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8、第六十八章 ...
-
顾铭宇的“铭速”俱乐部坐落在市郊一片经过精心规划的区域,现代化的主楼与蜿蜒的赛道相辅相成,空气里似乎都隐隐流动着汽油和橡胶的味道,那是速度与激情的具象化。他直接将车停在了主楼门口,推门下车时,脸上昨夜残留的慵懒和纵容已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属于管理者的冷静与锐利。
他今天要面试的是核心技术团队的两个关键岗位——首席空气动力学工程师和赛车性能主管。这两个位置关乎到他接下来引进新生产线后,整车性能的优化与突破,容不得半点马虎。
面试间设在俱乐部二楼的专用会议室,一面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外,正好能看到部分赛道和维修区。顾铭宇走进去时,几位提前到达的面试官立刻站起身。他摆了摆手,在主位坐下,面前已经摆放好了厚厚的候选人资料。
“开始吧。”顾铭宇言简意赅,目光落在第一份简历上,眼神专注。
第一位候选人是拥有多年F1车队经验的空气动力学专家。面试过程专业而激烈,涉及到复杂的流体力学计算、风洞实验数据解读以及对于新材料应用的见解。顾铭宇全程没有多余的表情,只是偶尔在关键节点提出一两个极其精准、甚至有些刁钻的问题,直指技术方案中的潜在风险与逻辑漏洞。他的问题往往一针见血,让那位原本自信满满的专家也不得不凝神思考,谨慎作答。
当候选人阐述完一个关于主动式尾翼的优化方案后,顾铭宇沉默了片刻,修长的手指在平板电脑上快速调出几组数据对比图。
“理论上可行,”他抬起眼,目光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但你没有考虑在极限过弯时,突然改变下压力对悬挂系统和轮胎抓地力的瞬时冲击。我们的车手不是机器,容错率必须更高。”
他的声音不高,却让整个面试间的气氛都为之一肃。那候选人怔了怔,随即露出恍然和钦佩的神色,开始认真记录和反思。
中途休息时,顾铭宇的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韩琛回复的信息。他拿起来看了一眼。
韩琛:「!!!周珩下厨?!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还是你昨晚把人伺候得太舒服了?[坏笑][坏笑]」
顾铭宇看着屏幕上那毫不掩饰的调侃,嘴角几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他能想象出韩琛此刻那副挤眉弄眼的八卦模样。他手指动了动,面无表情地回复:
「不想来可以滚。」
信息刚发出去,韩琛的回复几乎秒至:
「来来来!必须来!哥们儿带两瓶压箱底的好酒!必须尝尝周总的手艺!顺便看看你有没有被榨干[滑稽]」
顾铭宇懒得再理他,将手机调成静音,反扣在桌上。他端起旁边的黑咖啡喝了一口,苦涩的味道让他精神更加集中。只是耳根处,似乎还残留着一点不易察觉的热意,不知是因为咖啡,还是因为韩琛那条不着调的信息。
面试继续。第二位候选人是竞品公司挖来的性能主管,经验丰富,但言谈间带着几分属于大公司出身的傲慢。在讨论到数据采集与赛道实战反馈的闭环优化时,他过于强调标准化流程,反而显得有些僵化。
顾铭宇听完他的陈述,身体微微后靠,手指在桌面上有节奏地轻轻敲击着,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动作。
“刘先生,数据很重要,”顾铭宇开口,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洞察人心的力量,“但赛车是人在开,不是数据在跑。你的方案里,缺少了对车手驾驶风格和瞬时心理状态的变量考量。在‘铭速’,我们要的不是最完美的数据模型,而是最适合我们车手、最能激发车辆潜能的‘活’的系统。”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对方微微变色的脸,补充道,“如果你无法理解这一点,恐怕我们无法合作。”
这番话,既点明了问题核心,也清晰地划出了“铭速”的用人底线。那位候选人脸上的傲慢收敛了不少,开始重新审视眼前这个年轻得过分的老板。
整个面试过程持续了将近三个小时。顾铭宇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专注和清晰的逻辑,每一个问题都切中要害,对行业趋势和技术细节的把握让几位资深面试官都暗自点头。当他最终宣布面试结束,与候选人握手道别时,那挺拔的身姿和沉稳的气场,与平日里那个在周珩面前带着几分慵懒和随性的顾铭宇,判若两人。
送走候选人,顾铭宇独自在会议室里又坐了一会儿,快速浏览着面试记录和评估报告。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他低垂的眉眼和专注的侧脸上,勾勒出一种充满智慧与力量的美感。
他拿起手机,看到屏幕上又多了几条韩琛咋咋呼呼的未读信息,无非是追问晚上菜单和继续调侃。他没有回复,只是将手机收起,起身走向办公室。
路上,他遇到俱乐部的运营经理,简单交代了几句关于下午赛道勘察的安排,语气果断,条理清晰。回到办公室,他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看着楼下维修区内忙碌的技师和停放的跑车,眼神锐利而充满野心。
这里是他的王国,是他脱离家族荫蔽、亲手打拼出来的疆土。他享受速度,更享受将技术、人才、资本完美整合,创造出极致性能的过程。这种掌控感和成就感,与在周珩那里获得的被需要感和情感慰藉,是截然不同,却又同样让他着迷的东西。
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属于赛道的独特气息让他精神振奋。昨晚的旖旎与风波,韩琛的插科打诨,都像是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过后,湖底依旧是那片属于他自己的、坚实而广阔的天地。而他知道,无论外面风雨如何,这里,永远是他可以全身心投入、证明自身价值的战场。
只是,当他的目光不经意扫过桌上那个周珩某次顺手放在这里、造型简洁的金属笔筒时,眼底深处,还是悄然掠过了一丝极淡的、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柔和。晚上的那顿饭,似乎……也并非全无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