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7、第 77 章 ...
-
周夫人又喜又羞,捂住肚子的姿态俨然像是怀胎十月的模样,惭愧的对林姚道:“真是对不住神医,没想到神医只要看一眼,就知道我有孕了,我这年纪还能为周家添丁,真是祖上积德。”
周方难得放低了姿态,恭恭敬敬道:“还请神医不计前嫌为我儿治病。”
林姚道:“好说,你们先出去吧,楼小渔留下替我打下手。”
周方夫妇毕恭毕敬的退出房间。
楼小渔笑嘻嘻道:“这大夫你比我装得像。”
“什么叫装得像,我本来就是神医……的传人。”林姚打趣他道,“你要是愿意,也不是没有好去处。”
“呸呸呸,我哪也不去,我就跟着我师父。”
“是跟着你小师叔吧。”林姚从衣袖中拿出一个小瓷瓶,扒开塞子,里面飞出一只蚂蚁大小的小飞虫,不细细看几乎看不见他的身影。
楼小渔感叹道:“无欲之地的巫蛊之术当真奥妙。”
“巫蛊之术与毒术本就是殊途同归的东西,比起柳幕笙,我这些不过是班门弄斧而已,巫大娘也不见得有多厉害,这江湖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你以后就见识了。”林姚收回小瓷瓶,笑着拍了拍周展鹏的脸蛋,道,“你这大侄子吃得太油腻,身体都吃坏了,如此下去有的是多灾多病的时候。”
“这怎么治?”
“什么怎么治,当然是少吃多动,难不成我割他几块肉?”
******
林姚教训了周展鹏,随后又替他医治了病症,本是与楼小渔毫无关系的事情,可没过几天,周府上下便传出了闲话,说是楼小渔让人给周大少爷下了毒,又叫人替他看了病,既教训了大房,又叫大房叫不得屈,周方夫妇宽容大方,又看在腹中有孕,不与楼小渔计较。
“我楼小渔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沾上这一门亲戚。”楼小渔咬牙切齿道,“我姐也跟着他们埋怨我,明天不去看她了,后天也不去,天天都不去了。”
楼小渔从周家回来,一肚子气的进了封澄房间。
“你别这么说,小蝶姐姐一定是跟你开玩笑的。”封澄替他倒了杯茶道,“你明天若是不去看小蝶姐姐,不如我们去看看周大哥的学堂吧,又好几日过去了,不知道房屋修葺的如何了。”
“也好啊,今日我去周家没看见周正,明日去学堂堵他,我平白无故受得气,岂能就这么算了,我得挤兑挤兑他这个受气包啊。”
封澄故作生气的虎着脸:“哎呀,小渔!”
楼小渔连忙正襟危坐道:“开玩笑开玩笑。”
翌日清晨,楼小渔和封澄携手去往学堂,两人沿路吃了早点,楼小渔想起那日和封澄一同吃烧饼的事情,心头就开始发痒,一大清早便昏了头,满脑子都是他小师叔那漂亮的小脸蛋。
封澄为人不谨慎,楼小渔也一直心不在焉,两人走了一路,也没留意到身后有两个冒冒失失的家伙跟着他们。
两人到了学堂,那漏风的破房子已经稍作过修葺,不再是那寒风萧瑟的潦倒模样。
孩子们面前也有了桌子,一个个背着手有模有样的听着周正讲课。
楼小渔道:“小师叔,你都看到了,都挺好的,他们忙着呢,咱们别傻站着了,去河边走走吧。”
“来都来了,不如再等等吧。”
楼小渔暗自嘀咕,抱怨的勾起封澄的小手指,放在手里把玩。
两人在外等了许久,周正一脸欣慰的下了课,慈祥的看着孩子们四散开去。
楼小渔不耐烦道:“我说姐夫,你要做善事我不管你,可你这一待就是大半天,你要是疏忽了我姐,你看我告不告诉周家老夫人去。”
“不不不,千万不要告诉我娘。”周正焦急道,“我娘生气,哪怕是打断了我腿都好,可我不能让这些孩子被我连累,娘子那里,小舅子即便不提,我也绝对是放在心上的,娘子于我是顶顶重要的人。”
“小渔,你不要吓唬周大哥了。”
“说笑两句都不行,没意思。”楼小渔道,“行了,不早了,回去吧,免得我姐等你。”
周正松了口气,讪讪道:“是我不善言辞,小舅子息怒。”
三人并行回去,周正见楼小渔不仅来看望孩子,还一并接他回去,一路上高兴的絮絮叨叨。
楼小渔顺道去探望楼小蝶,哪知刚回到府里,还未来得及暖暖身子,老妇人便派了几个家仆来请周正和楼小蝶,看下人那凌厉的眼色,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偏生周正却不自知,脸上依旧温温的笑着。
楼小蝶笑盈盈的对封澄说道:“小师叔招待不周,你和小渔稍坐片刻,我们去去就回。”临走又对小桃花说道:“奶娘陪我走一趟,你留下伺候,别忘了准备些吃食,别让封少侠和少爷枯坐。”
“知道,小姐。”
楼小渔百无聊赖的坐在椅子上嗑瓜子,问道:“小桃花,出什么事情了?”
“我也不晓得啊。”小桃花往杯子里续了茶,“周大少爷这几日大病初愈,府里上下围着他团团转,哪有心思管我们二房的事情,还把小姐也叫了去,能有什么事呢?”
******
周正与楼小蝶进了屋,老夫人好话不说,先叫他跪下。
周正撩开袍子跪了下去,楼小蝶跟着要跪,老夫人瞪了她一眼,对仆人道:“还不扶二夫人坐下。”
楼小蝶双手叠在腹前,端庄的笑道:“嫁夫从夫,儿媳妇理当跪着。”
周正着急道:“娘子,你先坐下吧。”
周老夫人气极:“她想跪就跪,府里上下哪个不知道她拳脚功夫了得,跪这几下伤不了身子!”
周正道:“娘,有什么您罚我,小蝶如今有孕在身,地上凉,不能久跪。”
“我没让她起来吗?是她自个儿不想起!”周老夫人指着楼小蝶道,“我问你,正儿开设学堂的事情,你知道不知道?”
周正一惊,脑门上掉下豆大的汗珠子。
楼小蝶点头道:“儿媳妇知道。”
“你知道!你知道竟然不劝他,我们周家娶你何用!”老夫人气的用拐杖在地上连敲了数下,“要不是鹏儿告诉我,你偷偷开设学堂,我竟然还不知道,你如今不念书,贪图那些个铜板碎银去了!”
周正怯怯道:“娘亲,儿子开的学堂,是不收银子的。”
老夫人痛心疾首道:“你父亲在世时,乃是举人老爷,你读书不如你大哥就罢了,如今脑子也坏了,当年我真是给你娶错了媳妇。”
楼小蝶深吸了口气,硬生生的忍了下来。
周正道:“娘,这些事情都是我擅自决定的,和娘子没有关系,她、她妇道人家,怎么敢管我的事情。”
“她管不了你,我这个做娘的总能管你,你明日就去把那学堂关了,不!今日就去!”
“娘,那些孩子家中穷苦,若是我关了那学堂,以后他们都读不成书了。”
周老夫人冷笑道:“那些孩子和你有什么关系?和我们周家又有什么关系?好,你不听话是不是,来人,从今天开始,不准少爷离开院子一步,他要是敢出门,就给我打断他的腿!我宁愿没你这个儿子,也不能让你出去丢人现眼。”
******
楼小渔正嗑着瓜子,喝着茶,周正和楼小蝶回来了。
楼小蝶一回来,二话不说的拧起楼小渔的耳朵,气鼓鼓道:“你这小子,成天给我闯祸。”
“和小舅子没关系。”周正焦虑道,“娘子,你快些松开小舅子。”
楼小蝶出了气,松开楼小渔之后,狠狠瞪了他一眼。
楼小渔哑然失笑:“我又怎么了?”
“我回来的路上打听清楚了,今日鹏儿派人去跟踪你,没抓到你落单,倒是发现了相公开设学堂,我问你,你为何一路都没发现被人跟踪?”
楼小渔眨眨眼道:“没发现怎么了?我是混吃等死楼小渔啊,又不是什么武林高手楼小渔……”
封澄连忙道:“小蝶姐姐,是我不好,一路上只顾着和小渔打闹,竟没有发现有人跟着我们。”
楼小蝶笑道:“和你没关系,我和小渔闹着玩的,小师叔多吃些茶点。”
楼小渔翻了个白眼:“哪儿好玩?”
周正垂头丧气道:“都是怪我不好,要是我早些和娘说,她兴许不会这么生气。”
封澄问道:“是啊,周大哥做的都是好事,老夫人为何生气啊?”
楼小蝶苦笑道:“大户人家的规矩与我们江湖中人不同。”
封澄嚼着桂花糕说道:“我们羲山派规矩也很多,但都是开山祖师爷和历代掌门制定的,周大哥家的规矩是谁定的,让他改改不成吗?”
楼小蝶失笑道:“这从何说起呢。”
楼小渔道:“这事因我而起,这样吧,我先去把周展鹏打一顿。”
楼小蝶怒道:“你还来添乱?”
******
楼小渔倒挂在树上修炼内功,封澄仰起头看着他,问道:“小渔啊,你答应小蝶姐姐想办法,你想好了没有?”
“想好了啊。”
“那你怎么还不下来。”
“我已经托人去办了。”楼小渔道,“就是周展鹏这矮冬瓜,我得好好想个办法治一治他。”
“你别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了,你快下来,陪我去学堂看看,今日周大哥不能过去,说不定孩子们正在着急呢。”
“他们这会儿忙着呢。”楼小渔翻身跃下树,甩了甩头发,笑道,“走,去周家看热闹去。”
封澄半信半疑的跟着他去了周府,到了门口却见许多人堵在那里,手里拎着菜篮子,三五个眼熟的孩子围在一起,一手抓着一个鸡蛋。
楼小渔笑了笑,冲封澄挑了挑眉。
封澄狐疑的看着他,走上前问一位老伯道:“老伯,你们在这里干什么?”
老伯道:“听说周二少爷昨日摔断了腿,我心中实在忧虑,特意大清早过来看看他病的如何了,周二少爷平日里为街坊做了不少好事,都是周老夫人教导有方,这不,今年收成好,顺便带一只自家养的鸡,来给周二少爷拜个早年。”
封澄一脸茫然,又走到那几个孩子身边,问道:“你们怎么也来了?”
小娃娃奶声奶气道:“先生病了,我们来给先生送鸡蛋。”
楼小渔拉着封澄去到一边,笑道:“好了,别妨碍他们探病了。”
“小渔,怎么回事啊?昨日你姐夫还好好的,怎么一夜工夫腿就断了?”
“可不是么,我楼小渔昨夜还是荷包满满,哪知今日,荷包破了个小洞,漏了笔小财出去。”
封澄道:“小蝶姐姐送我的荷包你先拿去用吧,你的给我,我帮你缝几针。”
楼小渔:“……”
“小渔,你怎么了?”
楼小渔好气又好笑道:“昨夜我花了些银子,把姐夫腿断了的消息散布出去,平日受过他恩惠之人今日自发过来探望他,我又雇了些人来说好话,大抵就是周二少爷行善积德,是长明州的大善人,老夫人也是个活菩萨,独自一人含辛茹苦的把孩子拉扯大,还将小儿子教育的这般善良伟大,反正都是些恭维人的话。”
封澄挠了挠头,困惑道:“小渔,你不是不喜欢老夫人吗?”
“我恭维她不代表喜欢他。”
封澄咕哝道:“那你恭维我的话也是假话吗?”
楼小渔好笑道:“那你说说,我恭维你什么了?”
封澄的脸颊突然泛起了红晕,他蹙起眉头,怯怯道:“比如,你说……你说我好看……”
“我小师叔是好看啊,你不信我拉个人来问问。”
“你不要胡闹了。”
“我说说而已,我小师叔好看,我一人看就行了,谁要他们来看。”
“小渔,你真的好啰嗦哦。”
楼小渔:“……”
楼小渔让人在城里散播了几天的奉承话,又叫人往周老夫人那送了一尊菩萨像,把周老夫人哄得是轻轻飘飘的,东南西北都分不清。
不到几日,周老夫人就松了口,嘱咐周正依旧要好好读书,开设学堂的事情兼顾着做就是了。
周正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战战兢兢的在他娘亲的笑容里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