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第 26 章 ...
-
第五章:迷雾
引语:真伪难辨局中局,忠奸莫辨迷中迷。非是智谋输一筹,情义两难费思量。
北狄公主阿史那云带来的消息,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帅帐中激起千层浪。
吴戈死死攥着那封密信,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信纸上娟秀的字迹,确实与赵婉平日的手书一般无二。那个在京城为他们周旋、在宫宴上为他们解围的女子,竟是通敌叛国之徒?
“这不可能...”秦弓喃喃自语,脸色苍白如纸,“赵婉为什么要这么做?她已经是侯爷夫人,为何还要勾结北狄?”
阿史那云冷声道:“权力。三哥许诺她,事成之后助她掌控大晟朝政。比起一个有名无实的侯爷夫人,这个诱惑更大。”
吴戈猛地一拳砸在案几上:“我这就写奏章,向陛下揭发她的罪行!”
“不可!”秦弓急忙拦住,“单凭一封信,证据不足。况且...这封信来得太巧了。”
吴戈皱眉:“你什么意思?”
秦弓从阿史那云手中取回那封信,仔细端详:“公主,这封信你是从何处得来?”
阿史那云道:“是从三哥的贴身侍卫身上搜到的。”
“何时?何地?”
“三日前,在黑水城外三十里的松林。”
秦弓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三日前,黑水城已经被三王子的军队围得水泄不通。公主是如何突破重围,又恰好截获这封密信的?”
阿史那云脸色微变:“你怀疑我?”
“我只是觉得太过巧合。”秦弓平静地说,“我们刚刚陷入困境,公主就带着这封关键证据出现。而且...这封信未免保存得太完整了。”
确实,这封信纸张平整,字迹清晰,完全不像是经历过战场厮杀的样子。
吴戈也警觉起来:“公主,请你解释。”
阿史那云沉默片刻,忽然笑了:“不愧是让三哥屡屡吃亏的秦军师。不错,这封信是有人交给我的。”
“谁?”
“我不能说。”阿史那云摇头,“但我可以告诉你们,这封信是真是假,一验便知。”
“如何验证?”
“三日后,会有一批军械从京城运来。这批军械的运送路线,只有赵婉和几位兵部要员知道。若是途中遇袭,就证明消息确实泄露了。”
这个提议很冒险,但确实是验证真相的最好方法。
吴戈与秦弓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决断。
“好。”吴戈道,“就按公主说的办。”
接下来的三天,边境局势愈发紧张。北狄大军频频调动,似乎在酝酿一场大战。而凉州城内,气氛同样凝重。
秦弓暗中调查了赵婉的过往,发现这位郡主确实不简单。她在太后身边长大,却与朝中各方势力都有往来。更让人意外的是,她与已故的苏明远竟是忘年交,曾在苏明远倒台前与他密谈多次。
“如果她真的与北狄勾结,动机是什么?”秦弓百思不得其解,“为了权力?可她已经是侯爷夫人,太后最疼爱的侄孙女。为了报复?苏明远倒台与我们并无直接关系...”
第三日黄昏,预期的军械队伍果然在途中遇袭。幸好吴戈早有准备,派兵接应,才没有造成太大损失。
“现在你们相信了吧?”阿史那云问。
秦弓却道:“恰恰相反,我更怀疑了。”
“为什么?”
“这批军械的运送路线,除了赵婉,兵部至少还有五个人知道。”秦弓道,“而且...这次的袭击太刻意了,像是故意要坐实赵婉的罪名。”
吴戈听得糊涂了:“那你觉得真相是什么?”
“我不知道。”秦弓摇头,“但我感觉,我们正被人牵着鼻子走。”
就在这时,亲兵送来京城急报。看完军报,吴戈脸色大变:
“陛下病重!太子监国!”
这个消息比北狄公主带来的密信更加令人震惊。皇帝年事已高,但一向身体硬朗,怎么会突然病重?
“军报上怎么说?”秦弓急问。
“说是突发急病,太医束手无策。”吴戈的声音带着颤抖,“太子已经接管朝政,太后...太后被软禁在慈宁宫。”
秦弓心中一动:“赵婉呢?”
“军报上没提。”
阿史那云忽然道:“我知道赵婉在哪里。”
两人齐齐看向她。
“她在来凉州的路上。”阿史那云语出惊人,“三日前就已经出发了。”
“什么?”吴戈难以置信,“她来凉州做什么?”
“她说...要来救你们。”
这话让帅帐内陷入更深的迷雾。如果赵婉真的通敌,为什么要来救他们?如果她没有通敌,那封密信又是怎么回事?
深夜,秦弓独自登上城楼。北方的星空格外明亮,但他心中却是一片混沌。
一件披风轻轻落在他的肩上。吴戈不知何时也来了。
“还在想赵婉的事?”吴戈问。
秦弓点头:“我总觉得,我们漏掉了什么重要的线索。”
“什么线索?”
“动机。”秦弓转身面对他,“赵婉为什么要这么做?她已经是侯爷夫人,太后的侄孙女,地位尊崇。与北狄勾结,对她有什么好处?”
吴戈沉默片刻:“或许...她想要的更多。”
“更多?”秦弓忽然想到什么,“等等...如果陛下的病...”
他的话被城下的一阵骚动打断。守城士兵高喊:“城外有人求见!说是从京城来的!”
两人急忙下城,只见城门外站着一个披着斗篷的女子。虽然风尘仆仆,但依然能看出那优雅的身姿——正是赵婉!
“开门!”吴戈下令。
赵婉走进城门,取下斗篷,露出疲惫但坚定的面容:“还好赶上了。”
“你怎么来了?”秦弓问。
“京城出事了。”赵婉压低声音,“陛下不是生病,是中毒。”
这个消息比军报上说的更加骇人听闻。
“谁干的?”吴戈问。
赵婉看了眼周围的士兵:“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三人回到帅帐,赵婉才继续说道:“是皇后。她与北狄三王子勾结,想要扶植自己的儿子上位。”
“那陛下...”
“陛下暂时无碍,但需要静养。太子现在掌控朝局,但地位不稳。”赵婉取出一份密旨,“这是陛下清醒时写的,命你二人立即回京勤王。”
吴戈接过密旨,仔细查验后点头:“是真的。可是边境...”
“边境的事,我已经安排好了。”赵婉看向阿史那云,“公主,可以请你解释一下吗?”
阿史那云微微一笑,忽然用流利的汉语说道:“重新认识一下,我是大晟密探头领,代号'云雀'。”
这个转变让吴戈和秦弓都惊呆了。
“你是...我们的人?”
“是的。”阿史那云点头,“三年前,陛下命我潜入北狄,就是为了监视北狄王室的动向。这次北狄内乱,其实是我们策划的。”
秦弓恍然大悟:“所以那封信...”
“是假的。”赵婉接话,“是我故意让公主带给你们的,为的是试探朝中还有哪些人与北狄勾结。”
“为什么要试探我们?”吴戈不解。
“因为...”赵婉的神色变得凝重,“我们怀疑,朝中还有更大的叛徒。”
她取出一份名单:“这是近年来与北狄往来密切的官员名单。你们看这个名字...”
秦弓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瞳孔猛地收缩:“这不可能!”
名单上赫然写着:秦弓。
“这是栽赃!”吴戈怒道。
“我知道。”赵婉平静地说,“但对方做得天衣无缝。若不是我提前得到消息,此刻你们已经是阶下囚了。”
秦弓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是谁在陷害我?”
“皇后,以及...”赵婉顿了顿,“你的恩师,李贞。”
李贞?那个看似圆滑实则忠心的兵部尚书?
“证据呢?”秦弓问。
赵婉取出一叠书信:“这些是李贞与北狄往来的密信。其中提到如何陷害你,如何掌控兵部,甚至...如何毒害陛下。”
秦弓翻阅着这些信件,越看越是心惊。字迹、印章、语气,都与李贞一般无二。但...
“这些信是假的。”他肯定地说。
“你怎么知道?”
“李尚书有个习惯,写'兵'字时最后一笔会上挑。这些信上的'兵'字,都是平平的一笔。”
这个细节让赵婉也愣住了:“你是说...”
“有人模仿李尚书的笔迹,想要一石二鸟。”秦弓的眼中闪着锐利的光,“既除掉我,也除掉李尚书。”
“会是谁?”
秦弓没有回答,而是看向阿史那云:“公主,你说你是三年前潜入北狄的。那么你应该知道,北狄王室有个传统...”
“什么传统?”
“重要文书都要用特制的墨水书写,遇热才会显形。”秦弓取过那封指证赵婉的密信,在烛火上轻轻烘烤。
令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信纸上渐渐显现出另一行字:
“秦弓可用,吴戈当除。事成之后,北狄愿割让河西三州。”
而这行字的落款是:皇后之印。
帅帐内死一般寂静。
良久,吴戈才涩声问道:“所以...真正的叛徒是...”
“皇后。”秦弓轻声道,“她与北狄三王子勾结,想要除掉陛下、太子,还有我们这些忠于皇室的人。”
赵婉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我们必须立即回京!”
“来不及了。”阿史那云突然道,“我刚收到消息,皇后已经控制了京城禁军。太子...太子被软禁了。”
这个消息如同最后一击,让所有人的心都沉到了谷底。
窗外,北风呼啸,仿佛在为这个危在旦夕的帝国哀鸣。
秦弓望着跳动的烛火,忽然笑了:“既然如此,那我们只好...将计就计了。”
“你有什么主意?”吴戈问。
“皇后不是想要北狄三王子除掉我们吗?”秦弓的眼中闪着决然的光,“那我们就让她如愿。”
他看向阿史那云:“公主,麻烦你给三王子送个信。就说...我们已经中计,三日后会带兵进入黑水谷。”
“黑水谷?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正是。”秦弓微笑,“我们要在那里,给皇后和三王子一个...大大的惊喜。”
这一刻,帅帐中的迷雾似乎散去了些。但每个人都明白,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