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20. ...

  •   高二学年,如同一辆加速行驶的列车,在学业水平考试的必经站台稍作停留后,便朝着高考的终点全力冲刺。
      这一年,对于谢雪凤而言,是目标明确、心无旁骛的深耕;而对于秦语曦和梁清嘉这对活宝来说,则是在“鸡飞狗跳”与学业拼搏中交织前行的独特时光。
      在理科实验班一班,谢雪凤的座位自开学第一天起,就牢牢定在了第三组第三排——这个教室的“黄金C位”。
      她像一颗钉子,铆在了属于自己的战场上。周围的面孔或许因微调而略有变化,但氛围始终是高度专注和激烈竞争的。
      她的世界简单而纯粹:听课、做题、总结、提升。每一次考试,她的名字都稳稳地占据着年级理科榜首的位置,分数越来越高,领先优势越来越大,仿佛一台精密的学习机器,稳定得令人望而生畏。
      而在16班,画风则截然不同。老梁在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后,看着成绩单上紧挨着的秦语曦和梁清嘉的名字,又想到两人是形影不离的好友,便萌生了一个“美好”的愿望:让好朋友做同桌,互相促进,共同进步。于是,他大手一挥,将两人安排成了同桌。
      然而,老梁很快就发现,自己这个决定可能有些“天真”。这两个女孩凑在一起,所产生的“化学反应”绝非简单的“1+1>2”。她们所在的角落,瞬间成了全班最富生机的地方。
      课上,她们会因为一个历史事件的细节争论不休,虽然压低了声音,但激动的表情和飞舞的手势足以吸引周围一圈人的注意。
      自习课,她们讨论数学题,思路清奇,时常爆发出“原来还可以这样!”的小声惊呼,或者为一道题的解法笑得前仰后合。
      课间,更是她们活跃的高峰期,分享零食、吐槽老师、交流八卦、规划周末去哪儿玩……她们的周围总是围着一小圈人,欢声笑语不断,俨然成了班级的“信息交流中心”和“快乐发源地”。
      转机出现在期中考试。那次数学试卷的最后一道选择题难度超纲,超出了高考范围,让大部分文科生抓耳挠腮。然而,梁清嘉凭借着她那神奇的、时常掉线但偶尔又能爆发出惊人能量的“运气”,居然蒙对了答案!
      就是这关键的5分,让她一举超越了平时稳居榜首的几位同学,意外地夺得了班级第一、年级第一!秦语曦也考得不错,班级第三、年级第四。更让老梁无奈的是,她们周围的几个同学,大概是被这种“欢乐”的氛围所感染,成绩居然也有不小进步。
      看着这份整体“飘红”的成绩单,老梁抚额长叹,心中五味杂陈。一方面,成绩是硬道理,他不能否认这两个“小作精”确实有天分,甚至可能她们那种放松的状态反而有利于临场发挥;另一方面,她们带来的课堂纪律问题也确实存在。
      最终,对成绩的看重暂时压过了对纪律的担忧,老梁决定——“忍了!”他只是在班会上不点名地提醒了一句:“个别同学,注意一下课堂氛围,过犹不及。”
      然而,老梁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期中考试后的“好景”不长,秦语曦和梁清嘉周围的“热闹”变本加厉。她们开始传纸条传得更加隐蔽而频繁,会在老师转身写板书时迅速交换一个眼神然后偷笑,甚至发展到用一本厚厚的词典做掩护,在下面偷偷分享一本漫画或小说。
      终于,在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结束后,看着虽然依旧优秀但略有波动的成绩,以及周围同学家长委婉反映的“孩子容易分心”的问题,老梁忍无可忍了!
      班会课上,老梁面无表情地公布了新的座位表。当念到“梁清嘉,讲台左侧单人座”、“秦语曦,讲台右侧单人座”时,全班同学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一阵压抑不住的窃笑。这分明就是老师对付调皮学生的“终极法宝”——“特殊关照位”!
      出乎老梁意料的是,这两个女孩的脸皮厚度远超他的想象。梁清嘉撇撇嘴,利落地收拾书包,大摇大摆地坐到了讲台左边,还顺手把讲台擦了一遍。秦语曦则叹了口气,抱起书本文具,安安稳稳地在讲台右边“落户”。
      两人隔着一个偌大的讲台,相视一笑,甚至还偷偷比了个“V”字手势,完全没有被“流放”的自觉和羞愧,反而有种“从此天高任鸟飞”的错觉。
      就这样,秦语曦和梁清嘉在讲台两侧的“风水宝地”上,一坐就是整整一个多学期,直到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这个位置虽然失去了“邻居”的便利,却也有了意想不到的“好处”——离老师最近,问问题极其方便;视野无敌,黑板上的字看得一清二楚;而且,在老师眼皮底下,反而不好再做小动作,学习的专注度无形中竟然有所提升。她们也渐渐习惯了这种“孤岛”生活,学会了用眼神和口型隔空交流,倒也自得其乐。
      高二下学期的重头戏之一便是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的学业水平考试。对于谢雪凤来说,文科的政史地不过是小菜一碟,她轻松拿下全优。对于秦语曦和梁清嘉而言,理科的物化生则需要稍微花点心思复习,但凭借扎实的基础和短期的冲刺,也都顺利过关,拿到了理想的等级。会考对于他们这些尖子生而言,更像是一个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有惊无险,圆满通过。
      高二下学期的期末考,附中别出心裁地直接使用了去年的高考真题作为试卷,其用意不言自明——让准高三生们提前感受高考的真实难度和氛围,进行一次极具参考价值的实战演练。
      秦语曦和梁清嘉的成绩单,无疑给父母吃了一颗定心丸:
      秦语曦:语文139,数学142,英语147,文综254,总分682。一个极其漂亮且均衡的分数,尤其是英语和文综,优势明显。
      梁清嘉:语文138,数学145,英语148,文综255,总分686。数学略胜一筹,总分更高,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看到成绩,林婉仪和秦国栋欣慰不已,各自给女儿的支付宝转了1000元作为奖励。梁建宏和刘敏敏也同样豪爽,各自给梁清嘉转了1000块。对于他们这样的家庭而言,金钱是表达喜悦和鼓励最直接的方式。
      成绩出来后的周六下午,附中照例召开家长会。然而,这次家长会对于秦、梁两家却有些特殊——四位家长全都因重要工作无法脱身。
      秦国栋在北京出差,与重要客户谈判。
      林婉仪正在参加集团董事会会议,议题关乎公司战略。
      梁建宏深陷一桩标的额高达两亿的复杂商业官司,正在法庭上唇枪舌剑。
      刘敏敏更是忙得连轴转,手下负责着一个高达四十亿资产的审计项目,分身乏术。
      于是,开家长会的重任,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刚刚研究生毕业、工作还没几天的梁清树和秦宇晨肩上。梁建宏为了奖励儿子毕业和方便上下班,刚给他买了一辆白色的宝马三系。秦宇晨便坐着梁清树的新车,一同前往附中。
      秦宇晨觉得有些新奇,笑着对梁清树说:“没想到第一次参加家长会,是以‘家长’的身份。”
      梁清树则淡定地打着方向盘,瞥了他一眼:“这有什么,嘉嘉小学的家长会我都去开过好几次了。”
      在梁清树眼里,梁清嘉与其说是妹妹,不如说是他从小看着长大的“女鹅”,带点老父亲般的责任感。
      两人说笑着走到16班门口,刚探头往教室里一看,脚步就顿住了,随即对视一眼,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笑意和一丝荒谬感——他们一眼就看到了讲台两侧那两个孤零零的、格外醒目的座位!毫无疑问,那就是秦语曦和梁清嘉的“宝座”。
      忍着笑走进教室,在写着妹妹名字的座位上坐下。讲台左侧是梁清嘉的位置,梁清树坐下后,感受了一下这个“至尊VIP观测区”的视野,忍不住压低声音对隔着讲台的秦宇晨说:“啧,我女鹅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老林当年最多让我坐第一排,可没让我享受过讲台边的‘雅座’。托我女鹅的福,今天体验了一把。”
      秦宇晨也环顾四周,觉得既好笑又无奈,接口道:“我也是第一次坐这么前面,视野真开阔,粉笔灰估计也吃得最饱。感谢曦宝,让我人生完整了。”
      两人相视而笑,摇头感慨这两个小丫头的“破坏力”。
      家长会开始,首先发言的是即将卸任的班主任老梁。他简要总结了班级高二的整体情况,并对同学们的表现给予了肯定。然后,他郑重介绍了高三年级的新任班主任——老杨。老梁完成交接后,便回办公室准备迎接新高一的工作了。
      老杨是一位四十多岁、气场强大的女老师,短发利落,眼神锐利。她以带出无数英语高分甚至满分学生而闻名附中。她一上台,言简意赅,直奔主题,充满了高三特有的紧张感和务实风格。
      “各位家长好,我是杨老师,接下来一年,将由我带领16班冲刺高考。我们文科重点班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顶尖名校!为此,学校为我们配备了最强的师资团队。”
      她开始介绍各科任课老师。语文、政治、历史、地理老师,无一不是常年蹲守高三、对高考套路研究到极致的名师,家长们纷纷点头。
      当介绍到数学老师时,老杨说:“数学是文科的生命线,学校高度重视。今年由陈老师,也就是老陈,来担任我们班的数学老师。”
      “老陈”两个字一出,梁清树和秦宇晨几乎是同时身体一僵,再次对视一眼,瞳孔地震,眼神里清晰地传递着同一个信息:“大事不妙!”
      他们太了解老陈了!这位老爷子是附中的元老级人物,常年在五楼竞赛班耕耘,带出过无数竞赛金牌。他对数学有着近乎偏执的严谨,步骤要求完美,逻辑要求无懈可击。
      因为还有一年就退休,学校或许是想让老陈从高强度的竞赛教学一线稍微解脱一下,安排他教文科班“减轻压力”。但这对秦语曦、梁清嘉这种思维活跃、步骤时常跳脱、讲究“意会”而非“言传”的学生来说,简直是“灾难”!
      梁清树和秦宇晨瞬间脑补出了画面:老陈拿着红笔,对着秦语曦和梁清嘉那不够“完美”的数学卷子或练习册,密密麻麻写满批注的样子。
      梁清树与秦宇晨可是亲身体验过老陈的“批注大礼包”,至今记忆犹新。他们都能预见,高三这一年,这两个丫头的数学作业本,恐怕会比高一时更加“血迹斑斑”。
      家长会一结束,梁清树和秦宇晨不约而同地、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冲到了讲台边,找到了正在收拾东西的老陈。
      秦宇晨先开口,语气恭敬中带着一丝恳求:“陈老师您好,我是秦语曦的哥哥秦宇晨。我妹妹数学方面……可能有点随性,步骤有时候不太规范,高三这一年还请您多费心,严格要求!”
      梁清树也赶紧跟上:“陈老师好,我是梁清嘉的哥哥梁清树。我妹妹的情况也差不多,她们俩……比较活泼,数学上要是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您该批就批,该罚就罚,我们绝对支持!”
      老陈推了推老花镜,看着眼前这两个一脸诚恳、如临大敌的年轻人,脸上露出一丝难以捉摸的笑容,慢悠悠地说:“嗯,秦语曦我记得,高一的时候步骤就有点天马行空。梁清嘉……听说也是个活跃分子。放心吧,到了高三,我会帮她们把习惯扳过来的。严师出高徒嘛。”
      听到这话,梁清树和秦宇晨心里更是“咯噔”一下,只能干笑着连连称是。
      就在这时,谢雪凤和她的母亲叶桂兰从四楼下来,正好经过16班门口。谢雪凤看到老陈,礼貌地打招呼:“陈老师好。”
      老陈对这位理科状元苗子自然是和颜悦色,点头回应。谢雪凤也看到了秦宇晨和梁清树,虽然不熟,但也点头致意。
      叶桂兰则拘谨地站在女儿身后,脸上带着骄傲而又有些局促的笑容。
      恰在此时,秦语曦和梁清嘉拎着刚买的两杯奶茶,说说笑笑地回来了,显然是算准了家长会结束的时间。标签上赫然写着“全糖”。
      秦宇晨和梁清树一看,同时皱起了眉头。秦宇晨拿过秦语曦手里的奶茶,梁清树也接过梁清嘉那杯。
      秦宇晨说着将奶茶递给了旁边的叶桂兰,“阿姨,天热,您和雪凤喝吧。”
      梁清树也立刻有样学样,把奶茶塞到叶桂兰手里:“对对,阿姨,你们辛苦了,解解渴。”
      叶桂兰受宠若惊,连连推辞,但在兄弟俩的热情和女儿的眼神示意下,最终还是感激地接了过来。谢雪凤轻声道谢。
      等谢雪凤和叶桂兰走远一些,叶桂兰小声问:“凤儿,刚才那俩小伙子是?”
      谢雪凤低声回答:“戴黑色细框眼镜的是梁清嘉的哥哥梁清树,戴蓝色半框眼镜的是秦语曦的哥哥秦宇晨。”
      叶桂兰“哦”了一声。
      打发走奶茶,梁清树和秦宇晨带着两个妹妹去吃烤肉,算是为她们顺利结束高二暨“预祝”她们即将开始的高三“苦难”生活壮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