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铜符藏暗记,旧忆刺心魂 ...
-
清晨的阳光比昨日更软,透过工作室的木窗棂,在案台上铺了层碎金。沈砚刚把锦盒从博古架取下,砚台表面的银光就迫不及待地探出来,顺着他的指尖往上爬 —— 萧彻的意识里满是昨夜未散的期待,连声音都带着点轻快的颤音:“今天能找到铜符的线索吗?残碑上的‘铜符’,我总觉得和当年的事有关。”
沈砚笑着把锦盒放在案上,指尖轻轻蹭过砚池边缘的凹陷处,那里的 “赵” 字在晨光下更清晰了:“会找到的。我昨晚查了图书馆的馆藏目录,有本《南宋兵符考》,里面记载了南宋军营的铜符形制,今天我们先从这个入手,说不定能对应上残碑里的记载。”
他从书架上抽出那本蓝皮线装书,书页比《南宋军政录》更厚,封面上落着薄薄一层灰 —— 是他去年从旧书市场淘来的,一直没来得及细看。翻开扉页,泛黄的纸页上印着 “嘉定元年刊刻”,墨香混着旧书特有的霉味,萧彻的意识突然顿了顿:“这味道…… 和当年军帐里的兵书一模一样,只是更淡些。”
沈砚指尖停在 “铜符” 章节的标题上,轻声念出内容:“南宋建炎年间,军营设‘调兵铜符’,分左右两半,左符留主将,右符交副将,合符方可调兵……” 他刚念到 “副将” 二字,萧彻的记忆碎片就猛地涌了过来,带着刺骨的寒意。
画面里是楚州军营的深夜,军帐里只点着一盏残灯。萧彻坐在案前,手里握着一枚黄铜铸就的符牌,符牌上刻着繁复的云纹,中间是个 “萧” 字 —— 正是左半调兵符。帐外突然传来轻微的脚步声,他刚要抬头,后颈就被人用硬物砸中,眼前一黑栽倒在地。
模糊中,他看到赵毅的身影弯下来,伸手夺走了案上的铜符,嘴角挂着阴笑:“将军,对不住了,这铜符,我要用它换一场富贵。”
“是调兵铜符!” 萧彻的声音突然急促起来,砚台的银光剧烈波动,甚至在案上投下细碎的光影,“当年我战死前,铜符突然不见了!我一直以为是战乱中丢了,原来…… 是被赵毅偷走的!”
沈砚的指尖传来一阵尖锐的痛感 —— 不是他的痛,是萧彻记忆里后颈被砸的钝痛,还有发现被背叛时的窒息感。他赶紧合上书本,掌心紧紧贴着砚台,用体温安抚:“别激动,我们现在知道了,赵毅偷了铜符,说不定就是用它和金兵合谋,打开了楚州城门。”
银光渐渐平稳下来,却依旧带着颤抖:“难怪金兵能精准找到粮草营的位置,难怪城破那天,西门的守军没放一箭 —— 赵毅用铜符调走了西门的兵,给金兵开了门。”
沈砚拿起放大镜,重新翻开《南宋兵符考》,仔细看着铜符的插图。图中的左半符确实刻着主将姓氏,右半符刻着副将姓氏,合在一起才能生效。他指着插图里的云纹:“你看,这云纹和你记忆里的铜符一样吗?赵毅偷走的是左符还是右符?”
萧彻的意识凑过来,在插图上停留了许久:“一样,就是这种云纹。我手里的是左符,刻着‘萧’字,右符在赵毅那里,刻着‘赵’字。他偷走左符,就能和自己的右符合在一起,调遣全军!”
“那残碑上的‘铜符’,说不定就是在说赵毅用偷来的铜符通敌,” 沈砚把书翻到下一页,里面记载着 “铜符失窃案”,提到 “建炎三年冬,楚州守将萧彻铜符失窃,后城破,疑与副将有关”,但同样没有实证,“你看,历史上确实有铜符失窃的记载,只是没明说凶手是赵毅。”
砚台的银光暗了暗,萧彻的声音里满是不甘:“又是‘疑’,又是没有实证…… 他毁了我的军营,杀了我的士兵,却连名字都没被钉在耻辱柱上。”
沈砚放下放大镜,起身去厨房冲了杯热蜂蜜水,放在案台上,又从抽屉里拿出一块桂花糕 —— 是昨天从图书馆回来时买的,甜软的糕体裹着桂花碎,香气很淡。他咬了一口,把糕递到锦盒旁边:“尝尝这个,桂花糕,甜的,能让心情好点。”
萧彻的意识顺着他的指尖 “尝” 到了甜味,银光轻轻晃了晃:“比糖葫芦更软,有花的香味,很好吃。”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点不好意思,“沈砚,谢谢你,每次我难过的时候,你都能让我开心。”
“我们是共生伙伴,不是吗?” 沈砚笑了笑,把桂花糕放在碟子里,“你帮我找冤案线索,我帮你尝遍现代的甜,很公平。”
他重新坐回案前,把《南宋兵符考》和昨天抄的笔记放在一起,指尖在 “铜符” 二字上画圈:“残碑上除了‘铜符’,还有‘密信’两个字,说不定赵毅偷了铜符后,还和金兵写了密信,只要能找到密信的线索,就能证明他通敌。”
萧彻的意识突然亮了起来:“密信!我想起来了!建炎三年十一月,赵毅曾让亲信送过一封蜡丸信出营,当时我问他是什么,他说是‘家书’,现在想来,那根本就是给金兵的密信!”
“蜡丸信?” 沈砚眼睛一亮,“南宋时,重要的密信会用蜡丸封起来,防止被人拆开。如果能找到那封蜡丸信的下落,或者记载蜡丸信的文献,就能作为铁证!”
他立刻打开电脑,搜索 “南宋 蜡丸信赵毅楚州”,屏幕上跳出几行零散的信息,大多是关于 “南宋密信多用蜡丸” 的常识,只有一条来自市博物馆官网的信息提到:“馆藏南宋蜡丸残片,疑为建炎年间楚州地区所制,残片上有‘赵’字印记。”
“有了!” 沈砚指着屏幕,“市博物馆有南宋蜡丸残片,还有‘赵’字印记,说不定就是赵毅写给金兵的密信!”
萧彻的银光瞬间亮得刺眼,砚台甚至在案上轻轻震动了一下:“真的?在哪里?我们什么时候去看?”
“别急,” 沈砚安抚道,“昨天刚麻烦林姐陪我们去博物馆看残碑,今天再去不太好,我先给林姐发消息问问,看看能不能预约下周去看蜡丸残片。”
他给林姐发了微信,把蜡丸残片的信息和自己的猜测说了一遍。林姐很快回复:“这蜡丸残片我有印象,去年整理馆藏时见过,残片很小,只有指甲盖大,上面确实有个模糊的‘赵’字。我帮你们预约下周三的特展名额,到时候带你们去看。”
沈砚心里一暖,回复 “谢谢林姐” 后,把手机递给锦盒:“林姐帮我们预约了下周三,到时候就能看蜡丸残片了。”
“太好了!” 萧彻的声音里满是激动,“只要能证明那是赵毅的密信,就能坐实他的罪名,还我和士兵们一个清白!”
沈砚能感觉到他的灵体在砚台里轻轻打转,像个终于看到希望的孩子。他笑着摸了摸锦盒:“会的,下周三我们一起去,一定能找到证据。”
上午的时光在查阅资料中很快过去,沈砚把《南宋兵符考》里关于铜符的内容都抄在笔记本上,还画了铜符的形制图,标注出左符和右符的区别。萧彻的意识一直陪在他身边,偶尔会补充记忆里的细节,比如 “铜符的边缘有个小缺口,是我当年练兵时不小心摔的”,让沈砚的笔记更完整。
中午,沈砚煮了碗番茄鸡蛋面,把锦盒放在餐桌旁,让萧彻 “看” 他吃饭。萧彻对番茄很好奇,问他 “为什么这个红色的果子能煮在面里”,沈砚解释说 “这是番茄,酸甜的,煮面很好吃”,还夹了一块番茄放在嘴边,让萧彻 “尝” 味道。
“有点酸,又有点甜,和糖葫芦的酸不一样,” 萧彻的声音里满是新奇,“现代的食物真多,比南宋的好吃多了。”
“以后我带你吃更多好吃的,” 沈砚笑着说,“比如火锅、烤肉、冰淇淋,每样都有不同的味道。”
吃完午饭,沈砚收拾好餐桌,回到工作室继续研究资料。他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楚州考古纪要》,里面记载了近年来楚州地区的考古发现,其中一页提到 “楚州城南出土南宋军营遗址,发现大量兵器残片,还有一枚残缺的铜符,刻有‘赵’字”。
“萧彻,你看!” 沈砚指着那页内容,“楚州出土过刻有‘赵’字的铜符,应该就是赵毅的右半符!”
萧彻的意识立刻凑过来,声音里带着紧张:“那铜符现在在哪里?能看到吗?”
“在楚州博物馆,” 沈砚看着书中的照片,铜符残片上确实有个 “赵” 字,边缘的磨损痕迹和《南宋兵符考》里的插图一致,“离我们这里有点远,要坐三个小时的火车,不过如果有必要,我们可以去一趟。”
“有必要!” 萧彻的声音很坚定,“如果能找到赵毅的右半符,再和残碑、蜡丸信的线索结合起来,就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证明他偷了我的左符,用左右符合在一起调兵,还和金兵通敌!”
沈砚点点头,把《楚州考古纪要》放在一边:“我们先等下周三看完蜡丸残片,再决定要不要去楚州。如果蜡丸残片能证明是赵毅的密信,去楚州找铜符残片就更有意义了。”
下午的阳光渐渐西斜,沈砚把资料整理好,放在文件夹里,然后拿出平板,打开一张南宋楚州城的地图 —— 是他从网上找的复原图。他把平板放在锦盒旁边:“你看,这是楚州城的复原图,当年你守的是哪座城门?”
萧彻的意识贴在平板屏幕上,仔细看着地图,声音里带着怀念:“是北门,那里地势最高,能看到金兵的动向。城破那天,我就是在北门战死的,手里还攥着这方砚台……”
他的声音渐渐低沉,沈砚能感觉到他的悲伤,赶紧换了个话题:“这平板能装很多地图,还有很多南宋的资料,以后我们可以用它看更多地方,比如汴京、临安,你以前去过的地方。”
“汴京……” 萧彻的声音里满是怀念,“我小时候在汴京长大,那里有很多好吃的,还有热闹的集市,可惜后来被金兵占领了,不知道现在变成什么样了。”
“现在汴京叫开封,是个很热闹的城市,” 沈砚打开开封的旅游照片,“你看,这是开封的清明上河园,和南宋的汴京很像,有很多古建筑,还有人穿古装表演,很热闹。”
萧彻的意识在照片上停留了很久,语气里满是向往:“真想去看看,看看没有战争的汴京,看看热闹的集市。”
“以后会有机会的,” 沈砚轻声说,“等你能显形了,我带你去开封,去楚州,去所有你想去的地方,吃所有你想吃的东西。”
砚台的银光闪了闪,萧彻的声音里带着点哽咽:“沈砚,谢谢你…… 八百年了,从来没有人对我这么好。”
沈砚伸出手,掌心贴着砚台,锁骨处的墨色印记暖得发烫:“因为你值得。你是英雄,不该被困在砚台里,不该被历史遗忘。”
傍晚时分,沈砚把锦盒放回博古架,然后去院子里浇花。老梨树的叶子在夕阳下泛着金光,枝桠间的花苞又大了些,似乎很快就要开花了。他想起萧彻说过 “想看梨花盛开的样子”,心里暗暗期待,等梨花开花时,一定要让萧彻好好看看。
回到工作室时,天色已经暗了。沈砚打开灯,把下午买的桂花糕放在案台上,然后坐在藤椅上,看着博古架上的锦盒。他能感觉到萧彻的意识很平静,似乎在回忆着什么,偶尔会传来一丝温暖的波动,像是在回应他的目光。
他知道,追查真相的路还很长,从残碑到铜符,从蜡丸信到楚州铜符残片,每一步都需要耐心和时间。但他不着急,因为他有萧彻陪着,萧彻也有他陪着。他们是跨越八百年的共生伙伴,是彼此的救赎,只要一起努力,一定能找到真相,解开封印,让萧彻真正地拥抱这个温暖的现代世界。
窗外的月光透过木窗,落在锦盒上,泛着淡淡的银光。沈砚闭上眼,嘴角带着微笑,期待着下周三的到来,期待着看到蜡丸残片,期待着离真相更近一步,也期待着和萧彻一起,走向更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