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乱世君子义信清 ...

  •   【北境,玉翻城】

      夜深人静,王府大部分区域都已沉眠,唯有书房外的走廊,传来几声叩门。

      谢赞打开房门,门外站着他的三个子女:谢义、谢信、谢清。

      “儿臣有要事禀报父亲。”谢义躬身行礼,声音压得很低。

      “进来吧。你母亲可安顿好了?”谢赞侧身让三人进屋,低声问道。

      “母亲与石忌表兄都已歇下了。”谢清小心地关上了房门。

      四人围坐在壁炉前,没有点燃额外的灯烛,只有炉膛燃烧的火焰跳跃,明暗不定地舔舐着他们同样阴晴不定的面庞。

      谢义开门见山:“父亲,铁背狼的存在已被石忌知晓。他返回西戎后,必定会向姜衡叔父禀报。叔父或许会念及情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西戎其他三位家主呢?他们绝不会放过这个指责我们逾越边界、窥探西戎腹地的绝佳借口。”

      谢信对石忌并无太多个人感情:“父亲,那两千匹巨宛马,皆是良驹,足以编成一支骑兵团。若能为我所用,再配以我们的寒钢马铠……整个大陆,恐再无军队能正面抗衡我北境。”

      谢清则忧心忡忡:“父亲,石忌毕竟是母亲的侄子,又是姜衡叔父的心腹。若我们强行吞并,西戎必定震怒,那些骑士也未必甘心臣服。我们该如何处置这些人马,才能既得实利,又不引发大战?”

      谢赞显然也对此事极为头疼:“石忌此人,才华出众,心思缜密。暂时或以亲戚之名将他留住,但绝非长久之计。他迟早要回去复命。威逼利诱,只怕难以让他真心投效。方才商议的南下战略,贵在神速,我北境多为重甲步兵,若有这两千骑兵作为机动力量……为父确实心动不已。只是……这毕竟是姜衡兄的血本,我实在……不忍夺之。”

      “而且,”谢清补充道,“若能连人带马一并收编,直接使用这支现成的、训练有素的骑兵,远胜于我们从头磨合。能极大缩短形成战力的时间,尽快投入南下战场。”

      “如此看来,简单杀掉石忌灭口亦不可行。”谢义分析道,“此举无异于直接与西戎撕破脸。我们同样会失去这支骑兵,更会失去一位潜在的良将。更何况,绝不能让他心生不满,否则他即便表面应允,一旦掌兵,很可能寻机率部突围返回西戎,届时我们阻拦则必然冲突,结果依旧一样。”

      “嗯……”谢赞手指敲击着座椅扶手,“难点在于,如何让这位才华横溢又忠于西戎的表侄,心甘情愿地……为我们所用。”

      这时,谢信再次开口:“父亲……儿臣有一言,只是……此计过于阴鸷残忍,恐有伤天和……”

      “二弟但说无妨。”谢义立刻催促。

      谢信多次深呼吸,才愿意开口:“父亲,大哥,三妹。我的想法是:接下来的对中原军事行动,我们邀请石忌一同参与。他初始必然会犹豫,但我们可以为他分析利害——既然皇室会认定我们北境与西戎‘勾结’,我们何不将计就计?就让他石忌,堂堂正正代表西戎,与我们北境联军一同进攻!如此一来,皇室为确保不再两面受敌,就必须将西戎也纳入和谈范围,最终走向三方谈判。这恰好实现了他之前的构想。”

      他观察着父亲和兄长的反应,继续道:“我们可以告诉他,这是‘先斩后奏’,造成既定事实。待战事取得成果,他再‘借坡下驴’,向西戎禀报,就说我北境主动提出以战获城池换取和平,他石忌乃是促成此事的功臣,为西戎谋取了实利。这样,他构想的三方和谈便有了基础。”

      “若如此分析后,他仍有疑虑……”谢信重新鼓起勇气,“我们便以寒钢马铠相诱。西戎对我北境寒钢渴望已久,若我们许诺,为他麾下这两千骑兵配备全套寒钢马铠与骑士甲胄,他定然心动。一来可验证混编重甲骑兵的实战威力;二来……他或许会动别的心思,比如假意答应,待拿到铠甲后,寻机脱离大营,将这批珍贵军械带回西戎……或者在未来谈判中以此为重要筹码。”

      “之后呢?”谢义听得入神,忍不住追问。

      “信儿……”谢赞他已经明白了次子的潜台词,“你该不会是想要……”

      “借刀杀人。”书房内的温度瞬间骤降,“战场之上,刀剑无眼。我们可以设法……让他‘意外’阵亡。或令他分兵,每支小队皆安□□北境披甲战士‘协同作战’,寻机在其落单时下手;或令他率部担任最危险的前锋,我等稍缓进军,‘驰援不及’……总之,要让他死在攻打皇都的战场上,死于‘皇都军队’之手。”

      “二哥!”谢清捂住嘴,“这绝对不能让母亲知道!石忌他……他救了大哥和母亲啊!此举太过……太过残忍!难道就没有收买或说服的可能吗?”

      “信儿,”谢赞却很冷静,“你有几成把握?此计的依据何在?细节又当如何?”

      谢信似乎早已思考过这些问题,回答道:“父亲,巨宛马虽雄健,但不擅长持续奔袭。我们可在高强度行军和作战中,消耗其体力,待其人马俱疲时动手。此外,儿臣观察,石忌对大哥似乎并无太多戒心。可让大哥这几日多与他亲近,探讨步骑协同、马铠应用、骑兵战术……培养情谊。待日后安排他们并肩作战,石忌必欣然应允。待其放松警惕……便可动手。事后处理干净,便可嫁祸皇都。届时,对剩余西戎骑兵,我们便可宣称‘主将遭皇都伏击殉国,愿随我等复仇者,必有重赏(封地、良田),不愿者亦可离去(但马匹需留下)’。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而对西戎方面,我们便说:石忌将军获得寒钢装甲后,求胜心切,误判敌情,孤军冒进,不幸遭埋伏力战身亡。我等‘深感痛惜’,愿在接下来的三方和谈中,将部分战果(城池)‘献’予西戎,作为补偿和友谊的象征。他们得了实惠,多半还会‘感谢’我们。若他们索要部队归还,我们便以寒钢为诱,言明愿用军械换取马匹。面对寒钢的诱惑,西戎很难拒绝。至于交付的寒钢品质……我们可稍作调整。”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啊……”谢赞看向长子,“义儿,若行此计……最终需由你亲自执行。你……下得去手吗?为父不强迫于你。此计背弃仁义,有违天道。”

      谢义拳头紧握,内心经历着巨大的挣扎。

      “可是父亲!”谢信急切道,“铁背狼之事已被他知晓!若放虎归山,我北境暗中扩充军备之事一旦被西戎高层知晓,必将引发忌惮,多年互信毁于一旦!未来再难与西戎交易。此事关乎的,远不止眼前两千骑兵,更关系到未来与西戎是战是和,关系到我们能否打开获得西戎战马的通道!这是关乎北境长远国运的更大收益!”

      谢赞看着次子:“信儿,你所谋者大,所虑者远……为父不如你啊。”他感到一股寒意,谢信的计谋堪称毒辣: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表面上是联合行动、共享战果,实则要借刀杀人、过河拆桥。最后再用为石忌“报仇”的悲情和“献上城池”的“诚意”,来加深与西戎的“信任”。用背叛换取信任,此计之诡谲,令人毛骨悚然。

      谢清胃里一阵翻腾。她无法接受,刚刚还在为他们出谋划策、沾亲带故的石忌,转眼间就要成为阴谋的牺牲品,被夺取军队,还要被踩着尸体成就北境的“大业”。

      所有的压力,都集中到了谢义身上。

      谢赞叹息:“若为父当初能更冷静些,不派铁背狼越境,或许不会陷入今日两难之局。石忌之才,足以完成护送重任……为父有时,确易为儿女情长所困。”

      这声叹息,仿佛是在拷问谢义:父亲因仁爱而陷入僵局,那么身为继承人的你,是否应该做得“更好”?是否应该摒弃这些“不必要的”仁慈,以避免未来的困境?这是否才是合格的领袖所为?

      谢义牙关紧咬。最终,他一字一字说道:“父亲!二弟!三妹!为了北境——!我……愿意!亲手……执行此计!”

      “唉……”谢赞却还在挣扎,“罢了……还是……再寻他法吧。我终究……无言面对你母亲和姜衡兄……”

      “不!父亲!”谢义霍然起身,单膝跪地,“正是您所说的,仁爱可能导致北境陷入更深困境!我身为继承人,不应重蹈覆辙!二弟已给出了完美的计划,我们没有理由不行动!我想让北境更加强大!请父亲下令!”那句“我想使北境更加强大”,驱散了最后的犹豫,只剩下冰冷的现实。

      “父亲!为了北境!”谢信也跪在谢义身旁。

      “母亲那边……我会尽力隐瞒,设法拖住她……”谢清瘫软在座椅上,用手蒙住眼睛。

      谢赞看着跪下的两个儿子,以及默认女儿,他的犹豫,或许本身就是一种引导。

      “你们可知,为父为何为你兄妹三人取名‘义’、‘信’、‘清’?”他的声音缥缈,“是望你们能恪守忠义、秉持信诺、永葆清俭。殊不知,在这乱世苟全,这些竟都成了奢望……仇恨,终会让人变得奸诈(背离忠义)、食言(背弃信诺)、奢靡(忘却清俭)。”

      他话锋一转:“所以……此事必须谨慎行事,缓缓图之,务必不留任何痕迹!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儿臣遵命!”谢义、谢信齐声应道。

      是啊,说了这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只要最终不被发现,他们……就依然还可以是世人眼中的君子。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1章 乱世君子义信清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中原皇室,权术中心,以联姻与阴谋试图维系摇摇欲坠的统治。 北境谢氏,雄踞苦寒之地,拥有寒钢利刃与铁血意志,不屈于皇权。 西戎部族,悍马金锤,被粮草扼住命脉,在利益与旧谊间艰难抉择。 南郊四王,坐拥天下粮仓,于皇命与内斗中摇摆,待价而沽。 东土薛家,富可敌国,凭火器与海权冷眼旁观,静待入场时机。 外国势力,暂隐幕后,其动向莫测,或将成为搅动全局的未知变数。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