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舆情汹汹 ...
-
徐晨光、张云星陪着施记者左弯右绕,一路来到会议室。在等待农民工代表的间隙,徐晨光出去打了一通电话。
过了一会儿,选出的农民工代表也都到了办公区。徐晨光并没有让他们一起进来,而是先让干基础的那家劳务队代表进会议室。这家队伍的女老板修月影并没有过来,电话也打不通,估计是故意躲出去了。
会议耗的时间有点长,关键在于细节谁也说不清楚。原先的项目经理、生产经理、现场工长都调走了,质量负责人也都换了,很难一下子就有确定性结论。单看劳务队提供的资料和现场照片,确实存在钢筋长度、规格与图纸不符的情况。
徐晨光联系了原先的项目经理黄经理,让他尽快到现场,这件事还必须要他到场说清楚。毕竟这件事太大了,不仅涉及项目是否需要返工整改的问题,还涉及到集团品牌和信任危机问题。
徐晨光敏锐地发现,其中有几个问题是需要搞明白的。一是钢筋翻样阶段有没有问题,据说是一个刚毕业不到一年的小姑娘干的,那是谁审核的呢?二是如果翻样确实存在问题,拿到现场,加工、绑扎安装阶段都需要核对图纸,劳务队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吗?加工阶段也就罢了,绑扎时一定是要对清楚的。三是如果劳务队反映问题了,管理人员的反应是什么?正常应该是有错就改呀,难不成还强压着继续干?四是这么明显的问题,质检验收阶段没人发现吗?质检员就算是酒囊饭袋也不可能放过这种问题的,除非……故意放水啦?
徐晨光想到这里,忽然心中有种惊悸的感觉,偶然1+偶然2+偶然3+偶然4=?这背后应该有条线能够串起来。可徐晨光想不明白这条线是什么,如果说是对付自己,那也太瞧得起自己了。虽然他跟前任项目经理黄经理不睦,可是如果黄经理这样挖坑,就好似拿起刀先照着本人心脏来一刀,然后再朝着我老徐腿肚子来一刀。虽然挺讨厌这人,但他只是蔫坏,智商并不差。
还有修月影这娘们,前段时间追着自己那么闹腾,看着就是不把这点人工费要回去誓不罢休的样子,关键是公司也松口了,突然来这么一出对她有什么好处呢?不要说对集团的影响,她这家队伍也是绝对摘不干净的。大家一起吃饭,无非是给你盛的饭少了点,你突然把饭碗摔了、锅砸了算怎么回事呢?
难道她之前追着闹,是在掩饰什么,玩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把戏?自己没得罪她呀,倒是上次茶水烫伤大腿落下疤了,她么地!更何况这女人怎么看都是一副胸大无脑的样子,徐晨光觉得她应该没那个心机。
会议室继续辩论着,黄经理还没过来,也不知道还能不能过来。徐晨光翻看着手上的验收单,明确写着“验收合格”,也不知道是不是后来整改了。
张云星听了一会儿就出来了,给报社领导打了个电话。纵然和徐晨光私交再好,在大是大非面前张云星还不至于失去立场。这件事其实跟徐晨光做项目管理也没太大关系,这是他调来这个项目之前的事。不过在媒体面前,没有经过训练的人往往多说多错,所以刚才在路上张云星也特意交待徐晨光少说话。
但是徐晨光想要独善其身很难,毕竟这次的舆情肯定是不小了。
按照张云星的叮嘱,徐晨光向集团补充汇报了现场的情况,建议集团协调熟悉的全国性媒体专业人士,进行紧急舆情处置。
方悦欣也过来了,低声跟张云星说道:“堵马路的工人都疏散了,另外两个记者也都做了妥善安置。”
这时,纵横报社领导的电话也回过来了:“云星,这件事比想象的复杂。既然华邦新闻介入了,我们就不要再掺和了。还有两家媒体去了吧,他们应该也不会抢新闻的。”
张云星挂断电话,方悦欣继续说道:“偷工减料这件事其实疑点重重,这家劳务单位跟公司合作好多年了。徐经理调到这个项目,有点背锅的味道。”方悦欣是知道张云星和徐晨光的关系的,所以说话比较直接。
张云星点点头,有点纳闷,如果只是跟徐晨光的私人恩怨,搞这么大阵仗就有点过了。关键是施工单位集团也被拖下水了,这次的舆情如果爆发出来,全国品牌形象都会受到重大影响吧。
施姓记者离开的时候,关于偷工减料一事并无定论。主体劳务队欠薪的事,也只是花了不到十分钟就结束交流了。
当天傍晚,由华邦新闻首发,某施工单位偷工减料的事就迅速占据了醒目位置。华邦新闻的记者,专业功底还是很强的,虽然还没有可靠的证据和明确结论,但新闻稿写的滴水不漏,到这个份上,结论反而退居其次了。
随后多家全国性媒体进行了转发,舆情沸腾,引爆网络。
更可气的是,上次修月影过来,徐晨光不小心把滚烫的茶水洒在裤子上,正在擦拭的照片,不知道被谁拍下来了。有一家建筑自媒体蹭了一波华邦新闻报道的热度,随后发出了这张照片。照片中,修月影的侧影显得楚楚动人,我见犹怜的样子,而徐晨光正用纸狼狈地擦着大腿根部打湿的部位。配的文字也不多:项目偷工减料,项目经理在干啥?你品,你细品。
细品你妹呀!徐晨光鼻子都快气歪了,哥行的端坐的正,想起那女人就气不打一处来,造谣还能造出花来呀?
不过这个照片不对劲。因为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修月影带了针孔摄像头,要么是自己办公室被人安了摄像头。从画面上看,修月影刚拎包进来,针孔摄像头不可能把她自己也拍进去,而且她也没必要自己抹黑自己。
这么看,办公室安摄像头的可能性很大。徐晨光悚然一惊,马上找人过来检查,果然在一处隐蔽的地方发现了摄像头。先拆了吧,现在也没精力理会这事。关于偷工减料的相关调查组很快成立,一时间徐晨光忙的焦头烂额。
调查取证的工作要配合,很多资料只有劳务队手里才有。项目部手头的资料和当时现场的状况,由于人员变动大,很多都说不清楚,还要挨个联系当事人。还有政府质监部门、施工单位集团各部门、多家知名不知名新闻媒体的人员、劳动监察甚至街道办也都过来了,一时间分身乏术,能派出去的人都派出去了。
主体劳务的欠薪问题,到这份上也不能不管,也只能先代为清偿了,再去找劳务老板追偿。向集团请示、核实考勤、做工资表、出结清证明,又是一堆事。吃亏是肯定了,毕竟后面的结算尾款都不够付本月工人工资,能不能追回来也不好说。
这个劳务队小老板是个赌徒,欠一屁股债,老婆都好几个,当然输急眼了老婆也可以抵出去的那种。
唉,他么地,谁找的这种不靠谱的劳务队,这次把哥坑惨了,徐晨光心里哀叹。
白天晚上忙也就罢了,快到深夜12点了,还得召集大家开会,关于对媒体、政府部门等的规范说辞,项目部也没有经验呀。你说一套他说一套就很容易出问题;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由谁来说,也非常重要;对媒体的态度不谨慎,很容易造成更大的舆情事件。这些都是张云星特意交待过的。
还有项目部的小工长刘闯,就是个惹祸精。前不久,建设单位的小罗在对接安监部门时搞错了时间,项目部因为忙于处理工人讨薪的事也确实有点没顾上,导致现场安全不达标挨罚了。刘闯照着桌上摆的沧浪国总统提奥斯多哈小公仔就是一巴掌,嘴里念念有词:“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建设单位的小罗当时就急眼了,徐晨光好一顿安抚这事才过去。徐晨光心想,看来这名字也不能瞎取。不过眼下这关口,项目部没人可用,刘闯也得上呀,希望他这次不要惹祸才好。
这次没帮上徐晨光,张云星心里有些内疚。不过也确实没想到一个简单的劳务讨薪纠纷,背后居然隐藏着这么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