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第三十章:志愿与未来 ...
-
高考成绩出来的那天,小小的出租屋里气氛有些凝滞。陈礼意和顾锦藤围着梁念卿的成绩单,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分数不算理想,但足够触碰一些民办本科的门槛。然而,她们都清楚梁念卿的家庭情况——父母年迈,家境拮据,民办院校高昂的学费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空气仿佛带着重量,压在每个人的肩头。梁念卿低着头,指尖无意识地抠着桌角。最终,她抬起头,眼神里带着一丝认命般的清醒,轻声说:“我还是看看专科吧。”
于是,两本厚如砖头、堪比字典的报考指南,被摊开在那张花花绿绿的床上,三个女孩的脑袋凑在一起,一页一页地翻找、比对。从某种程度上说,梁念卿的分数在专科批次里拥有相当大的选择权,几乎可以填报绝大多数的专业。
地域,成了她首要的筛选条件。
“这个学校是不是在隔壁省?太远了,不考虑。”
“这个呢?虽然在本市,但在最远的那个区,来回得三四个小时……”
她的鼠标光标,始终围绕着城市地图上那个代表着“家”和“顾锦藤”的光点画圈。
陈礼意将她的执着看在眼里,没有多劝,而是发挥了她条理清晰的特长,热心地帮梁念卿整理出几所市内不错的高职院校,按照往年录取分数从高到低排列,还细心地标注了每个学校的优势专业和大致校区位置。
“这个学校的英语专业口碑很好,就业不错。”
“这个幼师专业,虽然辛苦,但相对稳定。”
梁念卿看着她整理的笔记,心里充满了感激。
晚上顾锦藤下班回来,仔细看了梁念卿初步筛选的志愿表,眉头微蹙。她把梁念卿拉到身边,语气认真地说:“宝宝,你不必为了我非得留在这座城市。你应该选一个更好的学校,更好的专业,为自己的未来多考虑。我可以等你,或者……我可以去找你。”
梁念卿安静地听着,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但顾锦藤从她依旧专注地在本市院校名单上勾画的动作里,明白她一个字也没听进去。那份固执的温柔,让顾锦藤既心疼,又无奈。
期间,母亲打来几次电话,语气急切地询问报考情况。梁念卿总是支支吾吾,用“还在看”、“分数不太理想”等借口搪塞过去。她内心深处有一种强烈的念头:不想让家里人,尤其是观念传统的父母,知道自己最终去了哪所专科学校。
经过反复权衡,梁念卿最终将志愿锁定在位于同市隔壁区的一所学校,结合兴趣和就业前景,填报了一个当前看来发展不错的专业。顾锦藤见她心意已决,便不再多言,只是默默支持她的决定。
填报系统关闭后,便是焦灼的等待。不久,第一次补录开始了。梁念卿对报考流程一知半解,根本不清楚“补录”是什么意思,以为是无关紧要的通知,便没有理会,任由机会从指尖溜走。直到第二次补录时,一位正在上大学的朋友在闲聊中提起,她才恍然大悟,急忙打开补录院校名单。映入眼帘的,大多是学费昂贵的民办院校。她不甘心,又去查了第一次补录的名单,心脏猛地一沉——那里面赫然有几所不错的公办院校,甚至还有她能搭上边的本科院校!
一股强烈的悔恨攫住了她。她盯着屏幕,半天说不出话。这种失误太过低级,她羞于向任何人提起,只能将这份懊恼默默咽下,独自消化。
八月中旬,录取结果终于公布。梁念卿被她的第二志愿——那所本市隔壁区的专科院校——成功录取。看到屏幕上“已录取”三个字时,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随即兴奋地跳起来,扑向刚进门的顾锦藤。
“我考上了!第二志愿!”
顾锦藤先是一愣,随即脸上绽开一个无比温柔和欣慰的笑容。她伸手揉了揉梁念卿的头发,声音里带着宠溺:“我的宝宝真厉害!太棒了,上了大学也要继续加油哦!”
为了庆祝,顾锦藤特意在网上订购了一个巴掌大小的水豚玩偶——那是梁念卿最喜欢的动画形象。当毛茸茸、表情呆萌的水豚玩偶被送到梁念卿怀里时,她开心得像个孩子,紧紧抱住,仿佛抱住了一整个夏天的圆满与期待。
然而,录取通知书的邮寄闹了个小乌龙。发放那天,梁念卿睡过了头,完美错过了快递员的电话。第二天,当同一个号码再次响起时,她睡眼惺忪地以为是骚扰电话,直接挂断了。直到后来查看物流信息,她才惊觉那是录取通知书!现在回想起来,她自己都觉得好笑,也对那位尽职的快递员心生歉意。
当那份承载着未来的录取通知书终于实实在在地拿到手上时,顾锦藤翻来覆去地看了好久,嘴角的笑意怎么也抑制不住,眼睛里闪着光,那由衷的喜悦,仿佛考上大学的是她自己。
这份薄薄的信封,不仅预言着梁念卿即将踏入的全新人生阶段,也预示着她们共同的生活即将翻开新的篇章。暑假的尾声将近,未来的轮廓,在彼此的陪伴与期待中,渐渐清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