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 9 章 ...
-
林薇的“选择”摄影展在当地艺术圈激起了一圈小小的涟漪,不仅带来了几家媒体的采访邀约,更意外地吸引了一位资深策展人的注意。这位策展人正在筹划一个名为“都市棱镜”的全国巡展,聚焦于当代城市生活中的个体状态,林薇作品中那种粗糙而真诚的质感正中其下怀。
邀请函通过邮件发来时,林薇正和李哲挤在厨房里,手忙脚乱地试图复刻某位美食博主教授的网红煲仔饭,灶台上撒满了米粒和酱汁。
“好像……水又放多了。”李哲盯着锅里咕嘟冒泡、介于粥和饭之间的糊状物,尴尬地摸了摸鼻子。
林薇笑着摇头,正准备吐槽两句,手机屏幕亮起的邮件提示吸引了她的目光。她点开邮件,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被一种难以置信的震惊所取代。
“怎么了?锅真糊了?”李哲凑过来。
林薇把手机屏幕转向他,声音有些发飘:“‘都市棱镜’……巡展……他们想邀请我参加……”
李哲愣了一下,立刻放下锅铲,擦干净手,接过手机仔细看。半晌,他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脸上是毫不掩饰的骄傲:“我去!太棒了!林薇!这是个大机会!”
兴奋过后,现实问题接踵而至。巡展为期三个月,跨越六个城市,需要作者频繁跟进和配合宣传。
“三个月……”林薇的兴奋冷却下来,眉头微蹙,“时间太长了。而且前期还有大量的准备工作,重新放大输出作品、配合策展方调整阐述……”她下意识地看向李哲,眼神里混合着渴望与顾虑。
若是以前,李哲或许会下意识地沉默,或者虽然支持但内心隐藏不安,甚至林薇会自己先主动放弃。但现在,他只是沉吟了片刻。
“机会确实难得,错过了太可惜。”他语气沉稳,“时间的问题,我们可以想办法。我今年的年假还没休,可以在你布展和开幕最重要的那几站过去陪你。平时……现在视频通话这么方便。”他顿了顿,半开玩笑道,“正好考验一下咱们的‘远程默契度’。”
“可是,家里……”
“家里就我一个人,还能饿死不成?”李哲笑着打断她,“顶多就是多叫几次外卖,家里乱一点,反正你现在也不嫌乱了。”他指的是那本被扔进回收箱的《指南》。
林薇被他的话逗笑了,眼眶却有点发热。他的支持不再是那种“没问题,你尽管去”的空头支票,而是包含了具体思考和有幽默感的担当。
“谢谢。”她轻声道,这两个字包含了千言万语。
“谢什么,”李哲揽住她的肩膀,看向锅里那团失败的“实验品”,“倒是这个,看来得叫外卖了。庆祝一下,林大摄影师?”
巡展的筹备期忙碌得超乎想象。林薇的工作室(也是家里的书房)被大幅照片、包装材料和各种清单淹没。她常常工作到深夜,眼神却异常明亮。
李哲实践着他的支持。他承包了大部分家务,虽然洗碗机常常被塞得乱七八糟,网购的食材搭配也令人啼笑皆非(比如买了一整箱西柚,只是因为“看起来维生素C很多”),但他乐在其中,甚至有点享受这种“笨拙的参与感”。
他不再仅仅是林薇作品的欣赏者,更成为了她的“第一读者”和“安全网”。她会把不同的照片组合拿给他看,问他最直观的感受。李哲的评论毫无艺术理论框架,却往往能一针见血:“这张看着心里发紧,但看完又觉得松快了”、“这组放一起,感觉像在吵架又像在和好”。
他的反馈,成了林薇验证作品是否足够“真实”的重要标尺。
当然,也有摩擦。在林薇连续熬夜第三天,因为一个输出色彩总是有偏差而焦躁得快要崩溃时,李哲合上了她的笔记本电脑。
“林薇,休息。现在。”他的语气不容商量,“它不是你的敌人,你不需要今晚就战胜它。你需要睡眠。”
极度疲惫的林薇瞬间被点着了:“你干嘛!我马上就要找到问题所在了!别打扰我!”
“我看着你才更打扰你。”李哲罕见地没有退让,“你现在的状态,只会越弄越糟。去睡觉,明天我帮你联系输出公司的人问问。”
一场小争吵一触即发。但林薇看着他严肃又担忧的脸,那股邪火忽然泄了下去。她意识到他不是在否定她的努力,而是在保护她。
她深吸一口气,没再争辩,哑声道:“……好吧。”
她接受了这份带着“强硬”的关怀。第二天,在李哲的帮助下,问题果然很快解决了。
巡展首站开幕那天,林薇穿着简单的黑色连衣裙,站在自己的作品前,回答着记者和观众的提问。她依旧会紧张,但眼神坚定,言语从容。
李哲站在人群稍远的地方,没有像以前那样刻意扮演“完美丈夫”的角色去应酬交际。他只是安静地看着她,看着那个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发光的她,心里被一种满满的、平静的自豪感所充盈。
一位观众指着那张李哲在父亲病危期间、在钟点房里疲惫沉睡的照片,问林薇拍摄时的心情。
林薇的目光越过人群,与李哲遥遥相接,她微微一笑,答案清晰而平静:“那一刻,我看到的不是疲惫,而是**爱所带来的,沉重的力量**。我很荣幸,能记录下这份重量。”
李哲的心像是被温柔地撞了一下。他忽然彻底明白了,她的镜头从来不是批判,而是最深情的凝视和理解。
展览结束后,回到酒店,林薇脱下高跟鞋,长舒一口气:“总算没搞砸。”
李哲走过去,从背后抱住她,下巴搁在她头顶:“特别好。真的。”
两人静静依偎了一会儿,享受着忙碌后的宁静。
“下次布展,”李哲忽然说,“提前告诉我流程,我把我能做的准备工作列个清单,效率能高点儿,你就不用那么赶了。”
林薇在他怀里转过身,惊讶地看着他。他从一个被动的支持者,开始主动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共建”了。
“李总这是要给我当项目助理了?”她笑着打趣。
“不行吗?”李哲挑眉,“给林大摄影师当助理,荣幸之至。”
两人相视而笑。未来的路还很长,巡展才刚刚开始,更多的挑战还在后面。但他们都知道,他们不再需要任何“指南”来指导如何扮演角色。
他们已经学会了如何作为两个独立而相爱的个体,用最真实的方式,彼此支撑,共同前行。在充满未知和“毛边”的生活里,书写他们自己独一无二的、不断进化的“伴侣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