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   永安元年秋,京城终于褪去了战乱的阴霾。萧珩身着明黄龙袍,端坐于太和殿的龙椅之上,眉宇间褪去了往日的温润闲散,多了几分帝王的威严与沉稳。御座之下,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肃穆。

      “陛下,如今国库空虚,流民未归,北境虽暂宁,但蛮族仍在边境虎视眈眈,亟需推行新政,稳固江山。”户部尚书躬身奏道,语气凝重。

      萧珩指尖轻叩御案,目光扫过殿内百官,最终落在站在武将之首的沈砚之身上。他一身玄色锦袍,肩披银甲,伤势已痊愈大半,只是眉宇间依旧带着几分战场的凌厉。感受到萧珩的目光,沈砚之抬眸,两人视线在空中短暂交汇,无需言语,便已读懂彼此的心意。

      “户部尚书所言极是。”萧珩沉声道,“传朕旨意,即日起,减免天下赋税三年,鼓励农桑;开设粥棚,安置流民;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加强边防,增派兵力驻守北境。”

      “陛下英明!”百官齐声跪拜,声音震彻大殿。

      散朝后,萧珩召沈砚之前往御书房。御书房内,笔墨纸砚整齐摆放,墙上挂着一幅山河图,正是萧珩亲手所绘。

      “砚之,坐。”萧珩起身,亲自为沈砚之倒了一杯茶,“今日朝堂之上,众臣虽表面顺从,但暗中仍有不少人是萧彻的旧部,或是对新政心存不满,后续推行,怕是困难重重。”

      沈砚之接过茶杯,指尖感受到温热的触感,心中一片暖意:“陛下不必担忧。萧彻已死,其党羽群龙无首,不足为惧。臣愿率禁军,肃清余孽,为陛下新政保驾护航。”

      “不可。”萧珩摇头,“如今刚安定民心,不宜再动刀兵。这些人虽有异心,但只要不触碰底线,便可暂且容忍。当务之急,是让百姓感受到新政的好处,人心所向,方能固若金汤。”他走到沈砚之身边,轻声道,“而且,我舍不得你再涉险。”

      沈砚之心中一软,放下茶杯,伸手握住萧珩的手:“阿珩,我是你的护国大将军,守护你,守护这山河,本就是我的职责。”

      萧珩反握住他的手,掌心的温度相互传递:“我知道。但我更希望,你能平安无事。”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北境的事,我放心不下。蛮族此次受挫,必然不会善罢甘休,你伤势刚愈,本不该再让你前往,但除了你,无人能镇住北境的局面。”

      “臣愿即刻启程,前往北境。”沈砚之毫不犹豫地说道。北境是他的战场,那里有他的袍泽,有他守护的土地,他早已将那里视作自己的第二故乡。

      萧珩看着他坚毅的眼神,知道无法阻止他。他从怀中取出一枚玉佩,递到沈砚之手中:“这枚玉佩是先帝所赐,可调动北境所有兵力,你带着它,凡事多留个心眼。”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舍,“我会在京城等你回来,等你回来,我们再共赏这万里河山。”

      沈砚之接过玉佩,贴身收好,郑重地说道:“臣定不负陛下所托,守好北境,早日归来。”

      三日后,沈砚之率领三千精锐边军,启程前往北境。萧珩亲自送到城外的十里长亭,看着沈砚之的身影渐渐远去,直到消失在视野尽头,才转身返回皇宫。

      沈砚之抵达北境后,立刻整顿军务,加固城防,安抚百姓。北境的将士们见他们的战神归来,士气大振。在沈砚之的带领下,边军日夜操练,战斗力日益增强。

      然而,平静的表面下,暗流涌动。蛮族的首领拓跋烈不甘心失败,暗中与萧彻的残余势力勾结,企图里应外合,攻破北境。

      一日,沈砚之收到密报,得知蛮族将在三日后的夜晚,对北境的雁门关发动突袭,而雁门关的守将李将军,早已被萧彻的旧部收买,准备打开城门,迎接蛮族大军。

      沈砚之得知消息后,脸色凝重。雁门关是北境的咽喉要道,一旦失守,蛮族大军便可长驱直入,北境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传我命令,即刻率领五千精兵,连夜赶往雁门关,务必在蛮族大军抵达前,控制雁门关!”沈砚之当机立断,召集众将,部署作战计划。

      “侯爷,李将军手握雁门关兵权,我们贸然前往,恐会打草惊蛇。”副将林岳担忧地说道。

      “无妨。”沈砚之眼中闪过一丝狠戾,“李将军通敌叛国,罪该万死。此次前往,我们不仅要守住雁门关,还要清理门户,将这些叛徒一网打尽!”

      当晚,沈砚之率领五千精兵,趁着夜色,向雁门关疾驰而去。一路星夜兼程,终于在第三日黎明时分,抵达了雁门关下。

      雁门关的城门紧闭,城墙上的士兵神色警惕。沈砚之勒住马缰,高声喊道:“李将军,本侯奉陛下旨意,前来巡查雁门关防务,还不快快开门!”

      城墙上的李将军看到沈砚之,心中一惊,强作镇定地说道:“侯爷远道而来,辛苦至极。只是如今边境局势紧张,城门不便随意开启,还请侯爷稍候,容末将通报一声。”

      沈砚之心中冷笑,知道李将军是在拖延时间,等待蛮族大军。“李将军,事不宜迟,若耽误了防务,你担待得起吗?”他语气凌厉,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再不开门,休怪本侯下令攻城!”

      李将军脸色一变,知道无法再拖延。他看了一眼身边的副将,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准备动手。就在这时,沈砚之突然拔出长剑,大喝一声:“李将军通敌叛国,罪该万死!将士们,随我攻城,捉拿叛徒!”

      话音刚落,五千精兵立刻发起猛攻。城墙上的士兵们大多是忠于沈砚之的,见李将军果然有二心,纷纷倒戈相向。李将军见状,大惊失色,想要逃跑,却被林岳一箭射穿了膝盖,摔倒在地。

      沈砚之率领大军,顺利攻入雁门关,控制了城门。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和呐喊声,蛮族大军终于赶到了。

      拓跋烈看到雁门关的城门紧闭,城墙上站满了沈砚之的人,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沈砚之,你果然有两下子!”他高声喊道,“但今日,这雁门关,本汗势在必得!”

      “拓跋烈,你勾结叛徒,侵犯我大靖领土,残害我大靖百姓,今日,本侯便要让你血债血偿!”沈砚之站在城门楼上,手持长剑,目光如炬,声音响彻云霄。

      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即将在雁门关下拉开序幕。而远在京城的萧珩,得知北境的危急局势后,心中焦急万分,他立刻召集众臣,商议对策,准备派遣援军,支援沈砚之。

      朝堂之上,有人主张派兵支援,有人则担心京城兵力空虚,反对出兵。萧珩看着争论不休的百官,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北境是我大靖的屏障,绝不能失守!沈砚之在前方浴血奋战,我们岂能坐视不管?传朕旨意,即刻调遣京郊禁军一万,由张将军率领,星夜驰援北境!”

      他知道,沈砚之此刻正在雁门关与蛮族大军殊死搏斗,他必须尽快派兵支援,与沈砚之里应外合,击退蛮族,平定北境的叛乱。而这场战争,不仅关乎北境的安危,更关乎他与沈砚之共同守护的山河,不容有失。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