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1、北方的战鼓 ...
-
建安四年,秋。
当徐州的稻浪翻涌出金黄的颜色,制造总局的炉火映红工匠们充满希望的脸庞,参谋本部的沙盘上推演着未来种种可能时,一股来自北方的、裹挟着铁锈与血腥味的凛冽寒风,终于如同预料般,席卷了整个中原大地!历史的巨轮,带着无可抗拒的惯性,轰然碾过了官渡这片注定将被鲜血浸透的土地。
“听风阁”设立在河北、中原各地的秘密站点,如同被惊动的蜂巢,在袁绍大军正式开拔的第一时间,便将一道道加密的、染着烽火气息的密报,通过早已建立的秘密信道,以最快的速度,穿越州县,越过关隘,如同归巢的雨燕,精准地投入了下邳城那座戒备森严的“参谋本部”。
密报的内容,详尽得令人发指,远超这个时代任何一方诸侯所能获得的情报精度:“甲字零零壹号急报邺城讯:袁绍以审配、逢纪统后方,沮授监军,自领中军,以颜良、文丑为先锋,步兵十万,骑兵一万,民夫辅兵无数,号称七十万,已于八月朔日,出邺城,兵发黎阳!旌旗蔽日,辎重连绵二百里,声势浩大!”
“甲字零零柒号密报黎阳前线观察:颜良前锋已抵黎阳,扎营连绵二十里,日夜打造渡船,斥候活动频繁,屡与曹军小股部队接战。”
“乙字零壹叁号军情许都动向:曹操拜荀彧为侍中,守尚书令,镇守许都;以程昱为济北相,督运粮草;自率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张辽、徐晃、于禁、乐进等将,并谋士郭嘉、荀攸、贾诩等,主力约五万余,北上迎敌,已抵达官渡地区,依托地利,构筑壁垒、堑壕,深沟高垒,摆出坚守态势。”
“丙字零贰伍号粮草评估据潜入河北民夫队之‘暗桩’估算,袁军粮草主要囤积于乌巢,守将为淳于琼,然运输线漫长,消耗巨大。曹军粮道相对短促,然兖豫之地久经战乱,存粮恐不丰……”
“丁字零零玖号将领分析袁军诸将:颜良勇而少谋,文丑性急,张郃、高览皆良将,然似不为袁绍完全信任;谋士郭图、审配争权,许攸贪财,田丰、沮授虽有大才,然其谋多不见用……曹军方面……”
一份份密报,几乎以实时更新的速度,被迅速翻译、整理,然后由专人呈送到吕布、陈宫以及参谋本部核心成员的手中。沙盘被迅速更新,代表袁绍军的蓝色旗帜和代表曹操军的红色旗帜,在黄河两岸密密麻麻地插满,尤其是在官渡那个小小的地名周围,红蓝旗帜犬牙交错,仿佛能闻到那即将爆发的浓烈硝烟味。
参谋本部内,灯火彻夜不熄。陈宫、张辽、高顺,以及几位表现突出的年轻参谋,围在沙盘前,根据源源不断的情报,激烈地讨论着,推演着战局的可能走向。
“袁绍兵多将广,粮草充足,此乃其优势。然其军令不专,谋士内斗,主帅袁绍外宽内忌,优柔寡断,此其致命弱点!”陈宫指着沙盘上代表袁绍本阵的蓝色大旗,一针见血。
“曹操兵少,然上下用命,将士精锐,更有郭嘉、荀攸等奇佐,其据险而守,以逸待劳,胜负犹未可知!”一位年轻参谋补充道,他在之前的推演中扮演“蓝军”(曹军)表现出色,对曹操的用兵风格颇有研究。
张辽盯着沙盘上蜿蜒的黄河与那些代表渡口、要隘的标记,眉头紧锁:“关键在于粮道!袁绍粮草远来,屯于乌巢,若曹操能出一支奇兵,断其粮道,则袁绍百万大军,不战自溃!”
高顺则更关注双方精锐部队的对比:“颜良、文丑号称万人敌,然我观其用兵,不过匹夫之勇。曹军之中,夏侯惇、曹仁皆乃良将,徐晃、于禁治军严谨……若正面搏杀,胜负在五五之间。”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那柄新配发的“破军”刀,似乎在衡量若是他的修罗营对上这些名将麾下,胜算几何。
吕布大部分时间只是静静地听着,偶尔在关键处插言一两句,引导讨论方向。他看似平静,内心却同样波澜起伏。来了!官渡之战!真的来了!和历史上记载的几乎一样!袁绍空有强大的纸面实力,内部却是一团乱麻;曹操虽然势弱,但核心团队凝聚力强,执行力高……这场大战的结局,似乎早已注定。但是……
他的目光锐利起来。我的出现,就像一只扇动了翅膀的蝴蝶,已经改变了很多事情。徐州的实力远超历史上同期,孙策也被我暂时稳住。这场官渡之战,还会完全按照我知道的剧本走下去吗?曹操还能不能复制历史上的奇迹?万一……袁绍赢了呢?
这种对“已知历史”可能被颠覆的微妙期待与警惕,让吕布更加专注地分析着每一条情报。他不仅要做一个旁观者,更要做一个能在最关键时刻,做出最有利于徐州抉择的执棋者!
“继续严密监视!”吕布最终下令,声音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尤其是乌巢粮仓的守备情况,袁绍内部谋士间的动向,以及曹操军任何异常的兵力调动!我要知道这场大战每一个细微的脉搏跳动!”
“诺!”
“听风阁”的密探们,如同最忠诚的工蚁,更加疯狂地活动起来,将北方那片巨大战场上的一切风吹草动,源源不断地传回徐州。
北风,裹挟着战鼓的轰鸣与兵甲的碰撞声,越过黄河,吹拂着徐州边境新筑堡垒上的“吕”字大旗。旗面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回应着远方的呼唤。
徐州,这台已然预热完毕的战争机器,在吕布的掌控下,一边继续“高筑墙,广积粮”,一边将所有的传感器都对准了北方那场即将决定天下命运的巨大风暴。
对峙,已然形成。大战,一触即发。而吕布,正冷静地坐在他的棋盘前,等待着……收网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