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雨日 ...

  •   于景是在一种前所未有的、被温暖和安全包裹的感觉中醒来的。

      意识回笼的瞬间,他首先感受到的不是熟悉的闹钟尖锐的鸣响,也不是秦旭冉那咋咋呼呼的起床气,而是一种沉静的、均匀的呼吸声,近在咫尺。他猛地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陌生的天花板吊灯线条,以及透过厚重窗帘缝隙渗进来的、灰蒙蒙的天光。

      记忆如同潮水般涌回脑海——雨夜,电话,湿透的祁越,还有那句“我等你睡着再走”。

      他倏地转头看向身侧。

      祁越还在。

      他没有睡在床上,而是和衣靠坐在床边的地毯上,头微微后仰抵着床沿,双臂环抱在胸前,闭着眼睛,呼吸绵长。他换上了一件于景衣柜里找出来的、略显紧绷的干净T恤(于景的衣服对他来说显然有些小了),湿透的衣裤大概被晾在了浴室。那头三七分的短发半干未干,有几缕不羁地翘着,让他平日里锐利张扬的轮廓在晨光中显得柔和了许多,甚至透出一点罕见的、毫无防备的稚气。

      他就这样,在这个对他来说完全陌生的环境里,以一种守护的姿态,坐了一夜。

      于景的心跳,不受控制地漏跳了一拍。一种极其陌生的、温热的情绪,像初春的溪流,悄然漫过心田的冻土。他静静地看着祁越沉睡的侧脸,没有立刻起身,也没有惊动他。

      窗外的雨声依旧淅淅沥沥,没有停歇的意思,将整个世界笼罩在一片朦胧的水汽之中。

      于景的目光从祁越脸上移开,落在床头柜的电子闹钟上。

      07:48。

      这个数字让他微微怔住。往常的这个时间,他应该已经坐在早自习的教室里,背完了半个单元的英语单词。今天,他迟到了。而且看这天色和雨势,迟到的绝非一星半点。

      然而,预想中的焦急和懊恼并没有出现。于景发现自己异常平静。他甚至没有立刻起身的欲望。一种强烈的、想要脱离既定轨道、短暂喘息一下的念头,前所未有地清晰起来。

      他轻轻地坐起身,没有发出任何声响。床垫细微的动静还是让祁越的睫毛颤动了一下,但他并没有醒来,只是无意识地调整了一下姿势,继续沉睡着。

      于景赤脚踩在冰凉的地板上,走到窗边,轻轻拉开一丝窗帘。灰暗的天空,连绵的雨线,被打湿的街道和建筑,构成了一幅压抑却与他此刻心境莫名契合的画面。

      他拿起手机,屏幕上有几个秦旭冉的未接来电和询问信息,还有一条班主任发来的、关于早自习考勤的例行通知。

      于景没有理会秦旭冉的信息,直接拨通了班主任的电话。

      电话很快被接通。

      “喂,于景?”班主任的声音带着一丝疑惑,显然对于景在这个时间点打电话感到意外。

      “李老师,早上好。”于景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冷静,听不出任何情绪波动,“我今天身体不太舒服,想请假一天。”

      他的理由简单直接,甚至没有刻意伪装出虚弱的语气,但基于他一直以来优异的表现和从不说谎的信誉,班主任几乎没有犹豫。

      “不舒服?严重吗?需不需要去医院?”班主任关切地问。

      “不用,只是有点头疼,休息一下就好。不会耽误复习进度。”于景回答得滴水不漏。

      “那好,你在家好好休息,注意身体。期末虽然重要,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今天的复习资料我让课代表发你电子版。”班主任叮嘱道。

      “谢谢老师。”

      挂断电话,于景将手机调成静音,扔回床上。他看了一眼依旧在熟睡的祁越,然后转身走进了浴室。

      冷水扑在脸上,刺激着皮肤,也让他最后一丝睡意彻底消散。他看着镜子里那张没什么表情、眼底却似乎比平时多了点什么的脸,深吸了一口气。

      今天,他不想去学校。他需要这片独处的、脱离常规的空间,来整理有些纷乱的思绪,也需要……处理掉客厅里那个“意外”。

      当他洗漱完毕,换好干净的校服(即使请假在家,他依旧保持着某种仪式感)走出浴室时,祁越已经醒了。

      他正盘腿坐在地毯上,揉着有些僵硬的脖颈,看到于景出来,他咧开嘴,露出一个带着刚睡醒的慵懒和惯有痞气的笑容:“早啊,于老师。你这床沿睡得我脖子快断了,得加钱。”

      于景没理他的贫嘴,走到厨房,从空荡荡的冰箱里拿出两盒牛奶,又找出两包苏打饼干,放在客厅的茶几上。“只有这个。”

      他的态度很平淡,没有昨晚那一瞬间的脆弱,也没有面对闯入者的恼怒,就像对待一个……暂时借宿的、不算太麻烦的客人。

      祁越也不在意,拿起牛奶插上吸管,咕咚咕咚喝了大半盒,又撕开饼干包装,嚼得嘎嘣脆。“谢了。”他含糊地说,目光却在于景身上打量,“真不舒服?还是单纯不想去学校?”

      于景在他对面的单人沙发上坐下,拿起另一盒牛奶,小口喝着,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反问道:“你今天不用去十一中?”

      “下雨,懒得出门。”祁越耸耸肩,理由充分且无赖,“而且,笔记还没看完,题也没做完。”他指了指被放在茶几一角、那个属于他的、装着于景心血笔记的文件夹。

      于景看了一眼那个文件夹,又看了看窗外连绵的雨。一个念头在他高效的、习惯于最大化利用时间的脑海中形成。

      “既然没事,”于景放下牛奶盒,语气平静无波,像是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把昨天讲的内容复习一遍,错题重做。然后预习数学必修三的第五章,把里面的例题和课后习题A组做完。做完我检查。”

      祁越咀嚼的动作顿住了,他挑眉看着于景,像是听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于老师,你这是……把我当免费劳动力使唤?还是逮着机会就要给我加课?”

      “随你怎么想。”于景站起身,走向书房(这间公寓他很少用,但书房设备齐全),“不想学可以走,门在那边。”

      他的语气没有丝毫波澜,仿佛祁越的来去与他毫无关系。但这种近乎漠然的态度,反而激起了祁越骨子里的那股不服输和……某种难以言喻的、想要靠近的欲望。

      “学,怎么不学?”祁越几口把剩下的饼干塞进嘴里,拍了拍手上的碎屑,拿起那个文件夹,跟着于景走进了书房,“于老师亲自督导,机会难得。”

      书房里很整洁,一张大书桌,两把椅子,一个装满书籍和资料的书柜。于景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从书包里拿出自己的复习资料和计划本,开始了他的一天。

      他没有再理会祁越,仿佛房间里只有他一个人。他翻开计划本,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清晰地标注着各科的复习进度、每日任务和完成时限。他快速浏览了一下,然后拿出数学试卷,开始刷题。

      他的学习状态,是一种近乎可怕的专注和高效。外界的一切,包括旁边那个存在感极强的祁越,似乎都被他屏蔽了。他的眼神锐利,下笔飞快,思路清晰流畅,遇到难题时会微微蹙眉,指尖无意识地在草稿纸上点划,但很快便能找到突破口,继续书写。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丝毫的拖延和犹豫。

      祁越坐在他对面,原本还想说点什么,但看着于景迅速进入状态、周身散发着生人勿近的冰冷气场的样子,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他啧了一声,认命地打开文件夹,拿出草稿纸,开始按照于景的要求复习和做题。

      书房里陷入了奇异的安静。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窗外持续的、催眠般的雨声。

      于景的方法论并不仅仅体现在他做题的速度上。在完成一套数学卷子后,他并没有立刻开始下一项任务,而是拿出了另一个本子——他的错题本。

      他将刚才做错的、或者思路不够简洁的题目,工整地抄录下来,旁边用红笔标注出错原因、考察的知识点,以及更优化的解题思路。这个过程他做得一丝不苟,像是在进行一项严谨的科学实验。

      接着,他开始了“主动回忆”式的复习。他合上课本和笔记,拿出一张白纸,尝试默写某个章节的知识框架、核心公式和关键概念。遇到卡壳的地方,他会停下来思考,实在想不起来才会去翻书查看,然后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补充和标注。这种方法,远比被动地反复阅读笔记要有效得多。

      祁越在做题的间隙,忍不住抬头看向对面的于景。他看着于景那套行云流水、严谨到近乎刻板的学习流程,看着他面对难题时冷静剖析、面对错题时毫不留情地自我审视的样子,心中第一次对“学霸”这个词有了具象化的、甚至带点敬畏的认识。

      这家伙的脑子,简直就是一台精密运转的学习机器。高效,冷静,目标明确,不带任何多余的情绪。

      但不知为何,看着这样冰冷高效的于景,祁越心里那点想要靠近、想要打破那层冰壳的念头,反而更加强烈了。他想看看,这台精密机器的内部,是否也藏着不一样的温度。

      时间在笔尖和雨声中悄然流逝。

      当于景按照计划完成上午的复习任务,抬起头活动有些僵硬的脖颈时,发现祁越正撑着下巴,看着他自己面前那份写得密密麻麻的草稿纸,眉头紧锁,显然是被一道题卡住了。

      于景放下笔,站起身,走到祁越身边,目光落在他卡住的那道函数题上。

      “哪里不懂?”他的声音依旧清冷,却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于老师”的角色。

      祁越指着题目中的一个步骤:“这里,为什么这个参数的范围要这么取?我代了几个值进去,感觉好像也行?”

      于景俯下身,靠近他,拿起他手边的笔,在草稿纸上快速演算起来。“你代的值只是特例,没有考虑函数单调性的变化临界点。看这里,当这个参数等于1时,导数……”

      他讲解的声音不高,逻辑清晰,指尖点着纸上的步骤。因为靠得近,祁越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干净的皂角清香,和他发梢细微的湿润气息。

      祁越的目光,从草稿纸上的公式,慢慢移到了于景近在咫尺的侧脸上。他专注讲解时,睫毛低垂,鼻梁挺直,嘴唇微微开合,那认真的模样,比平时冷着脸时,多了种难以言喻的……吸引力。

      于景讲完,直起身,看向祁越:“明白了?”

      祁越回过神来,对上他清澈冷静的目光,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有些仓促地移开视线,含糊地应道:“……嗯,明白了。”

      他感觉自己心跳有点快,像是做了什么亏心事。

      于景没有察觉他的异样,或者说察觉了也并不在意。他看了看时间,已经中午了。

      “休息半小时,吃饭。”他宣布道,语气如同制定学习计划一样不容置疑,“我叫外卖。”

      雨还在下,没有停歇的迹象。

      这个原本冰冷空旷的公寓,因为一场雨,一个意外的留宿,和一场突如其来的“补习”,仿佛被注入了一种奇异的、缓慢流动的生机。

      而于景那套高效到极致的学习方法论,也在不知不觉中,如同这润物无声的雨水般,渗透进了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