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讲题 ...
-
竞赛前一周的早读课,高二(2)班的气氛比往常更沉了些。许肆刚把书包放下,就看见林屿白正趴在桌前翻竞赛真题集,晨光透过窗户落在书页上,把他垂落的发梢染成浅金。桌上的保温杯还冒着热气,是林屿白早上带来的豆浆,杯壁上贴着张便利贴,用清瘦的字迹写着:“今天的豆浆加了糖,刷题不犯困。”
许肆拿起保温杯,指尖蹭过便利贴的边缘,转头看向林屿白:“昨天那道光学题,我又想了种解法,用几何光学的折射定律比波动理论更省步骤。”林屿白立刻抬起头,眼里亮得像落了星子,他把真题集推到两人中间,拿出新的草稿纸:“我就说你肯定能找到更优解,快写下来,我看看思路对不对。”
两人的笔尖同时落在纸上,沙沙声在安静的教室里格外清晰。许肆写得快,线条利落,关键公式旁会画个小小的箭头标注逻辑;林屿白写得稳,每一步推导都工工整整,还会在易错点用红笔圈出来。不过十分钟,两张草稿纸就写满了,许肆指着自己的推导过程:“你看这里,把三棱镜的折射率代入后,直接用折射角公式就能算出临界值,不用绕到光程差。”林屿白盯着草稿纸看了两秒,忽然拍了下桌子:“对!我之前总想着用波动理论验证,反而把简单的方法绕过去了。”
晨读课代表抱着课本走过,听见两人的讨论,忍不住回头笑:“你们俩这劲头,不知道的还以为要抢竞赛第一呢。”许肆抬头,正好对上林屿白的目光,两人都笑了——他们确实在“较劲”,却不是为了争高下,而是想在彼此的思路里找到更完整的解法,像两棵并肩生长的树,根须在地下悄悄缠绕,枝叶却一起往阳光里伸展。
接下来的几天,教室后排的角落成了两人的“专属刷题区”。午休时,别人要么趴在桌上睡觉,要么去操场散步,只有他们俩还凑在一块,面前摊着厚厚的竞赛教材和一叠草稿纸。许肆擅长电磁学和力学,总能在复杂的公式里找到简化的突破口;林屿白则精通光学和热学,对细节的把控严到极致,连单位换算都不会出错。
有天下午,两人卡在一道热学综合题上。题目涉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结合,许肆算到一半就皱起眉:“这里的压强变化曲线不对劲,按这个趋势算出来的内能变化是负数,但题目里说气体在吸热。”林屿白把草稿纸拉到自己面前,指尖沿着公式一步步推导,忽然停在“体积变化量”那一行:“你把等压过程和等容过程的体积搞反了,这里应该用V1/T1=V2/T2,不是P1V1=P2V2。”
许肆凑过去看,果然发现自己的疏漏,他挠了挠头,刚要改,林屿白却递过来一颗柠檬糖:“先吃颗糖醒醒脑,你昨天说这个提神。”许肆接过糖,剥开糖纸塞进嘴里,酸甜的味道瞬间漫开,他看着林屿白认真改题的侧脸,忽然觉得那些密密麻麻的公式都变得温柔起来。“下次我要是再犯这种低级错误,”许肆开口,声音比平时轻了些,“你就罚我给你讲三道题。”林屿白抬头,眼里带着笑意:“一言为定,我可不会手下留情。”
竞赛前一天,学校给参赛的学生放了半天假,让大家在家调整状态。许肆早上刚起床,就收到林屿白发来的消息,附带一张手写的知识点清单,末尾还加了句:“晚上别熬夜,我把闹钟定在七点,明天叫你一起去考场。”许肆盯着手机屏幕笑了半天,回复了个“好”,然后把清单打印出来,贴在书桌前——清单上标红的“电磁感应易错点”,正是他上次在课堂上错的那道题。
晚上,许肆翻出之前和林屿白一起整理的草稿纸,一张一张叠好放进文件袋。那些纸上,有两人共同推导的竞赛题,有互相标注的错题,还有偶尔画的小图案——林屿白画的草莓,他画的笑脸,都藏在公式和步骤的间隙里。许肆把文件袋放进书包,又从抽屉里拿出颗草莓糖,放进书包侧兜——那是林屿白上次给他的,他想明天再还给对方。
竞赛当天,天刚亮,许肆就收到了林屿白的消息:“我在你家楼下,豆浆和包子都买好了。”许肆赶紧换好衣服跑下楼,看见林屿白站在梧桐树下,手里拎着早餐袋,书包上挂着个小小的草莓挂件。“昨天路过文具店看见的,”林屿白注意到他的目光,耳尖有点红,“觉得可爱就买了,挂在书包上,说不定能带来好运。”
两人并肩往考场走,路上还在讨论昨天复习的知识点。许肆忽然想起什么,从书包侧兜拿出那颗草莓糖,递给林屿白:“交换,昨天你给我的柠檬糖很提神,这个给你,祝你今天发挥得比我好。”林屿白接过糖,剥开糖纸塞进嘴里,甜意漫开的瞬间,他看着许肆:“我们都要发挥好,一起拿奖。”
考场设在市一中,门口挤满了参赛的学生和家长。许肆和林屿白找到自己的考场,在门口站了一会儿。“别紧张,”许肆拍了拍林屿白的肩膀,“你整理的知识点比谁都全,肯定没问题。”林屿白也点了点头,从书包里拿出支笔,递给许肆:“这支笔我用了三年,之前模拟考都靠它,给你用,能带来好运。”许肆接过笔,笔杆上还留着林屿白的温度,他握紧笔:“那我们考场见,考完一起去吃午饭。”
进考场前,两人又互相说了句“加油”,才转身走进不同的教室。许肆找到自己的座位,把文件袋放在桌上,拿出林屿白给的笔,又看了眼桌角——那里贴着张便利贴,是林屿白早上偷偷贴的,上面写着:“相信自己,你比你想象中更厉害。”
考试铃声响起,试卷发下来的瞬间,许肆深吸了口气。他先快速浏览了一遍试卷,发现前面的基础题大多是和林屿白一起复习过的,心里踏实了不少。第一题是电磁学基础题,考的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许肆想起林屿白之前在草稿纸上标注的“注意磁通量变化量的计算”,笔尖很快落在纸上,步骤写得又快又准。
前半部分的题目都很顺利,直到做到最后一道压轴题,许肆才皱起眉。这道题是力学和电磁学的综合题,涉及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还需要结合动量守恒定律。许肆拿出草稿纸,先画了个受力分析图,刚要下笔,忽然想起林屿白之前说的:“遇到复合场问题,先判断粒子的运动轨迹,再分解受力,别一开始就代入公式。”
许肆停下笔,重新分析题目。他发现题目里提到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正是上次两人讨论的易错点——如果忽略磁场方向,很容易把洛伦兹力的方向搞反。许肆按照林屿白说的方法,先确定粒子的运动轨迹是圆周运动,再分解洛伦兹力和电场力,果然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推导过程中,许肆遇到一个复杂的积分计算,刚要动笔,又想起自己之前整理的辅助公式。他快速在草稿纸上写下公式,代入数值后,原本需要十分钟的计算,只用了三分钟就得出了结果。许肆抬头看了眼时钟,还有半小时才交卷,他开始检查前面的题目,每一道题都按照林屿白教的方法,重新核对单位和公式,确保没有疏漏。
与此同时,林屿白在另一间考场里,也遇到了一道难题。那道光学题考的是光的干涉和衍射,题目里给的条件很隐蔽,需要结合几何关系才能找到光程差。林屿白拿出草稿纸,刚要画光路图,忽然想起许肆之前说的:“光学题别只盯着光路,先找题目里隐藏的几何关系,比如透镜的焦距和物距的关系。”
林屿白重新审题,果然发现题目里提到的“光屏到透镜的距离”,正是透镜的焦距。他按照许肆说的方法,先计算出物距和像距,再代入干涉条纹间距公式,很快就得出了答案。林屿白抬头看了眼窗外,阳光正好,他想起早上和许肆一起走在梧桐巷里的场景,嘴角忍不住弯了弯——有个人和自己一起努力,连难题都变得没那么可怕了。
交卷铃声响起时,许肆刚好检查完最后一道题。他把试卷和草稿纸整理好,放进文件袋,走出考场时,正好看见林屿白从对面的教室出来。两人目光交汇的瞬间,都笑了。“考得怎么样?”许肆走过去,接过林屿白的文件袋,“最后一道压轴题你做出来了吗?”
“做出来了,”林屿白点头,眼里带着笑意,“用了你之前说的辅助公式,省了不少时间。你呢?光学题有没有卡壳?”“没有,”许肆笑着说,“按照你教的方法,先找几何关系,很快就解出来了。”两人并肩走出考场,门口的家长还在焦急地等待,只有他们俩,脚步轻快,像卸下了千斤重担。
走到市一中门口的梧桐树下,许肆忽然停下脚步,从书包里拿出张草稿纸,递给林屿白:“这是我刚才在考场里整理的压轴题解法,你看看有没有更优的思路。”林屿白接过来,认真地看着,指尖沿着步骤划过:“这里可以用动量定理代替积分,更简单。”他拿出笔,在草稿纸上补充了一行推导,然后递给许肆:“你看,这样是不是更省步骤?”
许肆看着草稿纸上的补充内容,眼睛亮了起来:“对!我怎么没想到用动量定理,下次遇到这种题,就按你说的方法来。”两人坐在梧桐树下,拿出草稿纸,开始讨论考试里的题目,阳光透过树叶落在纸上,把他们的影子叠在一起,像一幅安静的画。
讨论完题目,已经到了中午。许肆提议去吃附近的牛肉面,林屿白点头同意。走进面馆,许肆点了两碗牛肉面,还加了个卤蛋:“昨天你说考试当天要吃点有营养的,这个卤蛋补充蛋白质。”林屿白看着碗里的卤蛋,心里暖暖的,他拿起筷子,夹起一块牛肉递给许肆:“你也多吃点,昨天刷题到那么晚,肯定饿了。”
吃面的时候,两人还在聊竞赛的事情。许肆说:“不管这次结果怎么样,我都觉得很开心,因为和你一起复习的这段时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林屿白抬头,看着许肆,认真地说:“我也是,和你一起刷题,我才发现原来解题可以有这么多不同的思路。”
吃完午饭,两人并肩走回家。路上,林屿白从书包里拿出颗草莓糖,递给许肆:“这个给你,庆祝我们顺利考完试。”许肆接过糖,剥开糖纸塞进嘴里,甜意漫开的瞬间,他忽然想起第一次收到林屿白的草莓糖时的场景——那天在梧桐巷里,路灯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林屿白递给他糖时,耳尖红红的。
“林屿白,”许肆忽然开口,声音比平时轻了些,“下次竞赛,我们还一起复习好不好?”林屿白转头看他,眼里带着笑意,用力点头:“好,下次我们还要一起刷题,一起拿奖。”
走到林屿白家门口时,他转身跟许肆挥手:“明天我把这次竞赛的错题整理好,我们一起分析。”“好,”许肆点头,“我也把今天讨论的解法整理一下,明天带给你。”林屿白走进楼道,直到楼道里的灯亮了,许肆才转身往家走。他摸了摸口袋里的糖纸,又想起刚才在梧桐树下讨论题目时的场景,嘴角忍不住上扬。
回到家,许肆把林屿白补充的压轴题解法整理好,放进竞赛教材的封皮里。他坐在书桌前,拿出这次考试的草稿纸,一张一张叠好,和之前的草稿纸放在一起。那些纸上,有两人共同推导的公式,有互相补充的解法,还有偶尔画的小图案——林屿白画的草莓,他画的笑脸,都藏在密密麻麻的字迹里,像一个个温暖的秘密。
许肆拿出手机,给林屿白发了条消息:“今天的草莓糖很好吃,谢谢。明天见。”没过多久,林屿白回复了:“明天见,我已经开始整理错题了,明天我们一起分析。”许肆看着手机屏幕,笑了笑,把手机放在桌上,开始整理今天讨论的解法。窗外的夜色渐浓,台灯的暖光落在纸上,把那些公式和字迹都染得温柔起来——他知道,这段和林屿白一起努力的时光,会成为他高中最珍贵的回忆。