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碎镜重圆 ...

  •   棚屋角落的阴影被一小簇跳动的火苗驱散。加布里埃尔将几根捡来的干柴小心添进火堆,火光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投下晃动的光影。清玉玲带来的食物和药物持续发挥着作用,他脸上的病态苍白褪去不少,那双蔚蓝色的眼睛在火光映照下,仿佛重新凝聚起些许微光。

      他的目光落在对面安静坐着的清玉玲身上。她正将一些晒干的药草分门别类,动作机械却精准。这些草药一部分来自她的“提供”,另一部分,则是加布里埃尔自己在黑镇边缘辨认并采集回来的。

      “这是银叶草,对止血有奇效。”他忽然开口,声音比前几日浑厚了些,“碾碎外敷即可。”

      清玉玲的动作停顿了一下,抬头看他。
      加布里埃尔移开视线,拨弄了一下火堆:“我以前……在圣殿的典籍里看过。”
      这不是施舍,也不是求助。这是他试图找回的一点主动性,一点价值。在这个女人纯粹的、近乎施舍的“善行”面前,他需要证明自己并非一个完全的、无能的累赘。

      清玉玲低下头,继续分拣草药,并未对他的知识表示赞赏或疑问,只是平静地回应:“信息已记录。可用于后续伤口处理。”

      加布里埃尔抿了抿唇。又是“记录”,又是“处理”。他像在对着空谷喊话,只能听到自己声音的回响。

      然而,变化还是在悄然发生。

      当隔壁棚屋一个流浪的孩子因饥饿哭泣时,加布里埃尔会默默地将自己那份黑麦面包分出一半。当清玉玲带来超出他个人所需的食物时,他会示意她分给附近几个看起来更凄惨的老人。

      他做这些时,沉默而笨拙,不再带有昔日“光耀之子”布施时那种悲天悯人的光辉,更像是一种……习惯性的本能,或者说,是他在这个绝望之地,试图重新连接“活着”的感觉的一种方式。

      清玉玲依言照做,没有询问缘由。在她看来,将资源分配给更需要的人,符合“善良”准则中对资源优化的定义。

      偶尔,在难得的、风雪稍歇的黄昏,加布里埃尔会坐在棚屋门口,望着被高墙和混乱建筑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天空。清玉玲则会坐在他身后不远处,依旧沉默,像一道没有温度的影子。

      【他在尝试‘扮演’善良,玲玲。】小零的声音带着洞悉一切的玩味,【看,他在观察你的反应,他在用这些微小的、无成本的善举,来试探这个世界的反馈,也试图说服他自己——他依旧是过去的那个他。但这就像在水面上画画,徒劳无功。你这面镜子,映不出他想要的倒影。】

      确实,清玉玲没有任何反应。她既不鼓励,也不阻止,只是观测,记录。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质询。

      一天,加布里埃尔在帮助一个摔伤的老妇人包扎时(用的是他辨认的银叶草),动作显得有些生疏,甚至弄痛了对方。老妇人没有抱怨,只是用浑浊的眼睛看着他,喃喃道:“谢谢你……孩子,你是个好人。”

      加布里埃尔包扎的手微微一顿。

      “好人”……这个词,已经太久太久,与他无关了。一股极其微弱的、混合着酸楚和一丝暖意的情绪,在他死寂的心湖里漾开了一圈小小的涟漪。

      他下意识地回头,看向清玉玲。

      她站在几步之外,静静地望着这边。火光无法照亮她眼底的深处,她的表情一如既往地空茫,仿佛刚才那句“好人”的评价,与他包扎的动作,与老妇人的感激,都只是无关紧要的背景噪音。

      那圈刚刚漾开的涟漪,瞬间平息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的茫然。

      他做这些,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了他人的感激?为了自我证明?还是……只是为了迎合身边这个沉默的观测者那套无法理解的“善良”准则?

      他看不透她,也渐渐有些看不清自己了。

      棚屋之内,火光摇曳,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墙壁上,时而靠近,时而分离,如同两颗运行在截然不同轨道上的星辰,看似同处一室,却隔着无法跨越的真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