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 9 章 ...

  •   周日下午的公园像被裹在一层暖融融的糖霜里,桂花的甜香顺着风飘得满处都是,连空气都变得软乎乎的。我和许霖坐在湖边的长椅上,看远处几个小朋友举着泡泡机跑,透明的泡泡裹着碎金似的阳光,飘到湖面又轻轻破掉,溅起一点点看不见的涟漪。许霖手里捏着片刚捡的梧桐叶,指腹反复摩挲着叶片上的纹路,叶脉在阳光下看得清清楚楚,像谁用细笔一笔笔画上去的。

      “哥,你看这叶子的纹路,”他突然把叶子凑到我眼前,声音里带着点没藏住的兴奋,又怕吵到旁边晒太阳的老人,赶紧压低了音量,“是不是特别像数学课上画的辅助线?以前我总觉得辅助线难画,不知道从哪儿下手,现在好像突然懂了——就跟找叶子的主脉一样,得先抓住最关键的部分,剩下的细枝末节自然就顺了。”

      我顺着他的指尖看过去,梧桐叶的主脉从叶柄一直延伸到叶尖,分出去的侧脉整齐地排着,确实像极了几何图里的辅助线。许霖还在小声絮叨,指尖沿着主脉慢慢划:“就像上次证明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我一开始总盯着对角线看,越看越乱,后来跟着老师一步步找,先抓住‘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这个‘主脉’,后面的内错角、对顶角,还有全等三角形,一下子就串起来了。”

      风轻轻吹过来,把他额前的碎发吹得晃了晃,他抬手把头发捋到耳后,又低头看手里的叶子,像是在跟叶子说话似的:“以前我总觉得数学特别枯燥,满页都是公式和定理,看着就头疼。现在倒好,走哪儿都能想起点数学课上的事儿——昨天跟我妈去超市,看见货架上的牛奶盒是长方体,我就想起老师说的‘长方体对面相等’,还特意数了数盒子的棱,真的是12条,跟课本上说的一模一样。”

      他说着,从校服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不是平时写作业的练习本,是个封面印着篮球图案的记事本,边角已经被磨得有点卷了。他小心翼翼地翻开,第一页上画着个歪歪扭扭的平行四边形,旁边用铅笔写着“第一次主动举手回答的题”,字迹还有点飘,看得出来当时写得很紧张。下面还有几行小字,是用不同颜色的笔补的:“要先找已知条件,别着急写步骤”“错了也没关系,改过来就好”“老师说我思路对的时候,心跳得好快”。

      “你看,”许霖用指尖轻轻点着那几行字,语气里带着点藏不住的小骄傲,耳朵尖都有点红,“以前我记笔记总偷懒,老师在黑板上写多少,我就随便抄多少,有时候还会漏题。现在我觉得把这些小细节记下来挺好的——比如哪道题我一开始没思路,后来怎么想通的;比如老师提醒的‘公共边容易忘’,我就特意用红笔标出来。昨天整理书包的时候,我还特意把数学书放在最上面,早上起来想翻两眼,看看那些定理;以前我可都是把数学书塞在书包最底下,生怕看见那些公式。”

      远处的小朋友又开始闹,泡泡机喷出一大串泡泡,有个泡泡飘得特别远,直直地往我们这边来。许霖伸手想去碰,又怕碰碎了,手在半空中停了几秒,直到泡泡轻轻擦过他的指尖,“啪”地一声破了,他才忍不住笑起来,眼睛弯成了月牙:“哥,你发现没?我现在看见什么都能想起数学课的事儿,但不是觉得烦,反而觉得挺有意思的。比如刚才看见湖边的石凳是正方形的,我就想它的对角线肯定相等,还不用拿尺子量,因为我们已经证过了‘矩形对角线相等’,正方形是特殊的矩形,肯定也符合;还有那边的凉亭,柱子是圆柱形的,我就想起老师说的‘圆柱侧面展开是长方形’,要是把凉亭的侧面展开,肯定能算出它的周长。”

      他越说越投入,身子都往我这边挪了挪,手里的梧桐叶被他捏得更紧了些,叶片边缘有点卷起来。他又捡起脚边另一片叶子,这片叶子比刚才那片小一点,叶脉更细,他学着几何课上画图形的样子,用指尖在叶子上比划出正方形的轮廓,一边比一边说:“下次数学课要是讲梯形,我肯定能更快找到思路。我昨天还跟我妈说,以后每天晚上都花十分钟看看数学笔记,不是为了做题,就是想把那些定理理清楚——比如‘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我以前总记混ASA和AAS,现在我把它们写在卡片上,贴在书桌前,看了两天就记住了,再也没弄错过。”

      湖边的柳树垂着枝条,风一吹就轻轻晃,影子落在湖面上,像一幅流动的画。许霖把两片梧桐叶夹进记事本里,小心地按了按,生怕叶子皱了,然后把本子合上,揣回口袋里,手还在口袋外面按了按,像是在确认本子没掉。“我觉得现在好像不是在学数学,”他看着湖面,声音比刚才轻了点,却很认真,“是在慢慢找到做事的劲儿——就像拼拼图,以前我拿到拼图总着急,随便抓一块就往上面拼,拼不上就烦,扔在一边不想管;现在我知道要先看整体轮廓,再找边缘的块,慢慢拼,反而拼得又快又好。学数学也是这样,以前总着急写答案,不看条件,现在先把题目里的已知条件列出来,再想对应的定理,反而觉得简单多了。”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上次数学课我上台写证明步骤,紧张得手都抖了,还把‘对应边’写成了‘对应角’,台下同学笑的时候,我脸都红了,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但现在再想,其实也没什么——错了就改,下次注意就好。后来我把那道题抄在错题本上,特意用红笔把错的地方标出来,写了‘下次要仔细看结论,别把边和角搞混’,现在每次翻错题本,都能想起当时的教训,再也没犯过同样的错。”

      阳光慢慢往西斜,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湖边的草地上,像两个并肩的小树苗。许霖突然站起来,跑到湖边,蹲在地上捡起一块扁平的小石头,侧着身子往湖里扔,石头在湖面上跳了三下,才沉下去。他回头朝我笑,脸上沾了点草屑,却笑得特别灿烂:“哥,我觉得我现在胆子也大了点——以前上课就算有思路,也不敢举手,怕说错了被同学笑;现在我觉得,就算说错了,老师也会帮我纠正,总比憋着不说强。上次我举手回答梯形的问题,虽然没说全,但老师还是夸我思路对,说我进步了,那时候我觉得特别开心,比考了高分还开心。”

      他跑回长椅边,坐下的时候还带着点喘,却没停住话头:“昨天我跟同桌王浩聊天,他说他觉得几何证明特别难,总是找不到条件。我就跟他说,要先把学过的定理记熟,比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然后把题目里的已知条件列出来,找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像找线索一样。他说下次上课要跟我一起听,有不懂的就问我——以前都是我问别人,现在居然有人问我了,你说是不是很神奇?”

      我看着他眼里闪着的光,像把夕阳的碎光都装在了里面,突然觉得,那些在课堂上慢慢积累的,不只是数学知识,更是少年人一点点找回来的自信和勇气。许霖又捡起一片叶子,这次他没再比划几何图形,而是把叶子举起来,对着阳光看,叶片的纹路在阳光下变得透明:“哥,你说要是以后学更难的数学题,我会不会也能像现在这样,慢慢想通?”

      “肯定会的,”我摸了摸他的头,“你现在已经学会慢慢来,学会找方法了,比以前认真多了,也勇敢多了。”

      许霖听了,笑得更开心了,他把叶子夹进记事本里,又掏出笔,在刚才那页的空白处画了个小小的太阳,跟他第一次在语文课本上画的那个歪歪扭扭的小太阳比起来,这次的太阳画得整齐多了,还特意给太阳加了笑脸。“我要把这个本子好好留着,”他合上本子,揣回口袋,“等以后想起现在的事儿,肯定会觉得特别有意思。”

      远处的泡泡机还在喷着泡泡,小朋友的笑声顺着风飘过来,桂花的香味更浓了。许霖站起来,拍了拍裤子上的草屑:“哥,我们去那边看看吧,我刚才好像看见有卖棉花糖的,我请你吃——上次你帮我讲题,还没谢谢你呢。”

      我们沿着湖边的小路走,许霖走在我旁边,脚步轻快,偶尔会踢一下路边的小石子,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歌。夕阳把他的侧脸染成金色,我看着他蹦蹦跳跳的样子,突然觉得,成长从来都不是一下子的事儿,而是像这样,在一个个细碎的瞬间里,慢慢积累勇气,慢慢找到方向,慢慢变成更好的自己。那些课堂上的粉笔灰、草稿纸上的修改痕迹、记事本里的小太阳,还有此刻他眼里的光,都是成长最好的证明——比任何分数都更珍贵,也更动人。

      走到卖棉花糖的小摊前,许霖指着粉色的棉花糖说:“老板,要两个粉色的棉花糖!”他掏出零花钱递给老板,接过棉花糖,把更大的那个递给我:“哥,你吃这个,这个大一点。”我接过棉花糖,甜香扑鼻,就像此刻的时光,温柔又美好。许霖咬了一大口棉花糖,糖丝粘在他的嘴角,他却没在意,笑着说:“哥,下次周末我们还来公园吧,我还想跟你说我数学课上的事儿——下次我肯定能举手回答更多问题!”

      我看着他嘴角的糖丝,笑着点头:“好啊,下次我们还来,听你说更多有意思的事儿。”风轻轻吹过,带着棉花糖的甜香和桂花的香味,远处的夕阳慢慢沉下去,把天空染成了温柔的橘红色,那些细碎又温暖的瞬间,就这样定格在这个周日的午后,成为了成长里最珍贵的回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