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1、年关前的针线 ...


  •   腊月二十四的午后,阳光把画室的地板晒得暖融融的。许清安坐在画案前缝纽扣,手里捏着颗红布包扣,是王奶奶前儿剪的布头,说要缝在傅时夜那件蓝布衫上,讨个“红底压岁”的彩头。

      “线脚再密点。”傅时夜凑过来看,指尖碰了碰布扣边缘,许清安的针脚走得匀匀实实,像用尺子量过似的。他忽然想起去年许清安补毛衣时,针脚歪歪扭扭像爬着串蚂蚁,却被他宝贝似的穿了整个冬天。

      “王奶奶说,年关的针线要细,日子才能密匝匝地暖。”许清安把线头在指腹上绕了两圈,轻轻一拽就系好了结。布扣在蓝布衫上闪着光,像颗小小的红灯笼。

      院门口传来王奶奶的声音,正跟卖年画的小贩还价。“快藏起来,”许清安把蓝布衫往衣柜里塞,“等除夕夜再给他穿,算个惊喜。”

      傅时夜笑着点头,转身从书架上翻出个铁罐子,里面装着去年晒的薄荷干,是夏天从窗台上那盆里摘的。“泡点茶?”他往瓷碗里抓了把,沸水冲下去时,薄荷香混着阳光的味道漫开来。

      许清安端着茶碗时,忽然看见案头压着张速写,画的是市集的年货摊,糖瓜、福字、红灯笼挤在一块儿,角落里两个小孩正抢一串糖葫芦,被画得只剩模糊的影子,倒比清晰的更有味道。

      “这画要挂哪儿?”傅时夜指着速写问。

      “就挂在客厅那幅三人像旁边,”许清安笑,“王奶奶说,年关的画要热闹,才显得日子有奔头。”

      傍晚时,王奶奶提着个竹篮进来,里面装着刚炸好的丸子,还冒着热气。“尝尝这个,”她往许清安手里塞了个,“素馅的,加了点薄荷碎,解腻。”

      丸子咬在嘴里时,许清安忽然注意到王奶奶的围裙上,新添了颗青布扣,针脚是他熟悉的斜纹——是上次他给傅时夜缝布扣时用的针法。“您这扣子……”

      “偷学你的,”王奶奶笑得眼睛眯成条缝,“你缝的布扣圆滚滚的,看着就喜庆,我也学来添点年味儿。”

      傅时夜忽然从口袋里摸出个小布包,里面是枚铜制的福字扣,边缘有点磨损,却透着温润的光。“前儿在老张头那儿淘的,”他把铜扣往许清安手里放,“说这是早年大户人家绣在荷包上的,能镇岁。”

      许清安把铜扣放进铁盒时,里面的物件又多了几样:新钢笔的笔帽、野梅的干花瓣、还有那枚青布扣,挤在一块儿像群守岁的老伙计。

      窗外的月光把雪地照得像铺了层银,画室里的薄荷茶还冒着热气。许清安忽然拿起那支新钢笔,在写生簿上写下:“年关的针线,缝的是旧岁的暖,盼的是新年的甜。”

      傅时夜凑过来看,忽然在他手背上吻了下,带着薄荷茶的清香:“等过了年,我们去山里写生,把春天的花、夏天的树都画下来,装满整个画室。”

      “好啊。”许清安把钢笔放进笔帘,听见院角的雏菊又冒出片新叶,嫩得像被年味儿染过似的。他忽然觉得,所谓年关,不过是把这些带着温度的瞬间攒起来,用针线缝成暖烘烘的团,等春风一吹,又能从中抽出新的绿,像那盆薄荷,像他们俩,在岁月里慢慢长成最安稳的模样。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