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现在多疼些,往后少疼些 ...

  •   —

      第二日日头,李玉兰还是睡得沉,我便没有打扰他,穿好衣服出门。

      他为我置办的衣物有些小了,不大合身。我走到镇子里买完菜,路过了一家布料铺子,刚开门还不是很多人,便鬼使神差地走进去。

      铺子老板并不与我相熟,迎上来问我要什么样子的布料,我想了想,瞅到墙上挂了条素绿色的,旁边则是一匹黑布,一看便知道是陈货了。

      于是我指了指那两匹布,老板取下来,素色的是时兴的,价格有些高,我怕提前被人买走,便早早地付了钱。

      我把钱放在桌面上,老板堆笑地说,我若是想买这匹布,配一支檀木簪子也是极好的——都是京城里流行的款样,大户人家的妇人都喜欢,要四百文钱。

      可是我买这两匹布,也只需要三百文。

      我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却觉得那支簪子格外地适合李玉兰,最后虽然只拿了布料。我却想着,我自己雕来给他,手艺应当也是不差的。

      李玉兰平日里并不出去,他手边却总有钱银够花。我以前还想去月姨店里帮工,他说,他手头的银子,够我俩三辈子花,把我拦下了。

      大概,他是名门望族出生的吧,毕竟他去醉乡楼也不会露怯。普通人,一辈子都踏不到那里的。

      可是真到要用钱的时候了,再多的银子也是不够花的,我还不知道他有什么搞钱的门道,我自己也帮不上什么忙,能省则省,省下的,还可以多买只白斩鸡——

      昨天回来他说,他想喝鸡汤来着。

      我回到竹舍,架好炉子煮了汤,他还是没醒。他是得让鸡汤味儿叫醒,才不生出气的。

      我把鸡汤煮上后去了院子里,拿了那两匹布,还有昨天晚上汲的水,放进去泡上。李玉兰皮肤嫩些,把布洗软了,他穿着才舒服。

      他现在还是常穿他以前那一套白衣,我给他缝过一件外衣,现在还挂在外面竹子上。他出去的时候就穿这件,基本不会变了。

      当时我缝袖子的时候,李玉兰扔了经文凑过来,对我说——水让,你真不像一个只有十一岁的小孩儿,连衣服都会缝。

      我不仅会缝,我制的还比大多外面卖的都要好看。

      听不见夏蝉的蝉鸣了。我把鸡汤盛出来的时候想,李玉兰这时候才睁了眼,慢吞吞地挪过来喝汤。

      他醒过一些后,注意到门外我挂着正晒太阳的布匹,问我:“你想要新衣了吗?”

      我摇摇头,指指那匹长一些的,又指指他;指指那匹黑色的,又指指我。

      他想了想,揉揉我的头发,说:“你也穿素色的,不好吗?”

      还是不要了,我穿素色的不会好看。我摇摇头,一手接过他的碗,盛上鸡汤。

      门外挂着布匹的那支竹,是和李玉兰身量最相像的一支。

      —

      以往除了照顾家中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士以外,我空余时间都在找事情干,就像镇上永远也停不下来的老人一样。

      李玉兰生活轨迹倒是很单一 ——要么在房内看书,要么读经文,要么爬到李子树上百无聊赖地发呆,时不时兴起了,还会借我之名去镇上溜一圈。

      我偶尔会去竹林,大多数时间是砍竹子,用来修修补补李玉兰的竹舍。可是空余的时间还是太少,就拾了半截竹竿,开了几个孔当笛子吹。

      李玉兰对此很有兴趣,于是后来我的笛子就成了他的了。

      现在则不一样,我空下来的时候,就去镇上找陈丙叔,带上李玉兰送给我的剑。

      刚开始陈丙叔还不大乐意教我,连招式都是最简单的。后来我两天内便可以碰到他的衣角了,丙叔愣了片刻,旋即哈哈大笑起来——

      “李玉兰!你果然没骗我!”

      也是这时,他才开始认真想着要教我的。

      我待在他这儿的时间多了,有时候中午赶不上李玉兰肚子饿的时间,就养成了出门前煲好汤的习惯,也免得他饿着自己。

      晚上月亮爬到竹竿正上方,我再收拾好剑,拜别丙叔回去。

      李玉兰在上山的路口等我,他穿上我用先前布料缝制的素衣,就跟地上的月亮一样显眼——我的脚步轻快起来,也穿了自己那一身黑色的。

      倒像是保护人的暗卫。

      我其实还挺受用。

      —

      树叶簌簌往下落了半个秋天,一日早晨,李玉兰突然把我叫到堂屋外面,我见他手中还握着我那把剑。

      “水让,你好像已经长高了好多,量下身高吧。”

      我顺从地放下了扫帚,走到院子里最高的竹子下,站定了,他便把剑横过来,压在我头上——他用剑锋轻轻地划过竹身,长发散下来,扫在我脸上,有些痒痒的。

      “唔,长得可真快啊水让。你现在只与我差了一个头。”

      他收起剑,我离开竹旁,正准备重新扫地,他便伸手拉住了我的衣领。

      “水让,你是不是要过生辰了?”他问,一面帮我抚平衣领的褶皱。

      我倒是记得自己的生辰是几时,以前他问,我告诉过他一次,仔细想想,也差不多快到了,便冲他点了点头。

      他拉起我的手回堂屋,说着:“得好好准备准备,我以前住的地方,生辰当天,得由家中长辈煮长寿面吃的。”

      他这样说罢,我就想着他以前过的生辰,他像我一般大的时候,是否也像我这样,是否也长高得很快。

      他的头发过长了,我握着扫帚想。半晌,还是再次出门,在后院的李子树上将我先前想着的雕的簪子取了下来。

      原本打算在上面再嵌一颗白玉,可我攒钱的速度比不上李玉兰头发生长的速度。我害怕待我买了白玉,他已不再需要了。

      我擅长的,比起想象不怎么切实际的以后,反而是抓住眼前的真实。

      我绕到他身后,他正懒懒散散地靠在竹椅椅背上,没个正形。

      我抓起他一缕头发,他便放下书,将头往后仰了些。

      他已经读完了经书,改看画本子了。

      我为他的头发挽了一个松松的发髻,他刚开始没有发现我用的不是平常的簪子,是晚些时候准备沐浴时,他把簪子拔了下来,才发现。

      李玉兰泡在水里,我在屏风后画竹子玩儿,他对我说:“水让,这是你做的?”

      “真是手巧,还有什么是你不会的?”

      “比我以前戴的那个好看多呢。”

      “……”

      “水让,其实我有时候会想,你要是可以说话会是什么样。”

      “语言真是最好的发明了,对吧?我这般与你说话,你就可以知道我所思所想,想我所思所想。”

      “……水让,你想像我一样吗?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可以聊天,可以和某个人诉衷肠?”

      “……”

      “如果想的话,我应该可以治治。”

      他这样说了以后,我停下了手上的动作。

      过去因为我没有想过自己开口是什么样子的,所以从未期望过我可以重新发出声音。

      他问我愿不愿意。

      我期待的事情,世界上只有一件,就是能和他待在一起。

      过了半晌,毛笔尖上溢出的墨水滴到宣纸上,“啪嗒”一声,晕开了。

      我慢吞吞挪到屏风后,从一旁探出半个脑袋,水气氤氲着,他肩膀露在水面之上,黑发散在水中。

      我眼睛被水气熏得有些湿,便下意识地把头低下来了,也有可能不止这个原因,总之我最后没有去看他。

      我目光钉在地上的水渍,他笑意盈盈地道:

      “你若是同意我为你治疗,就点点头。”

      我目之所及的地方缓慢地上下晃动。

      他笑起来是最好看的,我忍不住小心地抬些头,也不愿意把脑袋从屏风后收回来,他倒是浑不在意的样子。

      我说他是菩萨,其实也不大准确,毕竟没有菩萨是这样泡在俗气里的。他这个时候就不像是天上的仙,反而沾了市井气。

      想来他往常也总是带点俗气的——他在摊位前买糖葫芦,嫌弃人家山楂不够大而钱贵,挑挑拣拣好半晌,选了个最大的。

      最后落在我手上了。

      想到这些,我身子就放松了些,他继续在俗气里泡了一会儿,终于要起身了,我才把脑袋收回来。

      他俗气些也好,洁白些也好,无论他什么样子,我总是要守好他的。

      —

      晚些时候他睡熟了,我还醒着,便点了盏油灯去了院子里。

      白天我也会练剑,但时间总归不多。他说我也到了上学堂的年纪,山里没有学堂,原想把我送出山在县里上学堂,我就死活不肯出去了,还发了脾气。

      于是他就说,学堂里的先生教得没他好,他教我读书,也是一样的。

      他为我量身高时那道剑痕在竹子上刻上了以后,我就开始白天读书练剑,他也就做些以前从来动都不会动,都交给我做的活,也悠然自乐。

      晚上他睡熟了,我却得等午夜才睡着,便去从后院的竹林传过去,在后面那座山中练剑。

      丙叔教我的,如今除了基本剑法,还有些更厉害的。我昨日从他府上回来前,他叫我把学的剑法练精,这之前都不用去找他了。

      待我学成了,他再给我一本功法,我自己看着琢磨。

      再之后,我便可以和他切磋一番了。

      后山竹子不多,想来院子周围的竹子就是他一手种下的。我读书不比学剑学得好,书读得不精,剑使起来却颇有些派头。

      偶尔我在从镇上回来的路上,会想,是否当年我爹,那个赫赫有名的大将军,他舞起剑来也是我这般样子。

      我的手很快就起了茧子。刚开始是磨出的水泡,某日突然地破了,李玉兰便把我的手拿过去,仔细地包扎起来。

      “现在疼多一些,往后疼少一些。”他低眉轻轻地说。

      —

      [不好了!学堂的几个娃娃叫水冲去了!]

      [在哪里!我去找!]

      [水太大了!你会淹死的!]

      [我得把他们救下来啊!在哪里?!]

      [在……村头庙里!庙塌了!再不去就被洪水冲了!]

      [李先生!你千万小心啊!]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章 现在多疼些,往后少疼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