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便利店的晚灯与木盒碎片 ...

  •   梧桐巷的傍晚总裹着层黏腻的暖,夕阳刚沉到巷尾的屋顶下,路灯就一盏接一盏亮了起来,昏黄的光透过梧桐叶的缝隙,在青石板路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撒了把碎金子。便利店的玻璃门贴着张褪色的“欢迎光临”,暖黄色的灯光从里面漫出来,映着柜台上摆着的玻璃罐——里面装着话梅、陈皮,还有林姐前几天刚炒的瓜子,罐口蒙着层薄灰,却透着股过日子的烟火气。
      沈砚站在店门口,指尖攥着个深蓝色布包,指节因为用力泛着白。布包里的修表刀硌着掌心,还有那半张苏婉的修表笔记——这笔记不是陈姨送来的,是三天前在陈姨家翻旧相册时,从苏婉年轻时的照片页角夹着的。
      当时陈姨捧着相册,手指在照片上轻轻摩挲,说“这是婉婉二十岁生日那天拍的,刚学会修表,笑得比谁都甜”,沈砚随手翻到下一页,就看见这张折得方方正正的牛皮纸,纸边被虫蛀得缺了个角,上面用蓝黑墨水画着怀表的内部结构图,齿轮的尺寸标得清清楚楚,旁边还写着行小字:“缺一枚小齿,齿宽三分,需用紫铜补”,字迹娟秀,末尾沾着点浅褐色的糖渍——和陈姨家院外桂花树上结的桂花糕糖渍一模一样,沈砚当时没敢声张,只趁陈姨转身倒茶时,悄悄把笔记折好塞进了口袋,后来陈姨发现笔记不见,只叹了句“许是婉婉想让你们帮她完成心事”,也没再追问。
      “站这儿多久了?手都攥红了。”陆则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点刚从书店跑来的喘。他手里拎着个浅棕色纸袋,印着巷口“老冯糕点铺”的logo,袋口露出点芝麻糖的碎渣——这是他这三天每天傍晚都来便利店“顺道”买的,前几天林姐整理柜台时,指着玻璃罐里的芝麻糖说“小时候总缠着我妈买,现在巷里只有老冯还守着老方子做”,他就记在了心里,今天特意绕路去买,纸袋还带着刚出炉的余温。
      沈砚松开手,布包上留下几道浅印。他侧过身让陆则进来,目光扫过便利店的货架:最上层摆着些日用品,中间层是零食,最下层堆着几个纸箱,上面写着“矿泉水”,纸箱边角被压得有点变形——那天林姐就是蹲在这儿,把深棕色木盒往纸箱缝里塞,慌乱中还碰倒了旁边的洗洁精瓶,洒了一地泡沫。
      “刚到两分钟,怕进来太早,她又躲。”沈砚压低声音,指了指柜台后的林姐——她正坐在小凳子上算账,手里的算盘珠子拨得“噼里啪啦”响,却总时不时抬头往门口看,算盘珠好几次都拨错了位,又倒回去重新算,显然是心不在焉。
      陆则推开门,风铃“叮铃”响了一声。林姐的算盘声顿了顿,抬头看见他们,眼神闪了闪,却没像前几天那样立刻低头假装整理货架,反而起身从冰柜里拿了两瓶汽水,瓶身上凝着层水珠,滴在柜台上,晕开一小片湿痕:“你们来了?这两天总见你路过买水,今天怎么没拿?”
      “今天不买水,来送点东西。”陆则把芝麻糖放在柜台上,纸袋轻轻磕了下玻璃,发出“嗒”的一声,“前几天听你说爱吃这个,老冯今天刚做的,还热乎着呢,你尝尝?”
      他说着,余光瞥见货架下层的纸箱动了动——林姐的脚正抵在纸箱上,脚趾蜷着,把纸箱往更里面推了推,像是怕里面的东西被看见。
      林姐的手指碰了碰纸袋,指尖沾了点芝麻,又飞快缩回去擦了擦围裙上的面粉——她下午应该是做了馒头,围裙上还沾着些白色的面絮。她沉默了几秒,突然叹了口气,把汽水放在两人面前,手指在柜台上反复摩挲着,像是下定了决心:“其实……那天掉的照片,我没说实话。”
      她转身趴在柜台上,从最下层的抽屉里翻出个铁盒,铁盒上印着“牡丹”图案,漆皮掉了大半,钥匙在锁孔里转了两圈,发出“咔嗒”的轻响,“那照片是陆珩三年前放在我这儿的,还有这个。”
      铁盒打开,里面是个深棕色木盒,盒身刻着怀表的花纹,和赵爷爷家木箱上的纹路一模一样,只是小了一圈,刚好能放进掌心。木盒的边角有点磨损,像是被人反复摩挲过,盒盖上的铜扣生了层薄锈,扣得紧紧的,需要用点力才能掰开。
      “陆珩来的那天,雨下得特别大,他浑身都湿了,头发滴着水,怀里却抱着这个盒子,用雨衣裹得严严实实的。”林姐的声音低了些,带着点哽咽,“他说‘林姐,帮我存着这个,要是我半个月没回来,就把它交给沈砚’,我问他出什么事,他只说‘别问,保护好盒子就行,里面的东西关系到很多人的心事’。后来我听说他失踪了,怕惹上麻烦,就把盒子锁在铁盒里,藏在柜台下,直到那天你们问起怀表,我才知道,这盒子里的东西,和你们要找的有关。”
      沈砚伸手接过木盒,指尖触到盒身的木纹,带着点微凉的温度,木纹里还嵌着点细小的灰尘,像是很多年没打开过。他慢慢打开铜扣,里面铺着层深绿色绒布,绒布有点褪色,边缘起了些小毛球,绒布上放着半枚怀表齿轮,铜制的,边缘还留着修表刀打磨的细痕,齿轮上刻着个小小的“苏”字,和他师父修表刀上的字一模一样;旁边压着张折叠的纸条,纸边都卷了,像是被人反复展开又折上。
      他展开纸条,是陆珩的字迹,和之前从《边城》里找到的字条笔迹一致:“阿砚,苏婉的日记在赵爷爷床底的木箱里,锁是老式铜锁,钥匙在陈姨那儿——陈姨有串银钥匙,上面挂着个小铜铃,就是开木箱的。怀表缺三枚齿轮,一枚在你师父的工具箱最底层,一枚在我书店的《边城》里,最后一枚……在林姐的木盒里。找到它们,就能拼出怀表的核心,打开文物库的门——苏婉守了一辈子的遗愿,就拜托你了。”
      “我师父的工具箱?”沈砚猛地抬头,想起修复铺里那个锁着的旧木箱——是师父临终前特意交给的,红木的,上面刻着个“砚”字,锁是黄铜的,师父当时把钥匙放在他手里,说“等你遇到能一起修苏家怀表的人,再用这把钥匙打开”,当时他没懂,现在看着陆则,看着木盒里刻着“苏”字的齿轮,突然明白了“一起修表的人”是谁。
      陆则也愣了一下,突然想起什么,从背包里掏出那本1980年版的《边城》——书皮被他用透明胶带粘过,边角还是有点卷,书脊上的“边城”两个字已经模糊。他翻开书,从最后一页的夹层里小心翼翼地抽出个小布包,布包是深蓝色的,和沈砚手里的布包材质一样,里面裹着枚齿轮,和木盒里的那枚放在一起,刚好能对上一半的齿痕。
      “我哥说的《边城》,就是这本!”他的声音有点发颤,指尖捏着齿轮,指腹蹭过齿轮上的纹路,“之前只找到半张字条,没想到夹层里还有这个,我哥藏得真严实。”
      就在这时,便利店的门又响了,风铃的声音带着点急促。两人抬头,看见赵爷爷站在门口,头发被风吹得有些乱,额前的白发贴在额头上,手里拎着个蓝布袋子,袋子上绣着朵小菊花,菊花的丝线有点褪色,边角磨得发白。他的脸色还有点苍白,嘴唇干裂,手里攥着个保温杯,咳嗽了两声才开口,声音沙哑:“我在巷口听着你们的声音,就过来了——婉婉的日记,我带来了。”
      他走进来,把布袋子放在柜台上,动作很慢,像是怕碰坏了里面的东西。他慢慢打开袋子,里面是个红皮日记本,封面上用丝线绣着“苏婉”两个字,“婉”字的最后一笔有点脱线,露出里面的白色棉线。赵爷爷的手指轻轻拂过“苏婉”两个字,声音里带着点怀念:“我不是不想给你们,是怕你们像陆珩一样,卷进文物贩子的麻烦里。三年前,那些人就来问过怀表,拿着刀威胁婉婉,说要是不把怀表交出来,就烧了这巷子。陆珩是为了护着婉婉,才把怀表拆了藏在不同地方,自己躲了出去,怕那些人找到他,再去为难婉婉。”
      他顿了顿,从保温杯里倒出杯温水,喝了一口才继续说,“婉婉走之前,拉着我的手说‘老赵,怀表不能丢,里面有文物清单,那是苏家欠国家的,得还回去’,我守着这个日记,守着那个木箱,就是怕辜负她,也怕对不起陆珩的心意。”
      沈砚接过日记本,指尖触到红色的封面,有点软,像是用了很多年,封面内侧还夹着张小小的书签,是用梧桐叶做的,已经压得很干,叶脉清晰可见。他翻开第一页,里面贴着张黑白照片——是年轻时的苏婉,站在钟表铺前,手里拿着块银壳怀表,笑得眉眼弯弯,照片下面写着“民国三十五年,于梧桐巷钟表铺”。
      日记的第一行字是:“民国三十一年,九月初六,父亲被日军带走,让他帮忙藏文物,他回来时浑身是伤,说‘婉婉,这是祸事,你要守着怀表,等能还回去的那天,别让苏家再欠良心债’。”字迹娟秀,却透着股咬着牙的韧劲,后面的几页,记着她怎么偷偷学修表,怎么把文物清单藏进怀表后盖,怎么在日军的搜查下把怀表藏进墙缝里,字里行间都是恐惧,却没一句要放弃的话,偶尔还会写“今天陈姨来学画画,给我带了块桂花糕,真甜”,像是在苦日子里找的一点甜。
      窗外的路灯更亮了,把便利店的玻璃照得像块暖玉。陆则把林姐木盒里的齿轮、《边城》里的齿轮,还有沈砚从陈姨家相册里找到的那枚零件放在一起,三枚齿轮刚好拼成一个完整的怀表核心,铜色的齿痕咬合在一起,严丝合缝,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光。他抬头看向沈砚,眼里亮着光,像是有星星落进去:“现在就差怀表主体了,在你师父的工具箱里?”
      沈砚点头,指尖轻轻碰了碰日记本里的梧桐叶书签,叶片有点脆,像是一碰就会碎。“明天一早,我们去修复铺打开工具箱——师父的钥匙,我一直放在抽屉里的小木盒里,和他留下的修表工具放在一起。”他说着,拿起那瓶还没开的汽水,递给林姐一瓶,“谢谢你,林姐,愿意把盒子拿出来。还有赵爷爷,谢谢你愿意相信我们,告诉我们这些事。”
      林姐接过汽水,笑了笑,眼角有点红,伸手擦了擦:“应该谢谢你们,帮婉婉完成心愿,也帮陆珩了了心事。要是陆珩知道,肯定也会高兴的。”赵爷爷也点了点头,喝着温水,看着桌上的齿轮和日记,嘴角慢慢露出点笑意,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些。
      便利店的风铃又响了,巷口传来晚归人的脚步声,还夹杂着孩子的笑声,和远处早点铺收摊的吆喝声“收摊咯——明天再来啊”混在一起。沈砚看着桌上的旧物——木盒、齿轮、日记、照片,还有那把藏在布包里的修表刀,突然觉得,这些藏在时光里的碎片,不是一天一天按部就班找的,而是在某个被暖光包裹的傍晚,被梧桐巷里的人心牵着,突然就拼在了一起,像怀表的齿轮,只要轻轻一转,就能顺着那些藏在旧物里的心意,慢慢走向真相。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章 便利店的晚灯与木盒碎片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