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 15 章 ...

  •   一抵达洛阳城外唐军连营,虞妙几乎是连滚带爬地跑出马车,一头扎进中军大帐旁特意为她搭建的、铺着厚厚毛皮的舒适营帐里,发誓在李世民打下洛阳之前,再也不愿多动一下。

      大军压境,营寨连绵不绝,将洛阳城围得水泄不通。

      战鼓与号角取代了长安的丝竹,空气中弥漫着尘土、铁锈,还有某些无形、让人喘不过气来的东西。

      虞妙躲在帐中都能感受到那遮天蔽日的肃杀之气,这让她更加蜷缩起来,只盼着这一切快点结束,她一分一秒都不想继续待在这里了。

      最初的几日,唐军士气高昂,不断向洛阳城发起试探性进攻,李世民亲临阵前督战,玄甲银盔,意气风发。

      过了几天,唐军发起大规模进攻,阵中战鼓擂响,声震四野。

      李世民下令强攻洛阳外城的一处重要壁垒,数千精锐步卒在盾牌手的掩护下,如同潮水般向城墙涌去,云梯车缓缓推进,箭矢如飞蝗般在空中交织。

      王世充军据城而守,凭借高大的城墙和充足的守城器械,滚木礌石、热油金汁倾泻而下,唐军伤亡不小,攻势受挫。

      战场上杀声震天,血肉横飞,即便相隔甚远,虞妙都能隐约听到那令人心悸的嘶喊和惨叫,她捂住耳朵,将脸埋进柔软的兽皮中,浑身战栗不停。

      首战受挫,李世民迅速调整战略,果断鸣金收兵,并未强行命令士卒送死。

      他不再急于攻城,转而采取长期围困的战术,意图耗尽城中粮草,不战而屈人之兵。

      接下来数日,唐军开始深挖壕沟,加固营垒,彻底切断洛阳与外界的联系。同时,他派出多股骑兵,扫荡洛阳周边据点,清剿王世充的零星部队,一步步压缩其生存空间。

      他深知王世充经营洛阳多年,城防坚固,强攻绝非明智之举。

      期间,王世充不甘坐以待毙,曾数次派兵出城偷袭,企图破坏唐军的军工设备,甚至想烧毁粮草。

      但李世民早有防备,天策府众将如尉迟恭、秦琼等人万夫莫敌,数次击退郑军偷袭,斩杀将领数名,王世充损兵折将,却未能撼动唐军分毫。

      接连的失败让王世充军心涣散,加上城内粮草日渐匮乏,人心惶惶,王世充只得下令紧闭城门,凭借洛阳城高池深,做殊死一搏,死守不出。

      围城进入了枯燥而残酷的消耗阶段,一晃便是十来天过去。

      期间,王世充曾穿着一身厚重的、几乎将全身包裹得密不透风的盔甲,在亲卫的簇拥下,出现在主城楼上,隔着遥远的距离,向唐军阵营喊话,内容无非是斥责李世民犯上作乱,宣称洛阳城固若金汤,让唐军尽早退兵云云。

      李世民只派了两个嘴皮子利索的过去应付,自己懒得与他打嘴仗。

      “妙妙,仔细看那人,”李世民带着虞妙站在一处能望见墙头的营帐内,“看清了吗,他的气运如何?”

      他的呼吸不由自主放轻了许多,双眼紧紧盯着她,带了几分紧张的等待她的答案。

      虞妙只是看了两眼,很快便收回视线:“灰扑扑的,看着像是快要死了。”

      李世民闻言大喜,他双手紧紧握在她肩上,目露精光,神情中掩饰不住的激动,再次问道:“当真?你确定没看错?”

      虞妙被他抓得有点疼,不满地伸胳膊挥掉他两只手,声音提高了几分:“旁边的人都没有,就他一个身上亮着光,这么明显怎么可能会看错!”

      “哈哈哈,好好好!”李世民仰头大笑着连连叫好。

      围困是个双刃剑,被围困的在消耗得不到补给,他们同样也在消耗,战事拖得越久,胜利的代价就越大,如今听到虞妙泄露的天机,李世民总算吃了颗定心丸。

      这份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战局的发展,并未如他预期那般顺利。

      尽管王世充身上的气运有灰败将死之相,但洛阳城却并未因围困出现任何土崩瓦解的情况,相反,城墙之上,守军的旗帜依旧林立,防御工事未见丝毫松动。

      洛阳是座大城,王世充显然也做了充足的准备,城内粮草物资的储备远比李世民预估的还要雄厚。

      唐军大营内的情形较战事之初时稍有不同,每日消耗的粮草是个天文数字,来自后方长安的补给线也承受着巨大压力。更让李世民焦灼的是,河北的窦建德蠢蠢欲动,随时可能南下救援王世充,届时唐军将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

      此外还有不知去向的少帅军,李世民不信寇仲能忍住不来分一杯羹。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已围城一个多月,预期的破城迹象丝毫没有出现,洛阳城依旧像一颗顽固的钉子,牢牢钉在原地。

      中军大帐内,灯火通明。

      李世民盯着沙盘上代表洛阳城的那座模型,眉头紧锁,长孙无忌、李靖、房玄龄等一众心腹皆在帐中,气氛凝重。

      “殿下,”房玄龄捻着胡须,忧心忡忡,“据细作回报,洛阳城内虽人心浮动,但王世充控制极严,粮草至少还可支撑两月之久,而我军粮草……若窦建德此时来犯,恐难久持。”

      李世民的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何尝不知眼前的困境?所有的战略计划都基于速战速决,如今却被拖入了最不愿看到的持久战。

      妙妙的话……会不会有误?这个念头突然悄无声息地钻入了他的脑海。

      他回想起当时她那不耐烦的语气和神情,她似乎只是随意瞥了两眼……那种关乎数万大军命运、关乎天下归属的天机,难道竟是如此轻易地就能断定的吗?

      她毕竟只是个心思单纯、懵懵懂懂的小妖,她的能力,是否真的可靠?

      这种念头一旦升起,便迅速滋长,过去的笃信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缓缓开始动摇。

      接着,他长长叹出一口气。

      罢了,天机也好,假话也罢,这些虚无缥缈之物顶多能给心里带来些慰藉,于真正的局势又有什么帮助呢?想想他这些日子一直追问气运一事,真是陷入魔障而不自知。

      人终究还是得靠自己。

      到了三月下旬,战场形势陡然生变,河北的窦建德亲率十万大军,号称三十万,浩浩荡荡前来救援王世充。

      消息传来,唐军大营震动,若窦建德与王世充内外夹击,唐军将陷入极度危险的境地。

      李世民当机立断,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留下部分兵力继续围困洛阳,自己亲率精锐主力,疾驰虎牢关,迎击窦建德。

      离开洛阳前线前,李世民特意叮嘱虞妙:“我要移师虎牢关,此地仍会留有大军围城,你且安心待在此处大营,比随我奔波安全得多。”

      虞妙对打仗一窍不通,只听懂了安全二字,忙不迭地点头。

      只要不让她再上战场附近听那些吓人的声音,待在哪儿都行。

      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虞妙在后方大营里,听着前方传来的一则震天动地的大消息:秦王李世民在虎牢关以少胜多,奇迹般地生擒了窦建德!

      当这个消息最终被证实时,整个唐军大营欢声雷动。

      虞妙同样开心不已,李世民赢了她才能继续过上好的生活,输了就什么都没了。

      而就在唐军上下为虎牢关大捷而欢欣鼓舞,认为洛阳指日可下之时,又一则紧急军情如同冷水泼头,失踪已久的少帅军,在寇仲、徐子陵的率领下,突然出现在洛阳西南方向,兵锋直指唐军围城部队的侧翼!

      这支生力军的到来,瞬间改变了战场态势。王世充残部如同被打了一剂强心针,原本低落的士气为之一振,而唐军则不得不分兵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威胁。

      所幸,李世民从虎牢关及时返回,两支部队在洛阳城下相遇,李世民率天策府众将肃立,对面正是阔别已久的寇仲与徐子陵。

      少帅军人马虽不及唐军雄壮,但那股百战百胜的锐气,以及寇徐二人深不可测的武功,让任何人都不敢小觑。

      寇仲一身玄甲,猩红披风如血,手持井中月,气势比之当年更加沉凝霸道。

      他的目光冷厉,先是冷冷扫过李世民,带着毫不掩饰的敌意与挑战。

      李世民一身明光铠,在亲卫簇拥下策马缓缓上前。他面容沉静,目光如古井深潭,看不出喜怒,唯有久居上位的威严自然流露。

      几乎同时,寇仲亦越众而出,他胯下战马不安地刨着蹄子,相较于昔日的跳脱飞扬,如今的寇仲气势更加内敛,却也更加危险,像一头蓄势待发的猛虎。

      两人的目光于半空中骤然相撞,没有言语,却仿佛有金铁交鸣之声炸响。

      李世民率先予以回应,他轻轻颔首,语气平静无澜:“寇兄,别来无恙。”

      寇仲闻言,嗤笑一声,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全场,带着浓浓的讥讽:“托秦王的福,还没死透,还能来洛阳这地方跟你抢一口饭吃!”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5章 第 15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