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1、共栖 ...

  •   易小天的巢穴终于竣工了。
      他抬头望着这个由他亲手在纸上诞生、经严序之手在现实中构筑的秘密基地,胸腔里鼓动着一种陌生的暖流。
      那个曾经只存在于素描本上的线条和色块,如今变成了一个真实的、触手可及的物理空间,这本身就充满了奇迹般的意味。
      柔软的米白色羊羔绒毯子严丝合缝地覆盖在平台上,触感细腻得如同拥抱一片云朵。
      几串暖黄色的小灯串被严序用近乎工程学的精准,巧妙地固定在“屋顶”下方的隐蔽凹槽里,垂落下细碎而温柔的光点,既不刺眼,又足以驱散所有令人不安的阴影。
      这个曾只存在于纸上的巢穴,此刻正呼吸着,散发着新木材和织物的淡淡气息,变成了坚固而温暖的真实。
      他赤脚踩上那几级被特意打磨得圆润光滑的原木矮梯,感受着脚底传来的坚实触感。
      当他终于将自己完全陷入那个被羊羔绒温暖包裹的角落时,一种前所未有的归属感瞬间将他淹没。
      他实验性地调整了一下姿势,背部能舒适地倚靠在特意做了内倾角度的护板上。
      抬起头,眼睛恰好不会碰到顶棚,一种恰到好处的包裹感油然而生。
      而他的视野,却能毫无阻碍地透过那些如同星光般垂落的灯串,将整个房间的动静尽收眼底。
      这是一种完美的平衡。
      既被安全地庇护,又拥有观察世界的主动权。
      他轻轻吁出一口气。
      那是一种被彻底理解,被妥帖安放、久违的放松,仿佛流浪已久的幼兽,终于找到了独一无二的、只属于自己的巢穴。
      这个房间的改造,处处体现着严序式的严谨与易小天野性直觉的碰撞与融合。
      那面被易小天期待已久的“涂鸦墙”,在易小天看到设计师提供的一半白板一半黑板的保守方案时,他罕见地表现出了明确的抗拒。
      他拿起黑色的铅笔,在整面墙的草图上一遍遍用力涂抹,然后抬起头,用执拗的眼神告诉严序:全部,都要黑的。
      严序没有坚持所谓的“实用性”或“光线反射率”,他依言照办。
      当整面墙被刷上深邃得可以吞噬光线的哑光黑板漆后,易小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爬上严序为他准备的便携小梯子,用白色和彩色的粉笔,花了整整两天时间,绘制了一幅巨大得令人震撼的城市俯瞰图。
      那地图歪歪扭扭,比例失衡,却充满了惊人的细节。
      有火柴盒般叠起来的高楼,有蛛网般纵横交错的街道,有他记忆里老城区的河流,用一条蓝色的粉笔曲线代表,甚至还有几个形态各异的火柴人。
      其中一个火柴人,被他用醒目的黄色,高高地画在了“屋顶”上。
      也就是他平台巢穴对应的墙面位置,正俯瞰着整个由他定义的“城市”。
      这是他的王国,他的瞭望台,是他用想象力对外部世界进行的解构与重建。
      而与这片恣意挥洒的“王国”遥相对望的,是房间另一面墙上的巨大软木展板。
      这是严序的主意,他用水平仪确保每一块板都安装得横平竖直,结实得可以承受岁月的重量。
      易小天很快便开发出了它的用途。
      他用严序买回来的彩色图钉,将自己用立拍得拍下的、带着独特质感的照片,有时是窗台上歇脚的麻雀,有时是严序咖啡杯的局部特写,与他随手画的速写、甚至是从外面捡回来的形状奇特的树叶和羽毛,都精心排列,钉在了上面。
      这面墙如同一个不断生长、呼吸的视觉日记,记录着他眼中光影的流逝和情感的碎片。
      严序父亲那本饱经风霜的蓝色布面相册,以及那几本启蒙了严序摄影之路的旧画册,被易小天郑重地放在平台“巢穴”上一个伸手可及的特制小格子里。
      与其他宝贝并列,像是供奉着某种传承的圣物。
      至于客厅,变化更是潜移默化而深刻,如同春雨润物。
      那个曾经属于易小天的被塞在沙发和冰冷墙壁之间的狭窄睡袋,早已被仔细清洗。
      晾晒后,收纳进了严序的储物柜深处。
      取而代之的,是沙发前一块厚厚的长毛地毯。
      浓郁的酒红色,上面散落着各种颜色和形状的柔软靠垫,构成了一个可以随意打滚、阅读或发呆的“地面巢穴”。
      严序那张原本只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几份案件资料和一支钢笔的极简茶几,现在靠近地毯的一角,总是不可避免地堆着易小天的素描本、散装的彩铅和翻开的绘本。
      生活的痕迹霸道而又自然地侵入了曾经的绝对秩序。
      最大的变化发生在严序的办公区。
      他那个巨大的、曾经从上到下堆满沉重案卷和专业书籍的实木书架,如今最下面两层,已经被彻底清空。
      擦拭干净之后,变成了易小天专属的图书角和“宝藏陈列架”。
      上面分门别类地摆放着严序根据他兴趣挑选的绘本、自然科普读物,以及他像松鼠囤积过冬粮食一样收集来的宝贝。
      光滑的鹅卵石、散发着松香的松果、在阳光下会折射出彩虹的玻璃珠、一片形状完美的银杏叶书签。
      严序那些涉及机密和敏感信息的文件与案卷,被严格地、一丝不苟地收纳在上层的带锁玻璃门柜子里,与下面那个充满童趣和探索欲的世界泾渭分明,却又奇妙地共存于同一个架构之下。
      整个家的气质,从严序独居时的冷峻、高效、一丝不苟,悄然融入了另一种杂乱却生机勃勃的温暖。
      这种温暖并非仅仅来自增加的物品和色彩,更源于一种流动的、静谧的陪伴。
      阳光好的下午,易小天会像只慵懒的猫,趴在那块酒红色的地毯上,对着画本涂抹,彩铅划过纸面的沙沙声细密而规律。
      而严序,就坐在旁边的沙发上,阅读着复杂的案卷或专业书籍。
      两人可以几个小时不交谈,甚至没有眼神交流,却能清晰地感受到彼此存在于这个空间里所散发出的安定频率,空气里流淌着一种无需言语确认的默契与安心。
      有时,严序会从错综复杂的案件线索中暂时抽离,疲惫地抬起头,揉一揉酸胀的眉心。
      他的目光会不自觉地追寻过去,看到易小天正蜷在他的“巢穴”里,就着一串小灯投下的、暖融融的光晕,安静地翻看着严序父亲留下的那本旧相册,小脸上表情专注。
      或者,正踮着脚,对着那面巨大的黑板墙,用粉笔仔细地为他那幅“城市地图”添加新的街道,修改某个建筑的轮廓。
      橘色的灯光勾勒出少年柔和的侧脸和认真的神态。
      在那些瞬间,严序靠在沙发背上,会清晰地感觉到,胸腔里某个冰冷坚硬的角落,正在无声地融化塌陷,被一种更为柔软温热的物质所填充。
      这个曾经对他而言,只是一个用来睡觉和工作的房子,第一次,真正拥有了名为“家”的灵魂和形态。
      它不再仅仅是一个遮风挡雨的物理空间,而是一个共同编织记忆、相互给予安全感的生命共同体。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