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雨声白噪音 ...
-
周末的雨从凌晨就开始下,淅淅沥沥,敲打着窗户。林见屿醒来时,房间里弥漫着灰蒙蒙的光线。他戴上叶栖迟给的耳塞,世界顿时安静下来,只剩下自己呼吸和心跳的声音。
这种半隔绝的状态让他感到安全。
手机屏幕亮起,是小姨的信息:「见屿,临时有事,这周不能来了。钱够用吗?记得多吃点,你太瘦了」
紧随其后的是一条母亲的未读消息:「你小姨打钱了吗?」
林见屿删除了母亲的信息,回复小姨:「够用的,您忙您的,不用惦记我」
他放下手机,望着窗外的雨幕。雨天的好处是父母通常会睡到中午,家里的气氛会相对平静一些。坏处是,他无处可去,只能困在这个压抑的空间里。
从抽屉深处翻出一本略显陈旧的笔记本,林见屿开始写字。这是他的习惯——将无法说出口的情绪转化为纸上的诗句。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声响,与窗外的雨声融为一体。
「雨滴叩问玻璃似我轻敲世界的隔膜 内外皆是水域而我困在两片深海的夹层中」
写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眼前莫名浮现出叶栖迟的笑容。那种毫无阴霾的明亮,与他笔下的深海形成鲜明对比。
周一清晨,雨停了,但天空仍是灰蒙蒙的。林见屿提前到校,却发现教室门还没开。他靠在走廊的墙上,戴上耳塞,看着陆续到来的同学们。
“嘿,早!”一只手轻轻拍了下他的肩膀。
林见屿吓了一跳,迅速取下一边耳塞。叶栖迟站在面前,头发有些湿润,肩上搭着篮球包。
“周末过得怎么样?”叶栖迟自然地问道,一边从包里拿出钥匙串——上面居然有教室门的钥匙。
“你是值日生?”林见屿难得地先开口问了问题。
叶栖迟笑了,打开门锁:“班长特权之一。来得早的时候可以开门。”他眨眨眼,“别告诉别人哦。”
教室里空无一人,叶栖迟打开窗户通风,雨后清新的空气涌入室内。他放下篮球包,从里面拿出一个保鲜盒。
“我妈做的抹茶饼干,尝一块?”叶栖迟打开盒子,推到林见屿面前,“不算太甜,你应该会喜欢。”
林见屿犹豫了一下,拿起一块小小的饼干。抹茶的微苦和淡淡的甜味在口中化开,确实不腻。
“谢谢。”他轻声说。
“不客气。”叶栖迟自己也拿了一块,边吃边整理讲台上的作业本,“对了,考虑得怎么样?补课的事。”
林见屿低下头:“我不需要补课。”
“好吧,”叶栖迟似乎并不意外,依然笑着,“那如果你改变主意了,随时告诉我。”
同学们陆续到来,教室渐渐热闹起来。林见屿戴上耳塞,将噪音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他注意到叶栖迟作为班长确实很受欢迎,不断有人来找他说话:问作业的、讨论班级活动的、约球赛的......
叶栖迟游刃有余地处理着一切,笑容始终明亮。但林见屿隐约察觉到,那笑容背后有一丝公式化的痕迹——并非不真诚,只是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语文课上,老师宣布了期中项目:两人一组完成一个文学主题的创意报告。
“可以自由组队,下周确定分组名单。”老师说完,教室里立刻响起窃窃私语,同学们开始寻找合作伙伴。
林见屿感到一阵熟悉的焦虑。自由组队总是他最害怕的环节。
“见屿,一组吗?”叶栖迟几乎立刻转过头来,“我想做现代诗赏析,记得李薇说过你文笔很好。”
林见屿怔住了。他没想到叶栖迟会如此直接地邀请他,而且是在全班面前。
周围有几个同学露出惊讶的表情。陈雨欣小声对李薇说:“班长真是尽责,连林见屿都带。”
这句话声音不大,但林见屿听到了。他攥紧手指,刚刚萌生的一点勇气又缩了回去。
“我...再想想。”他低声对叶栖迟说。
叶栖迟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点点头:“好,想好了告诉我。”
课间操时间,林见屿再次留在空无一人的教室。他从窗户望出去,看到操场上叶栖迟正带领全班做热身运动。作为班长,他站在队伍最前面,动作标准而富有活力。
那么耀眼,那么遥远。
林见屿转过身,却意外发现叶栖迟的篮球钥匙扣落在桌上了。他拿起来仔细端详——一个小小的篮球造型,已经有些磨损,显然经常被触摸。
下课铃响后,同学们涌回教室。叶栖迟满头是汗地回到座位,立刻开始找东西。
“是在找这个吗?”林见屿递过钥匙扣。
“啊!太好了!”叶栖迟松了口气,“这是我哥送我的幸运物,丢了可就惨了。”他接过钥匙扣,手指不经意间擦过林见屿的掌心。
两人都顿了一下。
“谢谢。”叶栖迟的声音比平时低了一些。
林见摇摇头,收回手,感觉掌心还在发烫。
午餐时间,林见屿照例选择最角落的位置。他刚坐下不久,叶栖迟就端着餐盘出现了,但这次不是一个人——李薇和陈雨欣跟在他身后。
“可以坐这里吗?”李薇笑着问,“别的地方都满了。”
林见屿点点头,内心却绷紧了。他不习惯与这么多人一起吃饭。
“我们在讨论文学报告的事,”叶栖迟自然地坐下,“李薇她们想做鲁迅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很有意思的主题。”林见屿小声说,然后继续低头吃饭。
陈雨欣看了他一眼,转向叶栖迟:“班长,你决定好和谁一组了吗?”
叶栖迟咬了一口鸡块:“差不多决定了,等对方同意呢。”
李薇好奇地问:“谁啊?神秘兮兮的。”
叶栖迟只是笑而不答,转而问道:“见屿,你觉得如果做现代诗,选哪些诗人比较好?”
林见屿被突然提问,差点噎住。他喝口水,思考了一下:“北岛、顾城、海子...都不错。”
“看吧,我就说他很懂!”叶栖迟对两个女生说,语气中带着莫名的自豪。
这顿饭对林见屿来说既漫长又短暂。漫长是因为他始终处于紧张状态;短暂是因为叶栖迟很擅长引导对话,总能在尴尬时刻自然转换话题,让他不至于完全被排除在外。
分别时,李薇对林见屿说:“你的建议很好,谢谢啦。”
陈雨欣也微微点头示意。
林见屿看着她们离开的背影,有些恍惚。这是他转来后第一次与除叶栖迟外的同学正常交流。
下午最后一节是自习课,林见屿正埋头做题,一张纸条被推到他的手边。
「耳塞有用吗?」是叶栖迟的字迹。
林见屿点点头,继续做题。
又一张纸条:「你喜欢雨声吗?」
林见屿犹豫了一下,写下:「为什么问这个?」
「看你经常听雨声白噪音」
林见屿怔住了。他没想到叶栖迟连这个都注意到了。
「雨声让人平静」他最终写道。
纸条传回来:「我也喜欢雨声。特别是篮球场上空无一人,只有雨声的时候。那种感觉很难形容,喧嚣中的宁静?」
林见屿看着这段话,突然有一种冲动。他在纸条背面写下:「像是世界被洗刷干净,只剩下最纯粹的声音」
叶栖迟看完纸条,转头对林见迟露出一个微笑,不是平时那种明亮的笑,而是更柔和、更真实的笑容。
放学后,林见屿正准备离开,叶栖迟叫住他:“等等,有东西给你。”
他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小U盘:“这是我收集的雨声录音,有森林里的雨、海边雨、城市雨声...各种不同的。比手机app里的质量好很多。”
林见屿接过U盘,不知所措:“为什么...”
“就当是谢谢你帮我找到钥匙扣。”叶栖迟背起书包,“明天见!”
林见屿站在原地,看着叶栖迟跑向篮球场的背影,手中的U盘还带着微微的体温。
回家的路上,林见屿罕见地没有立即戴上耳机。他思考着叶栖迟的行为——那种持续的、无条件的善意,究竟出于什么目的?是班长的责任感?是对“问题同学”的怜悯?还是...
他摇摇头,不敢想下去。
到家推开门,意料之中的争吵声传来。但今天有些不同——父母都坐在客厅,似乎专门在等他。
“回来了?”父亲林国伟语气异常平静,令人不安。
母亲王桂芳直接伸出手:“手机给我。”
林见屿警惕地看着她:“为什么?”
“你小姨说给你打了三千块买新衣服和学习资料,钱呢?”王桂芳冷冷道。
林见屿的心沉了下去。小姨确实多打了钱,但嘱咐过他一定要买件新外套和参考书。他本来计划周末去买的,但因为下雨和父母一直在家,没能成行。
“钱在卡里,我还没时间...”他试图解释。
“卡拿来。”林国伟起身,语气强硬,“小小年纪就学会藏私房钱了?胆子不小啊!”
林见屿后退一步:“那是小姨给我买......”
话没说完,一记耳光已经甩在他脸上。火辣辣的痛感瞬间蔓延开来。
“还敢顶嘴!”林国伟怒吼道,“我们辛辛苦苦养你这么大,用你点钱怎么了?”
王桂芳已经从他书包里翻出钱包,抽走了银行卡:“密码是你生日对吧?明天我去取出来。”她打量儿子一眼,“你那件外套还能穿,不需要新的。”
林见屿站在原地,脸上刺痛,心中却一片麻木。这种场景已经上演过太多次。他沉默地走回房间,关上门,戴上耳塞。
世界安静下来,但内心的噪音却越来越大。那些贬低、辱骂、质疑的声音在脑海中回荡,比任何外界声音都要刺耳。
他打开电脑,插入叶栖迟给的U盘。文件夹里果然有各种雨声录音,命名得整整齐齐。还有一个小文档,打开是一行字:「希望这些声音能帮你挡住不好的噪音——叶」
林见屿选中“竹林夜雨”的音频,点击播放。
轻柔的雨声瞬间包围了他,仿佛置身于一片静谧的竹林中。那些尖锐的内部噪音渐渐平息,化作背景中的微弱杂音。
他闭上眼睛,任由雨声洗涤内心的泥泞。
这时,手机亮起,是叶栖迟的信息:「录音收到了吗?效果怎么样?」
林见屿看着那条信息,许久,打字回复:「很好。谢谢」
对方正在输入...过了一会儿,新消息传来:「不客气。对了,文学报告的事,你愿意和我一组吗?我是真的想听听你对现代诗的理解」
林见屿的手指悬在屏幕上方。他内心有一部分想要拒绝,害怕靠近带来的风险;另一部分却渴望抓住这束意外照进他生活的光。
窗外的雨又开始下了,滴滴答答敲打着玻璃。
最终,他回复了两个字:「好的」
几乎立刻,叶栖迟回复了一个笑脸表情:「太好了!明天开始讨论?」
林见屿放下手机,戴上耳机,让雨声充满整个世界。这一次,他仿佛能闻到竹叶的清香,感受到雨滴的轻柔。
在这个雨夜里,他做了一个决定:尝试相信那片阳光,哪怕只是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