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4、长安瘟疫传,人心惶惶医馆忙 ...
-
入夏的长安本应是热闹非凡,然而近日街头却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喧嚣。清晨的阳光刚洒落在青石板路上,便见几位身着粗布衣裳的百姓背着行囊匆匆出城,脸上写满惊慌;街边的商铺大多紧闭着门,仅有少数几家粮铺仍在营业,门口却排起了长队,人人皆想多囤积些粮食,以备不时之需——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正悄然笼罩着这座繁华的都城。
仁心堂的门刚一开启,便有一位妇人抱着孩子跌跌撞撞地闯入,孩子面色潮红,嘴唇干裂,呼吸急促,早已不复往日的活力。妇人跪倒在地,泪如雨下:“林姑娘,苏大夫,快救救我的孩子!他昨天还好好的,今天一早却突然发高烧、上吐下泻,城里的其他医馆都已关门,唯有你们仁心堂还在营业,求求你们救救他!”
林薇迅速扶起妇人,将孩子轻柔地抱到诊床上,伸手轻触孩子的额头,感受到那滚烫的温度,心中不禁一紧。她随即为孩子进行快速诊脉,发现脉象急促且紊乱,再结合孩子上吐下泻的症状,心中顿时涌起不祥的预感——这很可能是瘟疫的征兆。“大嫂别急,我们会尽全力救治孩子的。春桃,赶紧取体温计来,测一下孩子的体温!”
春桃迅速取来林薇先前制作的简易体温计,这体温计由玻璃管和水银构成,虽不及现代体温计那般精准,却也能大致测出体温。当体温计显示孩子的体温远超正常范围时,林薇的神色愈发凝重:“孩子高烧不退,且伴有呕吐和腹泻,情况十分危急。苏师父,请您帮忙准备清热解毒的草药,我来为孩子施针降温!”
苏景早已察觉到不对劲,他迅速从药柜中取出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草药,一边称重一边说道:“这症状与三十年前长安爆发的瘟疫极为相似,当时也是以高热、呕吐、腹泻为主,传播速度极快,不少百姓因此丧命。”
林薇手中的银针快速刺入孩子的大椎、曲池、合谷等穴位,这些穴位能起到清热解毒、疏风散热的作用。随着银针捻转,孩子的呼吸逐渐平稳,脸上的潮红也淡了几分。“春桃,快去熬药,用大火快煮,一刻钟内必须把药熬好!”
春桃应了一声,快步跑进灶房。此时,医馆门口早已围满了前来就诊的百姓,他们大多带着家人,神色慌张,有的甚至直接跪在地上,恳求林薇和苏景救救他们的亲人。
“大家别慌,都排好队,我们会逐一为大家诊治!”林薇对着门口的百姓喊道,声音虽不高,却蕴含着安抚人心的力量。“阿文、阿月,你们负责登记病患信息,详细记录每个人的症状和体温;大牛、小石头、小雅,你们协助维持秩序,引导病患按顺序就诊,避免拥挤!”
新老学徒们迅速行动起来。阿文和阿月拿出纸笔,迅速登记病患信息,遇到不会写字的百姓,便耐心询问并帮忙记录;大牛和小石头站在医馆门口,一边安抚百姓情绪,一边引导大家有序排队;小雅则负责为病患测量体温,将高烧的病患优先安排就诊。
苏景望着眼前井然有序的场景,心中洋溢着欣慰之情。他走到林薇身旁,轻声说道:“如今病患数量不断增加,草药消耗迅速,照此下去,咱们库存的清热解毒草药恐怕难以支撑三天。再者,瘟疫传播速度惊人,若不及时查明病因,阻断传播途径,后果将不堪设想。”
林薇点头回应,心中早已做好了应对的准备:“师父,我已经吩咐春桃去联络之前的药商,请他们尽快送来更多清热解毒草药。此外,我怀疑此次瘟疫与水源有关,我在现代时曾遇到过因水源污染引发的传染病,其症状与目前情况极为相似。待处理完眼前的病患,我将前往城中的水井和河流附近进行勘查,以探寻病因。”
就在这时,一位老者在家人的搀扶下缓缓走进来。老者面色蜡黄,虚弱得几乎站立不稳,刚一坐下便剧烈地咳嗽起来,痰中夹杂着血丝。林薇见状,立即上前为老者诊脉,发现脉象微弱,气息奄奄,显然已感染瘟疫多日,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老人家,您别担心,我们会尽全力救治您的。”林薇轻声安抚道。她迅速为老者施针,随后吩咐春桃取来刚熬好的汤药,小心翼翼地喂老者服下。“您现在身体非常虚弱,需要好好休息。喝完药后就在这里躺一会儿,我们会时刻留意您的状况。”
老者的家人感激涕零,连声道谢:“谢谢林姑娘,谢谢苏大夫!我们跑了多家医馆,他们都因惧怕传染而不肯收治,唯有你们仁心堂愿意伸出援手,你们真是我们的活菩萨啊!”
林薇心中涌起一阵酸楚,却无暇多加感慨,因为还有众多病患亟待她的诊治。在接下来的数个时辰里,她和苏景几乎未曾停歇,一个负责为病患诊脉施针,另一个则开具药方并抓药,学徒们也各自忙碌,医馆内处处可见忙碌的身影。空气中弥漫着草药的清香与病患的咳嗽声,然而现场却井然有序,不见一丝混乱。
时至中午,药商终于送来了一批草药。春桃和大牛立刻动手,将草药搬进后院,并按照林薇的指示进行分类存放。“林薇姐,药商说如今瘟疫肆虐,许多药农都不敢上山采药,导致草药价格大幅上涨,下次送药恐怕要等上几天了。”春桃一边整理着草药,一边汇报说道。
“价格涨了也无所谓,只要能拿到草药就好。”林薇坚定地说道,“你再告诉药商,无论价格如何,有多少草药我们都要,哪怕是暂时欠账也行,绝不能让病患因缺药而延误治疗。”
春桃点头,转身去联系药商。苏景望着林薇疲惫的面容,心疼地说:“你已经忙了一上午,连口水都没顾上喝,先休息会儿,吃点东西吧,剩下的病患我来处理。”
“师父,我没事,还能撑得住。”林薇轻轻摇头,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水,“现在病患这么多,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等晚上稍微空闲些再休息也不迟。”
就在这时,医馆门口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几名身着官服的官员在护卫的簇拥下步入了医馆。走在最前方的,正是长安县令。目睹医馆内挤满了病患,县令的面色愈发沉重:“苏大夫,林姑娘,如今长安瘟疫横行,民众惶恐不安,许多医馆都已关门歇业,唯有你们仁心堂仍在全力以赴救治病患,实在令人钦佩!”
林薇急忙迎上前去:“县令大人过誉了,治病救人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无论多么艰辛,我们也绝不会放弃任何一位病患。然而,目前草药供应紧张,瘟疫的传播途径也尚未查明,若不能迅速解决这些问题,恐怕瘟疫将会进一步蔓延。”
县令点头道:“我此行正是为此事而来。朝廷已获悉长安瘟疫的严峻形势,特派遣太医院的太医前来驰援,他们不久便会抵达。此外,朝廷还调拨了一批草药,我已安排人手将其送至医馆后院。关于瘟疫的传播途径,我会指派人员协助你们进行调查,务必尽快查明病因,有效控制疫情。”
林薇闻言心中一喜:“多谢县令大人!有了太医的鼎力相助和朝廷提供的草药,我们定能更有效地救治病患。我怀疑此次瘟疫可能与水源有关,计划下午前往城中的水井和河流附近进行勘察,还望县令大人能派遣几名人员协助我。”
“没问题!”县令迅速指示身边的官员,“你即刻带领几人,协助林姑娘调查水源,务必确保林姑娘的安全,一旦有任何发现,及时向我汇报!”官员俯身领命,留在医馆待命。林薇心中稍感宽慰,有了官府的协助,调查水源和防控瘟疫的进展必将更为顺利。她迅速为余下的几位病患完成诊治,又细心叮嘱学徒们妥善照料留在医馆休息的病患,随后与苏景简短交代几句,便带领官员和护卫前往城内的水井及河流周边展开调查。
长安城内的水井大多集中在居民区,林薇首先来到城西的一口水井旁,这里是附近百姓的主要取水点。她仔细察看了水井周围的环境,发现水井旁边有一条污水沟,污水正顺着地面的缝隙渗入水井,导致井水浑浊不堪,且漂浮着不少杂物。
“这里的水肯定有问题!”林薇断言道,“污水渗入水井,污染了水源,百姓饮用这样的水,极易引发疾病。你们再去查看其他水井,看看是否也存在类似情况。”
官员迅速派人检查其他水井,结果发现城中许多水井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有的水井旁设有厕所,有的附近堆放垃圾,更有河流受到上游工厂废水的污染,这些都可能是引发瘟疫的潜在原因。
“林姑娘,我们现在该如何应对?”官员急切地问道,神色焦虑。
“当前最紧迫的是停止使用这些受污染的水源,引导百姓饮用清洁的水。”林薇冷静地回应,“你立即派人通知城中百姓,暂时不要饮用现有的井水和河水。我们会尽快设法提供干净的饮用水。此外,还需派人清理水井和河流周围的污染物,并对水井进行消毒,以防进一步污染。”
官员点头,立刻派人去执行。林薇则返回医馆,将调查到的情况告知苏景和学徒们。“现在病因基本确定是水源污染,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百姓解决饮用水问题,同时继续救治病患,防止瘟疫扩散。”
苏景提议道:“我有一个办法,咱们可以在医馆门口支起大锅,将井水烧开后免费提供给百姓饮用。烧开的水能杀死水中的细菌,避免百姓再次感染瘟疫。此外,还可以用艾草、苍术等草药煮水,让百姓用来洗手消毒,以减少传播风险。”
“这个办法好!”林薇眼前一亮,“大牛、小石头,你们现在就去医馆门口支起大锅,烧开水;阿文、阿月,你们去准备艾草和苍术,煮成消毒水,免费分发给百姓;春桃、小雅,你们负责向百姓宣传饮用开水和使用消毒水的重要性,让大家都知道如何预防瘟疫。”
学徒们立刻行动起来,医馆门口很快便支起了几口大锅,熊熊火焰使得水声咕嘟作响,艾草和苍术的清香弥漫在空气中,吸引了不少百姓前来取水。看到百姓们有序排队取水,脸上的惊慌逐渐消散,林薇心中充满了欣慰。
夜幕降临,医馆里的病患逐渐减少,林薇和苏景终于得以坐下来稍作休息,享用些食物。学徒们虽累得瘫坐在地,却毫无怨言,脸上洋溢着助人为乐的满足感。
“今天真是辛苦大家了。”林薇环视众人,心中充满感激,“若非有你们的鼎力相助,我们根本无法应对如此众多的病患。相信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定能迅速控制瘟疫,让长安重现往日的繁华。”
苏景点头:“是啊,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明天太医院的太医将会抵达,有了他们的支援,我们的压力将会减轻许多,控制瘟疫的进程也会更快。”
月光洒在仁心堂的庭院里,照亮了众人疲惫却坚定的脸庞。林薇深知,这场与瘟疫的战斗才刚刚拉开序幕,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们。然而,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坚守“医者仁心”的初心,就一定能战胜瘟疫,守护长安百姓的健康与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