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真相大白 ...

  •   凌晨四点,热搜还在疯狂发酵,#陆行舟抄袭#的词条后面跟着刺眼的“爆”,评论区的污言秽语像潮水一样涌来。陆行舟刷新着微博,指尖划过那些不堪入目的评论,眼底的红血丝更浓了,却没有丝毫退缩,反而勾起一抹冷笑。
      “陆行舟滚出文坛!抄新人的东西还有脸叫清流?”
      “真恶心,一把年纪了还抢年轻人的机会,要点脸吧!”
      “建议出版社直接封杀,这种抄袭犯的书谁看啊?”
      “说不定以前的作品也是抄的,只是没被发现而已!”
      张姐发来消息,语气焦急:“行舟,别翻评论了!越看越气,我们先冷处理,等证据整理好再反击!”
      陆行舟没回,点开自己的微博后台,指尖飞快敲击键盘。他没发长篇大论的辩解,只敲了三行字,带着毫不掩饰的锋芒:
      “第一,私人博客试读去年发的,时间戳在这【附图:博客发布记录截图】;第二,谁抄谁,等律师函就行;第三,嘴巴放干净点,骂人的话原封不动还给你,别逼我挨个挂出来。”
      配图是他私人博客的发布记录,清晰显示试读发布时间是去年十月,比年落声称的“创作时间”早了整整半年。
      这条微博刚发出去,瞬间引爆了评论区。原本骂得最凶的人愣了一下,随即更嚣张了:“还敢嘴硬?截图谁不会P啊!”
      “装什么装?有本事拿大纲出来啊!”
      “心虚了吧?只会放这种没用的截图,垃圾!”
      陆行舟看着这些回复,火气直往上冲,直接点开那条“截图P的”评论,精准怼回去:“P没P,去查博客后台IP记录,或者找平台验真,别在这当睁眼瞎。你家主子年落敢放创作时间线吗?”
      又点开那条“垃圾”的评论,打字速度快得惊人:“我垃圾?总比你这种不分青红皂白乱喷人的键盘侠强,至少我写的字是自己的,不像某些人,靠偷别人的东西当宝贝。”
      他像个精准的猎手,专挑那些骂得最脏、最离谱的评论反击,每一条都戳中要害,不带一个脏字,却怼得对方哑口无言。
      “哟,抄袭犯还敢怼人?”有人不服气。
      陆行舟直接回:“我没抄,为什么不能怼?倒是你,拿着年落的五毛钱水军费,造谣诽谤,小心吃官司。”
      他甚至翻出几个带头骂人的账号,发现其中两个刚关注年落不久,还转发过《野火》的宣传微博,直接截图挂出来:“水军能不能专业点?换个新号再来,别让人一眼看穿。”
      张姐看到他的操作,吓得赶紧打电话:“行舟!你别直接怼啊!容易被带节奏,说你态度不好!”
      “态度好?”陆行舟冷笑一声,听筒里的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却格外坚定,“他们骂我的时候怎么不讲究态度?我凭什么忍?我不仅要怼,还要让所有人知道,被抄袭的是我,被冤枉的也是我,想踩着我上位,先看看自己有没有那个本事!”
      挂了电话,陆行舟继续刷新评论区。他的反击让一部分路人开始动摇,有人留言:“等等,陆行舟的截图看起来不像P的啊,而且年落那边确实没放创作记录。”
      “是啊,他敢直接怼水军,说不定真有底气?”
      “先别骂了,等后续证据吧,万一真冤枉人了呢?”
      但年落的粉丝和水军还在负隅顽抗,依旧在评论区刷屏骂他,甚至开始人身攻击,嘲笑他的长相、攻击他的作品风格。
      陆行舟看着那些恶意满满的评论,指尖顿了顿,没有再逐条回怼,而是发了第二条微博,依旧简短锋利:“人身攻击没用,只会显得你们更心虚。给你们半天时间,让年落拿出他所谓的‘原创证据’,拿不出来,就等着接律师函,顺便准备好道歉声明。”
      这条微博发出去后,他关掉微博,不再关注评论区的喧嚣。窗外的天已经亮透了,阳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落在键盘上。他深吸一口气,点开微信,谢景夏的消息正好弹了出来——一个加密压缩包和一串解压密码。
      陆行舟输入密码,文件夹点开的瞬间,眼睛亮了起来。里面的文件分了三个子目录:「年落参考资料传输记录」「沐晨年设计对接文件」「抄袭重合对比分析」。
      他先点开第一个,里面是谢景夏与年落团队的微信聊天截图、邮件记录,甚至还有云盘文件传输的时间戳。最刺眼的是去年十一月十五日的一条微信消息,年落助理发来的文档命名为「陆行舟试读片段.txt」,里面的内容和他当初博客发布的试读一字不差,连那个“烬火”写成“尽火”的笔误都原封不动。而这条消息的发送时间,比年落声称自己“开始构思《野火》核心剧情”的时间,早了整整两个月。
      陆行舟放大聊天截图,谢景夏当时的回复只有一句:“参考资料需确认原创性,若涉及侵权,我司将终止合作。”对方的回复则是:“放心,是朋友提供的未发表素材,绝对原创。”
      “呵,”陆行舟低笑一声,指尖划过屏幕,点开第二个文件夹。里面的内容让他瞳孔微缩——沐晨年委托谢景夏设计“烬系列”衍生品的合同、初稿设计图,以及后来沐晨年突然终止合作的邮件。最关键的是一份内部文件,标注着“沐晨年团队泄露风险”,里面记录着谢景夏发现沐晨年在合作期间,频繁索要设计源文件,甚至要求提供分层图层,当时就引起了他的警惕,特意在合同里加了保密条款。
      第三个文件夹里,是谢景夏做的对比图。左边是谢景夏“烬系列”的设计原稿,火焰线条采用的是瘦金体笔锋的变体,棱角凌厉,配色是低饱和度的墨黑与暗红;右边是沐晨年在发布会上展示的作品,线条刻意模糊了棱角,却依旧能看出原样复刻的痕迹,连配色方案都只微调了三个色值。下方附了一行谢景夏的批注:“核心设计语言完全抄袭,仅做表面修改,无原创性。”
      陆行舟把文件夹转发给张姐,附带消息:“证据够了,联系律师,准备发声明。另外,把年落托人打听我博客账号的证据,和这个文件夹里的内容整合到一起。对了,把我刚才怼水军的微博也附上,让大家看看,被抄袭的人不是只能忍气吞声。”
      刚发完消息,手机就响了,是个陌生号码。陆行舟犹豫了两秒接起,听筒里传来一道低沉清冽的男声,带着几分金属质感:“陆行舟?我是谢景夏。”
      “谢先生,”陆行舟起身走到窗边,避开客厅里忙碌的助理,“文件我看了,非常感谢。你应该也看到我怼水军的微博了吧?可能有点冲动,但我实在忍不了。”
      “不冲动。”谢景夏的声音没有丝毫温度,却带着一丝认同,“对付这种人,就该直接反击。我的律师已经拟好律师函,针对沐晨年的抄袭行为,下午两点会正式发出。你的声明最好和我同步,形成夹击——年落和沐晨年利益绑定,单独锤一个,另一个大概率会出手帮忙洗白。”
      陆行舟挑眉,没想到对方和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你打算怎么锤?”
      “我会在事务所官微发布证据链,包括设计原稿、时间戳、沐晨年的对接记录,还有他发布会作品的对比图。”谢景夏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另外,我已经联系了几家权威设计媒体,他们会同步转发解读,避免舆论被带偏。”
      “我这边也是一样。”陆行舟点头,目光落在窗外的阳光里,“出版社已经联系了文学界的前辈和律师,声明会附上三年来的创作记录、年落窃取试读的证据,还有他们两人利益勾结的实锤。对了,我怼水军的内容也会加进去,让大家看看年落团队是怎么带节奏污蔑人的。”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似乎没想到他这么刚。随即传来一声极轻的轻笑,像是冰面裂开一道细缝:“合作愉快,陆老师。”
      “合作愉快,谢设计师。”陆行舟挂了电话,指尖还残留着听筒传来的震动感。这个谢景夏,和他想象中刻板的设计师不太一样,冷静、果断,甚至带着点锋芒毕露的攻击性,和自己的刚硬意外契合。
      下午两点,网络上同时炸开两记惊雷。
      先是景夏设计事务所的官微发布长文,标题直接明了:「致沐晨年先生:停止抄袭,正视原创——景夏设计事务所关于‘烬系列’设计侵权的声明」。长文里附上了完整的证据链,从设计原稿到时间戳,从对接记录到对比分析,条理清晰,每一张图都精准戳中要害。最后一句更是掷地有声:“原创不是可以随意窃取的猎物,设计界的风骨,容不得半点亵渎。”
      紧接着,陆行舟的个人微博和出版社官微同步发布声明,标题同样犀利:「陆行舟关于《烬火》被年落《野火》抄袭的严正声明」。声明里不仅晒出了三年前的创作大纲、云端时间戳、私人博客的登录记录,还附上了年落团队窃取试读片段的聊天记录、沐晨年作为年落投资人的工商信息截图,甚至把早上怼水军的微博截图也加了进去,配文:“面对污蔑,绝不忍气吞声;面对抄袭,绝不姑息纵容。”
      两条声明如同两把利刃,瞬间划破了之前被带偏的舆论场。
      原本骂陆行舟的网友,看到证据链后瞬间沉默,随即开始反转:“???这不是明摆着年落偷东西还倒打一耙吗?三年前的大纲都有,时间线比年落早太多了!”
      “陆行舟早上怼得太对了!那些水军真的太离谱了,还好他没忍!”
      “那个笔误太关键了吧!年落的参考资料里就有,他还敢说自己原创?脸呢?”
      “沐晨年这抄袭也太明显了!对比图一放,简直是复制粘贴,还好谢设计师留了一手!”
      “原来两人是一伙的?年落抄小说,沐晨年抄设计,这是组团抢成果啊?之前骂陆行舟的人出来道歉!”
      评论区的风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反转,#年落抄袭实锤# #沐晨年滚出设计圈# #陆行舟谢景夏联手反抄袭# 三个词条接连冲上热搜,红色的“爆”字替换了之前的负面词条。那些早上骂得最凶的水军和粉丝,要么删评论跑路,要么默默道歉,还有人被陆行舟之前的反击怼得哑口无言,再也不敢出来蹦跶。
      陆行舟刷新着微博,看着评论区的道歉和支持声,紧绷的肩膀终于放松了几分。他拿起手机,给谢景夏发了条消息:“舆论反转了,你的证据太关键了。”
      这次谢景夏回复得很快,还附带了一张截图——是沐晨年工作室刚刚发的声明,通篇避重就轻,只说“设计理念相似属巧合”,绝口不提抄袭的实质。
      “意料之中。”谢景夏的消息,“他不会轻易认输,接下来大概率会找水军洗白,或者拿出所谓的‘创作过程’造假。”
      陆行舟刚想回复,张姐就拿着手机冲了进来:“行舟!年落发长文了,说你是因为他的《野火》比你先签约出版,故意联合设计师陷害他!还晒了一张所谓的‘早期手稿’,说是三年前写的!”
      陆行舟点开年落的微博,长文写得声泪俱下,把自己塑造成了被前辈打压的可怜新人,甚至质疑谢景夏的证据是伪造的,因为“景夏设计事务所曾拒绝过我的合作,怀恨在心才联手陆行舟报复”。那张所谓的手稿,纸张泛黄,字迹刻意做了旧,落款日期是三年前的五月。
      “假的。”陆行舟只看了一眼就冷笑,手指已经点开评论框,准备继续怼,“三年前五月我刚写完《烬火》的大纲,他这手稿上的情节,和我大纲里的核心设定一模一样,连人物名字都只改了一个字。而且这纸张的泛黄程度,是用茶水泡出来的,一眼就能看穿。”
      他把这段话编辑成评论,刚要发送,谢景夏的消息弹了出来:“别单独怼,等我的鉴定结果。我的团队已经在做笔迹鉴定和纸张年代检测,一小时内出结果。另外,我查到沐晨年和年落名下有一家共同持股的文化公司,资金流水显示,沐晨年曾给年落转了两笔大额资金,时间正好在年落发布《野火》试读和沐晨年发布抄袭设计之前。”
      陆行舟看着“共同持股的文化公司”这几个字,眼神冷了下来。他删掉准备发送的评论,回复谢景夏:“好,听你的。先等鉴定结果,一起放出去,给他俩致命一击。”
      下午三点,景夏设计事务所再次发布补充声明,附上了笔迹鉴定报告和纸张年代检测结果。报告显示,年落的“早期手稿”笔迹形成时间不超过一个月,纸张是新纸用茶水浸泡做旧,所谓的“三年前创作”纯属伪造。同时,谢景夏还曝光了沐晨年和年落共同持股公司的工商信息,以及关键的资金流水截图。
      证据链彻底闭环。
      网络上的舆论彻底沸腾了。之前还在帮年落说话的粉丝瞬间脱粉回踩,路人网友更是群情激愤,纷纷喊话平台下架抄袭作品,要求两人公开道歉。
      “太恶心了!造假都这么敷衍,当大家是傻子吗?”
      “资金流水都有了!这就是明晃晃的交易,用偷来的东西换钱!”
      “陆行舟早上怼得太解气了!就该这么刚,别给抄袭犯留面子!”
      “平台快下架《野火》和沐晨年的抄袭设计!别让抄袭者赚黑心钱!”
      各大文学平台和设计网站反应迅速,不到半小时,年落的《野火》就被下架,沐晨年的抄袭作品也从各大展示渠道删除。合作方纷纷发声明终止合作,之前预定的商业活动也接连取消,两人一夜之间从备受追捧的“新锐才子”变成了人人喊打的抄袭者。
      陆行舟看着手机上弹出的“《烬火》预售量破十万”的消息,长舒了一口气。他点开早上那条怼水军的微博,下面已经堆满了道歉的评论,最新一条是之前骂得最凶的那个账号:“对不起陆老师,是我没看清真相就乱喷,以后再也不跟风了!”
      陆行舟没回复,只是关掉了微博。这场持续了一天的舆论战,终于以他们的胜利告终。
      微信弹出谢景夏的消息:“庆祝一下?”
      陆行舟看着屏幕上的三个字,愣了两秒,回复:“好啊,去哪?”
      “我知道一家私房菜馆,离你公寓不远,主打淮扬菜,口味清淡,适合熬夜赶稿还刚怼完水军的人。”谢景夏发来地址,“六点,我在门口等你。”
      陆行舟看了眼地址,确实离自己不远。他放下手机,走进卧室换了件干净的白衬衫,对着镜子整理了一下衣领。镜子里的男人眼底还有红血丝,却难掩眼底的轻松和锐利,嘴角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他没想到,这场突如其来的抄袭风波,竟然让他认识了这样一位志同道合的盟友。
      六点整,陆行舟准时出现在私房菜馆门口。傍晚的风带着暖意,吹得路边的树叶沙沙作响。他一眼就看到了站在门口的谢景夏——穿着一件黑色高领毛衣,外面套着一件深灰色风衣,身形挺拔,侧脸线条利落,和他在电话里的声音一样,带着几分疏离的锐利。
      谢景夏也看到了他,抬手挥了挥,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弧度:“陆老师,这边。”
      陆行舟走过去,笑着点头:“谢设计师。”
      “叫我景夏吧。”谢景夏侧身让他进门,“里面靠窗的位置,视野不错。”
      菜馆里很安静,木质装修透着古朴的韵味,靠窗的位置能看到外面的街景。两人坐下,服务员递上菜单,谢景夏直接推给陆行舟:“你点吧,我对吃的没什么讲究,之前来过一次,觉得他们家的清炖狮子头和文思豆腐不错。”
      陆行舟接过菜单,扫了一眼,点了清炖狮子头、文思豆腐,又加了一道凉拌马兰头和两碗白米饭。服务员离开后,两人之间短暂地沉默了一下,气氛却不尴尬。
      “没想到你这么刚,直接怼水军。”谢景夏先开了口,打破沉默,眼底带着几分欣赏。
      陆行舟笑了笑,拿起茶杯抿了一口:“忍不了,他们都骑到头上骂了,再忍就忍不了,他们都骑到头上骂了,再忍就成软柿子了。”陆行舟放下青瓷茶杯,指尖在温热的杯沿绕了半圈,指腹摩挲着瓷面上细密的冰裂纹,杯底沉淀的茶叶随着动作轻轻晃动。“倒是你,证据链做得像手术刀一样精准,连资金流水的备注、云盘传输的时间戳都截得清清楚楚,够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