一下,极其短暂地停留了一瞬,才缓缓收回。
他的目光落在许昼被围巾衬得愈发白皙小巧的脸上,眼底深处有什么东西微微闪动了一下,像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快得难以捕捉。
“好了。”顾未明的声音比平时更低哑一些,移开了视线,转身去拿自己的书包,“走吧。”
许昼站在原地,颈间残留着顾未明指尖的温度和围巾被仔细整理过的妥帖感,仿佛连带着身体内部也暖了起来。
他看着顾未明利落地收拾东西的背影,心脏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泛起细密的暖流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悸动。这个人,总是用最无声的行动,填满他生活的每一个缝隙。
周洲: [冻成狗.jpg]兄弟们!要命了!这鬼天气!感觉鼻涕都要冻成冰柱了!你们在哪呢?图书馆暖气足吗?
许昼: 刚准备去图书馆。
顾未明: 路上。
周洲: [羡慕]有对象一起取暖就是好啊!我孤家寡人只能靠一身正气!@顾未明明哥,图书馆靠窗的老位置还有吗?给我占一个!我需要靠近暖气片续命!
顾未明: 不一定。
许昼: [笑]尽量帮你看看。你还在工院?
周洲: [瑟瑟发抖]刚出实验室!感觉灵魂都被冻出窍了!对了!最新天气预报!说今晚可能有初雪!真的假的?!
许昼: [看向窗外阴沉的天]不知道,看着像。
顾未明: 嗯。
周洲: 初雪啊!多浪漫!许昼!明哥!你们懂的!下雪天和什么最配?火锅!火锅啊!考不考虑期中后遗症治愈一下?[搓手期待]
许昼: [想到热腾腾的火锅]听起来不错。
顾未明: 可以。
周洲: [欢呼雀跃]好嘞!就这么定了!我先去图书馆找你们!蹭暖气要紧!
放下手机,许昼和顾未明并肩走在通往图书馆的林荫道上。寒风卷起地上的落叶,发出干涩的声响。
许昼将半张脸埋进温暖的围巾里,鼻尖萦绕着熟悉的皂角香,身边是顾未明沉稳的脚步声和存在感极强的身影。即使不说话,那份安心也足以抵御初冬的寒意。
图书馆巨大的玻璃穹顶下,暖意融融,隔绝了外界的萧瑟。靠窗的位置几乎坐满了人,果然如顾未明所料,那个他们常坐的、能望见小花园的角落位置只剩下两个。
顾未明很自然地走过去,放下东西,占据了靠里的位置,将外侧那个视野稍好、离暖气片稍近的位置留给了许昼。
周洲气喘吁吁地赶到时,只抢到了一个斜对面的位置,对着许昼他们俩挤眉弄眼,无声地用口型控诉:“重色轻友!”
许昼忍不住笑了一下,顾未明则面无表情地翻开了一本厚重的英文物理期刊,仿佛周洲只是个背景板。
[群名:高三七班地下情报中心(5)]
张筱雅: [裹紧小毯子自拍]图书馆打卡!暖气是冬天唯一的救赎!感谢P大图书馆!
林薇: +1!感觉活过来了!窗外的树杈子好有萧瑟的美感!@许昼@顾未明你们在哪个区?
孙炜: [健身房挥汗如雨图]外面冷?不存在的!运动是最好取暖!兄弟们动起来!
李雯: [戴着毛线帽在解剖室门口自拍]羡慕有暖气的……我们解剖室常年恒温,但那个温度……不提也罢。[瑟瑟发抖]
李浩然: 寒冷刺激可促进机体代谢率上升,提升专注度。但长时间暴露在低温环境需注意保暖,防止失温。
周洲: @李浩然谢谢科普!我现在只想拥抱暖气片!兄弟们!重磅消息!今晚可能有初雪!@所有人火锅局约起来!庆祝我们熬过期中!也安慰一下我受伤的电路板![可怜]
张筱雅: [尖叫]初雪火锅局?!我参加!必须参加!@许昼@顾未明批准吗?
林薇: +1!带上我!初雪和火锅绝配!
孙炜: [擦汗]练完正好补充能量!算我一个!
李雯: [举手]我……我也想去!解剖图谱需要火锅治愈!
许昼: [在图书馆看着群聊]嗯,刚才和周洲说好了。
顾未明: 嗯。
周洲: [得意]看见没!官方认证!地点我待会儿发群里!晚上见![奋斗]现在,我要在知识的海洋(和暖气的怀抱)里沉沦了!
图书馆里安静下来,只剩下书页翻动和键盘敲击的声音。许昼摊开那份打印的文献,是关于基因编辑技术伦理争议的最新综述,内容艰深,术语密集。
他很快就沉浸其中,时而蹙眉思索,时而快速在笔记本上记录着要点。偶尔遇到完全陌生的概念或复杂的长句,他会下意识地停顿,目光转向顾未明。
顾未明仿佛有感应一般,总能在他抬头的瞬间,将视线从自己那本写满复杂公式的期刊上移开,看向许昼。
无需言语,许昼只需要指出困惑的地方,顾未明便会放下自己的书,身体微微向他这边倾斜,压低声音,用最简洁清晰的语言解释那个生物学术语背后的物理或数学逻辑,或者帮他将那些缠绕的长句拆解成易于理解的短句。
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只有许昼能听清,温热的呼吸若有似无地拂过许昼的耳廓,带着令人安心的力量和一种奇异的专注感。他的解释总能直指核心,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剖开纷繁复杂的外壳,露出清晰的脉络。
每一次这样的“场外援助”,都让许昼心里那点微小的、对顾未明全知全能的仰望,悄然转化为更踏实的并肩感。
窗外的天色愈发阴沉。许昼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再次抬头望向窗外,想放松一下紧绷的视神经。
就在那一瞬!
一点莹白,毫无预兆地,轻盈地从灰蒙蒙的天幕中飘落。紧接着,两点、三点……无数洁白的、细小的冰晶,如同被撕碎的云絮,纷纷扬扬,漫天而下。
下雪了!
真的是初雪!
“下雪了!”许昼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惊喜,打破了图书馆的宁静。
顾未明几乎是立刻转过头,循着他的目光看向窗外。
周洲也猛地抬起头,眼睛瞬间瞪大:“哇靠!真的下了!”
图书馆里响起一片压低了的、带着惊喜的骚动。许多人都暂时放下了书本,看向窗外那片被洁白悄然覆盖的世界。
细小的雪花轻盈地飞舞着,旋转着,落在光秃的树枝上,落在图书馆巨大的玻璃穹顶上,落在窗外的灌木丛和长椅上,很快便覆上了一层薄薄的、晶莹的白。
世界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只剩下雪花飘落的无声舞蹈。
室内暖黄的灯光映照着窗玻璃上凝结的朦胧水汽,窗外是越来越密集的洁白,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许昼怔怔地看着,一种纯净的喜悦从心底涌起,驱散了文献带来的疲惫。他下意识地看向身边的顾未明。
顾未明也正望着窗外,侧脸在窗外反射进来的雪光映衬下,轮廓显得格外清晰柔和。他的眼神很专注,带着一种近乎纯粹的欣赏,看着那片纷扬的洁白。
他看得很认真,仿佛要将这初雪的画面刻印下来。也许是察觉到许昼的目光,他微微转回头。
两人的视线在温暖的室内、在漫天初雪的背景前,无声地交汇。
许昼清晰地看到,顾未明那总是平静无波的眼眸里,此刻映着窗外飘落的雪花,也映着一个小小的、清晰的自己。
那眼底深处,似乎有冰雪消融般的暖意流淌出来,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柔,静静地包裹着他。
没有言语。图书馆里依旧安静。窗外是无声飘落的初雪。身边是专注看着他的顾未明。许昼的心跳在寂静中清晰地鼓动着,像雪花落在心湖,漾开一圈圈无声的涟漪。他忽然觉得,这个冬天,似乎也没有那么冷了。
下午的《拓扑学引论》课程安排在数学系一栋有些年头的苏式老教学楼里。
厚厚的砖墙阻隔了风雪,教室里是老式的暖气片,散发着干燥而持续的热度。窗外,雪依旧在下,已经在地上积了薄薄一层,将世界装点得一片素裹银装。
负责这门课的是王教授,一位年逾六旬、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先生。他穿着洗得发白的灰色中山装,戴着一副老花镜,镜片后的眼睛却闪烁着睿智而温和的光芒。
当学生们陆续走进教室,带着室外的寒气,小声议论着窗外的雪景时,王教授的目光透过镜片温和地扫过一张张年轻的脸庞,脸上带着和煦的笑意。
他没有立刻开始讲课,而是放下手中的讲义,走到教室那扇巨大的、能望见外面被雪覆盖的小花园的落地窗前。学生们都好奇地看着他。
“同学们,”王教授的声音不高,带着点儒雅的口音,却清晰地传遍了教室,“看这窗外,银装素裹,天地一色。古人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雪景,美吗?”
教室里响起几声低低的回应:“美。”
王教授转过身,脸上笑意更深:“是很美。但你们知道吗?在数学家眼中,尤其是研究拓扑学的学者看来,这场雪,不仅仅是一幅风景画。”
他走回讲台,拿起一支粉笔,却没有立刻写公式,而是用粉笔在黑板上轻轻画了一个最简单的、没有边界的圆圈——一个环面。
“看这雪。”王教授指着窗外,“每一片雪花,都拥有独一无二的、极其复杂的对称结构。冰晶的结晶方式,六角形的完美对称,是大自然在低温条件下,水分子遵循能量最低原则自发形成的杰作。这本质上,是一种几何之美,一种空间结构的对称性之美。”
他的话语带着一种奇特的魔力,将窗外飘落的雪花与黑板上那个简单的拓扑图形联系了起来。学生们都安静下来,目光随着他的话语在窗外飞舞的雪花和黑板上的图形之间流转。
“拓扑学,研究的是什么?是空间在连续变形下保持不变的性质。”王教授轻轻拍了拍那个圆圈,“就像这个环面,无论你拉伸它,扭曲它,只要不撕裂它、不粘连它,它中间这个‘洞’的性质是不会改变的。这就像……”他顿了顿,目光再次投向窗外被积雪覆盖的松树和灌木丛,“这积雪覆盖下的树枝,无论被雪塑造成什么形态,只要它是一根连续的、没有被切断的枝条,那么,它连接树根和树梢的这个‘连通性’就不会变。”
他用最平实、最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将抽象艰深的拓扑概念与眼前这场生动的初雪景象联系起来。
他没有急于推导公式,而是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想象、去感受数学背后蕴含的自然哲学之美。
他讲到“连续变形”时,用手指在空中模拟着雪花的飘落轨迹;讲到“连通分支”时,指着窗外被积雪分割又连接的花园小径。
王教授的目光时不时地掠过台下。
当看到许昼和顾未明坐在一起,许昼正专注地听着,眼中带着思索和领悟的光,而顾未明则微微侧着头,目光同样专注,但更多的是一种深沉的、带着赞许的欣赏时,王教授眼底的笑意更深了,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了然和欣慰。
他看到了年轻学子眼中被点燃的求知火焰,也看到了那两人之间无需言说的默契。
窗外,雪依然无声地飘落。
教室内,暖气氤氲,王教授温和而充满智慧的声音回荡着,像一股暖流,将拓扑学的抽象世界与窗外的初雪美景奇妙地融合在一起,在学生们心中播撒下对数学之美的惊叹与向往。
许昼看着王教授眼中闪烁的光彩,看着窗外纷飞的雪花,再看向身边顾未明专注的侧脸,一种奇异的、温暖的充实感充盈了全身。
知识、自然、陪伴,在这个初雪的下午,交织成了他大学生活中又一个难忘的瞬间。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雪还在下,但已经小了很多。路灯的光晕在洁白的雪地上投下温暖的橘黄色光斑。
许昼、顾未明和周洲一行人,踩着松软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校门口那家热气腾腾的老北京铜锅涮肉店。
店内人声鼎沸,暖意扑面而来,混合着牛羊肉的鲜香、麻酱的醇厚和炭火的气息。红亮的炭火在铜锅中央跳跃,锅里乳白色的骨汤翻滚着,蒸腾起大团白色的水汽。
“老板!三斤羊肉!两斤肥牛!再来份手切鲜羊上脑!冻豆腐白菜粉丝拼盘!麻酱料多放韭菜花!”周洲一坐下就豪气地点单,仿佛要化期中挂科的悲愤为食量。
张筱雅、林薇、孙炜和李雯也陆续到了。
小小的包厢里瞬间热闹起来。大家七嘴八舌地聊着初雪、聊着下午的课、聊着王教授神奇的拓扑学与雪花的联想,当然,也少不了周洲对自己电路原理成绩的哀嚎。
铜锅里的汤滚了。红白相间的肉片在滚汤里翻腾几下就变了颜色。
许昼夹起一片烫好的肥牛,在调好的、撒着香菜和炸辣椒油的麻酱小料里滚了一圈,送入口中。鲜、香、烫!浓郁的味道瞬间在口腔里炸开,暖意顺着食道一直熨帖到胃里,驱散了所有寒气。
他满足地眯了眯眼,下意识地看向身边的顾未明。
顾未明吃东西很安静,动作斯文,但效率很高。他正用漏勺捞起几片煮得恰到好处的羊肉,很自然地放进了许昼面前的小碟子里,又夹了几块吸饱了汤汁的冻豆腐放在旁边。
做完这一切,他才继续吃自己的。动作流畅得仿佛做了千百遍。
许昼看着碟子里热气腾腾的肉和豆腐,心里那点被美食填满的暖意,瞬间又升温了好几度。
他夹起一片顾未明给他涮的肉,蘸好调料,却没有立刻吃,而是悄悄地在桌子底下,用膝盖轻轻碰了碰顾未明的腿。
顾未明夹菜的动作顿了一下,侧过头看他。
许昼嘴里还嚼着肉,腮帮子微微鼓起,眼睛却弯弯的,像盛满了星光,对着顾未明无声地笑了一下。那笑容里带着满足、依赖,还有一丝被细心照顾后的甜意。
顾未明看着他亮晶晶的眼睛,看着他被热气和食物蒸腾得微红的脸颊,看着他嘴角沾着的一点褐色麻酱。他的眼神在包厢温暖的灯光和蒸腾的水汽里,显得格外深邃而柔和。
他没有笑,但眼底深处那片惯常的沉静冰面,仿佛在氤氲的热气中悄然融化,荡漾开极其细微的、温暖的涟漪。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拿起一张纸巾,极其自然地伸过手,用纸巾的边角,动作轻柔地擦去了许昼嘴角的那点酱渍。
指尖隔着薄薄的纸巾,触碰到许昼柔软的唇边皮肤。那触感很轻,却带着不容忽视的温度和一种亲昵的专注。
许昼的心脏猛地一跳,耳根瞬间就热了。他下意识地抿了抿唇,仿佛还能感受到那点被触碰过的微痒。他飞快地低下头,假装专注地吃着碟子里的冻豆腐,但耳廓那抹红晕却暴露了他的心绪。
包厢里喧闹依旧。周洲正眉飞色舞地讲着下午图书馆初雪降临时的壮观,张筱雅和林薇笑作一团。没有人注意到角落里这短暂的、无声的互动。
只有窗台外,雪依然安静地飘落着。而在许昼和顾未明身侧那个小小的、靠着包厢墙壁的花架上,一盆小小的绿萝静静地舒展着碧绿的叶片。
它被室内的暖意和喧闹包裹着,叶片上似乎也沾染了火锅蒸腾的水汽,在头顶暖黄灯光的照耀下,每一片叶子都显得格外油亮、翠绿,焕发着蓬勃的生机,仿佛也在无声地分享着这一室的温暖与温情。
顾未明收回手,神色如常地将纸巾放在一边,仿佛刚才只是做了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他重新拿起筷子,继续吃着东西。
但许昼却清晰地看到,他低垂的眼睫下,唇角似乎极其短暂地、几不可查地向上弯了一下。
那一点微小的弧度,像窗外悄然落在心尖的一片雪花,瞬间融化成滚烫的暖流,将许昼整个人都包裹了起来。
他夹起碟子里最后一块顾未明给他涮的羊肉,蘸满麻酱,放进嘴里,慢慢地咀嚼着。鲜香的味道在唇齿间弥漫开,混合着心底那份无声翻涌的、甜得发胀的幸福。
窗外,雪落无声。
窗内,人声鼎沸,暖意如春。而在这个小小的角落里,两颗年轻的心,在火锅升腾的热气与初雪的静谧中,靠得无比之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