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6、修正 ...

  •   叙事基岩的“深海”压力陡增。

      这里不再有相对独立的规则晶体,取而代之的是无数粗壮、闪耀、彼此紧密咬合的规则锁链,它们如同支撑起整个世界的钢筋骨架,以一种令人窒息的秩序感,向着虚无的上下四方无限延伸。

      锁链之上流淌的,是近乎凝固的、代表“绝对因果”和“叙事必然”的刺目金光。

      这里,是“主叙事流”的逻辑引擎直接辐射的区域,是虚拟世界不可动摇的基石。

      每一次数据脉搏的跳动,都牵动着上方无数叙事单元的“命运”。

      顾悰悬浮在这片金色锁链森林的边缘,意识体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迫感。

      与之前那些可以轻易“阅读”甚至偷偷篡改的边缘规则不同,这里的每一条锁链都散发着“不可侵犯”的威严。

      强行触碰,无异于将手伸入高速运转的齿轮。

      但他的目标,正是这里。

      他需要找到一条相对次要、但又足够关键的因果锁链,作为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对“主叙事流”核心逻辑发起的狙击。

      林默遗留的知识在意识中飞速流转,如同导航仪在扫描着这片危险的区域。

      他避开了那些最粗壮、关乎世界物理常数和基本逻辑的“承重墙”,也绕开了那些直接控制重大历史事件和核心角色命运的“主线缆”。

      他的目光,最终锁定在一条中等粗细、散发着“社会集体潜意识”波动的金色锁链上。

      这条锁链的核心逻辑是:“群体性消极情绪(如绝望、麻木、广泛的不信任)的累积,将必然导致社会运行效率下降、创新停滞,并大概率触发小规模社会动荡事件,以此作为负面情绪的‘安全阀’与叙事转折点。”

      这是一条维持“动态平衡”的规则,它承认负面情绪的存在,但通过预设的“泄压阀”机制,将其控制在不危及整体叙事框架的范围内。

      本质上,它是在利用和管理痛苦,而非消除痛苦。

      顾悰要做的,不是破坏这条规则,而是……扭曲它的输出。

      他要将这条旨在“□□”的规则,变成一颗埋藏在社会潜意识深处的延迟引爆的炸弹。

      他屏息凝神,将自身的存在感压缩到极限,如同附着在锁链上的一粒微尘。

      然后,他调动起全部的力量——那融合了“现实锚点”的坚定与林默权限的狡黠的新生之力,开始了一场无声而凶险的“外科手术”。

      他的意念化作比发丝更细的千万缕,小心翼翼地探入那条金色锁链内部复杂的逻辑回路。他不能直接切断或修改主回路,那会立刻引发链式警报。

      他需要找到那些负责“后果评估”和“事件触发阈值计算”的辅助逻辑节点。

      找到了!

      他在“社会运行效率下降”与“触发社会动荡”这两个因果节点之间,那条代表着“大概率”的量化连接线上,植入了一个极其隐蔽的逻辑蠕虫。

      这个蠕虫不改变“大概率”的数值,但它增加了一个隐藏的倍增器:“当群体性消极情绪中,‘对现行叙事框架本身产生根本性质疑’的成分占比超过阈值Z时,该‘大概率’的权重将呈指数级隐性增长。”

      简单来说,当人们的绝望不再仅仅源于个人处境,而是开始怀疑这个世界的根本规则时,这条规则本身就会悄无声息地、极大地提高社会崩溃的风险!

      这还不够。

      他又在“触发社会动荡事件”这个输出节点上,链接了一个微小的、来自他自身“现实”之力的定义模块。

      这个模块的作用是:“当动荡事件因上述逻辑蠕虫而触发时,其表现形式将有微小概率(低于万分之一)偏离预设剧本,倾向于更无序、更难以被既定‘泄压阀’机制平息的、带有‘自发性组织’和‘真相探求’特征的萌芽。”

      他将“质疑”本身,变成了加剧崩溃的催化剂!

      并且,为那微乎其微的、指向真正变革的可能性,留下了一道狭窄的缝隙!

      完成这一切,他的力量几乎耗尽,意识体变得透明而稀薄。

      他迅速撤离,躲入远处一块代表“随机噪声”的规则碎片的阴影中,剧烈地“喘息”着。

      几乎在他隐藏好的下一秒,一道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庞大、都要冰冷的感知洪流,如同毁灭性的海啸,轰然扫过那片金色锁链区域!

      是“主叙事流”逻辑引擎的深度自检程序!它似乎察觉到了某种难以言喻的“不协调感”!

      顾悰的心提到了顶点。

      自检洪流在那条被他动过手脚的因果锁链上来回冲刷、解析、验证。

      时间仿佛凝固了。

      他能“看”到自己植入的逻辑蠕虫和定义模块在洪流的冲击下微微震颤,如同暴风雨中的蛛网。

      一秒……两秒……

      洪流缓缓退去。

      没有警报。

      没有清除。

      他的“手术”再次成功了!

      逻辑蠕虫和定义模块完美地嵌入了原有的规则结构,其触发条件苛刻,影响方式隐蔽,成功地欺骗了系统的自检程序!

      它们就像两颗深度休眠的癌细胞,潜伏在了世界最核心的躯体之内。

      只待“对叙事框架的根本性质疑”这种“抗原”达到一定浓度,就会悄然激活,开始从内部瓦解这套精密的控制系统。

      顾悰在阴影中缓缓恢复着力量,心中没有喜悦,只有一种冰冷的决绝。

      他知道,自己迈出了危险而关键的一步。这不再是无关痛痒的规则微调,这是直接向“主叙事流”的心脏投毒。

      系统的反击只会更加猛烈。

      他必须更快,更狠。

      他休息了片刻,待力量稍有恢复,便毫不犹豫地再次出动,寻找下一个目标。

      这一次,他选择了一条关于“信息传播与认知固化”的因果锁链。

      其核心逻辑是:“与个体既有认知框架严重冲突的信息,将受到强烈的心理排斥,并被标记为‘不可信噪音’,其传播效率将急剧衰减。”

      这条规则是维持社会认知稳定、防止“异端邪说”扩散的重要工具。

      顾悰的“手术”方案更加激进。他在这条锁链的“心理排斥”环节,植入了一个逆向触发器:“当此类冲突信息与接收者潜意识中已被压制的、基于真实体验的‘不协调感’产生共鸣时,心理排斥强度将非但不增加,反而会转化为一种‘强迫性关注’与‘潜意识的深度加工’。”

      他将排斥,逆转为了吸引!为那些被掩盖的真相碎片,铺设了一条通往心灵深处的隐秘小径!

      他如同一个幽灵,在这片代表世界根基的金色丛林中穿梭,每一次出手,都精准而致命。

      他在“个体命运与努力关联度”的锁链里,注入了更多“系统性不公”的权重因子;他在“权威信息可信度”的规则中,埋下了对“完美无瑕叙述”的天然怀疑种子……

      他的动作越来越快,对力量的掌控也越来越精妙。

      他不再满足于植入被动的“触发器”和“倍增器”,开始尝试构建小型的、能够主动拦截并篡改特定信息流的逻辑陷阱。

      风险与收获并存。

      在一次针对“情感慰藉机制”规则的篡改中,他几乎被一道突然增强的校验闪电击中,险之又险地避开,意识体边缘被擦过的部分瞬间化为乌有,带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剧痛。

      但他没有退缩。

      他能感觉到,自己每一次成功的“手术”,每一次在系统核心逻辑上留下的“刻痕”,都在与上方那个庞大的虚拟世界产生着微弱的共鸣。

      那些被他篡改的规则,如同被接入了新的电路,开始隐隐向他反馈着上方世界的“状态信息”。

      他仿佛能“听”到,在无数叙事单元构成的集体意识海洋深处,一些原本被压抑的暗流,开始因为规则的细微改变而加速涌动。

      一丝丝迷茫中的清醒,一点点麻木下的悸动,如同深海中逐渐亮起的、微弱的生物荧光。

      他不知道这些变化最终会汇聚成什么。

      是彻底的混乱与崩溃?还是新秩序的萌芽?

      他也不确定自己这条通往“真实”的“桥梁”构想,是否只是又一个疯狂的乌托邦。

      他只知道,他必须继续。

      在又一次惊险地完成对“记忆可靠性”规则的渗透后,他停驻下来,感受着体内几乎见底的力量和遍布“伤痕”的意识体。

      他抬起头,望向那片金色锁链森林的最深处。

      在那里,规则的密度和光芒达到了极致,仿佛有一颗由纯粹逻辑构成的太阳在燃烧。那是“主叙事流”最核心的引擎所在,是定义“存在”与“虚无”的最终界限。

      那里,或许藏着这个世界最终的秘密,也藏着通往“真实”的最后屏障,或者……唯一的通道。

      他知道,以他现在的状态,靠近那里就是自杀。

      但他也相信,随着他一次次成功的“手术”,随着他对这个世界规则理解得越来越深,随着他体内那融合力量越来越强……

      终有一天,他的手术刀,将能够指向那颗……逻辑的太阳。

      规则黑客的征途,没有尽头。

      唯有向前,直至虚无所不能虚,直至真实终将降临。

      他收敛心神,开始寻找下一个,值得被“修正”的因果链。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