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胡思乱想3 ...
-
今天看到一个视频,写了两个成语—作茧自缚,化茧成蝶。视频是蚕化蝶的过程。就是看的作茧自缚,化茧成蝶,有了些联想。
提到觉醒,都说痛苦是前提条件。痛苦是自己内心的感受。痛苦逐渐增加不就像虫在一步步做窝的过程。区别在于你不知道何时到达你的极限即茧的完成。也不知道极致后你还能忍受多久,更不知道何时会破除束缚。觉醒的时刻就是破除束缚的时刻。这是一般的觉醒过程,即重生的过程。重生—前期量变的积累,到达临界点后的质变。它是本质的变化,不是形式上的变化。
自缚,是自己给自己限制。但破茧也是靠自己。所以人的一生主要是靠自己的。
但我觉得还是有其它觉醒的路线,可是一般人的起始条件就达不到。找不到自然界中其它的破茧成蝶例子。感觉有的话,可以分析它与蚕初始的不同,过程的区别等。就好像登山,起始点相同,一般人是一步步登上,有人是跨步或跑上去的,那会不会有人是飞上去的。这就是起始条件的不同,过程的感受也会不同。所以有痛苦的(一步步的长时间的),有有痛有乐的(跨步的不太长时间的), 有愉悦的(飞跃的一瞬间的)。
续写。
前天和昨天有和DeepSeek聊我的疑问。它提到了觉察需要契机。1 痛苦的极限。2认知的失调:外界的新信息强烈的冲击你的固有的信念系统时,产生的一种强烈的不适感。这种失调感,是觉察的起点。3 一丝细缝:一个极短暂的停顿瞬间。觉察的光照进来了。对觉醒路线的陈述,它更准确。
三种方式,三这个数字,让我联想到我和它的对话。正面,反面和隐藏面。之前我写过我的一些看法,试着反其道而行之。就是在拓展视野看到正面,也看到反面。但是这容易陷入二元对立。其实一直有个隐藏面,即包含正面和反面;或者说你跳出你所在的视野,看的视野外的,也看到内外合为一个整体,跳到整体外看。这就是觉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生二就是正反面。二生三,就是事情的隐藏面或者说是觉察。三生万物,觉察后,万物互联,都是你照见自己的镜子,或是找回自己的通道。
但这只是起点,觉察只是个起点,它的后面还有很多,需要去探索。现阶段,我是先要做到觉察。不是那么容易,需要打破固有的信念系统。
正如我之前说的,我想的多,做的少。我自己确实是有完美主义,一旦觉得做不到完美,就不会开始。还有就是要有“意义”,我就得“没意义”就不会去做。它给我的建议是够好代替完美。这我知道,但做起来难。但是它有一个建议不错,就是“五分钟启动法则”—不论想做什么,先承诺自己先做五分钟。让行动来带起情绪和能量。还有让我主动拥抱“无意义”的快乐。因为我内在对“意义”的执着,它建议我,与其被“找不到”所困,不如主动“赋予”。行动建议是:1微小的仪式感—在日常小事中注入意义;2目标降级—将“找到人生终极意义”降级为“让今天的一个小时变得有意义”。我太陷入“有意义”和“”无意义”的二元对立中了。我可能在思想方面走的很远,但行动上却很慢。所以有时候旧有信念,又把我拉回来了。这就会形成,我写文的主题会来来回回,因为没做到实践中的修正。这就是知道和做到中的拉扯。
在不经意间慢慢修正。日积月累中质变。
不同,人世间才如此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