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麟台核单 账册初错 ...

  •   眼睛先瞟到了案上的东西,堆得老高的文书里,最上面那本赈灾账册敞着,红笔圈的错处,正是我昨天(哦不,是原主)没改完的那本。

      “还愣着!账册上官舍人今就要看,再拖就真要挨罚了!” 青桃把砚台往我面前推了推,“还有这《新字范本》,昨天你说‘圀’字练熟了就能当范本。”

      我这才反应过来,原主不是菜鸟,是真在麟台干活的书手,昨天还在改账册、练新字,是我穿越过来断了片,把人家的进度全忘了。

      我拿起账册翻了翻,里面的数字是用毛笔写的大写,“壹贰叁肆”,但红笔标注的错处很清楚:“叁月粮数与库房记录差五石”“赈灾户名漏填叁户”。

      手指摸着纸页时,脑子里居然能冒出 “该去库房对入库记录” 的念头,像是原主的记忆在冒头。

      “这账册…… 我昨天查到哪了?” 我含糊着问,不敢说自己全忘了。

      青桃一边帮我理散在桌上的账页,一边念叨:“查到三月的粮账不对,你说要去甲库找库房的入库底册核对。”(甲库:唐代宫廷文书档案管理部门)

      可笔尖碰到账册,墨点 “啪” 地掉在 “伍石” 两个字上。

      “哎呀!你这是干啥!” 青桃急得抢过账册,“这账册是要呈给上官舍人的,弄脏了怎么交差?”
      她用布擦了半天,墨渍还是留了个印子,“昨天你还说‘做事得有章法,账册要改得明明白白’,今天怎么跟丢了魂似的?”

      我心里咯噔一下。原主不仅会写字算账,还懂 “章法”?

      看是我这穿越过来的灵魂太慌!

      可写到核对批注时,脑子里又冒出来 “该列个核对清单” 的念头,想说 “标个优先级”,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怕青桃觉得我奇怪。

      “你倒是改啊!” 青桃往窗外看了一眼,“现在改不完,别说留麟台,扫地都没人要!”

      “咱们麟台分三档:最顶层是上官舍人,中间是苏主事他们管文书审核,像你这样的底层书手,连给陛下递文书的资格都没有……”

      “什么上官舍人?什么陛下?”

      青桃眼睛瞪得像铜铃:“你连上官舍人都不知道?当今大周陛下跟前最红人!写字好看得要命,连大臣都得让她三分!”(大周:武则天称帝后建立的朝代,公元 690 年 - 705 年,此处点明故事所处时代背景;上官舍人:指上官婉儿,武则天时期重要女官,曾担任 “内舍人” 等职)

      “上官婉儿,武则天?” 我脑袋一下就懵了,妈呀,我穿越到了唐朝,上官婉儿居然是我上司,难到我还能见到武则天,拍个照合个影?一千多年前呀,这也太狗血了?这青桃也穿过来了?可感觉不对呀,我说的她都听不懂,失忆了?

      最要命的是,在上官婉儿手下干活,这班怕是比 996 还难混,说不定哪天就给拉出去杖毙了,我的妈呀!赶快来个雷把我劈死得了!我不想活了!

      青桃见我写得慢,把库房底册递给我,“你昨天圈的这几处错,底册编号都在这上面。”

      哪个账册放哪排架子,底册编号怎么对应,甚至青桃刚才说的 “甲库西角第三排”,我脑子里居然能冒出具体的位置画面。“我好像…… 想起来点了。”

      青桃松了口气:“总算醒过神了!赶紧的,改完账册还得把《新字范本》补完,上官舍人最看重‘字正’‘账清’,这两样过了,咱们的日子才好过。”

      我埋头改账,毛笔在手里越来越顺,原主的记忆像泉水似的冒出来,怎么核对数字不容易错,怎么标错漏最清楚。

      三月那笔粮账错漏,是因为库房入库时把 “粟米” 和 “糙米” 的数量记混了,原主昨天核对时已经圈出了只是没来得及去找底册比对。

      手指顺着记忆很快找到 “内库壹拾柒卷?三月杂粮入库明细”,旁边还有原主用小字写的批注:“核对时需注意鸿胪寺工作借调记录,恐有重复记账”。(鸿胪寺:唐代官署,主要掌管外交、民族事务与外国使节接待)

      原主的字是真不错,连批注都写得整整齐齐,比我穿越前签报销单的字好看十倍。

      青桃凑过来看,眼睛亮了:“对!就是这个!昨天你说这处最容易错,还教我‘查账要像梳头发,得顺着根儿捋’,今天总算没忘!”

      她见我改得顺,手脚麻利地把散落的账页按日期排好,“你看,按你昨天说的‘先排日期,再标错漏’,这堆账册是不是清楚多了?”

      我低头一看,还真是,刚才乱成一团的账页,被青桃按月份分了三摞,每摞上面都压着原主写的小纸条:“正月已核”“贰月待核叁处”“叁月待核伍处”。

      这不就是最原始的 “进度管理” 吗?原主简直是古代职场小达人!我忍不住笑:“你这排得比我电脑文件夹还清楚。”

      “啥夹?” 青桃没听懂,但见我笑了,也松了口气,“快改吧。”

      原主昨天改账时,总爱在错漏旁边画小符号:三角代表 “需核对底册”,圆圈代表 “计算错误”,叉号代表 “字迹模糊需重抄”。

      我试着画了个三角在 “粟米糙米混淆” 旁边,青桃立马说:“对!就是这个!昨天你说画符号比写字快,查的时候一眼就能看清哪类错。”

      改到 “赈灾户名漏填” 那页时,青桃凑过来说:“昨天你改到这儿犯困,说‘漏填户名最容易被上官舍人看出来,得一个一个对着名册核’。”

      我翻出名册,上面的名字密密麻麻。

      脑子里忍不住冒现代想法:这要是能做个 Excel 表格,用 “查找重复项” 功能,分分钟就能搞定,哪用得着一个个瞪着眼瞅?

      “你咋又停了?” 青桃见我皱眉,递过来一块薄荷膏,“昨天你核名册核到头疼,涂了这个就精神了。

      上官舍人说过,‘做事得有耐心,户名漏填看似小事,但若漏了一户赈灾粮,就是误了人命’,你当时还说‘得记在心上’呢。”

      我把薄荷膏涂在太阳穴上,凉丝丝的劲儿一下窜到天灵盖,脑子清醒多了。

      看来原主不仅能干,还把上官婉儿的话记在心里,难怪能在麟台当书手。

      用毛笔在名册上勾出账册漏填的名字,勾到第三个时,突然发现规律,漏填的全是姓李的,像是抄的时候不小心跳了行。

      “找到了!” 我指着名册,“你看,这几户都在同一行,可能是原本书手抄的时候没注意,漏了一整行。”

      刚放下笔,就听见青桃 “嘘” 了一声,往门口指了指。

      回廊上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不是小太监那种轻手轻脚的,是带着沉稳劲儿的步子,夹杂着玉佩碰撞的脆响,一声比一声清。

      “是上官舍人!” 青桃的声音压得极低,“她今天好像来得比平时早。”

      “差不多了,先应付过去再说。” 我把账册和范本摆得整整齐齐,心里默念:原主的本事借我用用,现代的思路别掉链子,千万别露馅……

      脚步声停在门口了。门帘没掀,但能感觉到外面有人站着,一股说不出的气场顺着门缝飘进来。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麟台核单 账册初错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