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裂痕边的靠近与确认 ...
-
沈郁白的脚步顿在实验室楼下的台阶上,晚风卷着梧桐叶的碎影掠过脚踝,带着初秋的凉意。他低头看着地面上交错的光影,听着傅林野那句带着暖意的话,指尖还残留着刚才触碰对方手掌时的温度——粗糙的、带着薄茧的,却意外让人觉得安稳。
“没什么,”沈郁白抬起头时,语气已经恢复了平时的平淡,只是耳尖还泛着不易察觉的红,“也是为了大赛,总不能让实验卡在这种小事上。”他说着就往校门口走,步伐比平时快了些,像是在逃避什么。
傅林野看着他的背影,嘴角的笑意没散,脚步轻快地跟上去。他能察觉到沈郁白的慌乱,那种刻意保持距离的模样,反倒比直白的拒绝更让人心动。“对了,”傅林野快走两步追上他,从书包侧袋里掏出一颗薄荷糖,“刚才在实验室忙活半天,嘴里有点腻,给你一颗?”
沈郁白看着他手心那颗蓝色糖纸的薄荷糖,愣了愣。他记得自己小时候很喜欢吃这种糖,后来因为一次感冒咳嗽,妈妈就不让他多吃了,没想到傅林野会突然递这个过来。“不用了,”他还是摇了摇头,“我晚上不吃糖。”
“哦,这样啊。”傅林野也不勉强,自己剥开糖纸塞进嘴里,清凉的味道瞬间漫开,压下了刚才清洗导管时残留的清洁剂气味。他侧头看着沈郁白的侧脸,路灯的光在他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长长的睫毛像两把小扇子,偶尔会随着眨眼的动作轻轻颤动。
两人并肩走在空荡的校园里,只有脚步声和偶尔的风声交织。快到校门时,沈郁白突然想起什么,停下脚步问:“明天早上……不用带早餐了,我自己准备就行。”
傅林野嚼着薄荷糖的动作顿了顿,眼神里闪过一丝诧异,随即又恢复了笑意:“怎么了?是之前的豆浆油条不合口味吗?要是不想吃中式的,三明治或者饭团也可以,我早上能绕路去买。”
“不是口味的问题,”沈郁白避开他的目光,看向校门口的公交站牌,“总让你带,太麻烦了。而且……我们只是队友,不用做到这种程度。”他刻意加重了“队友”两个字,像是在提醒对方,也在提醒自己。
傅林野脸上的笑容淡了些,薄荷糖的清凉似乎也变得有些刺眼。他沉默了几秒,才开口:“我以为队友之间互相照顾是应该的,再说我也没觉得麻烦。”他顿了顿,声音放轻了些,“还是说,你觉得跟我走太近,会让别人误会什么?”
沈郁白的心猛地一跳,像是被说中了心事。他确实怕班里同学说闲话,更怕自己会因为这些细碎的关心,真的改变对傅林野的看法——毕竟他们以前是针锋相对的对手,现在的和平只是因为大赛暂时达成的共识。“我不是这个意思,”他辩解道,“就是觉得没必要……”
“没什么没必要的。”傅林野打断他,语气里带着点不容拒绝的认真,“明天我还是给你带早餐,就当是……感谢你今天帮忙清洗导管。要是你实在觉得过意不去,等大赛结束了,请我喝杯奶茶就行。”他说完就朝公交站跑,回头冲沈郁白挥了挥手,“明天见!记得看我晚上发的实验改进笔记!”
沈郁白站在原地,看着傅林野跑向公交站的背影,手里不知不觉攥紧了书包带。他不知道傅林野是真的把这当成队友间的照顾,还是有别的心思,可每次面对对方那双带着笑意的眼睛,他都没办法坚定地拒绝。
回到家时,客厅的灯还亮着,妈妈正坐在沙发上织毛衣。“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晚?”妈妈抬头看他,眼神里带着关切,“是不是又在学校忙大赛的事了?”
“嗯,跟队友去实验室调试装置了。”沈郁白换了鞋,把书包放在玄关的柜子上,“妈,你怎么还没睡?”
“等你啊,”妈妈放下毛衣,起身去厨房给他热牛奶,“锅里炖了银耳羹,你要不要喝一碗?最近天气干燥,多喝点滋润的。”
“好,谢谢妈。”沈郁白坐在沙发上,拿出手机。屏幕上已经有了傅林野发来的消息,是一个文档,备注着“实验装置改进笔记”。他点开文档,里面不仅详细写了今天导管堵塞的原因分析,还画了新的导管设计图,标注着“加粗管壁+防粘涂层”,甚至连去哪里买这种特殊导管都查好了,附了链接。
沈郁白看着文档里密密麻麻的字迹,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了。傅林野看似张扬,做事却比谁都细心,这种反差让他想起以前的很多事——高一那次篮球砸到书包,后来他发现傅林野其实偷偷把书包上的污渍擦干净了;高二物理竞赛,他忘带计算器,傅林野看似不情愿地把自己的备用计算器扔给了他……以前他只觉得傅林野是在挑衅,现在想来,那些或许都是对方笨拙的示好。
“在看什么呢?这么入神。”妈妈端着银耳羹走过来,放在他面前的茶几上,“是大赛的资料吗?跟你组队的那个同学,靠谱吗?”
“挺靠谱的,”沈郁白喝了一口银耳羹,甜而不腻的味道在嘴里散开,“他理科很好,实验方面帮了我很多。”
“那就好,”妈妈笑着说,“你们互相帮忙,才能把事情做好。不过也别太累了,注意休息,别影响了正常的学习。”
“我知道的,妈。”沈郁白点了点头,拿起手机给傅林野回复:“笔记我看了,导管设计没问题,明天可以去买材料。”
没过几秒,傅林野就回复了:“好!我明天早上顺便去买,你把尺寸再跟我确认一下?”
沈郁白看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敲了又删,最后只回复了一个“好”,然后把之前记录的导管尺寸发了过去。
傅林野几乎是秒回:“收到!放心吧,保证买对。对了,明天早餐给你带饭团怎么样?学校门口那家新开的,我昨天尝了,金枪鱼馅的挺好吃,还没放葱。”
沈郁白看着“没放葱”三个字,心里一暖,这次没有拒绝,只是回复了一个“嗯”。
放下手机,沈郁白把剩下的银耳羹喝完,回到房间继续完善文案。他把傅林野写的实验改进笔记里的内容融入进去,在“实验风险应对”部分加了导管堵塞的解决方案,还附上了新设计图的简图。做完这些时,已经快十一点了,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在书桌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光带。
沈郁白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全是傅林野的样子——实验室里认真清洗导管的侧脸、递薄荷糖时带着笑意的眼睛、跑向公交站时的背影……他以前从未想过,自己会对这个一直以来的“对手”产生这样复杂的情绪,像是有什么东西正在慢慢改变,朝着他无法预料的方向。
第二天早上,沈郁白走进教室时,桌上果然放着一个温热的金枪鱼饭团,旁边还有一瓶温热的豆浆。傅林野已经坐在位置上了,正低头看着物理竞赛题,晨光透过窗户落在他的头发上,泛着淡淡的金色。
“早,”傅林野抬头看到他,笑着挥了挥手,“饭团赶紧吃,凉了就不好吃了。对了,导管我已经买好了,中午放学去实验室试试?”
“好。”沈郁白拿起饭团,剥开包装纸咬了一口。金枪鱼的鲜美和米饭的清香在嘴里散开,确实很好吃,而且真的没有放葱。他一边吃,一边拿出昨天完善好的文案,“你看看这个文案,我加了实验风险应对的部分,要是没问题,咱们就可以准备提交了。”
傅林野放下物理竞赛题,接过文案认真看了起来。他看得很仔细,手指偶尔会在页面上轻轻划过,遇到不懂的地方就抬头问沈郁白。阳光在两人之间流动,何清裴从外面走进来,看到这一幕,嘴里的哈欠都停住了,悄悄拉了拉旁边同学的衣角,用口型比划着“他俩居然没吵架”。
“写得没问题,”傅林野看完文案,把它还给沈郁白,眼神里满是认可,“尤其是风险应对这部分,想得很周全,评委肯定会喜欢。”他顿了顿,又说,“不过提交之前,咱们还是再去实验室测试一次新导管,确保实验没问题,这样提交方案的时候也更有底气。”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沈郁白点了点头,心里莫名觉得踏实。以前不管做什么事,他都习惯自己一个人确认好几遍,可现在有了傅林野,他居然开始依赖对方的判断了。
上午的课过得很快,最后一节是化学课,老师讲的是有机化学的知识点,正好跟他们大赛的环保材料有关。沈郁白听得很认真,时不时在笔记本上记笔记,傅林野也难得没有走神,手里的笔一直在草稿纸上画着什么,偶尔还会跟沈郁白对视一眼,交换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放学铃声响起时,傅林野立刻收拾好书包,从桌肚里拿出装着新导管的袋子:“走,去实验室。”
两人刚走出教室,就看到温语安站在走廊里,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语安,你找我们有事吗?”沈郁白问道。
“嗯,”温语安点了点头,把文件夹递给沈郁白,“这是我帮你们查的最新环保政策,昨天刚发布的,里面提到了对学生环保创新项目的扶持,你们可以加进文案里,说不定能加分。”
沈郁白接过文件夹,翻开一看,里面果然有最新的政策条款,还有温语安标注的重点。“太谢谢你了,语安,”他抬头看向温语安,眼神里满是感激,“要是没有你,我们肯定会错过这个重要的信息。”
“不用谢,”温语安笑了笑,目光在两人之间转了一圈,“你们俩最近合作得好像挺好的,看来我之前的担心是多余的。”她顿了顿,又说,“对了,提交方案的时候需要填组队申请表,你们记得去老师那里拿。”
“好,我们知道了。”傅林野接过话,语气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客气,“谢谢你的资料,我们会加进文案里的。”
温语安点了点头,看着两人并肩走向实验室的背影,心里忽然有些复杂。她其实早就发现傅林野对沈郁白的心思不一般,那种小心翼翼的照顾,根本不是普通队友之间该有的。而沈郁白,虽然表面上还是很冷淡,可眼神里的松动,却骗不了人。
实验室里,物理老师正在整理器材。看到他们进来,笑着说:“你们来得正好,我刚把上次你们说的防粘涂层找出来了,正好可以给新导管涂上。”
“谢谢老师!”傅林野立刻走过去,从老师手里接过防粘涂层,“我们今天就是来测试新导管的,顺便把涂层涂上。”
沈郁白则在旁边整理文案,把温语安给的最新政策加进去。他一边打字,一边听着傅林野和老师讨论涂层的用法,偶尔抬头看一眼傅林野忙碌的身影,心里觉得很安稳。
傅林野的动手能力很强,很快就给新导管涂好了涂层,还特意用吹风机吹干。“好了,”他拿着导管走到实验装置前,“咱们来测试一下,看看效果怎么样。”
沈郁白放下电脑,走到实验装置旁边,负责记录数据。傅林野打开电源,材料开始在导管里传输,速度比之前快了不少,而且没有出现堵塞的情况。“成功了!”傅林野的眼睛亮了起来,回头看向沈郁白,语气里满是兴奋,“你看,传输很顺畅,没有问题!”
沈郁白看着实验数据,也笑了起来:“嗯,没问题,这样提交方案就放心了。”他的笑容很淡,却比平时多了几分暖意,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脸上,让傅林野看得有些出神。
物理老师也走过来,看着实验数据,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你们俩配合得很好,这个方案很有希望拿奖。对了,提交方案的截止日期是后天,你们记得按时提交,别错过了。”
“好,我们知道了,谢谢老师!”两人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从实验室出来时,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傅林野摸了摸肚子,笑着说:“忙了一上午,我都饿了,要不要一起去吃午饭?学校门口那家面馆挺好吃的,我请你。”
沈郁白想了想,点了点头:“好,不过还是我请吧,之前一直让你带早餐,也该我请你一次。”
“行啊,”傅林野也不推辞,脚步轻快地朝校门口走,“那我可要多点几样,把之前的早餐都吃回来。”
学校门口的面馆人不多,两人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傅林野拿着菜单,点了一碗牛肉面,还加了两个卤蛋,又问沈郁白:“你吃什么?他们家的番茄鸡蛋面挺好吃的,要不要试试?”
“好,就番茄鸡蛋面吧。”沈郁白点了点头,他其实不怎么喜欢吃番茄,可不知道为什么,傅林野推荐的,他就不想拒绝。
等待面条上桌的间隙,傅林野从书包里掏出手机,翻出一张照片给沈郁白看:“你看,这是我昨天在网上找的环保材料样品图,咱们的方案要是能获奖,说不定能跟厂家合作,把实验成果转化成实际产品。”
沈郁白看着照片里那些五颜六色的环保材料,眼神里满是期待:“要是真能这样就好了,也算是为环保做了点实事。”
“会的,”傅林野看着他,语气很坚定,“咱们的方案这么好,肯定能获奖。到时候领奖的时候,咱们一起上去,多威风。”
沈郁白看着他眼里的光芒,心里忽然觉得,或许这场大赛的意义,不只是高考加分,还有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傅林野。
面条很快就上桌了,傅林野吃得很快,还时不时给沈郁白夹卤蛋:“你快吃啊,这个卤蛋很好吃,我特意多加的。”
沈郁白看着碗里的卤蛋,心里暖暖的,拿起筷子慢慢吃了起来。番茄鸡蛋面的味道确实很好,番茄的酸甜和鸡蛋的香嫩融合在一起,让人胃口大开。
吃完午饭,两人一起回学校。路上,傅林野忽然说:“对了,明天下午提交方案之后,咱们去看场电影吧?最近有部科幻片挺好看的,我朋友说很精彩。”
沈郁白愣了愣,他长这么大,很少去电影院看电影,更别说跟傅林野一起去了。“明天提交完方案,不是还要准备答辩吗?”他找了个借口。
“答辩还有一周时间呢,不差这一下午,”傅林野看着他,眼神里带着期待,“就当是放松一下,总不能一直绷着弦,对吧?”
沈郁白看着他的眼睛,拒绝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
傅林野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拿出手机开始查电影场次:“太好了!明天下午三点有一场,咱们看完电影还能一起吃晚饭。”他一边说,一边订了两张票,生怕沈郁白反悔。
沈郁白看着他忙碌的样子,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他发现,跟傅林野在一起的时候,自己好像变得越来越不像平时的自己了,不再那么拘谨,不再那么冷淡,甚至开始期待接下来的事情。
回到学校时,下午的课还没开始。两人走进教室,何清裴立刻凑了过来,压低声音问:“傅哥,你跟沈大班长去干嘛了?一中午都没见人。”
“去吃午饭了,”傅林野漫不经心地回答道,从书包里拿出物理竞赛题,“怎么,你有事找我?”
“没事没事,”何清裴摆了摆手,眼神却在两人之间转来转去,“就是好奇而已。”他说完就坐回自己的位置,心里却在嘀咕:傅哥跟沈大班长的关系,好像真的不一样了。
下午的课,沈郁白一直在完善文案的最后部分,把最新的政策和实验数据都加了进去。傅林野则在旁边画答辩时要用的PPT框架,偶尔会跟沈郁白讨论一下内容布局。两人配合得很默契,连旁边的同学都看出来了,小声议论着“他们俩什么时候这么和谐了”。
放学铃声响起时,沈郁白终于把文案完善好了。他把文案发给傅林野,说:“你再看看,要是没问题,咱们明天早上就去打印出来,下午提交。”
“好,”傅林野接过手机,认真看了起来,“我晚上再检查一遍,确保没有错别字。”他顿了顿,又说,“明天早上我还是给你带早餐吧,就当是……预祝咱们提交顺利。”
沈郁白看着他,这次没有拒绝,只是点了点头:“好。”
两人一起走出教室,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走到校门口时,傅林野忽然想起什么,从书包里掏出一个小盒子,递给沈郁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